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众生之苦,苦在患得患失


   日期:2014/7/31 10: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疏【非唯心外无佛,众生心中影像亦空,以性本绝言,即不教之教,所谓尊者无说,我乃无闻,说听皆无,唯识而已,是以识为教体也。】

这是唯识里面讲到最究竟的意思。顿教里面讲,不但『心外无佛』,『众生心中』所现这些『影像』也不是真实的,这正是《般若经》里面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理很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不但讲我们这个世间依正庄严森罗万象,诸佛清净国土也不例外。可是诸位一定要记住,这绝对不是说把我们现前所有现实的环境都否定了,不是这个意思。相有体无,所谓是影像,好像我们看电影,银幕上不能说没有像,但是这个像是空的,是不可得的,这种情形我们了解。所以影像也是空的。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影像,就跟电影银幕里面这个像一样的,有没有呢?有。能不能得到呢?不能得到。不但世间这些物质形相你得不到,确确实实得不到,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确实得不到;就是你心里面所有的感受也得不到,也是假的。真正透彻明了,你才晓得这个世间所有法真的是空的,万法皆空。

我们今天说我们得了钱财,钱财你得到哪里?你是不是能把钱财塞到肉里头去?塞不进去,总是在身外,身外之物。再说「身」,身也得不到。我们身体的细胞刹那刹那在生灭,旧的细胞死了,新的细胞生了,新陈代谢。身体的细胞,七年是个周期,七年,旧的细胞全都没有了,全部换成新的;七年前我们身体细胞是一个也找不到,全都没有了。这样说起来,身都不可得,何况身外之物?这是讲物质的境界是空的,不是实在的。所谓迷,把自己身体当作真的,把身外之物也当作真的,患得患失,所以他苦!其实这苦是不值得的,因为没有得失;如果真有得失,你这个苦才有价值。心里面的感受更是虚妄的,心里感受是什么?打妄想!想过去、想未来、想家亲眷属,全是妄想,也不是真实的。

『以性本绝言,即不教之教』。佛的出现是随众生心,《楞严经》上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本性,本性里面什么都没有,它是空寂的。虽然是空寂,它会现相,所以它又有不空的意思,我们讲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不空就是有。空如来藏是讲真的,不空如来藏是讲它会现相,虽然现的相,相不是真的。好像我们作梦,能作梦的是心,大家都晓得,心会作梦,心是空的,没有相,它作梦的时候它就会现相;现相的时候,我们就比喻作不空如来藏,虽然现的相,这相是不可得的。可是你在梦中你不知道,你迷了,你还是以为是真正有所得的;到你醒过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不可得。我们在这个世间数十年寒暑,不过就是梦长一点而已;躺在床上睡觉那个梦短,现在这个梦长一点而已,都不可得。所以佛给我们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造业!明了这个道理,何必去造业呢?

所以修行修什么?学佛不难,学佛比学什么都容易,不难,你一定要抓到纲领。学佛就是学个不迷,我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我不迷,觉而不迷。什么叫觉?我晓得一切万法俱不可得,这就是觉。晓得不可得,你就随缘了,就自在了,为什么?得失这个念头就没有。诸位仔细去想想,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得失来的,患得患失,没有的时候想尽方法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好苦!烦恼都从这里来的。一个人要是没有得失心,这个真自在。他为什么没有得失心?看破了,真相看清楚,一切法里面确确实实没有得失。有人问:我不天天拼命去求,这日子怎么过?你不求日子也过;求过了,不求还是过。你不相信,不求,看看你一天是不是一样过去?这是因果定律。你命里面有的,「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求不来的《了凡四训》里面说得多么透彻多清楚。所以学佛的人先要把《了凡四训》认真去念一念,然后我们做人真的心平气和,真正能做到随缘而不攀缘,这才能得一点自在。所以修行就是修不迷。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十二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82

诸位还没有证到圣果,就是你的心还没清净。没清净,换句话说,你这个心起念、起分别是从无中断。你睡大觉躺在床上,身是不动了,你的心还是在起念,还是在分别,起念就变成梦境。梦从哪里来?你睡觉的时候,你心里头有念,梦是从念生的。如果你没有念,就没有梦了。你有善念就有好梦,你有恶念就做恶梦。由此可以证明,梦确确实实是从念生起的。

梦境短暂,可是你在梦境里面那个感受不是短暂的。中国古人笔记小说所讲的「黄粱梦」,这是大家所熟悉的。说一位穷秀才天天在那里胡思乱想,有一天在一个道观,道士在那里打坐,旁边有个炉子在煮小米稀饭,黄粱是小米,很快就烧熟了。他坐在旁边打瞌睡,就做了个梦。梦到他去赶考,结果考中第一名状元,然后皇帝派他做知县、做官,官慢慢的升,做了若干年升到宰相,凡是过去对他有恩惠的人,一个个都报答,过去与他有过不去的人,一个个都报仇,恩怨分明,到最后自己也犯了罪,被皇帝贬职,生活潦倒,苦不堪言。这时一下醒过来,那个黄粱还没煮熟。这道士很厉害,就问他:你这二十年的太平宰相还得意吗?他在梦里做了二十年太平宰相,黄粱还没煮熟!他在梦境里确确实实感觉到几十年过去了,人生如梦!

年轻人对这个体会不深刻,年岁大的人对於这个感受非常的亲切。我二十三岁到台湾,现在转眼六十岁了,想想初到台湾那一天的光景,如同昨天一样。往后还有三十年吗?没有了,三十多年一弹指过去了。人生是个梦,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够得到。你以为可以得到,那是假的,决定是虚妄的,无非是做一场大梦而已!所以佛教我们一切要舍,一切要放下,这是正理,绝对正确的道理。为什么?一样也得不到,你偏偏要求得,你不是在自找苦吃吗?所以,放下就自在,放下就解脱。

一切法是妄想分别变出来的,唯识里面讲「唯识所变」,识就是念头,就是分别心。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统统是以念为体。如果你念头没有了,那就像永嘉大师所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觉后,好像睡觉醒了,梦境没有了。我们眼前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大梦,你现在这个分别心没有觉、没有断,一天到晚继续不断在分别,所以外面境界相好像是个相续相,是连续的,其实它不是连续的,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就是《楞严》上所说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法尔如是。不要以为那个境界是真实的,真有这些事情,那你就看错了,没这些事!你要是把真相看穿,你怎么不自在!真相看穿了,在一切境界里面没有得失的念头。众生之苦,苦在患得患失。我们在这个境界里没有得失,这多自在!一切受用无不自在。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十九集)  199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2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众生之苦       患得患失)(五明学佛网:众生之苦       患得患失)  

 地藏菩萨是如何​解脱众生之苦的 

 嘎玛仁波切:不要总是在世间法中本末倒置的患得患失 

 刘素云人的烦恼,多半是由患得患失中来 

 嘎玛仁波切:但凡心有所向,就会有患得患失的果 

 嘎玛仁波切:不要总是在世间法中本末倒置的患得患失 

 嘎玛仁波切:不要总是在世间法中本末倒置的患得患失 

 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病,能救众生之苦 

 净土法门法师:患得患失叫自找麻烦、自生烦恼 

 嘎玛仁波切:思维无常的种种形式,苦乐无常,不要患得患失 

 嘎玛仁波切:但凡心有所向,就会有患得患失的果 

 嘎玛仁波切:不要总是在世间法中本末倒置的患得患失 

 嘎玛仁波切:不要总是在世间法中本末倒置的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