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五种业因受卑贱的果报,五种业因得尊贵的果报


   日期:2014/7/31 11: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

这是先举忏悔的一类众生。贫贱是人间很苦的,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在世间它跟富贵是相对的。富是有财富,贵是有地位,贵贱跟贫富差别很大。造成这个差别,是我们自己往昔生中所造之业产生的差别。如果要责怪这个社会贫富不均,贫富是绝对不会平均,这是一定的道理。为什么?各人所造的业不相同,哪里可能出现相同的果报?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圣贤人的教诲,希望彼此都能够明了因果报应的事实,大家都没有埋怨了。富贵人有义务帮助贫贱人,贫贱人懂得自己修福,懂得忏悔、修福,这个社会才能和谐、安定繁荣,彼此互相尊重。他今天富贵是他前世修得好,我今生贫贱我没有修,我怎么能怪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怨天尤人,知道自己没修。没修不要紧,现在修来得及,我现在肯修,来生就好。富贵人要不肯修的话,只享福不再修福,来生就变成贫贱,这才是真正的道理。

青莲法师在这一段引用《辩意经》上说,这是佛讲,「五事常生卑贱,为人奴婢」,作奴婢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地位称之为贱。佛说五种业因受这果报,第一是「憍慢不敬二亲」,二亲是父母,对父母的态度傲慢,对父母没有尊敬,不孝,他来世会得这样的果报。第二「刚强无恪心」,恪是恭恪,就是恭敬,这一类的人也会有这个果报;自以为是,处处不肯让别人。佛在这经上也常常感叹的说,「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为什么佛难教?习气很重,这是我们一般讲个性很强,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劝导。第三种「放逸不礼三尊」,三尊是说三宝,轻慢三宝。前面第一条是不敬父母,这是不敬老师。世出世间大道就是孝亲尊师,不敬父母、不敬老师,三宝是师道里面第一表率。佛法是师道,是老师里面的模范,老师里面的典型,你怎么可以对他随随便便,一点恭敬心都没有?第四个原因是「盗窃以为生业」,一生干偷盗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偷盗的手法很多,一定要懂得盗窃真正的意思,在佛法里面讲「不与取」,那都是叫盗窃,也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不义之财。你要是取不义之财,做你生活活计的,那就犯了这一条。你不应该得到的,你要把它占有、取得,这也是卑贱的业因。

第五「负债逃避不偿」,欠债的不肯还债,这一生不肯还债,来世遇到了还要还,躲不过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欠债一定要还,欠命还得要偿命,佛家讲因果通三世,不是这一生。这一生你躲过了,来生怎么办?还有后生,生生世世遇到的时候还是要还,欠命的要还命,欠钱的要还钱。除非对方觉悟,只有学佛才会觉悟;对方觉悟了,「你欠我的算了,不要你还,你欠我的命也不要你还」,了了,那才行。如果遇不到觉悟的人,他念念放在心上,来讨债、讨命,那就没法子。在佛家文字记载里面,汉朝的安世高大师,安世高的传记,在《高僧传》第一卷,他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过去生中,他也是误杀了两个人,这一生当中来特地还两次命债。这两次也是误杀,他误杀别人,人家也误杀他。

这是菩萨示现告诉我们,成了佛、成了菩萨也没有法子,还是要还命债,欠钱还要还钱,欠命还要还命。不能说你成佛、成菩萨,就可以不要还,没这个道理,因果律就被推翻。作佛、作菩萨还不免,何况我们凡夫。凡夫还债、还命不甘心,不甘心惹得麻烦就大,还来还去没完没了,就有这麻烦。讨债、还债,讨命、要命的没完没了,生生世世搞这个事情,苦不堪言。佛菩萨好在哪里?他统统清楚明了,他有宿命通、他心通、天眼通,宿世的因缘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一笔帐、一笔帐就了了,以后再没事。他是心甘情愿的还,被人杀,杀得也心甘情愿,决定没有报复心,帐到此地结了。凡夫这个帐结不了,就是说不甘心、不情愿,还有报偿之心,冤结得就生生世世没完没了,非常可怕!

诸位要是细细体会到这一些事相,然后你才知道为什么要尊敬三宝,为什么三宝功德利益这么大,你就能够体会到一些。唯有三宝能够给我们真正解决问题,生生世世不能解决的的问题,碰到佛法都能解决,这是世间任何法门所做不到的。

我们知道自己处在贫穷下贱,处在这个地位,晓得这是自己过去生中造的恶业,所感得的果报。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就有方法来挽救,挽救的方法是忏悔。『觉知宿业』,这是你明白了。「觉知宿业」,不靠佛法,没法子。世间法里面也有,虽有但不究竟。世间有学问的人、有德行的人,还有一些宗教家,他们也知道因果报应的一些事理,也懂得修忏悔法,可是他们知见不圆满、不究竟,因此他的忏悔多半属於事上,能有帮助是小帮助,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彻底解决问题一定要帮助人出三界,这才算彻底。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总是麻烦在后头,眼前缓和一点,事情没完没了,这才知道佛法无比的殊胜。下面佛教给我们方法:

【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

关键在『志心』,以真诚的心、清净心,真诚清净心就是忏悔法。由此可知,地藏菩萨形像是我们忏悔的一个增上缘。你为什么会把业障消除掉?是因为你志心。你平常用心是用妄心,今天对著佛菩萨形像是真诚心。

【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万遍。】

『一七』,七是一个圆满的数字。你找出时间好好的修七天,七天当中执持菩萨名号,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打地藏七,或者是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地藏菩萨名号,七天,一七日中。

……注解里面,在五十六面,诸位看看,这是引用《辩意经》上所说,第一行五十六面第一行。「佛告辩意,有五事得为尊贵,众人所敬」,这都讲业因,你只要肯修,你就会得福报。第一个是「施惠普广」,就是多布施,修布施,以平等心、清净心修布施,你得尊贵身。第二「礼敬三宝及众长者」,这就是护持佛法,尊敬师长。第三「忍辱无有瞋恚」。第四「柔和谦下」,处事待人接物应当有的好态度。「第五博闻经戒」,对於经典通达,对於戒律他也明白了解,他能够遵守、做到。这是佛在经上讲五种得为人尊敬,在社会上有尊贵地位果报的业因。所以你不修因,你怎么能得果报?你想得殊胜的果报,要懂得怎样修殊胜的业因,业因果报,丝毫不爽。

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二十三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2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五种业因       果报)(五明学佛网:五种业因       果报)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新春开示-因缘果报 

 惟觉法师:因缘果报与命运关系之介说 

 许智铭居士: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仁焕法师:“家”之因缘果报 

 仁焕法师:家庭果报现前 

 仁焕法师:佛法大义 三、如何了果报 

 仁焕法师:思想和行为造成的果报 

 仁焕法师:“家”之因缘果报 

 仁焕法师:堕落六道的因缘果报 

 仁焕法师:一切皆为因缘果报 

 刘嘉诚博士:业自性空而能生果报 

 大安法师: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