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经的翻译是集体的创作,不是某个人翻的


   日期:2014/8/25 11: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宋元嘉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这个在佛经里面,称作「人题」。因为佛经是世尊当年在印度所说的,后来他的弟子们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为经典。原始的记录都是用梵文写成的,梵文是印度的古文,传到中国来之后,一定要把它翻成中文,才能够在中国流通。因此,每一部经都有翻译的「人题」,什么人翻译的。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晓得,佛经的翻译是集体的创作,不是某个人翻的。

  佛法传到中国来,是中国国家去聘请的,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国家聘请的,在古时候是帝王派特使到西域去聘请高僧大德到中国来。所以,他来到中国之后,所受到的礼遇是最高的待遇。我们中国的帝王,以国师之礼,就是帝王的老师,以这个礼来接待,非常之隆重。因为帝王对於出家人这样的尊重,俗话常讲:「上行下效。」臣民看到帝王对出家人这么尊重,老百姓跟文武官员对出家人就格外的尊重,所以佛教在中国就有很崇高的地位。

  经典的翻译它是有组织的,像现在我们这个国家的「国立编译馆」一样,它是有组织的,而且这个组织都相当的庞大,以国家的财力、以全国的人力来支援。所以,当时著名的学者专家、语文专家,世出世间的学者,几乎都参与翻译的工作。可是经题上只列著一个人,这一个人就是当时这个译经院里面的主席,像一个学校的校长,用他来作代表,是他那个译场翻译的,这就对了。而不能看作这一部经就是他翻译的,这样看法,那就错了。

  史传上记载比较详细的是罗什大师的译场,《阿弥陀经》就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罗什大师的译场有四百多人,可见这一个机构的编制是相当庞大。唐朝玄奘大师的译场,规模就更大了,编制有六百多人。我们今天看到经,这是唐三藏玄奘法师翻译的,只看到一个人,是他译场里面所翻译的,我们这样看就正确了,就不至於有误会。

  回过头来看我们现代,由於交通发达,资讯发达,几乎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地区了,哪个地方发生一点事情,我们立刻就知道。所以,地球缩小了,人与人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国与国的关系真的就像邻居一样,要想达到真正的世界和平,共荣共存,文化的交流才是真正的根本。只有文化的交流,才能建立共识,才有一个共同的理念;依据这个理念,才能达到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如果不从这个方面来著眼,这个世界之乱,众生之苦,是决定不能够避免的。

  佛教在整个世界文化来说,它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今天世界上的经典,完整的有汉文的经典、藏文的经典,这叫大乘经。小乘经里面,除汉文之外,还有巴利文。日文的经典是从中文翻译过去的,而且并没有完全翻译,只翻译了一部分。现在佛教随著这个大时代传播到西方了,传播到世界每个国家地区了,译经的工作就是今天最重要的一个大课题,如何从中文、西藏文、巴利文翻成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字。这些工作,这么多年来也有人在做,所做的成效都有问题。

  譬如在美国纽约,沈家桢老居士对於佛法的弘扬非常热心,我知道他总有二、三十年历史,请了不少人,把中文经典翻成英文的工作。翻是翻得很多,我在纽约,他老人家告诉我,他这些东西都不能出版,原因在什么地方?翻译的人中、英文都好,但是在佛法上没有相当的修养,只把字翻出,意思不对,这就是很大的一个难题了。所以,从前的译场,为什么许许多多人参加,大家在一块研究讨论,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斟酌。如果用古时候那个方法,集体来翻译,那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现在译经是个人在那里做,个人有个人自己的成见,这是译本不能流通的关键所在。经过大众的研究讨论,这是客观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所以,对这个问题我就给沈老居士一个小的建议,我说如果再要有机会翻,譬如翻《金刚经》,你一定要打听打听现在在这个世界,任何国家地区,有哪一位法师大德,对《金刚经》真的有研究,有修有学,请他来讲,所有参与译经的这些人员大家都来听。请他详细讲,翻译的人用心来听,有问题就提出来请教,务必把经义都能够毫无障碍的理解了、贯通了。然后推选几个起草,他们把翻译的草稿写出来,以后再拿这个草本,提出来和参与译经的人员研究讨论,也像从前一样,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使文与义都能够达到很正确,不致於误会。这样译出来,我相信在西方流通就不成问题了。

  所以译经绝对不是一个人能作的,绝对不是两三个人、三五个人可以作的。不行!还得像从前几百人的译场,那是最高明的。所以,我们中国人有福报,这个译经的方法非常谨严,参与的都是有道德、有学问,对於两国的文字、对於佛法都有相当修养的人,这样建立这个译场,把梵文经典翻成中文,翻的是真好。

  从前方东美先生有一次跟我谈到佛经的翻译,我们就谈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什么现象?印度梵文经典大量的传到中国来,我们把它翻成中文之后,那个原文到哪里去了?这么多的梵文经典,居然没有保留下来,在中国就等於失传了、失踪了。方先生有个推测,他这个推测也很有道理,他说:「我们中国人非常自豪,认为我们所翻的佛经,不但意思圆满的保存,没有失掉原意,在文字上比梵文还要华丽、还要美好,那中文就可以直接取代梵文了,梵文经典用不著了。」这是方先生的见解,我们听听他的话也满有道理,中文的经典确实是翻的好。

  所以名题是译场主持的人。这一次这个译场就是求那跋陀罗尊者,他是这个译场的主席。前面「宋」是朝代,在此地「宋」、「元嘉」都是代表时代、年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经       翻译)(五明学佛网:佛经       翻译)  

 会性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集解 

 其它:读诵佛经的“出入法”(黄震铭)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杨曾文教授:唐玄奘及其佛经翻译 

 明证法师:我的学佛经历 

 陈星桥居士:佛经教学随想录 

 方广锠教授: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 

 方广锠教授: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 

 其它法师: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常闻) 

 于凌波居士:佛经结集与佛教流传 

 刘先和居士:一部与中国人十分当机的佛经——学习《六祖坛经 

 李富华教授: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