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又忆皈依法会时


   日期:2014/8/31 15: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几年了,此时总难忘怀;其如点燃的心火,奔涌的山泉……。

那是2011年10月15日(阴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也是我的三皈依之日,故是我最难忘怀的一天。

这一天,我6点多钟就从北三环西路以外乘公交车赶到北京弘慈广济寺。此时接踵而来的人流已从山门鱼贯而入。广济寺里很快挤满了人。参加授居家二众三皈和居家二众五戒仪式的就有上千人,烧香拜佛的信男善女更是难计其数。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此时的情景一点都不为过。人虽多但井然有序,都以拉起的红线为引导,按先后顺序悄无声息的排队。长队如九曲回肠,回环往复,是我从没见过的情景。

8点多钟,广济寺内彩旗飘舞,到处洋溢着喜庆而又肃穆的气氛。

法会分三步进行:先是吉祥法会,后是授三皈仪式,最后是授五戒仪式。参加皈依仪式者,虔诚地站在绣有莲花图案的蒲团后面,轻声诵念着佛号,静静地等待着。送鲜花、花篮、供品的人们沿着东西两侧留出的通道向大雄殿走去;手捧佛香的人流向香炉缓步走来,燃着香火,双手合十许过心愿,才边走边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数米高宫殿式的古铜香炉里,香火熊熊,火焰在空中升腾、盘旋,好像众多信佛者的心,在宁静中燃烧,在燃烧中升华,在升华中皈依,潜移默化的成为佛家弟子。

蓦然佛乐缓起,接着钟鼓齐鸣,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大雄殿东侧缓步走过来的声势浩大的仪仗队。仪仗队最前边是高擎旗幡的僧众,紧跟着是手捧鲜花的年轻信男善女,其后是高僧队伍。高僧队伍最前边一位高僧庄重地捧着法器,紧跟其后的是两位手敲铜铃的和尚,中间是身披红黄紫色袈裟的老和尚,最后盘龙黄罗伞下是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弘慈广济寺方丈、也是我的授皈本师演觉大和尚。他项挂佛珠,身披大红袈裟,双手握住灵芝状的如意,庄严肃穆地从信众面前走过。此时,大雄殿前高台两侧的数百位受三皈五戒者对面向着铺有大红地毯的通道,迎接仪仗队和授皈授戒本师的到来。

在庄严肃穆的请师、礼佛、求受皈依、法师开示、请圣、忏悔、受皈、发愿、显益劝嘱、回向等仪式过程中,我的心也随之忏悔、洗礼与皈依。我的心恍若穿越时空隔阂,沉浸在佛国仙界之中。在本师引导下,凝听佛的教诲。所有往事,所有纷争,所有期盼,所有刻骨铭心的痛,所有无奈成真的梦,统统归附于佛的开释;似乎佛祖在梳理着我浮躁的心情,将我在尘世里的一切纷扰、一切烦恼,从我心底慢慢地拂去。眼前多了几分温馨的暖色,多了一种难得的精力享受,让清苦的心渗出一些甜来;并从佛法中悟出一种新的活法。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精神营养,而能够给人提供精神营养的,有佛有儒有道。眼前是佛的世界,每人都手捧《广济寺法会念诵集》,随着大师高亢清澈的诵经声诵念,心灵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得到激励和抚慰。有时也会令人感伤,令人深思,最终让人坚定,让人领悟到善良、正义、慈悲、智慧的可贵,理解到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难得。佛的精神自然而然的流进人心,融化在血液中。让我想起宋.朱熹的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即要使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要使知识、智慧、慈悲观念与时俱进,就得不断充实,不断更新,不断在本师引领下,刻苦地学习,深入的领悟。

大和尚诵经声洪亮清澈,在古寺上空回荡,动人心弦,令人肃然起敬。信众跟随着诵念,念到翻页处,一片沙沙声,犹如风摇菩提树,树叶发出悦耳的声响。

当大师讲到人都会丢失自己,要我们时时注意找回自己,找回慈悲,找回智慧,找回感恩,找回微笑时,问刚刚皈依的上千名佛弟子:“众弟子有信心吗?”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齐声回答:“有!”

这声音令我震撼,使我感动。这是心与声的交融啊!人心齐,泰山移;万众一心,其力断金。中国,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都不忘找回丢失的自己,时时找回自己的良知,找回自己的慈悲、智慧和感恩之心,那么,中国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大国?!

真乃“广济道风传四方,禅修定慧放心光,云归山穴泉归壑,坐卧住行皆吉祥。”

法会于11点多钟,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人散去了,我仍矗立在大雄殿前。我的思绪犹如喷涌而出、归入山壑的泉水,一路挽着其它山泉,穿过花丛林海、绕过巨石大山、伴着溪鸣鸟歌,浩浩荡荡地向着大河大海奔涌。这种奔涌犹如信仰焕发出来的蓬勃之势。

佛教修行最讲“信、解、行、证”,“信”是第一位。信仰是一种精神,是人生的指南和最高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如同没有精神寄托和立身的脊梁一样。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虽比过去提高很多,但人们的信仰失重、行为失规、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等现象却越来越严重。有很多人被权利、金钱、美色腐蚀了灵魂、迷失了方向、丢失了自己。我们为了找回自己,首先要信,要正信,真正相信佛说的话,深入学习理解佛教给我们的法;通过正信、勤学、践行、“他证”、“自证”、“正其不正以正”而达到“无证”的境界。

只有达到“无证”境界,才能不再看重他人或自己的意向,才能不再更多的去理会这个世界是否理解自己,也不再在乎别人怎么看和结果怎么样,才能凭着佛法和本师的教诲以及自己的慈悲与智慧,默默地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红楼梦》宝玉有一偈曰“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即是说达到彻底觉悟,万境皆空,再无可验证时,才算是到了真正安身立命的最高最佳的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回忆       皈依法会)(五明学佛网:回忆       皈依法会)  

 任杰居士:回忆我的亲教师观空法师 

 傅味琴居士:引导年青一代走正法路--欢迎上海居士和我的回 

 如本法师:影尘回忆 

 开愿法师:香河“天下第一城”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开愿法师:净土为归——弥陀大愿菩萨生西九周年皈依法会开示 

 田光烈教授:回忆恩师欧阳竟无大师的几件事 

 悟光法师:悟光上师回忆录 四 

 悟光法师:悟光上师回忆录 三 

 悟光法师:悟光上师回忆录 二 

 悟光法师:悟光上师回忆录 一 

 曾琦云居士: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中国肉身菩萨隐莲 

 任杰居士:回忆能海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