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把心转过来以后你再一看,冤亲债主就成了恩人


   日期:2014/10/5 12: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又说,「又见《大悲经》云:如来行路时,能令大地高处自下,下处自高。一切丛林、坑坎、瓦石、臭秽,自然扫除。一切香花树林,倾侧向佛。如来过后,辄复如旧」。这是《大悲经》里面讲的,如来是佛,佛走到哪里,那个境界会改变,大地高的地方它就降下来,低的地方就升高,也就是成为一条平路让如来走。还有这些丛林,就是碍道的荆草,自然就扫除,坑坑洼洼的地方自然就填满,瓦石统统也就清除掉了,臭秽也没有了,变成一条香洁、平坦的大路,还有香花、树林都弯著向佛。这我们可以想像,佛走到哪里,自然前面是一条平坦的香路,两边的香花和树林弯下来结成一个像花盖,形成这种很庄严、漂亮的一个通道让佛走过去。佛走过去之后这些景象就消失了,又恢复原来的样子。这个都是什么?可见一切境界皆由心造。如来的心是清净平等,所以就变现出这种清净平等的法界,本来不平的路自然就平了,因为如来的心平,本来臭秽,很多瓦石、丛林、坑坎的道路,自然也就变得清净,为什么?如来的心清净。这个是自然感应,不是说真有一个什么人或者神在那里弄出来的,也不是如来自己用神力去变化的,不是,这是自然感应,一切是唯心造。我们是什么心?我们不清净,我们不平等,我们不慈悲,所以变现的境界就看到很多臭秽,道路也不平坦,坑坑洼洼很多,有高山、有低谷,都是不平的境界,还有很多路上的障碍,这是没有慈悲就变现出这些境界,心多障碍。

  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从根本上剪除荆榛瓦石就要从心开始,把心里面的这些障碍化解掉。譬如说当我们跟一个人起对立的时候心就有障碍了,他要做什么,我的心里就不满意,想方设法要障碍他,虽然可能行动上不去障碍,但是心里上已经在障碍他了,不想他做,不想他好,跟他对立,这是心的障碍。有这个障碍你就真的见到有很多障碍你的人,你看到好像他也在障碍你,这是真的,当我们是这样的心,看到对方也是这样的心。过去我们曾经看到一个新闻上登的一个报导,这是讲到在某一个大城市,大家都住高楼大厦、住公寓,在高楼上有一户人家比较贫寒,他新搬进来的邻居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家境比较好,看到这个邻居家家境贫寒,於是就生起厌弃的心,不想跟他来往,生怕被对方摽住,就会找自己麻烦。有一天晚上大楼停电,一片漆黑,这个少女在家里有点慌慌的,忽然又听到有人敲门,咚咚咚敲门,这个少女就大声的问,说:谁啊?外面有一个孩子的声音,说:姐姐,我是邻居家的小明。这个少女知道,原来是邻居那个贫寒家里的孩子。少女就问了:你要做什么?她没开门。外面那个声音说:姐姐,我妈妈想问你,你有没有蜡烛?这个少女一听,心里就想,这个家里穷得连蜡烛都买不起,一到停电就来找我麻烦,我就是有都不能够借给他,更何况她还没有。所以她就用一种很不屑一顾的声音冲著外面喊,(还是不开门),说:没有。结果外面的那个小孩又继续说了,说:姐姐,我妈妈就知道你家里可能没有蜡烛,让我给您送两根来。这个少女一听当场就愣住了,马上就觉得自己心里很惭愧,你看看自己是怎么想别人,就生怕别人穷,找自己麻烦,不愿意跟人家交往,跟人家划清界限,哪里想到别人根本不是这样子,虽然是穷,还能关心你,遇到没电的时候还给你送蜡烛。所以这少女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从此这个女孩跟这邻居就成为很要好的朋友,为什么?心里的障碍给化解了,原来心里有障碍,真的看到对方好像也是有障碍,心里跟他对立了,想他是不是来找麻烦的,他就真的变成找麻烦的人,一切境界皆由心造。等到那天之后,她的心里再也不想这邻居是来找麻烦的,对立化解了,所以障碍也就消除了。这个『碍道之荆榛,当途之瓦石』荡然无存,他们两家成为好朋友,也是一切境界皆由心造。心有不平,外面就有不平,心里有对立,外面就会有对立,心里平了,心里有仁爱,看见外面都是好人。

  所以我们师父上人常常提醒我们,要学习看到「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为什么?这样心里就没有任何的障碍,荆榛瓦石都已经清除掉了。真正把所有对立、矛盾、冲突化解,你就进入无障碍的法界。《华严经》里面你看佛菩萨他们入四无碍的法界,所谓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的没有障碍了。自性里面本来没有障碍,障碍都是人自己搞出来的。搞出来的障碍也只能障碍自己,它没有障碍境界,境界还是无障碍的法界,只是我们心里障碍,看这个境界好像成为自己的障碍,它没有,那是自己的错觉。就好像我们戴著一副墨镜,黑色的墨镜,外面本来是光天化日,都看得黑黑的了,为什么?因为你自己被这个眼镜给障碍了。这个眼镜障碍的只是你自己,没有障碍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还是光天化日,但是你呢?你明明是看到黑天,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的境界是你自己心造的。所以我们才懂得,原来我们生在五浊恶世这个不能怨人,是我们自作自受,我们心里浊恶他就生五浊恶世,我们如果心地清净平等就生到极乐世界。你再一看,本来尽十方都是极乐世界,原来自己是过去冤枉、糊涂,把自己弄到了三恶道或者是六道轮回里面来,这真的叫做冤枉做小人。

  所以下面说,「今人生於荆榛瓦石中,惟恐人受荆榛瓦石之害,而能代为剪除,直是种净佛国土之因,岂特人天福报乎」。这个话讲得好,我们现在能够在这种五浊恶世里面,看到路上有荆棘、有瓦石就生起一个仁爱的心,不愿意别人受到荆榛瓦石之害,而去把它剪除掉,这种爱人之心,就已经是在种净佛国土的因了。极乐世界的人叫「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仅是善,是上善,是高等的善、是纯善。我们想要生净土要修这个因,才有生净土的果报。这个因是什么?慈悲,念念都关怀、爱护、照顾、帮助别人。不仅是人,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去爱,这个爱心是遍法界虚空界的,也绝不只是这个地球而已。那你想想这不就是发菩提心吗?极乐国土它的因是什么?《无量寿经》里讲得好,必须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两条。第一是发菩提心,菩提心,讲得白一点,就是爱一切众生的心,纯善的爱心,这个心发起来了那你就是在种净土的因,再加上有缘,缘是什么?念佛,一向专念是缘,最主要的因是发菩提心,其次才是一向专念。所以天天念阿弥陀佛也是天天提醒自己不忘菩提心。忘了菩提心念佛,那只能是叫人天福报,他不是修净土的因,修净土必须得发菩提心。为什么要生净土?因为我要广度众生,只有到净土,才能够有这个智慧、有这个能力广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我是为这个去的,这是广大的爱心。

  我所行的善都不是为自己,只是为众生,也不求果报,心是清净的,这叫无相布施,至少是无我相,不是为我,这就不是人天福报。人天福报是修善还有个我在,为我做的,有我就有人,我在布施给人,有我和人、也有中间所施之物,你看这三种相具足,那得到的福报就是人天福报,这小。为什么?因为心量小,量小就福小,量大就福大。假如能做到我、人和所施之物三相都空掉,所谓三轮体空,这样的布施那就不是人天福报,那是你修净土的因、修成佛的因,我们要修就修这个。所以「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这一句意思是极为深广。读《文昌帝君阴骘文》,每一遍去读,随著你的领悟力提升,你所得到的益处不一样。你看一句话里面,涵盖的意思有多深广,不能把它看浅了,浅人看得就浅,深人看得就深。你看安士先生把这句话开解得多深,用佛法的《华严》核心的思想来解释这句话,《华严》核心思想就是一切境界皆由心造。所以有纯净纯善的心,便能生纯净纯善的国土。

  下面安士先生引徵了二则故事,第一个是选自《阴骘文注证》的,叫「拔荆得金」。在临川有一位平民叫做周士元,有一天他到山里去采茶,走在路上被荆棘给钩住衣服,就跌倒了,划破了皮肤,流血不止。当时他就想到,他还有几个同伴也要经过这条路,恐怕他们也会像自己一样会受伤。於是就忍痛坐起来,用力把那个荆棘给拔掉,结果这么一拔,发现荆棘根底下那里竟然有闪烁著光,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黄金,这是他意想不到的。结果他把这个金拿回去做买卖的本钱,三年以后他就成了富裕的人家。这是什么?天赐给他黄金,因为他能生起这种利人、爱人的心,拔掉这个碍道之荆榛,他就得到天的赐予。假如他不是有这个爱人、利人的心,自己不管它,不拔掉这个荆榛,那他也就得不到这样的黄金。

  下面第二个故事,是「梦人赠桂」,这也是选自《阴骘文注证》。讲元朝有一个人叫周德,家里很贫穷,但是他是乐善好施。在路上有一次遇到一个很污秽、滑人的东西,一种砖石、瓦片,他就把它翦除,以后就天天都这么做,凡在路上看到障碍人的这些障碍物,石块、垃圾、碍道的荆榛、毒草等等,他都把它清除干净。走在路上如果看到那些瞎子、瘸子,就一定去搀扶他们。就这样,好事虽然很小,但是天天做,持之以恒。后来他就梦见一位老人,折下来一枝桂花送给他,说我赐给你一个贵子,来报答你这种善行。后来周德真的生了一个儿子,很小的年纪就考上了科举。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它的福报,善虽是小,但是努力为之,积小成多,聚沙成塔,这个福报就会积累得很大。

  翦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还可以引申到对於我们修道之人来讲,荆榛和瓦石指什么?所谓荆榛瓦石就是障碍我们修道的这些东西、这些障碍。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到底什么东西会障碍我们修行,我们就要把它剪除干净。这个障碍不外乎内和外。内是什么?师父上人说的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就是障碍我们修道的荆榛瓦石。所以学佛修道首先要放下这十六个字,转自私自利为大公无私,转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贪著成安贫乐道,安住於所谓箪食瓢饮,以苦为师,以戒为师。贪瞋痴慢这些烦恼也要把它转过来,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没有任何控制、占有的念头,贪没有了没有一切对立、矛盾的念头,瞋没有了贪瞋能够去掉,愚痴也就化解了。愚痴是什么?不相信因果不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就有一种贪求的心,贪求不得就生瞋恚,根源是愚痴。修道有一点成就了就会起傲慢心,特别是持戒的人,看到别人不持戒,心里就傲慢,对别人起了批评的心,见人的过失,心里老想著别人的过错,不能够原谅别人,这都是慢。还有一种是疑,对圣教的怀疑,对师长的怀疑,那是障碍自己修道。这些内心里面的东西要化解掉,我们修道才一帆风顺。在外面的障碍是什么?我们说冤亲债主,不学佛的,会障碍你修行。但是我们要回过头想一想,冤亲债主是过去生中结下的缘,现在我们怎么对待他们?不能是用一种铲除掉的心,这个心不会化解冤亲债主的,只能够把这个怨结得愈深,障碍会愈来愈大,这不是叫剪除,这叫增加障碍。所以对待冤亲债主我们还是需要用一种清净平等的心、用忏悔改过的心来化解。所以还是得从内来化解,不能从外,从外面去化解那叫心外求法内心里面首先把自己对立化解,不要看他们是冤亲债主,好像故意来障碍你,你这一有障碍,他真的就是你的冤亲债主你把它转过来,他来是成就你的,他来是考验你的,是来激励你的,鞭策你的,要生感恩心。即使是真正障碍你的人,他也是你的逆增上缘。为什么?锻炼你的忍辱,你忍辱的功夫能提升,这不就成为你的增上缘吗?所以把心转过来以后你再一看,外面没有障碍,障碍都在自心

《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十四集)  2008/12/23  华严讲堂  档名:52-297-004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冤亲债主       恩人)(五明学佛网:冤亲债主       恩人)  

 其它:如何修行来化解冤亲债主心中的仇怨(张慕西) 

 开愿法师:回向要兼顾众生与自己的冤亲债主吗?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在临命终时受到冤亲债主的障碍,无法往 

 怡僧法师:冤亲债主之说否定了因果规律 

 开愿法师:我们平时念佛念咒回向给冤亲债主,真的能超度吗? 

 常善法师:山西襄垣宝峰寺超拔冤亲债主须知 

 传喜法师:同根所生——马来西亚施食法会(关于冤亲债主以及 

 传喜法师:三宝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有伤害众生的业报,现在冤亲债主在讨,所以要多忏 

 一发菩提心,诸佛都来消你业障,冤亲债主感恩跪拜,福报迅速 

 楞严咒只要念就有好处,冤亲债主都不能来打扰 

 只要你生气 贪心 就是给你的冤亲债主最方便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