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雪漠:疑心是修道的大敌


   日期:2014/11/20 17: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为疑虑结,怀疑正法行。

根为痴之毒,障碍光明心。

有个年轻的朋友告诉我,她是一个极度多疑的人,除了母亲之外,她谁都不相信,包括自己的丈夫。一旦丈夫不在她眼前,她就担心对方会出轨。有一次,她离家多日,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床铺上是否有其他女人的头发。于是她老是兴师动众地质问丈夫,结果没问出什么东西,反倒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一道道阴影。

可见,猜疑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它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而且,多疑的人往往会怀疑一切,他们不相信别人的善意,不相信爱情,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一种比他们更高尚的存在。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难辨是非,在多种猜测中来回摇摆,因此犹豫不决,不能做出果断的选择。有的时候,他们连正法和自己都会怀疑。他们不明白,怀疑的那个瞬间,自己已将他人的善意与援手挡在了门外。

更令人哑然失笑的是,这些习惯猜疑的人,总是喜欢给别人的行为套上一种功利化的原因。比如,看到别人讲佛法,利用一切途径传播真理,他们就认为讲法者和传播者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会想,世界上真的有解脱吗?真的有六道轮回吗?你是不是想利用人们的信任来对他们达成一种精神控制?当你告诉他,布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赚钱秘密之时,他还认为你想骗他的钱。

这就是疑虑结,其中包括多种疑虑。首先是对正法的疑虑,怀疑正法,不相信世上有真理,不相信通过修习正法就可以得到解脱。他们对于一切正法,都不相信,是绝对的怀疑主义者。

其次,看到别人修行,不能理解,更不相信,于是觉得别人很愚昧,但其实愚昧的恰恰是他自己。愚痴的根源就是“疑”,即不相信简单的真理,所以有人把“疑”列为五盖之一。盖,即是修道的障碍。

天台宗智者大师的《法界次第初门》中解释了五盖:“一贪欲盖、二嗔恚盖、三睡眠盖、四掉悔盖、五疑盖……五疑盖:痴心求理,犹豫不决,名之为疑,若修道定等法,无明暗钝,不别真伪,因生犹豫,心无决断,皆谓疑也,世间通疑,非一正论,障道之疑,即是见谛所断,三界四行十二疑使也。”

为什么说疑是修道的障碍呢?因为多疑的人没有信心。他们要么怀疑正法,觉得真理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要么怀疑自己,认为自己修不成,根器不行,这辈子都解脱不了。这都属于疑虑之结。所有缺乏信心的原因,都是因为有疑虑之结。我说过,疑虑是愚痴的根源,它会障碍光明之心。

还有一种疑结是:当你明心见性,或是上师给你开示心性之后,要是你的福报资粮不够,仍然不能破除疑盖的话,就会怀疑自己证得的东西。香巴噶举的传承上师杰刚巴早期就是这样,他的修证曾经因此遇到了很大的障碍,用了十多年时间才清除了疑结。

为什么明心见性后会不相信自己证得的东西呢?因为多疑的人不相信“平常心是道”这样质朴的真理,他们心中的“明心见性”远比真正的明心见性更加深奥与神异,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得到的东西和想象中的不尽相同的时候,便不由得疑惑丛生。在疑惑的瞬间,他会立刻丢掉自己见到的明空。所以说,如果明心见性之后,还不能破除所有疑虑的话,他的证悟就没有意义,因为疑虑把光明心都盖住了。

【随注64】疑虑结者,又名疑结或疑盖等。《三藏法数》如是解释:“谓于谛理不能解了,心生犹豫,是非不决也。(谛理者,即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也。)”“谓迷心背理,而于正法犹豫不决,不能深信,是名疑结。”“谓无正信之心,于正法中,犹豫无决,昏迷不了,是名疑惑。”“疑者,迷心乖理,狐疑不决也。谓欲界众生,由此疑惑,迷真逐妄,背觉合尘,由此疑惑,系缚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结也。”“疑者,犹豫不决之义。即痴惑也。谓诸众生,无明暗钝,不别真伪,犹豫之心常无决断,以此疑惑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沉滞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盖也。”“谓于诸法,或执有我,或执无我,或执为常,或执非常等,心生犹豫,不能决了,是为疑见。”《唯识名词白话新解》称疑为:“谓对迷悟因果之理,犹豫而无法决定的精神作用,即对于佛教真理犹豫不决之心。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能断除之。依俱舍宗,为六随眠之一,十随眠之一;依唯识宗,则属六根本烦恼之一。疑有二种:一、迷于理之随眠性的疑结,即对于诸谛理犹怀疑惑,阿罗汉已断除之。二、于事犹豫不决之处非处之疑,即对事疑惑,如于夜观树,疑为是人或为非人等,阿罗汉未断除之,然独觉于此则已有成就。一般广泛地包含非烦恼性之疑。故凡怀疑、犹豫不定之心理,皆以网譬喻,而称疑网。”有疑虑结者几乎对什么都怀疑。

——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雪漠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疑心       修道)(五明学佛网:疑心       修道)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1.修道与降魔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陆、居家修道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修道须开般若慧 

 惟觉法师:如何避免人性的猜疑心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修道观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初心修道中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道必然会有境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生理与修道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自我反省就是修道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法与修道的区别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道与观想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如何见道修道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