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日期:2015/1/4 21: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这是第三十四句,这句意思是讲颓废懒惰,『颓』是颓废,『惰』是懒惰,『自甘』是自甘堕落,沉溺而不觉悟。这样的人他去治家,家道也很难成就,家业也很难长久。在事上讲,这是劝导我们要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经营家业必须要奋发,不能够懒惰懈怠。曾国藩先生强调,治家讲究一个“勤”字,勤能兴家。治国也是如此,励精图治的帝王能兴自己的国家,假如“颓惰自甘”,那必定是破国。

  最有名的一个故事,三国时代阿斗,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三国鼎立之时,这是刘备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基业,蜀国建立起来了。可是刘备死了以后,刘禅继位,这个人昏庸无道,没有能耐,而且还贪图享乐,根本没有要继承先帝的那种志向。所以虽然刘备给他留下这些像诸葛亮这样的一种辅臣,忠臣,可是也扶不起来,所以谚语说,“扶不起的阿斗”。他自己颓惰自甘,虽然有贤能的辅佐的臣子,对他也无可奈何。诸葛亮死了以后,刘禅就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所以宦官弄权,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姜维本来是可以继承诸葛亮的事业,辅佐刘禅,但是后来也是被逼得离开了,没有办法主理朝政。结果蜀国的基业就这样大大动摇,后来也就被魏国给灭掉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战死沙场。所以先帝苦心经营起来的王朝,就这样子被颓惰自甘的阿斗(阿斗是刘禅的小名)就给败坏掉了。

  所以从心上讲,我们必须要有那种精进的心,有那种“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的孝心。《中庸》上讲,孝是能够继先人之志,继承祖先父母留下来的事业,有这种孝心,他自然就能够奋发图强。在唐朝,王位传到了唐玄宗李隆基那里,唐玄宗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励精图治,他还注解过《孝经》,是有孝心的人,“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他治理社会也算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他的国号是开元,所以这个时期叫开元盛世。可是唐玄宗到后期,他在位时间很长,在位四十四年,他在后期慢慢就开始骄奢YIN逸起来,贪图享乐,宠信杨贵妃,而且真的是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用的臣子当然都是迎合他的,善于逢迎巴结,像李林甫这种奸臣被宠信。最后有名的安史之乱发生了,唐朝就这样衰落,他这个国家差点灭亡。

  所以我们希望继承家业,首先要做格物的功夫,格除自己的物欲,这个物欲包括财色名食睡。贪图享乐的心要把它控制住,纵然不能够完全消灭掉,至少要控制住,让天理战胜人欲,那你才能做得到继承家业。否则哪怕是学了很多的圣贤的道理,像唐玄宗他也注解过《孝经》,他注解《孝经》也算是注解得很不错,在《四库全书》里面都用他的本子,我们过去讲《孝经》也用他的注解。邢昺,宋朝的学者,用他的注解还做了一个疏,就是注解的注解。这个道理是明白了,但是不力行,不真正从格物下手,那个学问也不真实。所以孟子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他有忧患意识,他就能够生存,能够立足,能够发展他的事业。假如他在安乐的环境里面享乐,那个志向也就随之消减,最后就“死于安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颓废       家道)(五明学佛网:颓废       家道)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该如何静下心来摆脱颓废? 

 佛家道家,玄学命理,都为这一增福发财法门打call! 

 有感于颓废、无力,这么多年一直戒不掉 

 净土法门法师:你要懂得财富的道理,才能保家道不衰 

 五戒十善能够保家道不衰 财富丰盈 

 印光大师:人果能善教儿女,自可家道兴隆,天下太平矣 

 写给有些颓废的大学生 

 家中一旦有念佛的女人,家道竟会​发生这种变化 

 邪YIN共业,家道衰落,放生善业,买车买房,家和万事兴! 

 中国传统的家与家道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保家道不衰 

 家道:女人太强,好景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