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萨钦哲仁波切:当你感到疲厌时,记得将你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


   日期:2015/1/15 20: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强烈鼓励你一再地将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当你观想莲师并持诵「莲师心咒」时,每念诵一百遍时,就将莲师融入于你的心中。这种过程你做得愈多愈好,所以每持诵十遍或二十遍心咒就融入一次,然后观照那种「无别一体」。不用说,这种经历一定会对你的生命有所改变。

将你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  

我强烈鼓励你一再地将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当你观想莲师并持诵「莲师心咒」时,每念诵一百遍时,就将莲师融入于你的心中。这种过程你做得愈多愈好,所以每持诵十遍或二十遍心咒就融入一次,然后观照那种「无别一体」。不用说,这种经历一定会对你的生命有所改变。

照心念的要点是让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这个修持可以在各种日常情况下进行。例如,当你在电扶梯上,或在赶火车,或在百货店里,或在电影院中,尽量将你们的心相融在一起,直到你离开为止。这一点都不占用时间,结束后也很容易回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不论你是在购物、看电影或看足球赛。  

所以,每天花几分锺将自己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然后花点时间观照那种「无别一体」。如果你如此修持,它会带来一种加持,那就是在不久之后,生命中没有任何事情你会觉得有什么天大的了不起了。但别指望马上见效,你要有耐心,安心地修法。你有诸多需要被调伏的习气、执着与散乱,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成效。若是如此,请勿抱怨!抱怨就有如你才把生鸡蛋放在桌上,就埋怨它尚未被煮熟;你得把鸡蛋放在锅里、于炉上加热,它才会煮熟。如果你连鸡蛋都还未放进锅里,就毫无理由来抱怨它是生的;如果你会抱怨,就表示你还不理解「因」、「缘」、「果」的关系。大多数的现代人都落入这种陷阱,纵然在科技探索上有非凡的成就,例如将人类送上月球,或者发现地球是圆的(直到今天,还有些西藏人认为地球是平的),他们却仍然缺乏这个基本的理解。

如果你需要花十年的时间修行才能有所改变,那怎么办?比起你无数亿万个过去世(那些时候你甚至连鸡蛋都还未从盒子里拿出来),十年又何足挂齿!你已经进步了,因为你终于知道哪里有鸡蛋,也知道要先把它从盒子拿出来放进锅里,才能煮熟。这一点本身已是个巨大的进步。即使只知道这么多,你一定也得积聚了相当多的福德才有可能。

当你感到厌倦时

不论修持何种法,我们都会感到厌倦。如今,我们容易厌倦的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有多少人能满足单一的电视频道?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心涣散而在找寻新目标时,就应转换焦点。

例如,你可以想象处处都是莲师,遍满每一寸的虚空。当你持诵「莲师心咒」时,六道光球瞬间转化为六尊莲师。再一眨眼,出现一个蓝色的幡旗,然后双一尊莲师,随后,突然你周遭的每个人都转化为莲师,然后人的保温瓶、钢笔、铅笔、手表、书本、手帕、桌布、纸巾也都成为莲师。外面的树木、山峦、湖泊、铁路、车辆,也全在一瞬间都转化为莲师的身相,甚至怡人的微风,也成为他的化现。

你也可以试着观想莲师位于你的头顶,或坐在你的面前或心中。(如同前述,在每种状况下,都能有不同的观想。

当你持咒时,观想一股不间断的甘露之流从莲师流下,融入于你。 

在夜晚,观想上师坐在你心中的一朵莲花上。 

当你进食时,观想上师于你喉间。  

当你面临障碍,例如与家人争执或感到失落沮丧时,观想上师在你肩上,忿怒地露出獠牙。 

《龙钦心髓前行》修行者可以观想火花或蝎子从莲师的金刚杵中射出,蝎子夺取并吞食每个障碍,直到彻底清除为止。 

濒临死亡时,观想你的上师以红色阿弥陀佛身相显现,一遍遍地把自己迁入阿弥陀佛的心中。

想象你一天之中所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与莲师无二无别。

这是非常深奥的修行,初学者一开始或许会感到有些困难,所以不妨先从祈愿的层面去做。基本上而言,所有的一切(佛、法、僧、本尊、空行母、护法)都是你上师的化现。所以,举例而言,假设你在修某尊护法,你就献上供养,并视其为莲师以护法的身相化现。如此一来,你对护法的供养也成为对上师的供养。

而且,你不必将自己的供养局限在一般人所谓的「好的」或「吸引人的」东西上,你可以供养一切,包括疾病、坏消息与损失等,并记得一切都应视为上师与其加持的化现。

不要承诺过多的修行

就如前述,在些未法时期,听闻佛法是极为稀有而珍贵,我当然会鼓励你尽可能地多去接受各种教法。但是,如果你渴望接受灌顶,我会强烈建议在你去之前,先了解自己将会做什么承诺,然后自问是否真的有时间每天完成连篇的仪轨修行?如果生活已经够忙碌了,你最好想清楚是否真的要收集灌顶?不论仪轨看上去是多么简短,但这些修持都会累积起来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充裕,而且接受灌顶以及集结承诺让你感觉良好,尤其是对自己无法适切地兑现承诺心无愧疚的话,那么,悉听尊便。

修行者在初入心灵之道时,通常都会显得异常热诚,竭尽全力去修持每个所能接触到的教法。然而同样的,厌倦感注定会悄然而至,而且常在你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刻出现。如果此时你改修另一个法,虽然,或许在几天或几周内新的修法会令你深受鼓舞,但就心灵的进展而言,你将坠回原点。讽刺的是,不久之后,你就会像厌倦旧法般地双开始厌倦新的修法。

你可以尽量去求见更多的上师,听闻更多的法教,尤其若是你渴望遵循更高阶的法道的话,你也应与修持同样传承的道友们相交往,但要尽量避免分心散乱,特别是对于那些乍看之下,比你所修持的似乎更吸引人的法门。

修行者成熟的征兆

策列·那措·让卓曾说,随着修行者对见地的理解愈成熟,他对相当微细的因缘就会愈加挑剔;随着体验与了悟的增长,他对装疯弄狂就会愈缺乏勇气;他愈调伏自心,对别人就愈加具有清凈显相。从他的观点来看,不仅是上师,而是包括金刚道友在内所有的人,都是「善」的,这是他的心已调伏的征兆。

你或许会认为,自己的心愈调伏,就愈有可能看见他人的狂乱,然而事实恰好相反,成熟的修行者对他人的显相,通常会比初学者更加清凈。修行者获得愈多的证悟功德,他就愈加谦卑;他与上师在一起的时间愈长,便会愈加具有虔敬心;他愈听闻、思惟佛法,就会愈快减少骄慢与自负。

一个大修行者最殊胜的征兆,并非生出光环,或有非凡的吉祥梦兆,或感受连绵的大乐,或能预知我们痛苦的未来。最殊胜的征兆,是他对物质上的获益、名声、他的的敬仰或做为众人的焦点,毫不感到兴趣。
(摘录自宗萨仁波切《不是为了快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疲厌       上师)(五明学佛网:疲厌       上师)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陈兵教授:清定上师 

 净界法师:你必须要对你的上师对你的祖师的传承有信心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上师阿弥陀佛修 

 智敏上师:二十空讲记 

 蔡惠明居士:精通贤首 重兴真言——纪念持松上师诞辰一百周 

 陈兵教授:发现“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应该怎么办? 

 海空法师:学佛与健康(凤凰网【问道】海空上师专题纪实) 

 海空法师:佛教与商道(凤凰网【问道】海空上师专题纪实) 

 海空法师:与海空上师关于戒的问答 

 海空法师:上师相应法略 

 妙祥法师:“上师五十法颂”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