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凡事当留余地


   日期:2015/1/23 21: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凡事当留余地。】

  这是讲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留有余地。从事上来讲,是讲做事不可以太绝,要懂得适可而止。从对人来讲,不可逼人太甚,应给人留下情面,对人对自己都好。在刘宋时代有一个人叫奚显度,他担任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皇帝孝武帝曾经命令他监督领导一个工程。这个奚显度是一个待人苛刻、暴虐、不讲道理的人,他为了赶工程,动不动就对那些工人捶打责罚。不管是炎热的夏天、或者是雨天、或者是寒冬下雪,都不让工人暂时休息,工人们都被他逼得受不了,有些人因而还自杀。这是什么?逼人太甚。为什么?为了把工程赶完,讨好皇帝。所以,因为自己的私心导致别人去受苦,这叫“虐下取功”,虐待下属去取得功劳,做事情不留下余地,功利之心太重。结果他的后果是什么?这个奚显度后来因为一个案情被揭发,他被牵连而处死了。

  人如果懂得凡事留有余地,留人生路,天也能留给他生路,不给人以生路的,也就把自己自绝於死路之上。儒家特别强调中庸的道理,中庸这个“中”字,是无过、无不及,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左倾、右倾都不行。这个“庸”是什么?长久。所以办事、说话要学会用中庸之道,不能够过分,也不能不及,办得恰到好处,也留有余地,可以长长久久。所以“凡事当留余地”,从心上来讲是教我们心常存中道。一个人能行中道,他待人也必定是宽厚仁慈,做事也必定是留有余地。

  在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这个时期,有一位很有名的道士,他有神通,他能够晓知过去、现在、未来。这个道士叫做翟干佑,他有一个本事是什么?能够召鬼神。有一次到了一个江边,这条江有十五处的险滩,他看到这个险滩会使那些来往路过的船只会有危险,所以他就把那些滩神,就是河神、江神,把他召来。跟他们讲,要把这些险滩把它搞平,不要那么危险,这路过的船只在江上走,也不至於翻船。结果召了十四处险滩的滩神来,就是有一滩,这一滩的滩神是一个女神,她不来。后来把她召来了,就问她,为什么你来得这么晚?结果这个女神就跟他讲,说我看道长您的意思,不过是为了方便路过的船舟可以能够安全。可是,虽然把这些险滩都搞平,所利益的也就是过往的这些商船。这些商船它们的主人都是很有钱的,即使是花一些费用请一些江边的纤夫来拉一拉船渡过险滩,他们所花费的还是少的。但是,如果把这些滩都搞平了,这些江边的小民,以拉船为生的,他们又没有田耕,又没有桑树种植来养蚕,除了来拉船以外,没有其他的资生手段了,这三、四百家的小民,他们的衣食又从哪里来?这个道长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他只想到要把险滩铺平,但是还没有细细的去考量做这件事情会不会砸别人的饭碗。他最后就决定,把这些险滩的滩神都送回去,不再做这些工程,使得那些小民都能够赖以生存。这是说明处处都能留有余地,使百姓不至於丢掉饭碗,这是仁人之心,一种仁慈心。

  在《德育古鉴》里面有讲到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王毓俊,他的父亲叫做王复斋,是做官的。王复斋年轻的时候曾经买了一个妾,这个妾就常常遭到正妻的虐待。有一天王复斋去外地出差,这个妻子竟然把小妾锁在阁楼上,不给她饭吃,想把她饿死。当时王毓俊才八岁,对他母亲说,要是把她饿死了,人家就会说母亲不贤慧,不如每一天就给她一点稀粥喝,让她慢慢死去。他母亲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意见。结果王毓俊又偷偷的把一些食物装到小布袋里面,跟著稀粥一起送进去,因而小妾也就保住了性命。半年之后,这小妾生了一个儿子,王复斋为了避开妻子的嫉妒,将这个小妾母子就送到别的地方去居住。后来王复斋去世,王毓俊也长大了,他就把这小妾母子都接回来,这是他小弟弟,同父异母,对小弟弟关爱备至,就像同一个生母所生的一样。结果王毓俊后来自己生了好几个儿子,都是富贵显达。我们从这里看到,王毓俊对他的母亲那种不道义的、残忍的行为,没有马上去制止,说话还挺顺著他母亲说,这是懂得留有余地。但是又心里面把持著正义,委曲求全,使他母亲不陷於不义,这种孝心难能可贵。所以他自己的后代能够富贵显达,不是没有道理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做事       余地)(五明学佛网:做事       余地)  

 楼宇烈教授:按照活菩萨的精神去做事,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一心不乱做事就是修行 

 万行法师:生死心切 做事认真 

 明奘法师:做事风风火火的人如何禅修? 

 仁焕法师:心态与做事 

 雪漠:积极地做事但不要执著它 

 雪漠:专注而享受的做事也是修行 

 慧光法师:「放下」不是放下做事的动力 

 法藏法师:睁眼学做事 闭口修自心 

 万行法师:信心与耐力是做事的基本条件 

 济群法师:在修学中做事,在做事中修学 

 星云法师:预留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