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张德芬:父母的改变决定孩子的未来


   日期:2015/2/19 15: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寂静法师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因为中国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的爱、心血和希望;法师还说,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待孩子的态度、模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习惯和命运,最终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国父母总是把聚焦点放在孩子身上,不停的关注着孩子的好与不好,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地想要改变孩子。而中国著名灵性导师张德芬却看到父母这些行为背后的真相,并以一个妈妈的身份觉知并找到了真正对孩子成长有益的方法。

孩子生来是帮助父母成长的,我真的相信。

我出去演讲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忧心忡忡的家长,看到我的书中描述我们每个人小时候是如何地被制约、被压抑,而祸害一生,因此都会问:我们怎么样帮助孩子让他不要从小遭受那么多的创伤?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把你自己修好,孩子就没问题啦!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全心接纳,如此而已。可是,哪个父母不觉得对面的柱子长得比咱们家孩子高,跑得也快,隔壁的薇薇比咱们家女儿聪明,你看你班上的王大头,每次都考一百分,王叔叔的婶婶的表姨的小姑的女儿,拿了什么什么竞赛第一名。哪个父母不曾管教自己的孩子:你看你,手这么脏还抓东西吃,一点卫生观念都没有。你看你,一点小事就哭,哪像个男孩子。

从小,在这种“轰炸”之下,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不够好。而这个“不够好”和“不配得”的情结,就是造成我们大半辈子无法真正快乐的主因。因为我下意识觉得不够好,所以容不得别人说我。因为我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不如所有人,因此我必须强出头,在各方面都要有所表现,来安慰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得,所以很多事情我不会去争取,或是不自觉地破坏快到手的成功或是快乐。

有一天早上,我难得跟孩子们一起用早餐(平时是练瑜伽啦,不是赖床——你看,怕你们觉得我不够好,所以要解释,呵呵!)。我和女儿吃了很久,十二岁的儿子还在楼上他的房间里东摸摸西搞搞。那天心情不佳,意识层次较低,负面情绪较多,怎么看他就是不顺眼。催了他好几次,总算姗姗来迟,我很不高兴地开始数落他。

“你看看,你动作这么慢!早上起来在楼上磨蹭那么久,我应该送你回台湾去当兵,把你训练得动作快一点!”孩子听了我的数落,感受到我对他的不满,开始很不高兴的反驳我,“哪有慢,今天要穿制服,还要打领带,很复杂耶!”我还是很不高兴地抱怨,一直唠唠叨叨不休。这时,我有了一些觉察,看到自己在试图让猫学狗叫,而且还振振有辞的为自己辩护。

其实,我儿子就是一个动作不利索的人,这是事实。不过,显然并没有误事,至少每天早上我虽然没有陪他们吃早餐,但是他们都准时赶上校车上学了。问题在那里?在那个看不惯别人动作慢的人,就是我,也是他的母亲。利用自己是母亲的身份掩护,尽量投射自己的负面东西在孩子的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藉由“管教孩子”为名,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为“对他好”,但是却伤害了孩子的心。那天早上,我就听到我儿子大声叱责他妹妹,让她赶快出门,语气充满了不耐烦和怒气。惹得我又不高兴,感觉很毛躁,也很想出言阻止他。但是,我立刻又察觉到:这是谁教他的?谁以身作则地教他对人不耐烦和愤怒时如何表达?谁让他一大早就怒气冲冲的出门?因此一念之转后,那一刻,我体会到的是一个惭悔的母亲的感受。

也许你会说,孩子总有做不对的时候,教总得教吧?当然,孩子绝对需要界限,否则他们会非常迷失的,而且感觉不被爱。但是,重点在于管教时的态度。如果,孩子的行为和言语没有触动你自己内在的旧伤或是情结的话,你管教他的态度和品质是截然不同的。不是吗?

我以前很重视孩子的睡眠。规定他们九点一定要上床睡觉,这是我的“规矩”。因为我觉得他们睡不够就会生病,生病就会找一堆麻烦。所以,每次看他们很晚还不睡的时候,我就会抓狂。有一次,我儿子晚上十点半跑到我房里来,说他睡不着。要是以前,我就会很生气的叱责他,要他赶快回房睡觉。但是,学了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之后,我看到了我的思想,于是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生气?

答:因为睡不够就会生病。

问:真的吗?

答:嗯,不一定啦。

问: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妈妈?

答:是一个忧心忡忡,而且看到孩子这么晚跑来我房里时,就会抓狂的母亲。

问:没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又会如何?

答:我是一个爱孩子的母亲。心平气和。

问:所以,你看得出来,你的抓狂生气,和孩子的行为没有关系。让你生气的是你的思想,它夺走了你的平安,和做母亲的爱心。

当我看到这个,我就能放下我的“故事”(孩子睡不够就会生病,生病就会很麻烦-这是真的吗?),而以平常心的眼光看着十点半跑来我房里的儿子。他是那么的英俊,长得超像我,嘴巴嘟嘟的,因为睡不着而感到沮丧。我开心的拥他入怀,让他睡在我旁边,安慰他。过一会儿,我柔声问他:妈妈陪你回房睡好吗?他点点头,我就高高兴兴地(他也是很受安慰地)送他回房间。

所以,我说了,把自己修好就好了。只要不把孩子当成我们的“投射板”,孩子多半就会有个快乐的童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父母       孩子)(五明学佛网:父母       孩子)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仁清法师: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一篇 培养健全的精神力量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自序 

 仁焕法师:孝顺父母是福德 

 仁焕法师:孝是原谅父母的过 

 仁焕法师:老祖宗与父母的定位 

 仁焕法师:老祖宗与父母对后代的影响 

 仁焕法师:父母孝顺对后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