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孙悟空为何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日期:2010/1/2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夫子山闲人

孙悟空为何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孙悟空本领再高强,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什么道理?是说无论是谁,都不要忘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极其浅显的道理。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之“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思想。这石猴搞到人神共愤的地步就是爱出风头、骄傲自满作孽太多造成的。八八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百无禁忌,大吉大利,余皆吉凶参半。凡是和“谦”字相关联的词都是好词,如谦恭、谦卑、谦虚等等。这石猴全然不懂这些,凡事由着性子,没有半点教化,是该给他点教训,给他点亏吃。请记住:无论是谁,无论身居何地,是何时间,也别忘了自己姓什么,不知天高地厚不吃亏才怪哩。

  巴掌大的地方,这孙大圣竟跳它不出,说明这猴头境界还是小了,如来佛祖的境界无边无际如广袤的宇宙,在这种境界下如何不渺小?假若再糊涂不知进退,如何不吃亏?

  无论是天庭还是朝廷,对付革命者无外乎两条路,一条是剿灭,一条是招安。十万天兵,八方神圣奈何不得的这个猴头,一个小小“弼马瘟”的官衔,一个看守潘桃园的职位就弄得这齐天大圣没了脾气,看这些小小官职也足见天庭还是小瞧了这石猴,最后恼羞成怒再反天庭。然后天庭再次剿灭,请来如来佛祖。

  佛祖如来把这猴头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一是为了惩戒,维护天庭的威严,二是为了磨练这猴子的禀性,这猴子本领虽强,但全无中华民族如“孔方兄”外圆内方的优良品质,所以磨磨性子,对其将来大有好处。如果如来对付不了这猴子,也会有叫如去的来降伏他。

  唐僧师徒三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成正果,为什么不是八十难、八十二难,而或凑一个整数,一百难。什么原因,有何玄机。其实这和佛祖释迦牟尼有关,释迦牟尼在世共八十一年,九九之数极阳,极大,成正果故取此数。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其实并不奇怪,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是在变化之中。我们每天吃的饭就是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是变化。至于是七十二个,而不是其他,可能这个有关系,我们民间一年有四季,十二月,二十四个节气,每五天为一侯,每三候为一气,每六候为一节,一年中正好有七十二个候,此“候”不只是否与那“猴”有关联,但它确实是我们地球的最大变化。整部《西游记》是道士们讥讽、谩骂和尚,历经劫难,取到的却是无字天书,取真经却要给管经的和尚弄点“人事”,送礼收受贿赂这事,佛祖一句真经不可轻取就遮掩过去了。

  师徒三人惟有唐僧最为柔弱,动辄遭擒,每每险入妖口,然则他却为尊,为师何也?我们不妨把他们三人看作一个整体,一个人。唐和尚代表信念,理智;孙悟空代表本领,意气;猪八戒代表惰性,贪婪;沙和尚代表忍耐,担当。这从他们手中之物——兵器,也多少看出些端倪,唐僧的禅杖,是为依仗,是人都应依仗理智,信念,所以应为师尊。大圣的如意金箍棒最妙,其实每个男人都有这物件,能大能小,能刚能柔,且能变成绣花针放进耳朵,耳通肾海,不知是否巧合。八戒的九齿钉耙,不仅仅用来说明他在高老庄干过农民,喜好耕地,侍弄庄稼,还和他个性的贪婪有关,喜欢“搂”嘛。沙僧的那把铁铲,对付妖怪时是兵器,行路时是副担子,不是又担当是什么?如意金箍棒、金箍咒,都有“金箍”二字,什么道理?是说无论是谁,都要有约束,有约束才能飞的更高如风筝一般。

  师徒三人也各有自己的缺点。唐玄奘过于仁慈,甚至到了不明是非,好坏不分的地步。孙悟空本领虽高,忠心可嘉,奈何遇事爱猴急,易冲动。猪八戒是取经路上是最易动摇分子,虽然好吃懒做,贪财好色,但言语乖巧,有亲和力,能哄领导开心,极易成为后备干部,受到重用。沙和尚吃苦耐劳,如果老猪不和他争的话,年年都能评为劳动模范。

  仙、佛、人、妖有甚区别?先不论前世出身,唐僧取经前是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是妖,因为一心向善,为救芸芸众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最终修成正果,成仙成佛。这是一个艰难的修行过程。仙道佛缘讲究普度众生,为人无我。凡是和“欲”字相连的就没一句好词,什么兽欲、物欲、贪欲等等。妖孽追求的是膨胀的私欲,不外乎食欲、色欲、贪欲。因为食欲,所以唐僧动辄就有被蒸煮成为美味佳肴的危险。因为色欲,唐僧动辄就有和妖精成就新鸳鸯蝴蝶梦的危险。因为贪欲,虽然师徒四人身无长物,所以袈裟、兵器就成了妖精们垂涎之物,因此产生事端。人界于仙佛、妖孽之间,亦可成仙,也可成妖,全在一念之间,不仅如此,就是仙佛动错念头,也就成了凡间的妖怪了,你没见他们师徒四人遇见的妖怪有的出身就很好哩。懂得谦卑、存有善念、慈悲为怀、博爱众生,这就是妖猴成为斗战胜佛的关键所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呢?星云大师和刘长乐所著的《包容的智慧》中有一段话,似可解释这个话题,“有”是有穷有尽,有量有边的,有了之后就没有了。“无”就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无自然胜过有。虚空包容万有,孙悟空是“有”,如来佛是“无”,所以那猴头皈依佛门后就叫“悟空”,妙哉,《西游记》,妙哉,吴承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孙悟空 有无       释迦牟尼)(五明学佛网:孙悟空 有无       释迦牟尼)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一、释迦牟尼佛是从修定悟道的 

 李利安教授:释迦牟尼佛舍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觉者释迦牟尼佛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释迦牟尼佛略传 

 蒋维乔居士:佛学纲要 第三章 释迦牟尼的略史 

 明奘法师:佛法要解决的问题和释迦牟尼教法的核心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修证释迦牟尼佛法门捷法 

 洪修平教授:释迦牟尼是怎样成佛的? 

 净土法门法师:释迦牟尼佛如何教化众生 

 仁焕法师:释迦牟尼佛讲什么 

 陈坚教授:“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从释迦牟尼到马祖道 

 仁焕法师: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