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浮现出不可思议的耐心,我们生来就是要学习,要爱别人


   日期:2015/4/2 10: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多年前,我一天看诊十小时,我总是放松心情,在办公室的靠椅静坐。只需几分钟,我就进入深沉的心无杂念的状态。那一次我的脑袋突然轰然一响,像是心电感应的低音信号触动我,我全身颤动。

“只要爱他就好!”如打雷般的声音,我彻底清醒过来。我知道这个讯息和约旦有关,约旦是我儿子,他正处于青少年叛逆阶段,今天我一整天都没想过它。也许,我潜意识正为此伤脑筋,心想该如何应付他的叛逆行为。

一星期后,那天早上天气阴暗,我开车送约旦上学。我一直找话题和他交谈,而他只依嗯一两声,和整个早上的情形一样,随口应付应付。约旦的性格是孤僻了些。

我知道我有权生气或不予追究,随它去。但我突然想到上次霹雳般的讯息:“只要爱他就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约旦,我要你知道,我很爱你。”下车时我这样对他说。

我很惊讶,他竟回答说:“我也很爱你”。

然后我体会到,约旦并不是在生气或个性孤辟,他只是没有睡饱。我想发脾气的念头真是个妄念。

我继续开车上医院。经过教堂,旭日升起,悄然挂在树梢上,园丁正悠闲地除草。

我突然感受到极大的宁静与喜悦,有强烈的安全感,世界似乎完美无瑕。园丁、树木,我所见的一切似乎散发着光。我仿佛能看透他们:一切都带着金黄色般的透明。我觉得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关系、——园丁、树木、青草、天空、爬树的松鼠。心中满足无缺,无一丝恐惧或焦虑。前途出奇澄澈……出奇的完美。

我看到匆匆赶车的人。我超然物外看着这一切,对他们心生博爱。有一部车子蛮横地斜入我的车道,我只是对车内的我挥手、微笑,但不知他们为什么匆匆疾行。时间似乎静止,然后消失。我浮现出不可思议的耐心。我们生来就是要学习,要爱别人,这一点我看得很清楚。其他的事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到了医院后,我继续看到发光与透明的东西,依然维持超然物外的态度,心中充满着爱与慈悲,也充满着宁静与喜悦。我觉得快乐、有耐心,和万物息息相关。 

开始看诊时,我还是保持着这种状态,运用直觉和病人沟通,我感觉到所有的人,身体里外都散发着光。我产生与万物合而为一的感觉,我知道在这种状态下,没有所谓的危险,也没有必要恐惧。 

整个超越经验一直到稍晚参加行政会议才告中断。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提高医院收益,真令人生气!我面临选择:离席以保持我心中的超越感,或是留下来把我对提高院方收益的真正想法告诉大家。如果要留下来讲话,我当然要运用左脑,发挥逻辑性思考。刹那间,原有态度180度转变,我又回复到“正常的我”,可以用分析能处理“世俗问题”。开完会后,我一直无法回到这美妙、宁静的喜悦状态。它一去不返,不论我多么努力,都无法将它召回。 

后来,我又有五、六次这种美妙的经验。每次它都是不请自来的。我无法强迫它来。努力是徒劳无功的,它似乎是天赐的礼物,从天而降。 

每次我心情放松,感受到爱时,我就可感觉到这种超越的状态。我现在会帮助别人追求这种状态。也就是说,以前世回溯做起点,灵性有所成长,就可能带来宁静、喜悦的结果。对我来说,这是从事治疗工作的真正目标。平静的内心能产生非常大的治疗效果。

——布莱恩·魏斯著作《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耐心       爱别人)(五明学佛网:耐心       爱别人)  

 要想彻底改命修福,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 

 耐心读完佛教这十个知识,福慧​会越来越多 

 耐心读完佛教这十个知识,福慧会越来越​多 

 改命修福需要耐心恒心 

 改命求福需要耐心恒心 

 行善积德改命一定要有恒心和耐心,忍耐行德的人必定成功 

 行善改命要有恒心、耐心:务必深信因果,天地无私、唯德是亲 

 行善改命要有恒心、耐心 

 快速戒邪YIN的秘诀是什么?请耐心看下此文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耐心,如流水磨棱角 

 《正心诚意戒邪YIN》之心性篇(建议耐心看完) 

 行善改命要有恒心、耐心,务必深信因果,天地无私、唯德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