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介绍

 维摩居士


   日期:2015/5/17 11: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维摩居士为中印度毗舍离城的长者,他虽身在俗尘,但是精通大乘教义,修为高远。他以般若空性的思想,实践六度,利乐众生,又以称病为由,与前来探病的比丘、罗汉、菩萨等论说佛法,藉此宣扬大乘佛法的真谛,阐明在家居士应行菩萨道的方向。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女,常修梵行,可谓提倡人间净土思想的先驱及实践者。

  佛化家庭,六度摄众

  维摩诘,又名维摩,梵名维摩罗诘,秦译“净名”,乃清净无垢之意,为佛陀的在家弟子,居住中印度毗舍离大城。父名那提,为离车族人,母名喜,二十七岁时在提婆罗城内诞生维摩。佛陀曾说,维摩乃自东方妙喜国化生于此,为法身大士。(亦有经载为东方无垢世界金粟如来再世。)

  《月上女经》记载,维摩居士以雷为姓,夫人名金姬,端庄姝美,贤惠善良,恭敬三宝,深信因果。儿子名善思,相貌庄严、才智兼备,与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论辩,无所畏惧。女儿月上,身有异香,精通佛理,辩才无碍,为当时青年所好逑,是佛陀时代标准的佛化家庭。

  维摩居士自久远劫来,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善根深厚,深知诸法实相,具足四无碍辩才,有着如佛陀般的功德智慧,一言一行都是清净纯善,无不合乎大乘佛法。他的种种美德,上为诸佛所赞叹,下为百姓所崇敬,不论佛弟子、帝释、梵王、世主、大臣、庶民等,都曾经受到他的教化。

  维摩居士以修六度的德行摄服众生,使他们普沾利乐。他是大富长者,以无数的资财布施贫民,教育他们——这是布施行;对于毁犯禁戒的人,便以自己奉持的清净戒行感化他们——这是持戒行;对于易起瞋恚怒骂的人,便以柔和忍辱摄服他——这是忍辱行;遇到懈怠放逸的人,就显现大勇猛精进的精神度化他们——这是精进行;若有人心性不定、迷乱,他以禅定中的定力、智慧,点醒他们的迷懵——这是禅定行;对于一般平庸憨直的莽夫,则以明利的智慧教育他们——这是智慧行。凡此种种维摩居士实践大乘菩萨的行为,正说明在家信众应行的宗教德目,也为日后修菩萨行者树立明确的标杆。

  维摩示疾,文殊探病

  佛陀在毗舍离城教化时,知道病中的维摩居士期望佛陀派遣弟子慰问。佛陀首先要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前往,舍利弗恭敬地说:“佛陀!我没有资格去探他的病。为什么呢?昔日我在树林下禅坐,维摩居士对我说:‘舍利弗!像你这样的坐法,不能算是禅坐。真正的禅坐是观身如幻,达意无碍,无有三界的形迹,理事无碍,融于事相而现诸威仪才是禅坐;不舍一切道法,于凡夫界作种种利济社会的事业,能如此观想才是禅坐;心识了知根尘,诸法之性本空,内外皆能不住才是禅坐;能够不动于诸见,而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才是禅坐;了达烦恼性空,当体即是涅槃,才是禅坐。若能作如是如法的禅坐,才能与佛心冥资相契,得到佛陀印证许可。’佛陀!当时我听到这番话,默然不知如何回答他,因此我不堪担当去向维摩居士探病的任务。”

  佛陀于是转而希望目犍连前往探病,目犍连也推辞:“因为昔日我在毗舍离城街上为居士们说法时,维摩居士就说:‘你并没有如法宣说。所谓的法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法泯绝时空,常住寂然,本来无相,又离于诸相,无有所缘,离名字相,离觉观戏论,如虚空般常住不动。要能了知众生根器的利钝而当机说法,发自利利人的大悲心,说大乘法来续佛慧命,报答佛恩。’维摩居士如此辩才,现场八百位居士即刻发大菩提心。佛陀!我没有如此的辩才,所以没有资格去探病。”

  佛陀又一一问过大迦叶、须菩提、富楼那、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阿难等大阿罗汉,弟子们都纷纷表示,曾被维摩居士分别就乞食、说法、四法印、天眼、出家真义、佛陀的病等所弹呵,因此一致推辞,不堪前往。乃至佛陀问及弥勒菩萨、光严童子、持世菩萨、长者子善德等,他们也都声称曾被维摩居士针对菩提、道场、破魔、法施等辩倒。由于声闻弟子、菩萨都不肯去,佛陀最后只好指派智德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率领众菩萨、弟子数千人前去探病。

  一默如雷,不二法门

  在维摩居士的丈室中,文殊菩萨首先传达佛陀的问候,继之询问患病的起因,维摩表示:“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又说:“菩萨疾者,以大悲起。”维摩居士以菩萨慈愍众生的悲心,示现病相,为前来探病的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诸王子、官员等数千人,明示众生真正的病,是由贪瞋痴三毒所起,使在场大众生起无上菩提心。

  接着,文殊等三十二位菩萨,与维摩居士谈论有关空、无相、入不二法门的真义。诸菩萨对此,各依其所修所证提出见解,文殊菩萨则认为:“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如是才能名为入不二法门。”说罢,反问维摩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时,在场数千大众只见维摩居士正襟危坐,静默无言。

  不久,文殊菩萨似有所悟,欢喜赞叹:“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现场五千位菩萨以此因缘,皆悟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而断绝轮回。维摩居士以静默展现无言无说,离诸问答的最高境界,真可谓“维摩一默,如雷灌耳”。

  在家居士,出世菩萨

  维摩居士精通佛理,契入大乘,善于教化,不论高官、庶民,都能因他的开示而有所悟。维摩居士以出世的胸怀,外现众生相,广行入世菩萨道的利生事业。他的处世方针是“示行贪欲,离诸染着;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挂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有资财,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并且以“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来对待父母、家庭、奴仆。

  从“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到入不二法门的默然以对,在显示维摩居士的思想别出机杼,而在他“不舍道法,现凡夫事”中,更能烘托出他不仅是大乘思想家,亦是实行家的典范人物。他的理论与行动,无异是佛陀人间佛教思想的代言人。

  维摩居士内心自在,语默动静无不含藏慈悲,他的入世是为使更多的人出世,与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的超脱不谋而合,因此其人、其事,对中国的文人、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梁昭明太子以“维摩”为字,唐王维以“摩诘”为号,皆是景仰维摩居士的缘故,而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的诗歌、绘画更是不胜枚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维摩居士       佛陀)(五明学佛网:维摩居士       佛陀)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菩提法师:佛陀——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