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成列·确吉坚:自他相换取众生苦会不会伤害自身?


   日期:2010/2/1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取和舍如何相间而修呢?可以配合呼吸来修。吸气的时候,观想众生的所有痛苦疾病和恶业化为黑雾微尘,随之吸入心间,融入我爱执的身中;呼气时将所有的善根和功德化为白光,照耀加持众生,众生的身体因而变得洁白,受用安乐。

  那些真正的大乘修行者,他们一生中都在修持这种取舍法,每一呼吸都没有空过,每一呼吸都在利益众生。譬如宗喀巴大师,他每一呼吸都在进行这样的修持,都在为众生拔苦施乐。你说这是多大的功德!大家要多看看祖师大德们的传记,要知道圣者是什么样的风范,以便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人们每天有二万一千次呼吸,就这么白白地空过了,如果像他们那样都充分利用起来,不是很好吗?你想想看,每天二万一千次呼吸,每一呼吸都能积攒无量功德。因为心缘的众生无量,功德是不是也就无量?这实在是太殊胜了!我们不用再发愁没有时间来修法,就这么练练呼吸,这个人生也过得挺有意义的,活一刻有一刻的价值。

  通过长期修持这种菩提心,身心就会获得清净,同时也可以为他人带来净化。譬如那些藏民求加持的时候,活佛们通过一抚摸一吹气,都能给人消灾除障。这在有的人看来是难以理解,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通常都认为只能通过诵经念咒求佛加持,而他们就这么摸摸顶,吹吹气,怎么能起到加持的作用呢?于是认为这只是单纯的宗教信仰,是一种迷信式的盲目崇拜。现在经过菩提心的学习,大家就应该明白了,这完全是一种修证的功夫,是他们长期修持“自他相换”而产生的一种实际效用,跟宗教和迷信扯不上半点关系!对此,有的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经中说自作业自受,他人不能承担分毫。这里却说能为他人代受业苦,是不是与经相违?”这是不矛盾的。正如一个病者能遇到良医为他解除痛苦,这是他住昔的善业成熟所致。同样地大德们修自他相换,能为众生取苦予乐,这也是对方福报成熟所致,同样没有违背业果。众生福报成熟和大德们悲心加持,二缘和合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我们进行这种自他相换的修持,吸气时把众生的苦取过来承受,呼气时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对自身会不会有伤害呢?在大家心灵深处肯定会有这样的顾虑,多少都会有一点。除非我们已实证了无我的空慧,才能真正做到“无我”的奉爱。譬如当面对一个浑身都是传染性恶疾的患者时,你还敢把对方的苦取来承受吗?这就不敢了吧!觉得还是离远一点比较安全。你有这种躲避的想法就是因为我爱执,你所有恐惧的心态都是我爱执的表现。这时候你更应该要勤修取舍,挑战这种恐惧,把我爱执破除掉。对待众生我们不能有我慢,但对于自身的烦恼执著,则必须要有我慢。你蔑视它,勇敢地面对它,向它挑战,它反而消失了。

  其实如果用智慧来抉择,这种恐惧完全是不必要的。从业果的角度来说,一切病苦或安乐都是来源于善恶业果,而业果的一个原则是善业得乐果,恶业得苦果。就像人们种庄稼一样,决不会出现种瓜得豆、种豆得瓜这样违反自然规律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修自他相换,为众生拔苦施乐,一心一意去利益众生,这是最大的清净善业,怎么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呢?同样是不可能的!并且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没有真正代他人受苦的能力,对方的苦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观想和意愿,就真的转移到我们自己身上。恰恰相反,通过这种善业的力量,却会给我们带来身心的净化,消除我们的疾病烦恼等等。

  对于那些已经获得证悟的成就者,他们修自他相换,完全可以把别人的苦取来自己承受,自己的苦报也可以移走。因为在空性的境界中,一切都是幻化的,病苦也是幻化的一种假象,他完全可以把苦绐消融掉。有时在外相上示现出来,这是为了警觉我们生起出离心,生起慈悲心,并为弟子提供培福消业的机会等等,如萨迦班智达服侍他生病的叔叔。所以,圣者现病相和凡夫生病是不一样的。正如维摩诘生病后,文殊菩萨去问候他:“您这样一位大菩萨,为何也患病了呢?”维摩诘回答说:因为众生病,故我病!但对于大家初学者来说,现在刚刚起步修行,主要还是通过这种方法进行熏陶,用来转变和净化我们的心识。等修持到一定证量,有能力取受对方的苦时,也就有能力把苦消融了,不会真的有苦的感受。

  譬如密勒日巴尊者,他承受痛苦的时候,并没有苦的感受,但他还是示现出痛苦相。曾经有个格西出于嫉妒,投毒害他,在他示现出中毒的状态之后,格西讽刺说:“像你这样的大成就者,怎么也会有病呢?如果病真的可以转送,就请你转送给我吧!”尊者回答:“我的病虽然可以移给你,只怕你一刻都受不了,所以还是不移的好!”然后把一部分苦转移到门板上,门板顿时断裂,自己显现为无病健康的状态。格西看到后还是不相信,认为这是障眼法,坚持请求把病移给他。密勒日巴尊者没有办法,就把病苦移给他一小半。他顿时痛得差点昏过去,在快要断气的时候,尊者把病苦收了回去。密勒日巴尊者已经证悟空性,就像在梦中做事一样,他的内心不会有苦的感受。

  还有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忍辱时,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把手脚一节一节地割去,但佛安忍不动,没有显现出丝毫痛苦。他已经达到了那种证悟的境界,自然可以承受。而我们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就不要轻易伤害身体。比如刺血抄经、焚指供佛,或像常啼菩萨那样以血洒地等等。虽然你的发心虔诚,但目前不允许这样做。因为没有空性的证悟,你会感到很痛,甚至会影响你的道心,使你产生嗔心或邪见。这样的话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业了。另外对于密法来说,我们需要依靠这个身体来成佛,经过灌顶之后,这个色身可以通过观修而转化为佛身,因此不允许无故伤害身体。

  有的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目前没有真正取苦的能力,那么我这样修持,对他人还能产生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刚开始的时候,不具足代众生受苦的能力,但只要进行这种自他相换的修持,以我们的善愿力,三宝加持之力,以及诸法缘起之力等等,众缘和合,还是能为众生带来利益的。要是对缘起性空的道理有所体悟,你就会明白这一点。既然这个缘起的现象产生了,就必然会发挥作用,怎么不能为对方带来利益呢!何况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一切善愿都会实现,更不用说希望消除对方病苦的小小心愿了。

  有人在修自他相换时产生一些不适,提出这样的问题:“吸取对方病气之后,应当如何转化?我现在是浑身难受!”这是没有正确领会修心要旨而导致的过患。初学者并没有实际取苦的能力,对方的病气怎么会到你身上来?而且这种观修是纯粹的善业,怎么会招致恶果?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会感到难受呢?这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你把这些东西执为实有,整天战战兢兢,身心怎么会不产生反应呢?还是涉及到一个心量的问题。所以,前面的慈心悲心是非常重要的,当你一心一意为众生考虑时,还能顾及自身安危吗?就不会再有所执著,吸入再多病气也不会成为过患,反而会生起纯然的喜悦。

  修取舍的重点是去体会众生的苦乐,将心关注于对方,自他换位去拔苦施乐。而不是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加强对自我的执著。我们一般都是只顾自己,全然不顾他人,整天做的都是损人利己的事,现在刚好颠倒过来,全然放下自己,一心体会他人的感受:观想对方的病苦时,去体会他是如何的难受;吸取病苦时,去体会对方的轻松感;施予安乐时,去体会对方的喜悦……总之,要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这才是掌握了修持的要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个观修的要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把我爱执观想为心间的一个黑团,象征我们的自私自利等种种黑暗的思想,众生的病苦吸入后直接融入其中,摧毁我爱执,或二者同归于尽。这是把抽象的法理形象化,以这种善巧方便来修持,你就不会有后顾之忧,即对治了我爱执,又不至于产生执著。

  修自他相换为他人拔苦施乐,虽然发心是为了对方,确实也能为对方带来利益,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身心获得净化,远离一切烦恼,心灵变得柔和安详,充满慈悲和喜悦,身体远离病苦……从始至终,通过自他相换而获益的正是我们自己。这种殊胜的清净善业(即不掺杂私念,所缘众生无量),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能净化我们的身心,消除我们的烦恼疾苦,甚至能转化已成熟的定业。一般来说,通过四力忏悔可以消除未成熟的恶业,但对已成熟的定业则难以改变。不过在自他相换的力量面前,定业也未必是那么可怕,完全有可能转化。这方面有许多实例。譬如释迦佛在因地修行时,因为发心代拉车的同伴受苦,而得以脱离地狱,受生天界。还有一世因为违背母命,推倒母亲在地,以此恶业身陷悬头地狱,在业报已经成熟,旋转的铁轮即将辗上头颅时,他忆念众生而油然生起悲心:“众生犯下这类过错的实在是太多了,希望他们的业报都在此时由我来承受吧!”此念一生,顿时脱离地狱险境。还有在伽喀巴的时代,有许多麻疯病患者,麻疯病在当时乃至现在来说都是不治之症,但他们因为修自他相换,有的甚至仅仅经过一昼夜的观修就获得痊愈,从这里你就知道,此法的力量是何其殊胜!正如寂天菩萨所说:有了菩提心,就像与勇士同行一样,不用畏惧任何艰难险阻,一切恶果在它面前都会被消融。

  因此,当我们烦恼的时候,病痛的时候,不妨试一试修持自他相换,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修心誓言里说“勿作邪法用”,即不要把修心作为治病祛魔的特效药,这是本末倒置了。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追求解脱成佛的目标还不一定那么明确,这时不妨把它作为一个方便法门,用来促进自己趋入善道。它没有任何负作用,并在消除病苦的同时,还能给你带来心灵的净化。并且在病苦时修持自他相换,修心会更有力量,觉受会更加真切。你能通过自己的苦,对如母众生的苦也感同身受,从而生起真切深沉的悲心。所以真正的修行者,并不会畏惧逃避病苦,而是欢喜地接受,他们把疾病、障难等视为珍贵难得,甚至向上师三宝、护法祈祷,祈祷赐予自己多多的病苦。因为这是修心的最佳机缘。

  一旦体验到修心的好处,体验到它的殊胜加持力,就会吸引着你,使你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修持,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惯性行为,直至将整个身心融入其中,从而获得最彻底的净化。我们修别的善行也许会因为动机不纯、八风干扰等原因,使之不能收获相应的善果,甚至偏离解脱之道。但对于修自他相换来说,你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修法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修心,就是在净化动机,不管你的发心如何不净,只要真正进入修持,不纯的动机也必然会被净化。一旦真正领悟并实践了此法,不管你本人的意愿如何,它都会推动着你一步步走向解脱,走向庄严的成佛之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洛桑成列·确吉坚       自他相换)(五明学佛网:洛桑成列·确吉坚       自他相换)  

 济群法师:自他相换换了什么 

 梭巴仁波切:自他相换治愈艾滋病和癌症的经典案例! 

 达真堪布:修自他相换菩提心,烦恼自然消失 

 达真堪布:为什么会在轮回中感受痛苦?就是你没有修自他相换 

 达真堪布:为什么说修自他相换就是秘诀、妙诀? 

 达真堪布:为什么要修自他相换呢? 

 自他相换的意义 

 仁泽法师:学会随时随处和他人自他相换 

 修自他相换会不会造成自己永远承受痛苦,无法脱离轮回? 

 修自他相换修法,能把别人的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吗? 

 索达吉堪布:想除苦,修“自他相换” 

 索达吉堪布:自他相换菩提心可迅速清净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