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三界万法的种子:禅心


   日期:2015/5/29 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佛教中出现极为频繁的语句,那么这句话到底该如何理解呢?今天我们就说一下因这句话而衍生出的,桂琛禅师和玄沙禅师之间的一个公案。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玄沙指着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这把椅子而言你怎么理解?”

  桂琛禅师答道:“说到唯识唯心,那就从唯识唯心的角度理解好了。”

  “从道理上讲好象这样,” 玄沙禅师不以为然,“但有时却无法真正认识宇宙万物。”

  桂琛禅师指着一张桌子,问道:“那请问老师,您唤这个作什么?”

  玄沙禅师答道:“桌子!”

  桂琛禅师摇头,说道:“老师不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 个’不唤作桌子,桌子是假名假相。”

  玄沙禅师立刻改口道:“的确,‘这个’不是桌子,‘这个’的真相乃是木柴,木柴做成桌子则唤做桌子,做成窗子则唤成窗子,实则桌子、窗子的本来面目仍是木柴。”

  桂琛禅师不住地点头,但玄沙禅师指着木桌又改口道:“这个不是木柴,不是窗子,这是山中大树。”

  看见桂琛禅师正要开口,玄沙禅师举手制止,说道:“这也不是大树,乃是一粒种子,集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为缘而成树、成木、成窗、成椅,实则树木窗椅,乃宇宙万有之因缘所成。”

  桂琛禅师说道:“宇宙万有,仍是唯识唯心。”

  玄沙禅师亦道,“你既来此参学,不如说宇宙万有一切都是‘禅心’。”

  正如《金刚经》中所讲:“所谓佛法者,如来为证者说,如已证得,即非佛法矣……”“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这种“所谓……即非……是名……”的句式,非但不表面上的看似矛盾,且与“唯识、唯心”相契合。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摄而得出的结果,便是假名的由来。

  一味未知的茶,我们首先会通过眼睛去观察,干茶的颜色,均匀程度,注水之后的汤色流转,用耳朵去听茶汤倾入杯中的音韵,用鼻子嗅捕所挥发出来的气息,再用舌头去品尝味道,感受触觉,最后在这一系列身心感受的基础上,再通过意识而得出一个名字,譬如武夷岩茶等。这便是六识产生作用的安立假名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所谓武夷岩茶,即非武夷岩茶,是名武夷岩茶。因为在六识的辨别之前,这味茶根本没有这么个名字。所以说,世间的万法万物,都是人通过六识判断而得出的结论和名字,可以说,都是莫须有的,是空的。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由此可见,这心便如电影的放映机一般,外面一切的欢喜与悲伤,全由人的内心衍生而出。同样是写秋,有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却也有毛泽东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秋本无不同,发心不同而已。

  世间万法万物,皆是唯心唯识,我们当看透如此,以一颗消除内心忧虑、不贪恋外相万物,平常看待,修养自我的禅心,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精神世界,积极生活,沐浴在一个快乐的清凉世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法唯识       禅心)(五明学佛网:万法唯识       禅心)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一章 禅心 清醒觉察的 

 洪启嵩居士:参禅心要 

 宋智明居士:空谷的回音 短文七篇 五、禅心百问 

 黄明尧居士:鸿文三卷印禅心——读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后记 禅心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四章 真如佛性体相用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三章 痛至极处苦何在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二章 清净平等如琉璃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一章 明理断习出苦轮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章 十二因缘观生死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九章 能所双亡超三界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八章 于未动念绵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