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虚法师:佛弟子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基本知见要清晰


   日期:2015/6/17 9: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楞严奥义》 无行沙门 大虚敬述

  【儒圣和道圣】

  下面,「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当年一直跟着佛陀出家修行,然后也随着来到了祇园精舍的大比丘僧总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位,他们就是所谓的“常随众”了——生生世世,恒常追随佛陀的脚步去自利利他、去自觉觉他的修行者,都可以叫做佛的“常随众”。那么,我们是不是“常随众”呢?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这一千多位出家人,这么多人,他们个个都是已经获得了无漏解脱的大阿罗汉、大圣人,个个都是值得我们三界所有人天礼赞和供养的大福田——他们是真正的福田,不是深圳的这个“福田”。

  像这些出世间的圣人,这些已经超越三界生死、超越一切烦恼束缚的出世间圣人,他们和一般世间推崇的圣人是不同的,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像孔子和老子,一个是儒圣,一个是道圣,他们是我们中国古代公认的大圣人,但是在显现上,如果拿我们佛教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们很明显并没有达到阿罗汉或者缘觉的境界,更不要说什么法身大士、地上菩萨了。我们看他们写的东西,大概就能知道他们的智慧和见地是属于哪个层面的,像孔子应该不出欲界,老子应该不出色无色界。

  他们两位都是有着很高修养和内证功夫的世间圣贤,值得我们礼敬,但是在因缘法的显现里,却并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他们已经具足了相当于阿罗汉的断证功德,更没有像诸大菩萨那样,我执和法执都已经破除了,还有菩萨都有的慈悲心和菩提大愿,三解脱门的奥义,万法缘起性空、无我无生的中道智慧,以及六度万行等等,这些内容我们在《道德经》和《论语》里暂时都还看不出来。更不要说,拿他们和无上正等正觉的如来相比,那就更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所以严格来讲,孔子和老子的学说还只是一般世间圣贤的学说,境界也还只是一般圣贤的境界,属于很高明的一种外道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善法。虽然是善法,远超凡俗,但毕竟仍然是外道,不破我执,就难断轮回。它们的理论和修法,在某些地方和佛法有一些相通,但更多的则是相异,这点大家要了解。

  像有些大德说,孔子和老子都是菩萨化现的,这个相信应该只是一种方便说。其实从究竟的角度来讲,天下众生芸芸,所谓“黄花翠竹般若意,青山绿水古佛心”,又有哪个不是菩萨化现的?但是在事相上,在我们佛教里,阿罗汉和菩萨——这两个概念都是有着很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的,要完全符合的才能称之为阿罗汉或菩萨,不是谁随便就能叫的。像我们很多学佛的人,平常见面,都爱互相尊称对方为“菩萨”,这个其实只是一种客气或提醒,如果我们没有自知之明,还真的就把自己当成是菩萨,那“菩萨”这个词就变成戏论了!

  如果是真的菩萨或阿罗汉,那就一定会对生命和时空的真相、对六道轮回的真相了如指掌,同时也一定会了解心性和物质的真谛,因为了解,所以也一定说得出来,就算没有佛说的那么圆满,但也远远会比一般凡夫和外道要说得清楚,这是肯定的!所以老子和孔子到底是不是菩萨化现的?他们到底有没有达到菩萨的程度、高度?这个我们要持谨慎和保留的态度。

  据记载,明朝的憨山大师曾经对老子有过一个判释,他说老子大概有那么两种可能性:如果老子最后能把无常和无我的义理体悟得很透彻的话,那么他应该判到辟支佛,也就是缘觉、独觉的层次,还不算究竟;如果《道德经》真是老子写的,而且是老子最后留下的内容,那么他只能被判到外道里面。老子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个正好是识阴里面的东西,说明他还没有破识阴。那么老子在《道德经》之后有没有再留下东西?这个到现在都还没有确切的资料和证据,也不知道他最后修到哪个层次了?而且《道德经》究竟是不是老子写的?这也是个问题,所以憨山大师说有两种可能性。

  憨山大师可是有明一代最顶尖的几个大师之一,学修圆融,通达无碍,他是公认的彻悟的大宗师、大祖师,丝毫不比唐宋的那些祖师差!我们现代某些知名的“上人”、“和尚”,在修持和见地上,相比于憨山大师,那差得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所以那些人说孔子和老子是菩萨的化现,对这种话,我觉得还是憨山大师的评判比较稳妥、比较可靠些,不知道你们以为如何?元芳,你觉得怎样?

  【破见和谤法】

  作为已经宣誓皈命三宝的佛弟子,尤其是已经出家的佛弟子,你们千万不要因为现代某某名人的方便说或者胡说,就以为老子和孔子既然都是佛菩萨化现的,那么他们的学说我们也应该要大力弘扬,要大力推荐啰——听清楚,这样做的人其实是在不务正业!这种逻辑思维是有问题的,不是正思维。你们是佛弟子,是出家人,佛陀宣说的三藏十二部你都还没有好好研究、好好发扬,你却有时间去弘扬其它的,这个不是颠倒是什么?这个是典型的不务正业!

  甚至,如果有出家人说,学习儒道是接引学佛的方便——嗯,作为方便可以,但是你不能越过底线,你不能说,儒道是学佛的基础,佛弟子必须要先学好儒道,或者必须要先学好《弟子规》才能学佛;乃至说什么《弟子规》是佛法的根本戒,不学《弟子规》就不能往生等等,那更是臭不可闻的屁话!这种说法就已经不是什么方便了,这是在谤佛谤法、误导众生!这是很明显的似是而非的谬见,甚至是彻头彻尾的邪见,一种很不清晰的颠倒见!什么时候我们学佛必须要先学儒道了?而且戒律是只有佛陀才能制定的,菩萨和阿罗汉都不行,请问《弟子规》是佛作的吗?连这个基本原则都不晓得就敢胡说八道的人,还真是无知者无畏啊!这是一种外行人或者半桶水的想当然,自以为圆融通达,却不晓得违背了佛陀的根本教言,知见已经偏了,这就叫做“离经一字,允为魔说”,又叫做不通教理,“开口便乱道”。

  注意,现在我们不是在说儒道不好、不可以学、不可以去了解,而是在说学佛就是学佛,最好纯粹点,佛法不是大杂烩,佛法是永恒的、最完满的真理。佛法的核心是“了生死,出三界”,它是最究竟、最彻底的不共妙法,它和世间善法,和那些外道善法有着本质的、根本性的区别。对那些世间善法和外道善法,我们尊重归尊重,理解归理解,但是绝对不能乱,不能掺杂进佛法里,一旦乱了就会出事,就会出问题,最后我们佛教的教义就会被改变,变得面目全非,变成相似佛法,那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造孽了!

  希望大家的基础知见要清晰,再重申一遍,弘扬传统文化本来是好事,以传统文化作为方便来接引学佛也是好事,但是我们要有一个原则和底线,那就是:绝对不能以破坏佛法的正见为代价!绝对不能说佛法的基础和根本戒就是《弟子规》,更不能说必须要学《弟子规》才能往生净土,这样说就是在破见,就是在谤法了,那会误导一大批盲目愚痴的初学者,实在是非常糊涂透顶的邪见!这样去宣传的人不但破坏了佛法,实际上连传统文化本身他也破坏了。就像如果有人说,学儒和学道的基础就是学基督,或者你要修仙,就必须要先学《弟子规》,这样外行的话,那儒家和道家也是不可能接受、承认的,这是很明显的扯谈。释道儒这三者之间,虽然在人天善法、在修福修定的层面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但是你往里深究的话就会发现,它们更多的是相异,在根本的“性空无我”的知见上它们相差太远了。这一点做法师的人在弘法的时候必须要说清楚,否则就会误导众生,戕人慧命,甚至从长远来看还会造成破灭佛法的恶果,那就很可怕了,比杀人放火还可怕,所以要一千一万个慎重。

  身为出家佛子,当我们在帮助这个世界重建世道人心,重塑伦理道德的时候,对那些不相信佛法的人我们首先要以因果正理和十善业道来接引,实在是没有缘分、不愿意学佛的人,你才可以观察其因缘根器,介绍他们去学一些他们能接受的传统文化和外道善法,比如说《弟子规》和《感应篇》之类的,但是要切记:这是不得已的方便!而且在说法的时候一定要把道理讲透彻,不能有误导和漏洞。但是在接引那些对佛法感兴趣,属于初学初信者——在接引这些人的时候,身为出家法师,你就不能随便劝人家去学什么儒家和道家了。我们必须要尽量严谨地按照佛陀制定的佛法架构来给众生说法,不能胡乱发挥,更不能妄自夹杂,不然佛法的传承就不能称之为“清净传承”了。

  因为在戒律里,像这个什么能学,什么不能学,其实是有很严格规定的,佛陀当年早就有过叮嘱,所以像我们这些比较专业的法师一听就知道,什么是胡扯,什么是狡诈地乱讲,但是很多业余的初学者就未必能分辨了。比如佛陀在《优婆塞戒经》里就曾经说过:“受三皈已(我们受了三皈依以后),造作痴业(由于不了解而又去造作了一些愚痴的罪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比如去学习和接受了某些外道的法门、不究竟的法门,我们居然还广为赞叹和宣传它们),以是因缘,失于三皈(因为这样糊涂、没有正见的缘故,所以我们自己的三皈依戒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给破坏掉了)。”

  佛陀又讲:“若人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如果有三宝弟子,去相信那些外道和他们供奉的神灵,能够救度他的一切苦难,消除他的一切恐惧,从而去礼敬和叩拜的话),是人则失三皈依法(那么这个人自然而然就会失去他三皈依的戒法,不再是佛弟子了)。”——为什么?因为他不依佛慧,开始“妄用其心”,不信佛智,开始相信外道,甚至开始“心外求法”,这就和佛说的解脱正道背道而驰了!其实,佛陀这样严格的规定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在爱护那些还没有建立正信和正见的初学者,怕他们一时糊涂,一不小心走偏走错,误了法身慧命,乃至断了菩提种子那就麻大烦了。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针对初学者,尤其是针对那些还没有正知正见的初学者,至于真正的菩萨和自认为是菩萨再来的,你们不在此例。

  所以我们既然是学佛,那么理所当然的,就应该从佛说的三皈五戒和十善业道入手,从四圣谛、三法印和四念处入手,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基础,而不是从什么《论语》、《老子》,从什么《感应篇》和《弟子规》入手,那不是佛弟子该操心弘扬的东西。佛弟子要承担的是如来家业,而不是什么儒家或道家的家业,别搞错了。像这样儒道佛不分,像这样似是而非地教导大家去说、去做的人,说得严重点,他们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灭法!他们是在误导众生,混乱佛法!听清楚了吗?这个因果是非常可怕的,敢这样去干的人,那纯粹就是“厕所里点灯——找死”啊!

  这其实是很微妙、很难分辨的一种魔,也是最可恶的,杀人不用刀!所以这方面的知见希望大家一定要清晰,心里要搞明白,千万不要被人一忽悠,就把单纯的佛法给搞混杂了。末法时代,我们佛教本来就已经被曲解、被扭曲得很厉害了,现在再来这样夹杂、胡搅一下,那真的就是雪上加霜,伤口上撒盐,实在是伤不起啊!所以大家最好要有一个冷静而慎密的头脑,不要学佛学了半天,三皈依和四圣谛都还搞不清楚,《三字经》和《弟子规》你倒是背得滚瓜烂熟的,那也太搞笑了。请问,你是在学佛吗?我看你是在盲修瞎练,浪费时间!呵呵,话不多说,自己想清楚取舍。

  【次第和根本】

  嗯,看来有必要再讲清楚一些。某些道理,如果你们自己不能正确地“依佛依法”去正思维,那师父没有办法,我只好反反复复、啰啰嗦嗦地唠叨一遍又一遍。像有的居士曾经提问,他说我是佛弟子,那是否意味着我皈依以后,那些世间法的书籍(包括善法和恶法),我们就一概不能看、不能学、不能读了呢?有的居士甚至还说,如果佛法是这样的狭隘,这样的分别,那我何必学佛?我干脆就不学佛了!唉,类似这样的思维,已经不是“头脑简单”所能形容的了,这是一种“邪思维”!典型的邪思邪见!不能“依佛依法”去慎思明辨,不能深入经藏去扎实闻思的人,那自然就会得到一些荒谬的、滑稽的、错误的结论。面对这些人,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很崩溃……实在是“无语问苍天”,搞不掂他们。

  其实做为佛弟子,尤其是受过大乘佛法熏陶的佛弟子,那基本上是什么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看的。你们还记得四弘誓愿里的那句“法门无量誓愿学”吗?发了菩提心的修行者,为利益众生,可以广学一切法,一切善法恶法你都可以去了解,但是这里面要有一个次第和原则,那就是:初学者必须要先具备闻思的基础,必须要先学习佛法的根本,树立正信和正见,这个时候的初学者不应该也不适合去翻阅其它,原因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那么,当初学者具足正信和正见之后,他自然就会明白佛陀的苦心,他这时再去接触那些什么世间法、外道法,他就不会被迷惑、被误导了;这时的修行者,他再怎么看怎么学,都会以佛法为指归、为依止,毫不动摇,他会以正见的眼光来分辨和看待那些外道法,善用但不被惑乱——这就是我们要强调和坚持的大原则!这也是一个比较稳妥的修学次第。

  很显然,菩萨广学一切法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善巧地摄受、接引众生,同归性海,同得解脱,所以对那些还是凡夫,还不是菩萨的初学者来说,我们最好还是要先把佛法给学好了,然后再去讨论、研究其它,这个次第不能乱,原则不能错,一乱一错就会出问题,就容易出问题。

  像现在有些居士,甚至是出家人,他们对外宣说“学佛必须要先学会做人,要先学仁义礼智信”,所以他们劝人学《弟子规》,学习一些相似儒家或道家的东西,好像这才是修行的基础,而佛法则是高高在上的,一般人不能学——这种话咋一听好像很有道理,对吧?但其实这是最为严重的本末颠倒,是大邪见!这句话应该要反过来讲才对:必须要先学佛才能把人做好!必须要先学佛才能做好人!要想做好人,要想把人做好,就必须要先学佛,否则你学其它的任何学问都可能有偏差,都不能得究竟,不能算圆满!我们应该要这样去讲,这才是百分百的正见!为什么?

  因为佛陀早已彻证实相,他所讲的法,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不是空谈,他自己做不到、不明白的事情,那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佛陀不但在出世间的解脱之法上是至高至善的,他老人家在那些世间法的修持上也是最透彻、最完满的!他讲述的因果、轮回、十善业道等等法理,都是基于对万法“缘起性空”这个真相的洞察,所以是正理,不是歪理,既非凡夫的糊涂迷信,也不是外道的邪见误导。因此在这个正理指导下的修行,不管是修福还是修慧,那才是最最正确的,最有可能达到世出世间法的极致,得到没有任何缺漏的果报。

  而且,佛陀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的引导,他绝对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众生,他鼓励每一个人都去仔细思维他的教法,允许质疑,倡导实证,强调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很显然,佛陀才是最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的好老师,佛法才是最根本、最平实、最适合普及大众的真实智慧,这才是我们做人和修行都要优先首选的基础,而非其它。

  假如我们要搞教育的话,我们应该首先选择的是佛经,应该先推广这个。比如我们可以摘录一些佛说的《十善业道经》和《吉祥经》里的内容,淡化其宗教色彩,然后教给大众,教给孩子们,告诉他们因果缘起的正理,帮助他们树立正信和正见——这个事情不管从短期的,还是从长远的效果来看,那都是对老百姓、对社会人心非常有大用和大益的。那么,类似的、比较基础的、比较好的普及读物,在我们佛法里还有很多,我们佛弟子与其去推广《弟子规》,去推广这个在某些观念上存在严重误导的东西,那还真的不如去好好推广一下佛法呢,好好地给大众、给小朋友们传授一下基本的因果的道理,缘起的法则,这个才是正事!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善巧地把《弟子规》和传统文化里的一些符合佛法正见的东西结合起来,传授给下一代,这个才是百年大计,这才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做法。

  了解吗?师父这样讲,你们能听得清楚吗?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啰嗦了很久,到这里就算是说透了,以后我们不会再多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