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破解“佛经密码”


   日期:2015/6/27 7: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黄威南

  (这是为我家附近流浪的小狗“奶茶”写的,愿将功德回向给他。所以用了一个与他的名字谐音的笔名“”耐察“)

  前言:

  一位年纪比自己大的佛门同修在一次佛教写作的交流场合中,提了一个问题:“常看师兄的文章,对于您引用佛经,并加以生活化描述的写作法,读来合情合理,觉得容易吸收、接受…是否请您谈谈关于佛经如何与生活结合?您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他的学问、资历,特别是在华文方面,都在自己之上;同时,他也是活跃于一个国际佛教慈善团体的执事人员,自问只是因为信仰和兴趣而自学写作、自己摸索阅读佛教经典,实际体验后,再写下习作敬呈大众指正的我,自己觉得需要向他学习的有很多、很多,本来不敢回答,但是有感于他的恳切,便以一种回答“考题”的恭敬心情,以及老实报告自己学习心得的态度,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大略陈述了自己学习和写作的一些经过。

  回来后重读一篇佛使尊者的著作:《生命之囚》,写下了本文。

  〈正文〉

  佛经浩瀚,数量非常庞大。对于生活繁忙的现代人来说,即使只是将所有佛经逐一浏览一遍也很不容易!更何况还有特定的佛门术语以及文言文的隔阂!

  若是您曾阅读过佛经原典的话,那么,可能您还会发现:佛经的原记录者及后来的翻译者众多,风格多样化,题材和表达方式多姿多彩-有时看起来还似乎彼此互相矛盾-在这一篇经文与另一篇经文之间,其中所叙述的内容似乎让人越看越迷糊!

  佛经的口述、记录及流传、翻译的过程跨越悠远的时空,古今语义的变化,以及生活习惯的变迁…等等原因,都成为我们理解佛经原意的障碍。

  佛经,对许多人来说,就像是用密码写成的秘密文字,无从解读。

  如果说,在阅读这些经典之前,我们能够把握整个佛陀教育的核心,那么,在阅读佛经时就会有脉络可寻,不至于迷失方向。对于没有太多时间去阅读大量佛经的人,也可以轻松地掌握佛法的重点,然后再通过实行而有效地获得学习佛法的好处。

  有一次,佛陀正在树林中与一大群弟子聚会讨论佛法。一阵清风吹过,落叶纷纷,洒落满地。此时,佛陀蹲下身、弯下腰,用手捡起了一把叶子。

  然后,佛陀环视周围的弟子们,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请您们大家说说看,究竟是我手中的叶子多呢,或是整个林间大地上的叶子多?”

  答案非常明显,大家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佛陀:“世尊!当然是大地上的落叶远远要比您手中的叶子多得太多了!”

  佛陀点点头:确实是如此啊!然而,佛陀问这个问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世尊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佛陀说话了!他说:“我所未说的法有遍大地的叶子那么多,而我所说法只有手掌中的叶子这么多…”实际上,只需要掌中那一点点叶子那么多的佛法就已经足够我们解脱苦恼、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了!我们需要掌握的那“几片叶子”就是佛陀教诲的“核心”。也就是我们破译佛经“密码”的“解码器”。

  在《生命之囚》一书中,佛使比丘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佛教唯一的核心”就是:“不执着”。

  -这就是破解所有“佛经密码”的钥匙。

  佛使比丘解释说:“upadana(执着)虽只是个简单的字,但却最为重要,因为佛教的核心就是要根除执着,进而解除苦。请大家务必了解断除执着就是佛教各宗各派的核心,这在每一宗派都可发现得到。上座部佛教也好,大乘佛教也好,禅宗、西藏佛教也好,或任何你所喜欢的宗派都好,他们只不过在名相、外在仪式或修持法门上有所不同罢了,其实就本质而言,同样都是为了断尽执着。”

  因为执着,我们不自在;因为执着,才面对困境;因为执着,所以受苦。“不执着”就是突破、解脱之道。

  提起衣领,整件衣服自然随之而起,掌握佛法的纲领-核心,在阅读佛经时就能理解经文中种种说法的意趣。知道“不执着”才是我们修学的目标,也就不会将两种不同形式的仪规或法门视为冲突、矛盾,而在其中起门户之见。

  佛使尊者劝慰我们:“不必因为无法研遍佛教各宗派的教理而感到忧伤、沮丧或焦虑,别给自己找麻烦。假如你无法到西藏、斯里兰卡、缅甸、中国或其他地方研习佛法,也不要感到忧虑,那只是浪费时间罢了。因为佛教唯一的核心,就是去除执着。如果要说上座部、大乘、禅宗、西藏及中国佛教之间有什么差异的话,也只是外表、外相或仪式的多少不同罢了。佛教的真正核心其实处处都相同,那就是执着的断尽。所以不必因为无法研究各宗各派的佛教而感到悲伤或不足,只要全心修习断除执着,那就够了。”

  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解除我们所面对的困境,熄灭我们所承受的苦恼:突破自己、化解烦恼。不论使用那一种语言或借助何种形式,目的的达到才是我们应当关切的重点。

  学问的高低、学识的渊博或浅薄与学佛是否能有真实成就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是否能解脱苦恼在于我们是否能放下执着。饱读经书也许能让我们炫耀一番自己的佛学常识,但是,唯有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经文或听闻到的佛法在自己的身上实际运作,才会有真实的学佛体验。

  佛使比丘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佛教的本质,他说:“如果想要像专家一样研究大乘佛教,就得研习梵文,但你可能学了一辈子仍然一无所知;或为了想好好地了解禅宗而去学中文,但耗尽一生学中文,到头来还是不懂什么是禅宗;若想了解西藏密教金刚乘,那就必须学藏文。只是学习这些语言,就要花上你将近一生的时间,但仍然无法真正了解任何东西,也无法进入佛教的核心。这些都只是外在表相,人们却把它当成‘新发展’(new development)。如果要知道佛教的核心,只需要学习断除执着,只要学习这件事,你就会了解佛教的本质了。”

  也就是说,学佛的过程其实就是放下执着的过程。这才是“学佛”。

  身为一位泰国僧人,佛使比丘就地取材举例说:“其实单单上座部佛教,便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光是修习禅定就有许多法法门,例如:观察腹部的起、伏,或持念 Samma Araham(正阿罗汉)及 Buddho、Buddho(佛陀、佛陀),以及其他各种不同的法门。但只要方法正确,必定能断除执着。”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段话:不管杯子的形状或杯面上的图案有什么不同,最重要的是杯子里盛的白开水。这才是我们口渴时需要用以解渴的必需品:白开水。装水的杯子可以不拘形式。因为,白开水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解渴才是我们的目的。

  偏离了目标,我们可能成为语言学家,也可能获得博士学位,或者赢得许多羡慕的眼光和如雷的掌声,但是我们却无法解决自己生命的苦恼:空虚、恐惧…依然纠缠着我们。

  佛使比丘说:“如果不能断除执着,就无法契入佛法的本质,那项法门也就毫无益处了。为何不对‘断除执着’(或者用比喻来说,对“摧毁囚牢”)产生兴趣呢?……”

  各种观念和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很多时候,这些“工具”却成了困扰我们、甚至鞭挞我们,令我们受苦的“囚笼”或“刑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我们“执着”-我们将自己局限、困处在某些观念或知识里面,将自己团团围住,动弹不得。

  因此,佛使尊者要特别提醒我们:“正确地说,我们实在无法从经典、技巧,或各式各样的教义中学到如何断除执着,我们必须在执着的本身,也就是在囚牢或苦之中学习,才能获得真实的利益。”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典故很多人都听过,“遇事炼心”的教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都耳熟能详-这些说法都是在提示我们:是我们自己在执着,所以放下执着也必须在我们自身上去实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破解       佛教 密码)(五明学佛网:破解       佛教 密码)  

 杨笑天教授: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 

 破解戒色戒YIN的恶性循环 

 夫妻双方应如何破解出现婚外情和出轨危机!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佛家怎么破解这道千古争论 

 放生奇遇感应:祖坟被下符咒,灵龟托梦相告竟神奇破解 

 如何破解婚外情和出轨危机 

 佛法是破解不好命运、出离苦海的最好法门 

 如何破解婚外情和出轨危机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方法! 

 圣严法师:佛教破解命相风水的千古之谜​ 

 南怀瑾:破解自杀很灵的秘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