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陈静瑜:学习海贤老和尚光碟的心得汇报


   日期:2015/6/28 20: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老法师:诸位同学,大家好。

  同学:陈静瑜老师,老实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惭愧弟子静瑜今天第一次老老实实看了三遍海贤老和尚的光碟,虽然只有三遍,但却很受益,所以更坚定了每天薰修的信心。弟子今日反覆深入思惟海贤老和尚说的这句话,「老实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这句话确实简单、明了的总结了恩师上人几十年讲经教学的重点,静瑜现将今日学习海贤老和尚光碟的心得汇报如下:

  一、老实念佛。海贤老和尚念佛之老实,就像光碟中铁脚僧赞叹的那样,阿弥陀佛念了几十年不拐弯。我辈凡夫念佛之不老实,就是在生活中心常拐弯、心常被外境所转,即便是跟随师父上人学习十几年了,仍然常会被境缘考倒。顺境来了,心不老实,会生欢喜贪恋;逆境来了,心更不老实,会生瞋恨烦恼。顺逆境界自己都做不了主,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定课,或者起先定了定课,但是没有坚定的毅力去执行自己的定课,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进一退十,随著岁月蹉跎,日子久了,自己也渐渐没有了信心。所以师父上人无比慈悲的教导我们,每日看三遍光碟的同时要坚持每天念一万声佛号,这就是师父上人指给我们坚定信愿往生成佛的定课。并且师父上人在讲经中不断劝勉告诉我们光碟应该如何看,并肯定的告诉我们坚持一年下来的殊胜利益,给我们坚定的信心。在时间上,我们每天看三遍光碟是两个半小时,念一万声佛号约两小时,这四个半小时坚持一年下来,心决定会老实很多。用真诚心、恭敬心,在一天当中拿出这四个半小时来完成自己此生超脱轮回修行成佛往生极乐的大事,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从现在开始,弟子要学会老老实实的按照师父上人的教诲认真做一年。

  二、成佛是大事。每天想的是佛,念的是佛,往生去极乐世界成佛,我们来到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在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往往都迷失了方向和目标,看光碟学习海贤老和尚,每天都不迷惑,清清楚楚的知道每一天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忆佛念佛,行住坐卧、言谈举止都不离开这个大事。如《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言,「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於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弟子非常喜欢这段经文,常常念一念,特别帮助自己万缘放下。的确,跟成佛相比,什么事都是小事。赞誉也好,毁谤也好,都好,都不必放在心上。好事也好,坏事也好,都好,也都不必放在心上。自己常常想想这句话,自己就明白了,决定不错过这一生这么殊胜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缘。学习海贤老和尚,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这桩大事这一生决定要办成。

  三、其他啥都是假的。这句话对我们修行最重要,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海贤老和尚可以非常精进努力在做,心地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就是彻彻底底明白了师父上人常常开示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其实就是明白了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假的,明白了做起来就不难,当然可以做到,作善不著作善的相,断恶不著断恶的相。而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么难?就是因为我们在六道轮回中迷得太久,迷得太深,认假为真,迷在虚妄的境界相中不能自拔,使自己的修行之路无比的坎坷。每天的生活都太当真,不能像佛菩萨一样完全是舞台表演,清清楚楚知道这是假的。不知道这全都是虚妄的境界,在这里分别计较、执著控制,从喝水、吃饭这样的细微境界都要分别计较,更不用说大的境缘了。如果不是百千万劫修来的因缘福报成熟了,今生能如此幸运听到师父上人的讲经说法,我们想回头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师父上人常讲,自性怎么变现的?佛经上讲一念不觉,就是弥勒菩萨讲的一念。那个微细的一念,也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个一念,那个一念一动世界就出现了。刹那生灭,每个念就是一个画面,念念相续,每个画面都是独立的,没有两个画面是相同的,真的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既然不可得,还有什么好执著的?还有什么好分别的?虽然我们很难体会,也没有亲证这个境界,但就是要老老实实的完全相信佛所说的,师父上人所说的,海贤老和尚所说的,只有百分之百的信仰佛菩萨的教诲,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惭愧凡愚弟子静瑜粗浅的心得敬呈恩师上人,启请恩师慈悲指正。

  老法师:我们学习的兴趣不断向上提升,很多同学法喜充满。这是好现象,证明古代老师要三个,三个老师是很有必要的。现在这三个老师在学校里还有这个形式,但是实质没有了,所以我们的成绩比不上古人。古人三个老师是国家的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一国三公,这三个人地位是最高的,皇帝的老师。三个老师管三桩事情,第一个老师是太保,太保就像今天学校里面,大学里的总务长是太保,他管行政,管所有的人生活,要照顾到,衣食住行,管这个,管他的卫生健康,这样长成;第二位是太傅,太傅管德行修养,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他在教,他不但教,他带头,像现在讲的教练;太师是老师。太师、太保都是老师,老师所教的如何落实是太傅的事情,所以太傅是教练。带著学生一起做,他要做出榜样、要做出模范,所以太傅是相当辛苦的。最后是太师,太师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教务长,太傅是训导长。你看现在学校分三个职务,三个人才能把这个学生教好。太傅是教学,帮助你开智慧,帮助你在日常复杂生活层面上懂得怎么处理,而且处理到恰到好处,这是学问。佛门里面就有这么三个人,太师管教学,佛门里称为首座和尚,首座;太傅是叫训导,是维那,维那管威仪,一举一动都要给大家做榜样,他做模范;第三个管一切总务的当家师,叫监院。名称不一样,他们的工作任务完全相同。中国三太,我们在《周礼》里面看到的,那个时候佛教没到中国来,这就说明所谓的英雄所见大略相同,中国这个三太不是跟佛法学来的,但是佛法里头有跟三太完全相同的这桩事情。真正学,这才能成功,三个缺一个就麻烦了,一个都不能缺,三个老师。

  海贤老和尚为我们所表演的,他是个好学生,这三方面他都做得很圆满,真有智慧,但是绝不轻易露出来给你看,在哪里?在生活当中。他的工作是种田,表现在工作里头,表现在处事待人接物,活学活用。我们要会看,他每个动作、每桩事情、每句话都含著很深的意思在里头。仁者看到的是仁,义者看到的是义,我们综合中国古人所传的十二个德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每个字你都可以看到。在他日常生活当中,他应用得纯熟、应用得自在,不是有心做出来给人看的。纯熟到极处,跟性德完全相应,所以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教初学,初学的人是勉强在做,学著在做。做到纯熟变成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变成习惯,跟性德圆满的相应,就叫明心见性。这个境界里面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德能,完全是从自性流露出来。所以他没有思考,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怎么做出来的?自性本来如是。佛经上有个名词叫法尔如是,它本来就是这样。由此可知,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是这个样子,不幸的是没有人教,也是不知不觉的学坏了,受外面境界影响。眼见色,受色的影响,耳闻声,受声的影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没有不受影响,受这些影响反应出来的与性德相违背,相悖了。与性德相违背就是造业,错了。业有善恶,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这就是制造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自己制造的,自己去受,自作自受。

  佛教导我们,目的是回归自性。我们看到了,海贤老和尚回归自性,他的母亲、他的师弟海庆老和尚,这三个人我们都看到,他们回归自性了,表演出给我们看。我们今天学经教,在尝试回归自性,所以我们学的兴趣就很浓,才回归一寸,才回归一尺,就有一寸一尺的味道,法味出来了。然后我们想想,古大德有句话说,「世味」,世间的滋味,就是六道轮回的滋味,就是善恶的滋味,「哪有法味浓」,没有办法跟法味相比。法味是究竟圆满清净自在之乐,这个乐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六根见六尘不受外面六尘影响,生智慧,生功德,不生罪孽,多有味道。这个里头的妙诀就是放下,不能不放下。不放下的你仔细看,全是六道的轮回业。放下什么?轮回业放下,十法界的业放下。实报庄严土没有业,为什么?实报庄严土的人不起心、不动念,他要起心动念他就进不了实报土。菩萨修到什么程度证实报土?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他自然就见实报土。不起心、不动念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心性不动,心性没有念头。起心动念,心性里面把心性变成阿赖耶,然后谁做主?起心动念做主,就是阿赖耶做主,阿赖耶变现十法界。十法界,四圣法界不错,确实清净庄严,佛的净土。如果善恶当家就是六道轮回,善念当家三善道,恶念当家三恶道,无不是自作自受,绝不能去怪别人,别人与我们不相干。

  看别人要跟看待花草树木、山河大地一样的看待,平等心看待,清净心看待,这些境界里头有善有恶,我们受它感染就错了,不受它感染没有一样不是佛境界。学佛不是学别的,就是学在境界中不受境界感染,这叫真学佛。不是一定要念多少经,要学多少教,不是的。海贤法师他们三个人都不认识字,都不会念经,一生没有念过一部经,没有听过一堂课,讲经说法没听过一堂课,他就是一句佛号,比学教的、比参禅的、比听经的还容易开悟。为什么?他专一。学禅学教、学显学密,也是教你学定,你就定不了,为什么?太杂、太多了。这些人他们的福报大,根机也很好,听话,老师只教他一句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他就念了九十二年。这叫一直念下去,有几个人能活到九十二岁?这是铁脚僧讲的,一生没拐弯,直路,一直去的,一句佛号。所以他很容易得定,得念佛三昧,得事一心不乱,得理一心不乱,一帆风顺。听老和尚说话,话里头有话。别人问他,您老人家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您说些什么?他说我求阿弥陀佛带我到极乐世界,老佛爷不答应,不带我去,要我表法。还说,说我修得不错,要我表法。他学得是不错,一门深入不拐弯,这就是他学得不错,我们都拐弯抹角,都不如他,表这是一条直路。这句话里头我们听懂了就了解,他见阿弥陀佛不是一次,很多次,每次都要求佛带他到极乐世界。你看他这个就是弘法利生,佛说他修行修得不错,这句话重要!什么样修才叫不错?一句佛号念到底,这叫不错。

  我们从经教上下手,要把经教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什么意思?帮助你生信,你不相信!现在讲透彻、讲到底,人家还是不相信。为什么?没见过,他要他见过他才会相信。老和尚往生表演给他看,他信不信?不能不信。这句话你听懂没有?不能、不信,他还是不信。看到了,还是不信,为什么?他相信科学,这没有科学证据,所以不能,他还是不信,他没看懂。所以教很重要,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为什么?就是叫大家相信,信了他才会发愿,真正有愿他才肯念佛、肯干。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这个字太重要,我们搞了六十多年到现在才相信,谈何容易。

  我们是个过来人,了解信心不容易建立,首先真的要尝到法味,法味尝不到,信心就没有;尝到法味,喜欢学习。我跟方老师、跟章嘉大师在一起,什么好玩的地方我都感觉得没有跟他们在一起那个乐趣,完全是清净的,心里头没有妄念、没有杂念,看他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听他说话,你才看得出来。现在难,真难!为什么?现在学生心浮气躁。我们那个时代年轻人,一般年轻人心浮气躁,老师都看不顺眼,你想学,老师不愿意教,教你太难了,要跟你开辩论会,老师哪有这个时间?不听、不信,不教了。我在年轻人当中比较老实,跟海贤不能比,海贤是百分之百的老实,我不过是有百分之三十,但是一般人连百分之三十都没有。现在年轻人更糟糕,怎么教法?不要说多,一个小时,静下来听一个小时的课,很难做到。现在的学生叫他老老实实听十分钟大概还可以,十分钟以上他心就动了,妄念、杂念就起来了,他自己控制不住。

  所以在国外很多密宗、禅宗的老师,他们在星期假日开禅修班,没有说一句话,大家到禅堂来静坐,坐一、二个小时,很多外国人喜欢参加。那是什么?他平常心太烦了,希望能有一个时间,短时间,长时间他做不到,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到那里去坐一下。很有道理,比讲经收的效果快速,但是他不能扎根,要长时期的去坐禅,每个星期一次效果很薄弱,得天天坐。真正有了定功,学教就能听懂,能听出味道。所以用这种方法接现代人初机,年轻人、中年人很管用,我亲自去看过。他们不要听经,听不懂,也没这个耐心。真正心地清净,听经有味道,他能听得懂。这个听经是第二步,第一步用这个方法收心。

  章嘉大师讲的看破、放下,哪一个在先?根性不相同,有人心地清净,就是看破优先;有人心很乱,没法子听经,先放下。根性不一样,要因材施教。所以从前的私塾,老师对学生一对一的教。没有轮到你怎么样?没有轮到你,背书,一遍一遍背书,背书修定。所以一个老师能教多少人?大概十个学生。二、三十个呢?二、三十是小的,小的容易。小的,完全教他句读,教他念书;年岁大的,要跟他讲解。讲解要知道学生的理解的能力,他思惟敏捷,很聪明,可以多讲一点,可以讲得深一点;鲁钝一点,根性差一点,少讲一点,讲浅一点。老师不容易,顶多大概三十几个学生,太多老师负担不了。那样的教学真能传道。现在学生都放在一个教室,程度都一等,没有私塾好。私塾好像是独立的,随你自己发展,自由发展,你长得高、长得胖,随便你长。现在学校就是把它切齐了,整整齐齐,大家都一样,所以不容易出人才。教学也要懂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根性我们知道,不是一生一世成就的,生生世世累积的善根福德。所以同学们都有感悟,都有体会,渐渐都能用到自己生活工作上,真实受用。好,一遍一遍听,遍遍不一样。如果前遍跟后遍是一样,表示你没有进步,你停在这个地方。说真话,古人那句话讲得太妙、太好了,你会么?你要是会,没有一法不是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穿衣吃饭都是佛法,一言一笑都是佛法,活的,你从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从每桩事情你都有感悟。不会呢?佛给你讲经也不是佛法,你不懂。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再学佛法,真妙!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假的,所以感老师恩,要不是他,我这一生会过得多辛苦,哪会来的乐?今天这个社会你怎么乐得起来?学佛不一样,看法、想法统统改变了。六道众生看法、想法全错了。法身菩萨、法身如来他们完全正确,丝毫错误都没有,那叫佛法。所以认真干,信心天天增长,愿心加强,往生极乐世界一点都不怀疑。所以看来佛寺的光碟比听经还得受用,这你会看的话,还得受用。看一遍,一遍的受用,看十遍有十遍的受用。现在我劝你,看上瘾,我叫你停,你都停不住,为什么?尝到味道了。

  资料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三十九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陈静瑜       海贤老和尚)(五明学佛网:陈静瑜       海贤老和尚)  

 海贤老和尚所讲述的一个公案 

 全程视频:海贤老和尚法体开缸!往生六年,金刚肉身、香气扑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上树摘柿子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老和尚往生后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守护着寺院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失窃遭盗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奉侍师长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不麻烦人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做针线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肉身菩萨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乐善好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