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宽容”永远是一片晴天


   日期:2010/2/2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世间人修学佛道不得力?因为妄想重,内心没有般若智慧。妄想重就是执著性重。例如说,自尊心太强或过于敏感,芝麻小事就放不下。旁人说一句重话,他就烦恼一星期、两星期、三星期,三年五载仍放不下,甚至一辈子都会牢牢记着。

如此,再怎样修也无济于事。对于讨厌的人,连看都不想看,一辈子都恨这个人。你说,这要如何修行呢?他无法去消化,每每坚持己见,自以为是,认为别人不对,自己有修行,别人没修行,这种强烈轻视别人的念头,只会害了自己。愤怒一旦主宰了人,他的理智就无所作为了。“恨”就象牢狱,被囚禁在里面的是我们自己,而非我们所恨的人。

所以有智者说:生气,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打击自己;怀恨,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有的人竟日是非、烦恼不断,在这个道场说得不过瘾,又跑去那个道场说。来到这里,要遵守这里的规矩。从外面听来的是非,不可在这里讲,要将它消化。有人说:‘不说,简直会要我的命!’那么,你应该到荒郊野外喊一喊:‘我何以如此倒楣,竟会听到这些是非?’这的确够倒楣,何以人家都听到正法,而自己总是听到是非?这样怎么有办法修行?广钦老和尚常常说:“听到是非是我们的业障。”

所以听到是非该到荒郊野外好好忏悔。若有人要破坏我们的清净心,就告诉他:“不要浪费我的时间,妨碍我的修行。不要告诉我那些是非,以免破坏我的清净心。”

说实在的,气“善变凡夫”,不如用心念“佛”。 如果把和凡夫相争的力量,拿来供养永不变心的“佛”。那就是“地狱和极乐世界的对比”

至于要选择什么?就看我们自己的智慧了。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

我们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学会宽容,是处世所必需的。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反过来说:“不给别人机会,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不给别人留有余地,就是不给自己留有后路。”

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喜悦”空间。

就是因为有了宽容,我们身边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朋友请记住,“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而且“宽容”永远都不会迟到。

俗语说:“泰山不辞土壤,所以泰山才会高大;大海不捡细流,所以大海才更宽广。如果您能拥有宽容,那么我们的人格才会更加崇高。

宽容,意味着你有良好的心田。

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患得患失。

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

宽容,对人对自己都可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

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须知每个人都会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

一个没有宽容心的人,犹如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乞丐,当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