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余秋雨关于陈晓旭出家的评论


   日期:2010/3/1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女演员陈晓旭出家进入佛门,引起了持续的讨论,三分之一的意见是为她婉惜,三分之二的意见是对她贬责,说她可能生了病,家里出了事,或者是哗众取宠的操作。您怎么看?

答:这是在一个缺少信仰的时代,一群不知信仰为何物的人在评论一个开始选择了信仰的人。没有信仰的人显得那么高人一等,议论风生,其实倒是真正的可怜人。

我在台湾的佛光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等佛教胜地,看到很多早已取得美国博士学位的年轻女子,接受剃度,欢天喜地地在那里工作,又以自己皎然无私的高贵心境感染苦恼的众生。当然,这 样做的男性青年就更多了。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巨大自然灾害,第一批到达的救助者总是他们。连我们这里多次急需的骨髓捐赠,都是由他们完成的。总之,这是我们这里的议论者们完全陌生的天地,却还偏要议论。

这使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远处办了一所小学,村中老妇对于男孩子不干农活去上学已经不太理解,对于女孩子去上学,便断言是到一个“男女杂处”的腌臜去处,也是七分贬责、三分婉惜。原因只在于,她们完全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他们议论的基础是无知。

这使我想起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一段话。罗素原先是倾向社会主义的,苏联十月革命后就突破西方的偏见前去访问,很多布尔什维 克的官员、知识分子、文化人陪着他坐船在伏尔加河上航行考察。 他实在太讨厌那些人了,那么多天的航程,表现出他们能够评判大 千世界的一切事物,既评判人类的所有历史过程,又评判各种政治 制度的成败得失,他们似乎已经不必探索未知了,历史规模和人类 方向全已经胸有成竹。其实据罗素观察,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好,他 们在钻营中打发日子,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信仰,因此,是站在气泡上的高瞻远瞩、俯视万物。  

我们的年轻人在评判自己所不熟悉的宗教世界时,请想想罗素的目光。

此外,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文明禁忌:当代国际社会的文明公约,是任何人绝不可以贬低他人正常的宗教信仰。公开贬低他人的 宗教信仰,是反人权、反人类的重大事件。现在我们在网上的很多 议论,已频频地踩踏了这条底线。这是连重刑犯、黑社会都不敢踩 踏的,而我们的文化人都浑然不知。

我不认识陈晓旭,但我劝她对这些议论不要生气,而应更明白自己引渡他们走出苦海的责任。所有伟大的宗教要引渡、要拯救的人,并不是一般的“愚民”,而是那批自以为懂得很多,天天在发表议论的“愚昧制造者”。  

但我坚信,中国现在这种以金钱为信仰、以物欲为信仰、以成功为信仰、以地位为信仰、以权术为信仰的时代终究会过去。高尚 的宗教精神(不管是什么宗教),终究会取得应有的地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余秋雨       陈晓旭)(五明学佛网:余秋雨       陈晓旭)  

 其它:佛教的四大魅力(余秋雨) 

 其它:余秋雨:佛教与我的生命俱在(《凤凰周刊》独家专访) 

 陈大惠:陈晓旭生病去世因缘 

 余秋雨:我与佛教同在 

 古话讲,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也说陈晓旭 

 刘老师和陈晓旭灵魂的对话 

 净土法门法师:陈晓旭往生的教训 

 余秋雨前妻:离开他后生活依然精彩 

 净土法门法师:陈晓旭为何没有躲过癌症病魔? 

 陈晓旭不能往生净土的真正原因 

 余秋雨:佛教的四大魅力 

 陈晓旭学佛十年,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还会死的这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