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佛法就是生活


   日期:2010/3/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链接http://www.amtb.cn/(请您将此内容推荐给志同道合的学佛同修——功德无量)



佛法就是生活  (共一集)  1998/2  彰化净宗学会  档名:21-49-01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
今天我们在彰化各处走了一走,深深感到中部同修的福报很大,我想这当然是过去李老师在这边弘法三十多年的缘故。这是缘分,而真正的亲因缘,一定是诸位同修无量劫来,善根、福德在这个时候成熟,得到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才有这样兴旺的瑞相。我们看到中部的佛法前途无限的光明,这就能够带来整个台湾的安定、繁荣、兴旺,值得我们庆幸。
有同修问我:佛法的修学如何能够落实到生活上,使我们的生活与学佛融成一片,不致于脱节。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过去我记得有一次,在美国德州休斯敦讲演的时候,也有同修提过同样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提出来的人有必要明了,实际上凡是学佛的同修,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无论在哪一个地区,如果不能清楚的明了佛法修学的真实意义,经上讲的那些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就得不到。
这个现象在现代非常普遍。所以学佛,社会上看到我们是迷信,不切合实际,脱离现实。这些批评,我们听了以后,应当要有所警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批评,这样的批评与事实相不相应?如果我们学佛,没有这些事实表现在外面,人家为什么会批评?既然有这些批评,我们就要认真反省检点,到底有没有这些过失?回过头来细细想想,人家说得对,没错!我们的修学与生活确实脱离,确实不相干,佛在经上宝贵的教诲,我们把意思都错解了。
佛法从哪里下手?怎样落实在生活上?这些问题应当是我们一接触佛教就要了解的,就要问清楚的。我在年轻时候,刚刚接触佛法,我记得我第一天见章嘉大师,就向他老人家提出这个问题。我问他,佛法修学从哪里下手?怎样才能叫我们契入佛的境界?他告诉我,从「看破、放下」就入门了。这两句话听起来好像是很容易懂,其实很难懂。什么叫看破?什么叫放下?看破的是什么?放下的是什么?这里面的含义无限的深广,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可以说从我们初发心一直到成佛,都离不开这四个字。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换句话说,他还要看破、还要放下。他看破的是什么?那一品生相无明从哪里来的?如何把这一品生相无明断掉?断掉就是放下。我们这才明了,从我们现前开始,永无止尽的看破,永无止尽的放下。
一般同修大多数研究经教,都知道佛在经上讲的两种障碍,或是说三障,或是说二障;三障、二障内容都相同,只是开合不同而已。二障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我们看破就是破所知障,放下就是破烦恼障;二障要是破尽了,就证得圆满的佛果。
如何将这个修行的纲领,落实在我们生活上?修行从哪里修起?先要了解「修行」两个字的含义。行是行为,行为很多说不尽,佛用归纳的方法,把无量无边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身、语、意。口是言语,身是动作、造作,意是思想、念头,这三大类的行为错误了,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修行两个字要搞清楚、要搞明白。身、语的行为都是受意的支配,所以宗门教下祖师大德常常讲,从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心地,就是思想、见解。你的思想、见解纯正,你就不会犯错误。
邪正的标准是什么?什么叫做「正」?佛在经上有绝对的标准,有相对的标准。绝对的标准,是与心性相应的,这是正。与心性相违背的,就是邪。这是一个绝对标准,也就是说,与真如本性相应。绝对标准通常是对法身大士说的;而对十法界里面的众生,佛是用相对的标准,就是我们讲的善、恶。而这个善、恶,佛家的标准跟我们世法的观念又不一样。佛法里面讲,什么是善?念念为一切众生,这是善;念念为自己,这是恶。这个说法,标准就拉得很低。我们初学佛的人听到就怀疑,为什么为自己就是恶?世间谚语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像人为自己是天经地义,这是正确的。走遍全世界,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人民起心动念不为自己?人人都为自己,而佛说为自己是恶,为众生是善。佛这个善恶标准是怎么定的,我们要懂得。
佛告诉我们,一切凡夫堕落在六道轮回,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原因是什么?我执,因为念念执着有个我,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我执是烦恼障的根本!我们知道,小乘阿罗汉我执破掉了,烦恼障断掉了,他超越了六道。你要问他,他凭什么超越六道?「我」没有了,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也不再执着这一切法是我所有的,这个念头没有了,他就超越了六道轮回。佛的标准是从这里定的。所以佛说念念为我,这是增长我执。我们要破我执,要破烦恼障,念念还增长我执,增长烦恼障,什么时候能了生死、出三界?没指望了。我们懂得了这个意思,才晓得佛讲的话有道理。念念为众生不为自己,就把「我」淡掉了,起心动念统统为众生、为佛法。
佛法是什么?这两个字也要搞清楚,千万不要以为佛法是庄严道场,那你又错了,还没有离开「我」。这个道场是我的,这个是我的信徒,还是增长我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去不了。所以,佛法这两个字,定义要搞清楚。佛是觉悟的意思,法是理论、方法。佛法两个字,就是用佛教导我们的这些理论方法,去觉悟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各个都觉悟,这叫「佛法」。这些名词术语真正的含义,我们都没搞清楚,都错解了,真的是错解如来真实义。自己以为还做得很对、很正确,殊不知我们都是用轮回心,天天在造轮回业。心里想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做的跟往生极乐世界恰恰相反,这就是恶。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彻底觉悟的世界,圆满觉悟的世界,迷惑颠倒的人去不了,这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
所以学佛,起心动念都想着众生,都想着别人,不要再想自己,这才叫觉悟,这个人才真回头了。你看「三皈依」里面,「皈依佛,觉而不迷」,起心动念为我就迷了。无论我做什么,我穿衣、吃饭,穿衣、吃饭都不是为我,为谁呢?为众生。怎么穿衣、吃饭也是为众生?穿衣、吃饭是养这个身体,养这个身体干什么?这个身体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所以穿衣、吃饭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我们要这个身体是为众生服务的,与我不相干。觉跟迷就在这一念之间,一念觉就与佛菩萨相应,一念迷就跟轮回相应,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
世尊当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所说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真的是浩如烟海。流传到中国来的是少分,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运输极度的困难。印度的高僧到中国,中国高僧到印度去取经,谈何容易!所以是把好的东西、精华的东西带回来,选了又选,淘汰再淘汰,才带回中国来。带来之后,再翻译成中国文字,又一次的选择,不是所有带来的全部都翻。带回来的东西,真正翻成中文的,一半还不到。但是很可惜,原文都遗失、都失传了,所以留下来的东西真的是世尊所说的精华部分。古来的这些高僧大德,选择又选择,流传到今天。虽是少分,看起来已经分量太大了,决不是我们一个人一生能够受持的,而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
世尊当年说法的状况,多半是弟子、信众提出问题向世尊请教,世尊为他们一一解答,以后集结就成为经藏,所以经论里面常常看到一问一答。或者是有人提出问题,这是启请,世尊为他们讲开示,经典是这么来的。无问自说的,那是太少太少了。佛主动说的,没有人启请,这种情形少之又少。世尊答复众生的疑惑,这正是像大夫开药方一样,给这些众生诊断,他有什么毛病,那是对症下药。所以往往当机的听众听佛讲经,这一部经还没讲完,他已经开悟了,甚至于证果了。这就好像大夫治病,药用得很适当,药一下去,他病就好了。现在佛不在世,留下来这一大堆的经典,就是大夫给别人的处方。我们今天拿到这些处方,如果随随便便用,危险极了。如果我们害的这个病,跟这个药方不对,吃了这副药,不但病不能好,恐怕还要送命。
所以,佛法能利益人,也能害死人,法要是不对机就害死人。我过去在台中学佛的时候,在同学当中,我就有这个看法,我们一些同学不服,去问李老师,李老师说:「没错!」这大家才没有话说。确确实实是如此。法一定要契自己的机,我们才能够得受用。这么多的法门,哪一个法门能契自己的机?一一法门去试验,这个很苦!你要试验到多少时候,才试验出来哪个法门对自己的机?何况自己未必能够选择!
因此,佛灭度之后,众生学佛就要依止善知识。这些善知识代代相传,请他们来观察我的根性,提供意见给我作参考,为我选择法门,给我做一个帮助,这是亲近善知识的好处。从前这些善知识真有能力观机,而且有许多是佛菩萨再来,再来人!中国祖师大德里面,佛菩萨再来的很多。即使不是再来人,也都是有修有学,我们说他没有证果,但是他真有工夫,真修真学!不像现代,现代的问题就非常非常严重。自己的知见,甚至于还不如在家学佛的人。这就是《楞严经》上所讲,「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如果我们亲近这些知识,他把我们的路指错了,害得我们这一生不能成就,我们的机会就错过了。因此,亲近善知识,选择法门,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是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关键之所在。
假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遇不到善知识,怎么办?善知识可遇不可求。古德有作榜样给我们看,现前没有善知识,我们在古人里面去找。我在台中住了十年,亲近李老师,李老师非常谦虚,他跟我讲:「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他老人家这么样谦虚。我到哪里去学?他介绍我,依印光大师作老师。印光大师不在眼前,印光大师的《文钞》在,天天读印光大师的《文钞》,就是亲近印光大师;依照《文钞》里面的教训去做,你就是印光大师真正的学生。他老人家是印祖的学生,介绍我依印祖作老师。这个法子好,我们可以亲近古人,依古人作老师,依教奉行,作古人的弟子。
这个方法几千年前,在中国第一个用的是孟子,孟子是依孔老夫子作老师。实际上,那个时候孔夫子已经过世了,孔子的著作留在世间。他读,读了有疑问,去向孔子的学生请教,他真正依教奉行,成就超过孔子所有的学生。在我们中国尊孔老夫子为「至圣先师」,称孟子为「亚圣」,这就是学古人学成功的一个好例子、好榜样。往后在两千年当中,用这个方法向古人学习,成就的人很多。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像汉朝的司马迁作《史记》。司马迁学左丘明,这两个人是不同时代的。左丘明跟孔子同时代;他学《左传》,这就是依左丘明为老师。唐宋八大家的韩愈,韩愈学司马迁,以司马迁作老师,司马迁不在了,他学《史记》。《史记》是司马迁作的,他学得很成功,唐宋八大家第一位、第一名。在佛门里面最著名的例子,像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学莲池,以莲池大师为老师。莲池往生了,莲池大师的著作在。他学得很成功,莲池是净宗祖师,他也是净宗祖师。
这就是教给我们,如果眼前没有善知识,找古人!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在海内外弘法,劝大家选择第一善知识,我们亲近他,我们向他学习,以他作为我们修行的榜样,这个善知识是谁?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光中极尊,佛中之王,」那还会有错吗?学阿弥陀佛从哪里学起?从《无量寿经》学起。你能够把《无量寿经》完全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你是真正的弥陀弟子。所以经典要熟,熟就要多读;熟了之后要解,经里面字字句句的意思要懂得。那个意思很深,没有关系,你懂多少就做多少,你要认真去做;你不能去做的话,没用处。
第一,你要发心、要发愿,要发跟阿弥陀佛同样的大愿。阿弥陀佛第一愿,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这个愿我们怎么发法?我们一定要发愿断贪瞋痴,为什么?贪瞋痴是三恶道的业因,贪瞋痴断了,三恶道就没有了。贪欲是饿鬼道的业因,瞋恚是地狱道的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我们要真干,真正断贪瞋痴。贪瞋痴怎么个断法?要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戒定慧这三个字含无量义,因为整个佛法称之为「三学」。我们今天这个《大藏经》叫三藏,三藏是经、律、论,大家都晓得。经律论就是戒定慧,律藏是戒学,经是定学,论是慧学,所以这三个字深广没有边际,这是往深处讲。
浅处讲呢?我们从浅处下手,浅讲,「戒」就是守法。世尊教给我们的教诫,我们要遵守。经典上没有的;国家的宪法、法律、规约、风俗习惯、人情世故、道德理念,这些经文上虽然没有,统统要遵守。在中国守中国的法,在外国守外国的法,到那个地区守这个地方的法,这就对了。戒的意思是守法。「定」的意思是自己在境界上做得了主宰,换句话说,不会受外面的诱惑。现在这个社会形形色色,诱惑的力量很强,我们在这个里头不受诱惑。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不动心,那是定。「慧」是什么?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一点都不迷惑,这就是慧。我们要学这个,从这里下手,这是总纲领。
在中国自古以来,佛法里提倡大乘,大乘修学有六个纲领、六个原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须要遵守的,就是「六波罗蜜」,你就是真正修大乘行。我们在生活当中,这六条怎么样去做到?就依你现前的生活,没有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就在现前的工作上,平常我们接触的社会,种种应酬里面,你能够把六度拿出来,与六度完全相应,你就是修菩萨行。每个人的身分不相同,工作不相同,自己要多多去想想。佛在《华严》里面,以五十三个菩萨他们示现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去看看,他们如何在生活、工作里面,去修六度万行,去修十大愿王,我们要学这个东西。
我在此地举一个例子,不能举得太多,诸位细细去反省,我应该要怎么做法?譬如,妳是一个家庭主妇,我们以这个为例子。家庭主妇怎样把三学、六度落实在生活上?先说布施。妳每天早晨起来,做妳的家事,把妳家里的一家人照顾得都很周到,使他生活很舒适,妳在那里修的是「布施波罗蜜」。布施什么?布施体力,这叫内财布施;身体以外的,那叫外财。妳每天扫地、每天煮饭、每天洗衣服都是布施,这是财布施,叫内财布施。妳还天天想改进,用头脑去想,如何能够改进生活,使家里人过得更舒服一点,那就是法布施,妳用智慧在思考。饮食起居,妳统统都照顾到。
妳不要看到,这是布施一家人,妳看得就太小,妳这个做是布施尽虚空、遍法界,妳知不知道?不知道!怎么说我照顾一家人很周到,就是布施尽虚空、遍法界?妳这一个家整整齐齐,做得非常如法,是世界所有家庭的第一家庭、模范家庭。妳是菩萨主妇,菩萨现身,现主妇之身教化一切众生,给一切众生作榜样,妳不是布施尽虚空、遍法界,妳是布施什么?妳明白这个意思,妳天天做同样的事情,就做得很开心、很快乐,我在这里行菩萨道,不至于天天愁眉苦脸。天天干这个事情,干的毫无意义,委屈的不得了。妳看念头一转就变成了菩萨。同样的工作,甚至于工作比从前做得还要辛苦、还要辛劳,做得还多,但是妳愈做愈快乐。念头转过来,你是在修布施波罗蜜。
妳做任何一桩事情,都有方法、都有条理,有条不紊,这是「持戒波罗蜜」。妳炒一道菜,这个菜怎么样切法,怎么样配佐料,有先后次第,那都是持戒波罗密。所以一听到持戒,不要想到五戒、八戒,就想那么窄小,不能够把心量扩大。那个戒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法都在戒学之中,哪里是那么样的偏狭,想得太窄小了。持戒波罗蜜有了,圆满了。有方法、有条理、有层次、有顺序,这是持戒。
「忍辱波罗蜜」是耐心,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耐心。
「精进波罗蜜」,天天在求改进,今天做得很好,明天、下一次做得比这一次更好。从这里面吸取经验、吸取教训,天天在改进。
「禅定波罗蜜」,自己有主宰,不轻易受外面动摇,自己有方向、有目标,不为外境所动。般若波罗蜜是样样清楚、样样明白,一丝毫都不迷惑。
你看看一个家庭主妇,通常天天做家事,做得很辛苦,都埋怨!这个念头一转,她在修菩萨道,她在度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她做得怎么不快乐?所以家庭主妇修六度万行能成佛,天天做家事,她做成佛了!
你们明白这个道理,无论从事那个行业,无论从事哪一种工作,没有一样不落实。六度里面,布施、持戒在三学里面属于戒学,忍辱、禅定属于定学,精进、般若属于慧学。六度是三学的展开,六度归纳还是三学,怎么不落实在生活上?这是我们以一个家庭主妇来做例子。
我在出家受戒的时候(我在基隆八堵受戒),我们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师。戒坛上,他跟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是一个乞丐菩萨,菩萨当乞丐。乞丐也能把六度万行落实在他的生活上,不可思议!这个事是真的,不是假的。民国初年,道源老和尚出家不久,做小和尚的时候,他们家乡有一个乞丐。这个乞丐心地非常之好,是个善人。他的儿子以后经商发财,在地方上很有声望、有钱,当然父亲在外面讨饭。
亲戚朋友都责备他:「你不孝,你已经发这么大的财,你怎么可以叫你父亲到外头讨饭吃?」
他自己也非常难堪,也是没有脸见人。就派了很多人到处去打听,好不容易把父亲找到了。找回来了,给他换了衣服,好好的在家里供养侍候他。这个老先生在家里大概过了一个月,看到没有人,人家疏忽的时候,他又偷偷溜出去,又去讨饭。
人家问他:「你家里有儿子照顾,这么好的供养,你为什么又要出来讨饭?」
他说:「那个日子不是人过的。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要饭,天天游山玩水,你说这个过得多自在、多快乐!走到哪里讨一点东西吃饱了,晚上哪个地方躺一躺、睡一睡,多惬意、多舒服!」
他的观念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是想求得荣华富贵,他看荣华富贵一文不值,他过他的,他与大自然生活在一起,这个人是高人,不是普通人,乞丐当中的榜样,乞丐当中的模范。
你们自己细细想想,他六度万行是怎么修的?他修的是什么布施?天天在外面讨饭,修什么布施?他的布施是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舍掉,他不是没有,不是得不到,可以得到,但统统舍弃。世间人天天在争,迷在这里面,他统统舍弃,都放弃不要了,这是布施波罗蜜!给大家看的。人要过真正人的生活,真正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个有价值、有意义。持戒波罗蜜,他做得很如法,一点贪心都没有。乞讨的时候,人家给什么吃什么,欢欢喜喜,没有挑剔、没有怨言,一切都如法,如法就是持戒。当然忍辱也一定在其中。精进,心地清净,这是真精进。禅定,这就很容易懂,他的心不会受外头境界动摇,对于世间一切人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度万行在要饭生活里面也表现无遗,我们才晓得,佛法所说的这些理论、方法、境界,没有一样不是落实在生活上。如果不能落实在生活上,就是假的,你学的什么佛?
诸位从这两个例子当中,细细去体会,我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工作。如何将三学、六度落实在现前生活、工作里面,落实在我们平常应酬里面?你这个念头一转,就不是过凡夫的生活,你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凡夫的生活是轮回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是高度智慧的生活,真正幸福美满,我们学佛才叫没有白学,真的学到了。真正学佛,不是佛给我们很多钱财,让我们升官发财,那就错了,那个不是学佛。
佛教给我们如何转烦恼成菩提,如何超凡入圣;一转过来,你自己就会感觉到,同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一样。境界再往上提升,愈提升愈美满。如果能与般若相应,就得大自在,像《金刚经》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就得大自在。得大自在之后,我们这个身在世间,为一切众生示现大自在,示现大圆满,令众生羡慕,令众生向往,令众生学习。这不就是念念都为一切众生,哪有一念为自己?这就是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为一切众生作最好的榜样,作师、作范!
中国大陆北京师范大学他们提出一个口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句话实在讲就是大乘佛法。我们每一个人就在自己现实的生活里面,现前工作当中,常常有作师的心,有作范这一念。师是什么?表率,我要作社会大众的表率,我要作社会大众的模范,作社会大众的榜样,这叫学佛,这就是佛菩萨之心。我们常讲,学菩萨行,修菩萨道,能够常常念着为社会、为大众作表率、作榜样。存这种心就是修菩萨道,拿出行为出来,就是修菩萨行。三学、六度、无量法门都在其中。希望大家细心去体会,佛法要是不能落实在生活上,那是空谈,佛法真实的利益、真实的受用,我们决定得不到。好,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有个同修提个问题,他说:「他是在家修行,他自己定的早晚课,是早课念大悲咒十四遍,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两个小时;晚课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念阿弥陀佛两个小时。已经一年多了,从来没有中断,以后永远继续不断可不可以?
答:可以。这样子很好,不要再改,你就这样念下去,回向求生净土就好。
另外他有一个问题:「如果万一有事情离开家,或者是公司出差,有不方便的时候,早晚课不能做怎么办?」
答:你不念咒、不念经,专念名号就行。譬如你在出差的时候,你早课念一个小时,或者是两个小时,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晚课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行。如果你这些经咒很熟,都能够背诵,那就更好;不能背诵,念佛菩萨名号就可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开示)(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开示)  

 黄夏年教授:湖北高僧本焕长老的参禅与念佛说——《本焕长老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徐文明教授:虚云和尚对禅净关系的开示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佛诞日供灯开示) 

 出家与学佛(学诚和尚开示节录) 

 佛法的下手处(供灯法会的开示)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十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九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八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