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贪爱容易迷惑心智


   日期:2015/7/7 16: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贪爱会让人见利忘义,其实这利只是蝇头小利,根本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只是沿途诱惑我们的风景,所以,即便是再诱人的风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赶路,不要为了满足小小的贪爱之心而荒废了自己既定的目标。

  弘一法师在讲解七趣经文的时候曾经这样对信徒解释贪爱:“贪爱是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心一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有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疲不厌。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眠时间很少,修持不懈,勇猛精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这种觉察能让人保持清醒,不是本心。人一旦陷入贪爱,其心智将去,其内心也将变得浑浊不清。

  贪爱的确容易迷失本心,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见面后,他问道:“大师,我虔诚的拜佛已经有二十年了,但是我感觉最近在持佛号的时候,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居士回答道:“过去我在持佛号的时候,感觉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嘴里不念,心中仍然能感觉到佛声绵绵不断,就是不持佛号,那种声音仍像源泉一样,会自动在心里流淌。”

  佛光禅师说:“这非常好呀!说明你念佛已念到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道:“但现在不行了,感觉不到那种声音了,所以我现在很苦恼,觉得自己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道:“真心怎么会不见了呢?”

  朱慈目苦恼地说道:“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净念消失的无影无踪,想要找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非常痛苦,请您告诉我,我该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笑着说道:“你应该知道,真心就在你的身上。”

  朱慈目说道:“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了呢?”

  佛光禅师说道:“因为你欲念不绝,和贪爱之心打交道,所以真心就离开你了。”

  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

  佛光禅师继续说:“正如永嘉大师所说‘君子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人为什么会迷惑呢?是因为虚妄贪爱覆盖了真心,迷失了自我。迷惘痛苦并不可怕,只要丢掉心中的欲念和虚妄,就可以重新找回自我。可怕的是丢失了自我,却不知道悔过,这样就会一直在错误里打转,永远迷失真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贪爱       迷惑)(五明学佛网:贪爱       迷惑)  

 明一法师:“觉的能力”被迷惑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五)~C 第371经(食经 

 益西彭措堪布:YIN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何断除对异性的贪 

 净土法门法师:贪欲是饿鬼道的业因,鬼是幽隐为性,贪爱是一 

 梦参老和尚:贪爱心、财色心始终断不了,道始终入不进去 

 净土法门法师:迷惑就造业,造业就变现出境界 

 净土法门法师:迷惑颠倒的人推卸责任,觉悟的人绝不推卸责任 

 阿姜查尊者:总想从中得到些好处,这种贪爱与执着因此成了一 

 你看,我身臭如死尸,九孔流不净,哪里值得你贪爱呢? 

 刘素云:布施就从你最贪爱的那个下手 

 当你的生活出现困境时,请看看这三​句话,迷惑 

 宣化上人:在这种关头,不被迷惑,就不会做魔子魔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