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讲记(十五)誓言坚定


   日期:2015/7/23 11: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6月27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六,誓言坚定。

  誓言一定要坚定。但在立誓言的时候,绝不能随便,首先要以智慧观察。

  前面讲过,智慧和稳重是根,在此处也是誓言坚定这种功德的根。

  首先应以智慧观察和衡量,否则开始时轻易承诺,最后却做不到,只能在无奈中舍弃誓言。这样的情况也很普遍。这是什么原因?就是缺乏智慧。其实很多人都想做好人,不想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却很无奈,就是因为缺乏智慧。

  一个真正的好人或一位智者,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也不会轻易承诺何种事情。他首先一定会以智慧观察。如果这件事情自己真正能做到,而且所做不会给自他带来伤害和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承诺去做。一旦承诺了,即使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他也不会放弃,肯定会去实现这种承诺。立下誓言也是如此。在立下誓言之前,首先要看对自他有利还是有害,是该做还是不该做。通过智慧观察之后,才会立下誓言,之前他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他绝不会再舍弃誓言,因为他知道这是正确的,也知道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乃至纵遇命难也不会舍弃。

  首先要有智慧。若是没有智慧,世出世间都很困难。无论是立下誓言,还是对别人承诺,一定要在理智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再去做。若是没有通过智慧去观察,不是在理智的情况下,所立下的誓言和所做的承诺都是错误的。这种承诺或誓言不能再坚持,否则就是错上加错,其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这也是愚者的一种做法,所以不能这样做。

  但是,为什么说“任何时候都要守护誓言”“任何时候,自己所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实现”?这是指在理智的情况下立下的誓言,是以智慧观察后立下的誓言,所以绝对不能放弃,不能动摇。如果轻易动摇,舍弃誓言,对成就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坚定誓言一定要在有智慧的基础上。

  稳重也是根。什么是稳重?任何时候都有自己的自道,这是不能改变的,也是不能退失的。若是自己没有自道,就不要轻易立下誓言,也不能轻易承诺,否则也是错误的。不失去誓言或不动摇,也是要以不舍弃自道为基础的。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都有自己的自道,这是不能退失的。否则,再不动摇,再守护誓言也没有多大意义,这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若是有惭愧之心,也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誓言以后,也不会轻易动摇。若是他有惭愧之心,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去做,会去实现诺言。因为他是知道惭愧的人,若是不去做,肯定知道这是自己的过失,自己在良心上过不去。尤其是在严厉的对境面前,比如说在上师或者佛面前所发的誓言。

  对一个有惭愧心的人来说,他就会知道:第一,如果不去坚持自己的誓言,就连无形的护法都会耻笑这种人。第二,自己是在那么严厉的对境面前承诺、发誓的,若是轻易动摇,失去誓言,尽管上师和佛不会耻笑自己,自己也会知道这是不应该做的事情,是关乎个人人格的问题。这样自己就不会轻易违背誓言。所以有惭愧之心很重要。若是一个人没有惭愧之心,其所立下的誓言或所承诺的事情都是不可靠的,他随时都可能动摇或者有一些变化,这样是不好的。

  不放逸。不放逸是指恒时郑重谨慎。无论什么时候,都特别谨慎,特别小心,这样他也不会轻易承诺,不会轻易发誓。

  有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自己的承诺,这都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放逸,自己没有时时观察自己的三门,也就是没有做到任何时候都郑重谨慎。所以说郑重、谨慎是很重要的。

  若是一个放逸的人,他立下誓言、承诺都是不可靠的,随时都会变化,随时都会背弃自己的誓言。所以,必须要有不放逸这种功德。

  正直,即在一切事情中能做到公平公正。你做出承诺、立下誓言,都是要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做。若是不公平、不公正,虽然暂时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利乐,但是同时也给他人带来了伤害和痛苦,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好的。虽然暂时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利乐,但是却给别人带来了伤害或者痛苦,最终对自己也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所以,无论是承诺还是立下誓言,一定要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做。

  正直也是做人的原则,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坚定的誓言,才能尽量去实现自己的承诺,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固然不能舍弃誓言,不能说话不算数,但是,如果你的前提错了,你再坚持,这不是错上加错嘛,这样你离正道会越来越远,最后一定会堕落。所以这些前提条件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家要明白。

  坚定誓言是很重要的。有三种人:上等者、中等者和下等者。

  第一,上等者。他做出承诺、立下誓言就像在石头上刻字一样,不怕刮风淋雨,也不怕时间漫长。这种人不会轻易承诺,也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他一旦承诺了或立下了誓言,就不会再动摇了。

  为什么说“坚定”?为什么说“不能动摇”?这主要是在实现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你在承诺、立下誓言的时候都很简单、很容易,随口一说就完事了,但是实现的过程很难。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尤其会遇到生命的危害,但是也不能动摇,也不能舍弃,这叫守护誓言,这叫说话算数。若是想做好人,就要这样做。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也是如此。如果你真的想走到最后,想最终获得成就,就要这样。即使过程再艰难,也要走下去;即使遇到再大的违缘,哪怕危及到生命,在生死关头也要坚持,这样才能成就。

  在世间也是,结婚、创业等也是要宣誓,也要做很多承诺,这些也是都不能轻易做,若是一旦承诺了,就要坚持。

  比如说结婚,你不能轻易给对方承诺。如果是自己做不到的,或者是自己不能做的,这样就不能承诺。一旦承诺了,自己一定要坚持。首先要观察,不能随意、轻易决定。通过智慧观察,确定“这个人是我的终身伴侣,我一定要跟这个人白头偕老……”或者“我愿意与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才答应,才承诺。一旦承诺了,不能变。

  现在很多人都是不理智的,都是感情用事。刚开始双方有一点感觉,凭这个就去答应这个答应那个,承诺这个承诺那个。过几个月就开始烦了,过几年就不行了,一切都变得空白了。不能这样!坏人就不说了,坏人就是坏人。如果想做好人,就不能这样。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肯定会有很多坎坷和磨难,必须要经得起这些考验。既然你已经答应了,已经承诺了,就是要坚持的。之前就应该想到会经历这些考验。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了,肯定会有很多摩擦,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习惯,彼此一定要容忍,这样才能白头偕老,才能走到最后,这是很重要的。

  再如,创业也是要宣誓的,给领导或给员工宣誓。这个时候,自己也要考虑能不能坚持,能不能做到。如果自己能做到或者愿意做,才可以做承诺,才可以立誓言。一旦自己做出了选择,一旦做出了承诺,就要坚持。在创业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坎坷和磨难,这是必经之路,无论是做领导还是做员工,自己都要坚持,这样才能成功,最后才能圆满。否则都半途而废了。若遇到一点点障碍、困难,就不去守护誓言,不去坚持自己的诺言,这是错误的。

  我们修法更是如此。什么是严厉的对境?就是佛、菩萨、上师。在他们面前,不能轻易地发愿,不能轻易地立下誓言。一旦立下了誓言,就不能轻易动摇。

  比如,皈依、依止、出家或承诺去做何种事情,都要通过智慧观察,觉得自己该做、自己能做,这样才发愿或立下誓言,不能轻率。

  现在有些人一见面,根本不了解就说要依止。出家也是,根本不了解出家的生活和戒律,就说要出家,就把头剃了。不能轻率,尤其在佛法方面,更不能轻率做一些决定。一旦立下了誓言,或者决定了,纵遇命难也不能改变。

  现在有很多人,今天说皈依,明天可能就不皈依了;今天说依止,明天就不依止了;今天说出家,过几天可能就不出家了……这是出尔反尔,是不好的。第一,你欺骗了上师,欺骗了佛,也欺骗了菩萨。欺骗本身就是一种过失,若欺骗的是上师、佛、菩萨,这个罪过更严重。第二,若自己总是这样漂浮不定,会影响自己的修行和成就。信心是成就的根本;密宗中讲“誓言”,守护誓言是成就的根本。无论显宗还是密宗,信心是成就的根本。如果你漂浮不定,就是在动摇自己的信心,也是在背弃你的誓言,密宗里叫“失毁誓言”,这是一种严重的破戒行为。信心动摇的人是不会有成就的。成就要靠信心。诚心诚意,一心一意,这叫信心。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信心,这样不可能成就。

  自己通过智慧观察,然后再决定,之后就不能再动摇,不能再背弃誓言,否则都是发空愿,这是很不好的。舍弃誓言,动摇信心,这也是一种破坏缘起的行为。缘起是不能破坏的。佛法主要强调的是缘起,一切都靠缘起。破坏缘起容易,恢复很难。一般人也可以破坏缘起;但若缘起被破坏了,只有一个大成就者才可能有恢复缘起的能力,一般人都没有这种能力。

  有些人根本不明白,一张口就说“供养身口意”。上师如意宝也曾经讲过,这种话不是轻易说的,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能说。你修密法,依止上师,是要将自己的身口意都供养的,这样才会真正得到摄受,才能得到真正的加持和窍诀。但是,不能轻易这样做。如果真正将身口意都供养,这样你的身口意就不属于自己了,都是属于上师的、佛的了,你对它再没有权利了。因此,这是要通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纵遇命难,也不舍弃誓言;纵遇命难,也不违背自己的承诺,这是上等人。

  第二,中等者。这种人立下誓言,就像在泥巴上写字一样,当时很鲜明,也不容易磨灭,但是一旦遇到刮风下雨,就慢慢不显现了。

  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当吃饱穿暖、没有出现违缘的时候,答应这个答应那个,承诺这个承诺那个,又发誓、又发愿,一旦遇到违缘障碍,比如冬天吃得也不好,天气也特别冷了,这时就容易动摇。刚开始说“我要出家”“我才不下山呢”“我再也不离开这个地方了”……到冬天,人少了,吃得也不那么好了,经常有饿肚子的时候,天气也变冷了,房间里又没有取暖设施,这时才知道条件太差了,就开始动摇了,就要下山了。

  在世间也是这样。双方结婚在一起生活,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是靠父母的。自己也不要考虑什么,双方都有一点感觉的时候就在一起,承诺这个承诺那个,答应这个答应那个,很多时候还对天发誓,但是过几天,过几个月,过几年就闹离婚,反目成仇了。新鲜感过去了,感情已经淡化了,一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舍弃对方,甚至伤害对方,最后就离婚了。

  立业、创业也是如此。刚开始听到那些宣传、介绍说得特别好,“我们就一起做吧。”然后一起凑钱开始做。刚开始的时候,互相之间特别信任,特别配合,就一起做事。就像现在很多人做传销,就是这样。但是肯定做不下去啊!想骗别人,也没有那么容易,骗不了啊!一旦遇到了困难,彼此就开始闹矛盾,最后做不下去了。

  学佛修行也是这样。有些人刚开始很有信心,很有感受,哭啊笑啊……过几个月,过几年就没有感觉了。现在坐在B区(出家师)的人刚开始都哭过吧。一想到上师的功德,一想到父母众生的痛苦,真是汗毛竖立,热泪盈眶。现在过去几年了,就没有任何感觉、任何感受了,也不流泪了。

  居士也是这样,时间久了,不愿意上课,也不愿意闻思。这些肯定要坚持啊!上早晚课,不要说一生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是要上的,没有不要上课的时候。闻思也是如此,轮回穷尽,众生穷尽才可以不闻思,之前都要闻思。刚开始我说:“先不要受戒,先皈依,慢慢来。”自己却很坚持:“不行,寿命太无常了,再不受戒什么时候受戒啊……”非要受戒。受了居士五戒(杀盗YIN妄酒)以后,用不着多长时间,就找各种理由喝酒……什么坏事都干。不应该这样!

  大家不能轻易立下誓言,不能轻易发愿。一旦发愿了、立下了誓言,就要坚定。有些人遇到困难、磨难了,就会动摇、退失誓愿。这是第二种人。现在很多人都是这种人。

  第三,下等者。这种人立下誓言就像在水上写字一样,一点都不稳定,一点都不可靠。你在水上划画,一会儿就没有了。时间特别短暂,不到一分钟就没有了。再划,再没有,永远留不住。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人。

  现在也有这种人,承诺这个承诺那个,一眨眼的时间就变了,说话不算数了。发这个愿发那个愿,一转身的功夫就变了。这种人不用遇到什么困难或违缘,自己随时都变,变化无常,这是下等人。

  大家可以依照这些教理观察自己,拿这些教理对照自己,自己是上等者,是中等者,还是下等者?如果是下等者、中等者,就要改变。一定要做上等者,这样在世间和出世间才会有成就,今生来世都会快乐。

  思考题: 1、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不舍弃誓言?

  2、智者为了誓言舍弃生命,愚者为了生命而舍弃誓言,二者为何有那么大的差别?到底哪一种是对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誓言       谨慎)(五明学佛网:誓言       谨慎)  

 蔡礼旭老师:治家要有谨慎度 

 力戒邪YIN者需要谨慎的7个地方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 

 达真堪布:此等终身大事,必须谨慎选择 

 嘎玛仁波切:想要坦然随缘,必须谨慎因果 

 简单有效,快速改变命运之道:谨慎口业!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起心动念要谨慎,不应该有的念头立刻要放 

 学佛修行的路上,出现10种情况要谨慎了​,看 

 净土法门法师:拓开心量,谨慎念头 

 宣化上人:讲经说法要谨慎 

 静波法师: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宣化上人:作家写书千万谨慎 错了因果流毒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