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世界上没有占便宜的,没有吃亏的吃亏、占便宜等于零


   日期:2015/8/14 11: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界上没有占便宜的,没有吃亏的。吃亏、占便宜等于零,零跟零平等没有差别,一定要知道。

  我出家是章嘉大师教我的。我学佛的扎根是在章嘉大师,我跟他三年,这是他给我奠定根基。他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那是我学佛所见到第一个出家人,我向他请教,方老师告诉我,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我向他请教,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能契入?我问了这个问题,第一天见面。他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等他开示,看了多久?我们两个互相看了半个多钟点,什么原因?很多年后我才明了,我们年轻心浮气躁,所以问他的话,这么重要的话,心浮气躁不能说,印祖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你心浮气躁,没有诚敬心,跟你讲了你也没用处,得不到受用。所以他看我看半个钟点,让我浮躁的样子整个恢复到平静他才说话,说了一个字——有。我一听说“有”,这精神就振作起来了,他又不说了,不允许你有心浮气躁,心情要平静。我们又等了差不多十分钟,告诉我——“看破”,“放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像走楼梯一样,互相向上走,告诉我这个方法。

  “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放下”是放下烦恼习气,放下一切错误,你才能向上提升。这些在一般地方学不到,要我去看《释迦谱》、《释迦方志》,这是《大藏经》里面有这两本书,份量不算太多,《释迦方志》一卷,《释迦谱》有五六卷,那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老师告诉我,你要学佛,你得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才不会走错路。

  读了这个之后才完全明了,释迦佛不像宗教那个样子,他是教学。他十九岁出家,什么?放下烦恼障。去求学,广学多闻,三十岁学了十二年,彻底放下,放下所知障。我们明白了,二障都放下,障碍没有了,怎么样?等待“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果然没错,他在菩提树下入定开悟了,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过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空过。他是一个职业教师,而且是个义务的教师,他教人不收学费,还是个多元文化,不分国际、不分种族,也不分宗教,你只要跟他学他就教给你。你长时间跟他,他就长时间教你;你没有长时间,短期,我只能住一个月、半个月,行,他也教你,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圣贤教育。

  他教育也有三个学位,那个学位就是“佛陀”,这最高的学位“博士”;“菩萨”,第二个学位“硕士”;“阿罗汉”,第三个学位“学士”。所以学生当中,证阿罗汉的、证菩萨的很多,成佛的有没有?有,比较少一点。你只看到是等觉菩萨,那就是成佛的人,他在极乐世界还是以菩萨身份出现,实际上他成佛了。所以这部书很不容易,太难得了,我们对这部书深信不疑。

  海贤老和尚住世一百一十二年,他不认识字,他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他念到什么等级?给诸位说,成佛了,他念到“理一心不乱”。净土宗三个学位,最高的“理一心”;第二个“事一心”;第三个“功夫成片”。他念了多久拿到最高的学位?我看他的光碟、看他的《永思集》,我估计大概二十年,二十年拿到,是真的不是假的。

  “功夫成片”是最低的一个阶层,拿到之后生到极乐世界插班去了,不是从小学一年级念起,他插中学,从中学一、二年级,是这样去的。什么时候得到的?我估计三年到五年,也就是说,他二十岁出家,二十岁念佛,出家那天师父传他一句佛号,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真念,日夜不间断,口里没有声音,心里头念。

  “功夫成片”是什么?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没有妄想、没有杂念,那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肯定阿弥陀佛来给你道贺、来给你祝福,或是梦中见佛,或是定中见佛,佛会告诉你,你在这个世间寿命还有多少年,到时候佛来接引你。你自己很清楚,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了,有你名字了,你的信心坚定,再不怀疑了。

  得到“功夫成片”,这还没有往生,再向上提升,功夫不能间断,就是这一句佛号不能丢失,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就一句“阿弥陀佛”,再用个五年、十年,就能得“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跟阿罗汉所证的果位平等,往生到极乐世界方便土上辈往生,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地位就高了。

  那最高的,再继续努力,不会超过十年,念到“理一心不乱”,所以我估计海贤老和尚是二十年,念佛念二十年,功夫成就了,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往生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法身大士,一生成就。这是一般菩萨都不敢相信的,菩萨修到这个地位要无量劫,怎么可能一生成就?一生当中二十年就能成就。

  海贤老和尚做榜样给我们看,这才是一生的大事,其它的鸡毛蒜皮,无论干什么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我们遇到这个法门,对这个法门有相当认识,这一次的机会绝对不会错过。

  我们自己学习,也要帮助别人,帮助人往生愈多愈好。可是要记住,不要忘了自己,光帮人自己忘掉了,自己妄想杂念还一大堆,别人往生了,你去不了。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很多,不是少数。为别人很热心把自己忘掉了,是不是好事?是好事。但是自己不能往生这个事可大了。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常常慈忍为怀”,这是念佛人,对一切众生要慈悲,众生没有受过好的教育,学佛了也不懂经教,所以他还有习气,他还有贪嗔痴  净土法语:世界上没有占便宜的,没有吃亏的。吃亏、占便宜等于零,零跟零平等没有差别,一定要知道。

  我出家是章嘉大师教我的。我学佛的扎根是在章嘉大师,我跟他三年,这是他给我奠定根基。他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那是我学佛所见到第一个出家人,我向他请教,方老师告诉我,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我向他请教,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能契入?我问了这个问题,第一天见面。他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等他开示,看了多久?我们两个互相看了半个多钟点,什么原因?很多年后我才明了,我们年轻心浮气躁,所以问他的话,这么重要的话,心浮气躁不能说,印祖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你心浮气躁,没有诚敬心,跟你讲了你也没用处,得不到受用。所以他看我看半个钟点,让我浮躁的样子整个恢复到平静他才说话,说了一个字——有。我一听说“有”,这精神就振作起来了,他又不说了,不允许你有心浮气躁,心情要平静。我们又等了差不多十分钟,告诉我——“看破”,“放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像走楼梯一样,互相向上走,告诉我这个方法。

  “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放下”是放下烦恼习气,放下一切错误,你才能向上提升。这些在一般地方学不到,要我去看《释迦谱》、《释迦方志》,这是《大藏经》里面有这两本书,份量不算太多,《释迦方志》一卷,《释迦谱》有五六卷,那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老师告诉我,你要学佛,你得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才不会走错路。

  读了这个之后才完全明了,释迦佛不像宗教那个样子,他是教学。他十九岁出家,什么?放下烦恼障。去求学,广学多闻,三十岁学了十二年,彻底放下,放下所知障。我们明白了,二障都放下,障碍没有了,怎么样?等待“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果然没错,他在菩提树下入定开悟了,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过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空过。他是一个职业教师,而且是个义务的教师,他教人不收学费,还是个多元文化,不分国际、不分种族,也不分宗教,你只要跟他学他就教给你。你长时间跟他,他就长时间教你;你没有长时间,短期,我只能住一个月、半个月,行,他也教你,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圣贤教育。

  他教育也有三个学位,那个学位就是“佛陀”,这最高的学位“博士”;“菩萨”,第二个学位“硕士”;“阿罗汉”,第三个学位“学士”。所以学生当中,证阿罗汉的、证菩萨的很多,成佛的有没有?有,比较少一点。你只看到是等觉菩萨,那就是成佛的人,他在极乐世界还是以菩萨身份出现,实际上他成佛了。所以这部书很不容易,太难得了,我们对这部书深信不疑。

  海贤老和尚住世一百一十二年,他不认识字,他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他念到什么等级?给诸位说,成佛了,他念到“理一心不乱”。净土宗三个学位,最高的“理一心”;第二个“事一心”;第三个“功夫成片”。他念了多久拿到最高的学位?我看他的光碟、看他的《永思集》,我估计大概二十年,二十年拿到,是真的不是假的。

  “功夫成片”是最低的一个阶层,拿到之后生到极乐世界插班去了,不是从小学一年级念起,他插中学,从中学一、二年级,是这样去的。什么时候得到的?我估计三年到五年,也就是说,他二十岁出家,二十岁念佛,出家那天师父传他一句佛号,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真念,日夜不间断,口里没有声音,心里头念。

  “功夫成片”是什么?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没有妄想、没有杂念,那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肯定阿弥陀佛来给你道贺、来给你祝福,或是梦中见佛,或是定中见佛,佛会告诉你,你在这个世间寿命还有多少年,到时候佛来接引你。你自己很清楚,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了,有你名字了,你的信心坚定,再不怀疑了。

  得到“功夫成片”,这还没有往生,再向上提升,功夫不能间断,就是这一句佛号不能丢失,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就一句“阿弥陀佛”,再用个五年、十年,就能得“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跟阿罗汉所证的果位平等,往生到极乐世界方便土上辈往生,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地位就高了。

  那最高的,再继续努力,不会超过十年,念到“理一心不乱”,所以我估计海贤老和尚是二十年,念佛念二十年,功夫成就了,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往生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法身大士,一生成就。这是一般菩萨都不敢相信的,菩萨修到这个地位要无量劫,怎么可能一生成就?一生当中二十年就能成就。

  海贤老和尚做榜样给我们看,这才是一生的大事,其它的鸡毛蒜皮,无论干什么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我们遇到这个法门,对这个法门有相当认识,这一次的机会绝对不会错过。

  我们自己学习,也要帮助别人,帮助人往生愈多愈好。可是要记住,不要忘了自己,光帮人自己忘掉了,自己妄想杂念还一大堆,别人往生了,你去不了。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很多,不是少数。为别人很热心把自己忘掉了,是不是好事?是好事。但是自己不能往生这个事可大了。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常常慈忍为怀”,这是念佛人,对一切众生要慈悲,众生没有受过好的教育,学佛了也不懂经教,所以他还有习气,他还有贪嗔痴慢,遇到不高兴他发脾气,甚至于他毁谤你、障碍你、陷害你,你怎么样?没有怨恨,要忍耐,要原谅他。为什么?他没有受过好教育。他今天这样做,这是社会上坏的风气,在电影、电视、网路上学会的,不能怪他,他如果受到圣贤教育他决定不会,这就是真正慈悲。

  原谅一切冤亲债主,不能跟他计较,不能跟他对立,原谅他还要感化他,你跟他讲他未必会听,你认真去做,做久了慢慢他就明白了。冤家宜解不宜结,要把它化解,不能结怨,结怨对往生会产生障碍,他来扰乱、来干扰你,让你临命终时心里还有妄念、还有妄想、还有情执,这个麻烦就大了。

  【解】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

  “妄”是妄想,“染”是染污。染污是什么?你心里头还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还有五欲“财、色、名、食、睡”。这些东西没有忘掉,这就是清净心不能现前, 这些东西把清净心染污了,这就是“染”。“妄”是妄想、是妄念;“染”就是情绪、习气。

  听到别人赞叹欢喜,听到别人污辱、批评你心里就不高兴,这个不行,这禁不起考验。还是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着,这就坏了。学佛的人不干这个傻事。知道这个境界是什么?《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只要有生有灭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哪一样是真的、是不生不灭的?统统是生灭法。

  现在量子力学证明了,“物质”现象从哪来的?从念头变现的。这是被量子力学家发现的。

  科学家对于问题宇宙的秘密,第一个,“物质”,究竟怎么回事情?第二个,“念头”;第三个“自然现象”。这三个奥秘,第一个被揭穿了,也不过就最近二十年,科学仪器进步了,把最小的“物质”找出来了,佛经上讲的“极微色”,也叫“极微之微”,这是“物质”的单位,所有的、整个宇宙所有的现象都是这个单位组合变化出来的,所以《金刚经》说“一合相”,基本的物质确实是“一”,都是这一个组合的。

  八十年前科学发现了“原子”,认为“原子”是最小的,没有想到最近这八十年,科学确实突飞猛进,仪器愈来愈精密,居然把“原子”打破,看到“原子”是“原子核”、“中子”、“电子”组成的,它不是单纯的,这三样东西各各打破,发现“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有六十多种,每一个打破,还能打破,发现“夸克”,“夸克”还是把它打破,发现“微中子”,“微中子”把它打破,物质现象没有了。那我们就知道了,“微中子”就是佛法讲的“邻虚尘”,最小的单位,它打破就没有了,“物质”不存在了,这个被揭穿了。

  所以科学家的报告根据他们研究的结果,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我们的错觉,它不是真的。我们用电视作比喻,电视上这些现相,它是在多么高的频率之下产生的?像幻灯片一样一张一张的,一秒钟多少张?一百张,现在电视一秒钟一百张,跟从前电影,电影以前用的是动画,这个胶卷拍摄起来的是动画,一秒钟在放映机里面播放多少张?镜头打开一张照在屏幕上。再把它关起来放第二张,速度快了,一秒钟多少张?二十四张。我们就以为好像是真的,电视比那个精密,早年的电视黑白的五十张,现在电视彩色的一百张,我们就以为是真的。

  那我们现实这个环境,我们眼看的,能看的眼、所看的物质现象,这频率多高?一秒钟是多少个生灭?科学家知道,佛知道。佛经上所说的,用现在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不是“张”,不是“万”,单位是“兆”,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在这个频率之下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佛知道,佛怎么知道?佛看见了。这么高的频率的时候,佛都看得很清楚。不但佛看见,佛说了,五种人看到,经上常讲的八地以上。八地菩萨、九地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再就佛陀,这五个位次的人全看到,那是极深的定功。那个定就是六祖所说的,开悟的五句话都重要,第四句,“何其自性,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

  “自性”,前面给诸位说了,就是真心,真心是不动的,真心没有摇摆,这真心。所以佛家用的方法修禅定,要知道八万四千法门,方法门道八万四千,修什么?统统修禅定。没有一样不是修禅定,所以修禅定的方法很多,都能得定,佛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统统能得定,这个定统统能开慧、能开悟。

  所以用真心很重要,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用妄心。妄心是分别执着,真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这样在练,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什么?学不动,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成佛了。

  成佛是什么?回归自性,禅宗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就是佛,回归自性,成佛了,不是从外来的,与外面境界不相干,外面境界只是干扰,你要是有分别、执着,你连佛菩萨都成干扰了。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佛的相,包括极乐世界的相,你可以受用,你不能执着,你不能分别,你要分别执着就造业,起心动念就迷惑,就是无明烦恼(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太微细了,你看一秒钟起多少个念头?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个念头,这是事实真相。物质现象是这种现象里头变现出来的,假的,不是真的。

  念头,我们相信再有个二三十年,科学可能会发现念头是什么。念头太微细了,那要发现,应该是可以的。因为大乘经上佛说过,用第六意识,科学家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是分别心、执着心,用这两种心对内可以缘到阿赖耶的三细相,就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能够缘得到;对外可以能缘到宇宙的边缘,宇宙是没有限量的、没有边际的。所以佛不用这个方法,佛用禅定。只要你这个心如如不动,像六祖所说的这五句,你看第一个“清净”,没有染污;第二个没有“生灭”;第三个“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功德、无量相好,你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缺乏,本自具足无量的寿命。如如不动是真心,动摇的是忘心。你心动了,起心动念,动了,无始无明从这个里面产生三细六粗,再产生整个宇宙。

  六祖只用了二十个字,这就是他听经开悟的心得报告,这五句说出来五祖就把衣缽传给他了,他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当时的环境不许可他出去讲,所以要忍,“一切法得成于忍”。他到猎人队里面躲藏,没有人知道、没人认识他,躲了十五年。十五年机缘才好转,他出来了,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也是菩萨示现的,不是凡夫,那么大的度量,拜他为师,水涨船高,这一下就抬举起来了。印宗是闽南高僧大德,高僧大德拜他做老师,人家就相信了,这就是一捧,把惠能大师捧上天了,没有人敢反对,教化大兴。你看在他一生当中,他手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四十三个人,在整个佛教史里头空前绝后,太难得了!

  他这四十三个开悟的弟子,他们也教学,一生在他会下一个、两个、三个,四、五个就没听说了,这是我们要记取的。

  我们怎么个学习法?我们今天取净宗,最容易方法,但是要有耐心,要放下“贪嗔痴慢”,要放下“是非人我”,“是非人我”没忘记,“贪嗔痴慢”没忘记,不行,往生没把握。彻底放下,为什么?假的,不是真的。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你骗我,我不骗你;你害我,我不害你,真心跟佛相应,跟极乐世界相应。

  要想着怎么样整人、怎么样报复人,这个是轮回心、六道轮回心,出不了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里头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明白这个道理了,所有欺负我的人、障碍我的人、找麻烦的人、毁谤的人,统统以“和颜爱语”对待,决定没有丝毫怨恨,把所有怨恨在这一生当中全化解了。化解不要从他那里,从他那里,没用处;从自己,我这里化解了,他那里就对立不上了。他要跟我对立,对不上了,我化解了。对立什么?他跟我对,我跟他对立,这就对上了。

  不跟任何人对立,他有苦难,我还全心全力帮助他,为什么?因为他本来是佛,我没觉悟的时候跟他一样。今天我觉悟了,他没有觉悟,我就不能用从前这个态度来报复他,不可以!我要用佛菩萨大慈大悲去照顾他,这就对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占便宜的,没有吃亏的,懂吗?因为那是假的,吃亏等于零,占便宜也等于零,零跟零是平等的,没有差别,一定要知道。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32集慢,遇到不高兴他发脾气,甚至于他毁谤你、障碍你、陷害你,你怎么样?没有怨恨,要忍耐,要原谅他。为什么?他没有受过好教育。他今天这样做,这是社会上坏的风气,在电影、电视、网路上学会的,不能怪他,他如果受到圣贤教育他决定不会,这就是真正慈悲。

  原谅一切冤亲债主,不能跟他计较,不能跟他对立,原谅他还要感化他,你跟他讲他未必会听,你认真去做,做久了慢慢他就明白了。冤家宜解不宜结,要把它化解,不能结怨,结怨对往生会产生障碍,他来扰乱、来干扰你,让你临命终时心里还有妄念、还有妄想、还有情执,这个麻烦就大了。

  【解】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

  “妄”是妄想,“染”是染污。染污是什么?你心里头还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还有五欲“财、色、名、食、睡”。这些东西没有忘掉,这就是清净心不能现前, 这些东西把清净心染污了,这就是“染”。“妄”是妄想、是妄念;“染”就是情绪、习气。

  听到别人赞叹欢喜,听到别人污辱、批评你心里就不高兴,这个不行,这禁不起考验。还是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着,这就坏了。学佛的人不干这个傻事。知道这个境界是什么?《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只要有生有灭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哪一样是真的、是不生不灭的?统统是生灭法。

  现在量子力学证明了,“物质”现象从哪来的?从念头变现的。这是被量子力学家发现的。

  科学家对于问题宇宙的秘密,第一个,“物质”,究竟怎么回事情?第二个,“念头”;第三个“自然现象”。这三个奥秘,第一个被揭穿了,也不过就最近二十年,科学仪器进步了,把最小的“物质”找出来了,佛经上讲的“极微色”,也叫“极微之微”,这是“物质”的单位,所有的、整个宇宙所有的现象都是这个单位组合变化出来的,所以《金刚经》说“一合相”,基本的物质确实是“一”,都是这一个组合的。

  八十年前科学发现了“原子”,认为“原子”是最小的,没有想到最近这八十年,科学确实突飞猛进,仪器愈来愈精密,居然把“原子”打破,看到“原子”是“原子核”、“中子”、“电子”组成的,它不是单纯的,这三样东西各各打破,发现“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有六十多种,每一个打破,还能打破,发现“夸克”,“夸克”还是把它打破,发现“微中子”,“微中子”把它打破,物质现象没有了。那我们就知道了,“微中子”就是佛法讲的“邻虚尘”,最小的单位,它打破就没有了,“物质”不存在了,这个被揭穿了。

  所以科学家的报告根据他们研究的结果,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我们的错觉,它不是真的。我们用电视作比喻,电视上这些现相,它是在多么高的频率之下产生的?像幻灯片一样一张一张的,一秒钟多少张?一百张,现在电视一秒钟一百张,跟从前电影,电影以前用的是动画,这个胶卷拍摄起来的是动画,一秒钟在放映机里面播放多少张?镜头打开一张照在屏幕上。再把它关起来放第二张,速度快了,一秒钟多少张?二十四张。我们就以为好像是真的,电视比那个精密,早年的电视黑白的五十张,现在电视彩色的一百张,我们就以为是真的。

  那我们现实这个环境,我们眼看的,能看的眼、所看的物质现象,这频率多高?一秒钟是多少个生灭?科学家知道,佛知道。佛经上所说的,用现在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不是“张”,不是“万”,单位是“兆”,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在这个频率之下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佛知道,佛怎么知道?佛看见了。这么高的频率的时候,佛都看得很清楚。不但佛看见,佛说了,五种人看到,经上常讲的八地以上。八地菩萨、九地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再就佛陀,这五个位次的人全看到,那是极深的定功。那个定就是六祖所说的,开悟的五句话都重要,第四句,“何其自性,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

  “自性”,前面给诸位说了,就是真心,真心是不动的,真心没有摇摆,这真心。所以佛家用的方法修禅定,要知道八万四千法门,方法门道八万四千,修什么?统统修禅定。没有一样不是修禅定,所以修禅定的方法很多,都能得定,佛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统统能得定,这个定统统能开慧、能开悟。

  所以用真心很重要,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用妄心。妄心是分别执着,真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就这样在练,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什么?学不动,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成佛了。

  成佛是什么?回归自性,禅宗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就是佛,回归自性,成佛了,不是从外来的,与外面境界不相干,外面境界只是干扰,你要是有分别、执着,你连佛菩萨都成干扰了。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佛的相,包括极乐世界的相,你可以受用,你不能执着,你不能分别,你要分别执着就造业,起心动念就迷惑,就是无明烦恼(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太微细了,你看一秒钟起多少个念头?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个念头,这是事实真相。物质现象是这种现象里头变现出来的,假的,不是真的。

  念头,我们相信再有个二三十年,科学可能会发现念头是什么。念头太微细了,那要发现,应该是可以的。因为大乘经上佛说过,用第六意识,科学家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是分别心、执着心,用这两种心对内可以缘到阿赖耶的三细相,就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能够缘得到;对外可以能缘到宇宙的边缘,宇宙是没有限量的、没有边际的。所以佛不用这个方法,佛用禅定。只要你这个心如如不动,像六祖所说的这五句,你看第一个“清净”,没有染污;第二个没有“生灭”;第三个“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功德、无量相好,你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缺乏,本自具足无量的寿命。如如不动是真心,动摇的是忘心。你心动了,起心动念,动了,无始无明从这个里面产生三细六粗,再产生整个宇宙。

  六祖只用了二十个字,这就是他听经开悟的心得报告,这五句说出来五祖就把衣缽传给他了,他就是禅宗第六代祖。当时的环境不许可他出去讲,所以要忍,“一切法得成于忍”。他到猎人队里面躲藏,没有人知道、没人认识他,躲了十五年。十五年机缘才好转,他出来了,遇到印宗法师。印宗法师也是菩萨示现的,不是凡夫,那么大的度量,拜他为师,水涨船高,这一下就抬举起来了。印宗是闽南高僧大德,高僧大德拜他做老师,人家就相信了,这就是一捧,把惠能大师捧上天了,没有人敢反对,教化大兴。你看在他一生当中,他手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四十三个人,在整个佛教史里头空前绝后,太难得了!

  他这四十三个开悟的弟子,他们也教学,一生在他会下一个、两个、三个,四、五个就没听说了,这是我们要记取的。

  我们怎么个学习法?我们今天取净宗,最容易方法,但是要有耐心,要放下“贪嗔痴慢”,要放下“是非人我”,“是非人我”没忘记,“贪嗔痴慢”没忘记,不行,往生没把握。彻底放下,为什么?假的,不是真的。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你骗我,我不骗你;你害我,我不害你,真心跟佛相应,跟极乐世界相应。

  要想着怎么样整人、怎么样报复人,这个是轮回心、六道轮回心,出不了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里头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明白这个道理了,所有欺负我的人、障碍我的人、找麻烦的人、毁谤的人,统统以“和颜爱语”对待,决定没有丝毫怨恨,把所有怨恨在这一生当中全化解了。化解不要从他那里,从他那里,没用处;从自己,我这里化解了,他那里就对立不上了。他要跟我对立,对不上了,我化解了。对立什么?他跟我对,我跟他对立,这就对上了。

  不跟任何人对立,他有苦难,我还全心全力帮助他,为什么?因为他本来是佛,我没觉悟的时候跟他一样。今天我觉悟了,他没有觉悟,我就不能用从前这个态度来报复他,不可以!我要用佛菩萨大慈大悲去照顾他,这就对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占便宜的,没有吃亏的,懂吗?因为那是假的,吃亏等于零,占便宜也等于零,零跟零是平等的,没有差别,一定要知道。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32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占便宜       心浮气躁)(五明学佛网:占便宜       心浮气躁)  

 喜欢占便宜的人,实际在消耗自己的福报! 

 不占便宜,才是最大​的精明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从行门下手占便宜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就是贪瞋痴的表现心平气和才可平息大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有两条路子,哪一条占便宜? 

 占便宜的人,实际上是消耗了自己的福报 

 懂因果的人,从不占便宜​ 

 占便宜的人,其实就是在透支消耗自己的福报;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世出世间法一样都学不好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学什么都学不成 

 宣化上人:想要修成功,就要多吃亏,不占便宜 

 净土法门法师:心浮气躁的人,遇到真善知识,他也不教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