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寂静法师:摆脱业力控制,几招就能搞定


   日期:2015/9/28 9: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人所说的“命”,其实就是业力,就是我们长久以来累积的面对境界时的反应机制。只要我们不改变这种自动触发机制,我们的一生都会像机器人一样被程序操控而无法真正活着。可是一旦命运操作的伎俩被识破,我们就从现实迷幻中慢慢解脱而逐渐见到实相的光辉,生命就开始自由自然绽放!本文是当代身心灵导师,华语首席灵性作家张德芬老师根据实修经历撰写,转自内在空间官网。

  在印度的时候,有人问老师,我来上课很多次了,是否比那些只来一次的人在灵性成长方面会更有长进?老师的回答是:你的灵性方面的长进不是看你来了几次,而是看你是否愿意面对自己,而且真心诚意在寻求意识状态的成长。 我觉得这个回答很好。

  我们走在灵性成长道路上的人,常常会因为自己上了很多课,见过很多大师,读了很多书而觉得自己很有长进。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多年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个人生活上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会觉得很懊恼:为什么我还是改不了?为什么我会遭遇这样的事、这样的人?到底要上多少课,打坐多久,再学什么法门,我才会真正的解脱?其实,就像合一老师说的,如果你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话,这些东西都是你的护身符(再多、再久都没用),你的自身还是无法有太多的改变。

  所谓无法改变,指得是意识状态的层次无法改变。为什么意识状态的层次这么重要呢?因为它决定了你的一切:你对事情的看法,对他人的反应,你的心情,你的生活,你的命运!你的生活是什么组成的呢?也许你会说:是发生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人物组成的。但是,在灵修的人(甚至不在灵修的人)都知道:你要为你的生活负责。不是为进入你生命中的人事物负责,而是为你对它们的反应负责。所以你的生活是由你对发生在你生命中的事件的反应所组成的。不是吗?而意识状态的层次不同,会影响你的那个自动化反应的模式。

  总而言之,你所在的那一个层次,不但决定了你会吸引来什么人事物到你的生命中,而且还会决定你对这些东西的反应。就这么简单。那么,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意识层次呢?首先,就是要面对自己。而面对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观察自己,以培养觉知。你是否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你是否时时记得自己,还是任由无意识的思想、情绪、模式牵着你的鼻子走?你是否能够到体察当下的状况——你的内在此刻发生了什么事?

  最近我对于观察自己比较有些心得。所以综合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些都是实际而且在生活中可以应用的方法。观察自己,到底是要观察什么呢?主要是以下四个部分:

  1、 当你发现自己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任何负面情绪:生气、不高兴、沉闷、烦躁、嫉妒等,或是就是说:不舒服!),你要在心里认识到这点。一个小小的注意,就像在书上打个勾一样,就是告诉自己:哦!我有负面情绪了。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那个引起你负面情绪的人事物上;

  2、 接下来试着去看见你在想什么?就是去观察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能够倾听到那个“脑袋中的声音”,你就是在观察你的思想。听到了之后,也许自己会吓一跳:我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思想?这个时候请你带着觉知和爱去观照它。它只是一个思想,不代表你,不要去与它认同。不要批判它,只是看着它。

  3、 你此刻有什么情绪?如何观察情绪?有些人连自己生气了都不知道。其实最简单观察情绪的方法就是去观察你的身体。因为情绪其实就是身体对你思想的一个反应,只不过有的时候你还没觉察到思想,情绪就起来了。感觉你的身体哪里紧崩?胃部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觉?心中央是否紧崩或是抽痛?身体是否战抖?这些都是情绪在你身上作用的结果。观察它、观照它、允许它的存在,全然地去经历它,不要抗拒。你会发现,你的全然接纳与经历,会让它更快得消失,甚至转化成喜悦。

  4、 觉知到自己此刻的动态。无论你在做什么,把注意力放到你身体的动作和脸部的表情上,你可以想象自己手拿着一个照相机,把此刻自己外在表现的状态照下来。

  为什么要做上面的观察?因为,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生活在一个自动化的人生模式(或说是导航设备)之下,没有太多自主意识。而且我们都是认同于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所谓认同,就是任由它们操控我们,摆布我们,而我们对它们言听计从,甚至以为它们就是我们,而不知道,我们其实是大海,海上有浪花。大海就是我们的意识,而浪花是我们表现在外的次人格。很多时候次人格造成我们的困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与它分开,认出它来,知道它不是真正的我们。

  以上的练习,是去培养一个慈悲观照者的临在,这样你就是在培养内在的力量与智慧,因为你的意识在观察的那一刻,是回到它本然的状态,而不是与思想、情绪和人生模式认同的。当你持续这样操练你的内在肌肉,你的意识会提升,因而减少被自动化人生模式操控的时间,慢慢收回自主权,不再被周遭的人事物操控我们的喜怒哀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