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处世不可太分明,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


   日期:2015/10/4 7: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持身清高固然是好事,然而过犹不及,任何事是都有一定的节度,尤其是对待大众,更不能过于严苛。这一条就是教导我们:一个君子自己修身要严格要求,也要与人为善,包容别人的错误、缺点。

  “持身不可太皎洁”,“皎洁”本来是形容月亮的明亮洁白,引申比喻人的节操清白,光明磊落。这句话就是说:立身修持不可以过于清白。“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污辱”指人事上的不如意,受到别人的玷污、毁谤;“垢秽”指他人乃至环境中一切不善的行为和现象;“茹”在这里是忍受容纳的意思。一切污秽尘垢我们都要能够忍受容纳。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和大众相处不可以过于善恶分明,对形形色色的人,无论是贤能或是愚昧,善良美好或是丑陋邪恶,都要能够包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包容别人的过失,以此扩宽心量,才能引导别人向善,不至于拒人千里,甚至激出祸害。所以古大德又说: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

  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

  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精细聪明要藏在淳朴敦厚中起作用,以免过于尖锐而伤人。从古至今,招惹灾祸的人十分之八九是聪明人,很少见到因为厚道淳朴给自身带来灾祸的。在历史上可以看到:所谓法家如韩非、商鞅、晁错等,都是因为过于精明,急于改变一些不好的现状,不惜使用过激手段,最后不但没能达到目的,反而给国家、人民以及自己带来更大的灾难,对后人都是很大的警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