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现在的雾气是人、鬼神的怨气混在一起


   日期:2015/10/5 9: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冯小刚拍摄的电影《私人定制》结尾的忏悔:

  对于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第一段:对雾霾的道歉

  阳光我是来向你道歉的,虽然我们之间隔着厚厚的霾,但我还是想对你说:你是公平的,是我们犯了错,让自己陷进了深深的混沌里,我该怎么向你道歉?才能让我们回到童年的记忆中,天空是湛蓝的,空气是清新的,阳光是明媚的。我知道你会说:你们太贪婪了。

  第二段:对森林的道歉

  我在老照片上看到这里曾经是一片林海,浩茫连绵,方圆几百里都是森林,听当地人 说,砍伐是从50年代开始的,大卡车一辆接一辆,每天不停的往外运,都是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树。那些树比我爷爷的爷爷岁数都要大,一直伐到九十年代中,现在 就仅剩下你们这一小片了,我知道,这座山可能再往下挖,可能你们这一小片也留不住了!

  第三段:对地陷大坑的道歉

  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们说因为有煤。草原的下面已经被掏空了,他们还说:每到雨季,隆隆的雷声,和大地的沉陷声就会在草原上此起彼伏。(男演员下跪)我不知道你还愿不愿意养育我们?我不知道你还能不能养育我们?

  第四段:对被污染的河道歉(葛优)

  好多好多次来,我都想对你道个歉,他们说你是臭的、是黑的、是有毒的。我说,过去你是清澈的、是甘甜的。老话说:水是母亲,儿女却把你糟贱成这样我知道你已经忍无可忍了。不知道你是不是后悔,后悔给了我生命。

  ----------------------------------------------------------------------------------------

  编辑的话:

  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都对大自然忏悔吧:人类无休止的滥砍滥伐、疯狂采挖的,造成今天的气候异常、污染严重,我们真的错了!对不起大自然!对不起地球!对不起青山!对不起绿水!对不起大地!南无阿弥陀佛!

  今年的央视春晚由冯小刚导演,张国立等主持,希望这两位虔诚的佛弟子,在这个特殊的地点,用特殊的方式,把这个忏悔表现出来,给全国人民提醒:我们错了!这样的提醒能唤起全国人民忏悔,这个力量是很大很大的,而且忏悔的效果也很大!期待!南无观世音菩萨!

  ----------------------------------------------------------------------------------------

  现在的雾气是人、鬼神的怨气混在一起

  造作五恶的人,果报在三途,多半在地狱,所以生痛、生烧。“生痛”是现世果报,活在这个世间,活得很痛苦,来世在三途。这一品下半当中,说明从烧生 恶、生痛,那就是恶的果报现前,就是三途。三途是他自己恶报、恶因所感的,他不知道,堕落在三途了,他不甘心、他不情愿,怨气很重。

  现在众生这些怨气,几乎我们完全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我们感觉到都市空气浑浊,感到呼吸困难;坐在飞机上往下面看,很浓的大雾。其实它不是雾气,雾是水蒸气;它是怨气。这个里面有人的怨气、有鬼神的怨气,混在一起,所以这个空气非常令人窒息,现在讲的是染污,严重的染污。佛经上告诉我们,这就是烧生痛、生恶,又造成了恶的念头,恶因恶果;恶果又生恶因,因又生果,辗转而生,没有止境,这很可怕!

  “但恶趣众生,三毒弥甚。”

  “三毒”就是“贪、嗔、痴”。不甘心、不情愿,认为所受的这些痛苦都是环境给他的,别人给他的,鬼神给他的;鬼神也以为那是些恶人给他的。其实全都想错了!他不知道反省,不知道“一切法自己心现、识变”,自己享受,自作自受。明白这个道理,心就平了,所以心平气和,慢慢这个怨气就能化解。从此之后觉悟了:我不再造恶业了,我不再怨天尤人了,它慢慢就能化解。

  但是事实上,佛菩萨所看到的“恶趣众生,三毒弥甚”,这个“弥深”是太过分了,跟谁比?跟人间比。人有三毒“贪、嗔、痴”。鬼、畜生也有三毒,比人还严重,他要不严重,怎么会去做畜生,怎么会去做恶鬼,怎么会堕地狱?肯定超过人类,人类有三毒,比他轻;欲界天有没有三毒?有!比人轻,所以他能生到欲界天。欲界有六层天,一层比一层轻;到色界初禅天,那些人的定功、智慧,就有能力降伏烦恼习气,虽然他没有断,他能把它控制住,让它不起作用。他们生活环境清净、自在,跟佛菩萨相似。佛菩萨是断掉了,他没断,他能控制,虽有,不起作用。

  佛把这桩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我们要能够体会、要能够认知。真正能反省,豁然大悟,原来自作自受,与人没有关系。

  我们今天受了冤屈,有怨气,错了!冤屈的因是什么?在过去生中有意无意得罪别人,种下这个因;今天同生在一个时段、一个地区,又遇到恶缘,果报显现出来了,依然是自作自受。真正看清楚、看明白,自自然然不怨天、不忧人,逆来顺受!在顺受里头提升自己的境界,也就是提升自己“戒、定、慧”三学,更清楚、更明白了。虽然受的苦痛,没有感觉到苦痛,为什么没有感觉?你把它放下了,你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佛号。所以古德常说佛号能消痛、烧,能消业,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不相信,不相信世间有六道、不相信有佛菩萨、不相信有六道轮回,依然还在造五逆、十恶。

  [解] “故下云‘敢有犯此’,‘此’者恶也。敢犯恶者,必当永劫辗转于恶趣之中。故云‘当历恶趣’。‘历’者经历。

  总的来说,三恶道三大类:地狱、恶鬼、畜生。每一类里头再细分,无量无数,每一道都非常复杂。佛在经论当中给我们做说明,都用归纳,没办法细说,细说说不尽。业因必须要知道。

  [解] 恶趣是作恶自招之果。

  不是无缘无故来的,不是别人造作个给你受的,不是的!都是自己恶业所感。所以佛在这个经上把果相讲得清楚、明了,劝我们回头,止恶修善,自然能够脱离痛、烧。

  佛法把病分三类:生理的病,心理的病,造作罪业的病

  [科]癸二、明二报示惩, 分二 子一、现世花报

  现实的花报跟后世的果报。

  [经]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

  大众都看见了。

  [解] “或其今世”至“示众见之”,明五痛也。乃现世之花报也。

  用植物做比喻,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在先、果在后,今世所受的是花报,来生所受的是果报。

  “先被病殃”。

  [解] “被“者受也。“病”者疾病,诸业病也。“殃”者殃祸,水火之灾、刑罚之祸等等皆是。

  这个病怎么来的?业障来的,业障病。病有生理的病、有心理的病、有造作罪业的病,种种不同。还 有有意无意得罪众生,众生含着冤屈而死,它不甘心,他来作祟、他来报复。我听一个居士说,他有一个朋友是修道的,也是个高人,有一次在一个宴会上,他这朋 友指着另外一个人说,他说:你身后有七个鬼跟着你,你是不是杀过七个人?那个人听到非常惊讶:他怎么知道的?他看到有七个鬼跟他身上,他承认了,确实有这 个事情。说明人间有这种能力的人不少,一般称之为特异功能;佛法里面称为有天眼,能见;天耳,能闻,他能听到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声音,佛菩萨的声音、鬼神 的声音他能听见。具有这些能量的人,年龄大概都不大,二三十岁;四十以后就少了,为什么?他妄念多了、杂念多了,这个能量就失掉了。这个能力必须有清净 心,妄想少、杂念少,鬼神能沟通。这说明真有,不是假的。

  确实这病,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有生理福的、有心理的、有过去世业障造成的、有现前的怨业造成的,病因很复杂,不能不搞清楚、不搞明白。如何把这些业习化解、消除,我们学佛的道路上不要让他们障碍?“业病”,参考资料里头有一段,

  消除业障病的方法:忏悔,认错,下定决心后不再造

  [解] 《佛學大辞典》:(杂语)依前世恶业而感之病,必不可免者。

  这业障病。能不能消?能消,用什么方法?忏悔、认错,下定决心后不再造,就能化解。要用真诚心,真干!感应不可思议。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有良心,真诚心能感动人。过去纵使结了大怨,也行,这些怨怼,看到你真正发心改过自新,他也佩服,他不再报复了,他离开你了,你的业障病就好了。业障病有二种:一、先世行业病,二、现世失调病。

  [解] 一、先世行业病,谓因先世好行鞭杖、拷掠(掠:音略,拷打)、闭系种种恶法,

  把他关在小房子里头。

  [解] 恼害众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业病。

  这一生当中身体不好、多病,喜欢鞭打人,喜欢拷打人,喜欢把人拘禁,像关在监牢一样,他行动失去自由,这些恶做都会有报应的。我们今天有权有势,常常就是傲慢、嫉妒、欺负别人,不顾别人能不能忍受,以这个恶法加给他,让他感到痛苦,有果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叫小事。一些小人,他分别、执着、他非常记恨,你欺负他、你以恶意加给他,他念念不忘,来世今生,遇到有缘的时候他就报复,非常可怕!

  佛菩萨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学佛的人、不学佛的人也不例外,决定不能跟人结怨仇,有意不可,无意也不可。无意,是自己不知道,跟别人结了冤 仇,自己不知道,造作者无心,受害的人有意,有意就是他有怨恨,他不甘心、他要报复。这些因果报应都在眼前,你细心观察,观察我们的周边,然后回过头来观 察自己,你就看清楚、看明白了。看明白就好,为什么?能产生转机。我看明白了:我知道自己不是、自己有过失,原谅别人:别人加给我的,我能忍受,我再没怨恨了;我知道他给我的,我过去这样对付他,现在他对我,我不再怨恨了,我们的结就化解了。把恶缘变成善缘,来生后世再见面,会彼此尊重,会彼此关怀、彼此照顾,不再有怨恨了。每一个在世间,对人、对事、对物,离不开缘分、离不开因果。万万不可以恼害众生,“恼”是轻,“害”是重,“恼”是叫他生烦恼,“害”是他受到了伤害。

  照顾别人等于照顾自己

  [解] 二、现世失调病,谓因冷热风雨不知将养其身,及饮食不节,卧起无常,以是事故,得种种病,是名现世失调病。

  这是生理上的现象,这也不能怪别人。自己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年岁大了、人老了,没人照顾,这些病很容易得。如何能够避免?那就是我们常常照顾别人,果报。别人有病苦的时候,我们关心他、帮助他、照顾他;到我们有病的时候,就会有人来照顾我们。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这个不能不知道。看到别人受苦,一定想到:我将来要遇到了怎么办?想求人帮助我,我今天就要帮助他,将来就会有人帮助我;我不肯帮助他 ,将来我得病、我受苦的时候,没人帮助我。一报受一报,决定错不了。

  [解]《小止观?治病第九》: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患则消灭。

  这个病苦就消失掉了,要修福、要忏悔。忏悔,就是知道自己做错了,要想方法弥补,后不再造,这个业才能消掉。业要是消不掉,报肯定现前。这些事情都在我们眼前,我们很明显的看到,甚至于它就落在我们身上。现在身体还健康,还没有觉察到;如果年岁大了,自己不能照顾自己了,那就会非常明显的感触,这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五六十岁还可以,七八十岁来不及了。

  [解] 作恶之人,于现在世,或生重病,或招灾祸,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忧苦万端,不能出离。故云‘死生不得’。下云‘示众见之’者,显此恶果,普令大众,皆得见之。

  现给大家看,看什么?看懂的人,因果报应。

  [解] 令知因果不虚,而生戒懼。

  现在人,往往这个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发生在自己家庭里头,多半认为这不是我的事情,我不会遇到,自己没有警觉心,也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现在人心麻木不仁。这种的心行,他的果报是决定不能避免的,只是来早、来迟,看他的缘分。

  ……

  “生财有大道”,“大道”就是财布施,越施越多

  [解] 《嘉祥疏》曰:“或贪财,或贪皮肉。”又云:“‘皆由貪著下,出三毒之过。贪著荣华,贪现在乐造恶。”

  造恶!

  [解] “不肯施惠”者,不肯以财物施人也。

  “惠”是利益众生,不肯施财,不肯施法,不肯施物,不肯以财物施于别人。一个人命中之财、命中的富贵,从哪里来的?佛在大小乘经里头告诉我们一句真理,我们要牢牢记住,“一切法从心想生”,财、色、名、利也不例外。佛经上告诉我们“生财有大道”,这个“大道”就是财布施,越施越多。命里头没有财,常常有布施的心,命里头就生财了,财由心生的。常常想着我要用布施帮助别人、用财帮助别人,自性里面财它就现出来。不是为自己,为自己是罪,为自己是病,是为苦难众生。

  需要财的人用“财布施”;需要法的人用“法布施”;需要无畏的人,用“无畏布施”,布施不出这三大类。“财布施”,有财富;“法布施”,有聪明智慧;“无畏布施”,有健康长寿,大小乘经里头都说,世尊常常劝导我们。

  “财布施”容易懂,让他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丰足,不受物质生活的痛苦。

  最重要的是“法布施”,“法布施”是教学

  最重要的是“法布施”,“法布施”是教学。释 迦牟尼佛示现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统统是“法布施”,他得的果报是无量智慧。智慧越施越多,这“法布施”,财、法、长寿,全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 不是从外来的。财宝,自性里具有的;智慧也是自性具有的;无量寿还是自性本具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学什么、求什么?无非是明心见性、见性成 佛。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得要承认才行,你要相信。佛菩萨慈悲教导,我们用真诚、欢喜心来接受,直下承当、依教奉行,我们才能得到三昧、才能大彻 大悟,才能跟佛一样得到真实智慧、德能、相好,这叫学佛。

  会贪、会造业的人统统是愚痴、没智慧

  世间人之所贪、之所爱,全是错误、全是虚幻,不是真实的。真 实,佛在《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就是有生、有灭。我们想想,哪一法没有生灭?人有生老病 死,所有的动物没有一个是例外的,都不免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总而言之,这叫“无常”,它的存在是短暂的,是不长久的。所以佛叫我 们“放下”,因为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什么是真实?灵性是真实的,就是本性。“本性本善”,用中国人的话来说,本性具足“五伦、五常、四维、八 德”,所以它“本善”。

  “本善”为什么变成不善?是从小没有人提醒他、没有人教他,他慢慢受环境、受外面境界的干扰,变成了不善。不善不是自己本有的;纯净纯善是自己本有 的。学佛,回归本净本善,如是而已。本性的大德,是财、法、无畏的布施,这是自性大德。你要问为什么?本性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慈悲。“慈”帮助人得乐; 悲”帮助人离苦,这是性德,每个人都有。只是现在迷于财、色,将这些德行都蒙蔽了,所以德行都不见了,变成“贪、嗔、痴”了,你说冤不冤枉?

  [解] 《会疏》云:“贪欲虽多,以财色为大,故偏举。”

  举例总是以财、色。

  [解] “不能施惠,悭吝之相也。”

  不肯惠施,福报享尽了就堕落。

  [解] “各欲自快,无復曲直”,只求自利快心,不问是非曲直也。

  这造恶业!

  [解] “痴欲所迫”,贪欲之心,实根于痴,故曰痴欲。

  他为什么会贪、为什么会造业?统统是愚痴、没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会造业,有智慧的人知道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财富是“富”,有地位是“贵”,富贵切勿疏忽惜福、积福

  [解] 《遗教经》云:“若有智慧,则无贪著。”

  什么人有智慧?没有贪心的人、没有执着的人,这是智慧变现在事相上。

  [解] 故此经文明痴贪二恶。至于瞋毒,已见上段。

  前面讲得很清楚。

  [解] “所迫”者,《会疏》云:“爱欲逼迫,常想欲境”也。是故损人利己,但慕“富贵荣华”,以求快意于当时。不愿忍辱修善,积累福报于来日。于是威勢不常,隨即消灭。

  这话说得很明白,显示断恶修善积累的福德,这一世得的果报是富贵。“富”,有财富,“贵”,有地位、有权势,这是贵。享受富贵,对于忍辱、修善疏忽了,积累福报也疏忽了。福享尽了怎么办?他没想到这个时候,他以为他的福报是世世代代一直享下去。孰不知,过去历代帝王,他享福的时候他修福;他要不修福的话,像秦始皇只知道享福,不知道修福,两代就完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雾霾       怨气)(五明学佛网:雾霾       怨气)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怨气的问题 

 魏德东教授:雾霾源自心霾 善行创造净土 

 传喜法师:超度堕胎婴灵化解怨气是关键——客堂开示 

 夫妻间的怨气很多都是因果 

 夫妻矛盾与怨气的最好化解办法 

 夫妻矛盾和怨气好的化解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现在很多地方长时间大面积的雾霾,̴ 

 夫妻间的怨气,都是因果 

 妙莲老和尚:春节期间杀生怨气多,奉劝诸位戒杀吃素免受苦果 

 儒家养正气,道家修大气,佛家化怨气 

 清明节快到了,关注家族业力,多诵经化解历代宗亲的怨气! 

 关注家族业力,多诵经化解历代宗亲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