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物理学走进阿赖耶识(科学逼近的顶峰乃佛学)


   日期:2015/10/12 21: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上半讲

  首先给大家鞠个躬,感谢大家到这里来听我的讲座。我想讲的东西都是我这些年研究的东西,我已经是深信不疑的了,我努力地表达出来让大家听懂。

  大家都知道我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几十年的人,有不少人好奇,说你现在为什么对佛学这么感兴趣?正如刚才正成先生介绍的,张铁林先生在之前说过,现在科学家中间有不少人都在讲佛学,这是什么道理?我就用亲身体会给大家说一下。

  最近这200多年,科学迅猛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也带来了另外一些东西。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这些我就不说了。另外就是文化界、思想界的很多人都以为科学是万能的,以为只要科学不能理解的东西就是迷信、是伪科学。所以,把科学绝对化,这个对继承传统文化相当不利。

  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包括佛学文化,最重要的是弄明白两件事。第一件事,科学也是有局限的;第二个就是传统文化包括佛学是有自己的优势的,这些优势是科学不能取代的。我在开始的时候先把这两点讲清楚,这样,大家就会对我今天讲的东西更加相信一些、更容易听懂一些。

  首先说,科学有局限。这是大家可能很少想到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是科学本身决定的,是千真万确的。现在我们叫做科学的东西是古希腊起源的,文艺复兴时代才开始成熟。文艺复兴时代成熟的科学有两个柱石,一个叫做实验,即通过科学实验去发现真理,这是科学的一个柱石;第二个是逻辑推理,即利用逻辑推理得到真理。

  这二者都是有局限的。通过实验来发现真理就要求你要把实验计划得很周到、很好,这个实验要可重复。意思就是不管什么人,只要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步骤、完全一样的条件,都应得出完全一样的结果,这叫做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这个可重复性要求对科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它让我们得出一大批真理,但是也为科学的认识留下了一个很大的局限。凡是实验中跟主观意识有关的东西,就全部排除在外了。

  科学从来是研究客观的东西,研究客观规律,所以把主观的东西都排除了,这样,在科学的早期大家认为是没有问题。但是在近期,在量子物理研究中就发现问题了,发现主观意识和客观不可分离,现在西单的科普读物很多都在讲这个事,既然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不可分离,那科学实验排除主观,专做客观的东西就很受局限了。

  说到主观客观不可分离,我觉得最好的例子就是藏传佛教中练瑜珈拙火,用意念来调动身体的热度。还有比如像美国的一些大学就请长期修炼禅定的僧人去接受大脑监测,发现他们的大脑和常人不一样了。我举这两个例子就是说现在科学发展到这个程度,主观和客观已经不可分开的,过去我们人为在把它们分为主观与客观,科学实验专去发现客观的真理,这是很难做到的。这是科学的第一个局限。

  科学的第二个局限,是科学本身的逻辑推理要靠人的大脑。我们人之所以比其他动物聪明,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更高,就在于我们的脑容量比一般的动物都大,当然,不光是脑容量,大象比人的更大,但是它没有人聪明。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脑神经物质连接比其他的动物更多、更高效。就是因为人的大脑有这种特点,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很多其他动物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比如像猴子、猩猩,跟人差不多聪明,但是猴子、猩猩为什么不会发明工具?

  人在早期的时候跟猴子、猩猩一样在野外生活,但是人类比他们高,就是人的脑子很灵,一下子就意识到了我可以制造工具,可以制造斧头等工具,用这些工具打败了所有动物。现在我们人制造的工具更多了。所以,人看猴子、猩猩就觉得它们真笨,怎么意识不到发明工具呢?其实它们已经离发明工具很近了,但是它们却没有,就是因为它们的大脑不如人。人就是因为大脑发达,所以能够发现动物发现不了的东西。

  但是反过来你想想,人只处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中间环节。人的推理能力是有限的,由人的推理能力所建立的实验科学的局限当然就清楚了。我说了这个,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现在科学不理解的东西,我们不能马上就说它是迷信?人类的科学永远不能认识的东西都不一定错。因为人类的科学在历史上是受这两大柱石的支撑才建立起来的,是很有局限的。

  科学的局限搞清楚了,就便于我们排除掉科学主义的统治地位。科学是个好东西,我一点没有贬低科学的意思,我只是说当代的人类急需另外一方面的认识,就是意识到科学有局限,不要把自己不理解的东西都说是迷信、都说成是伪科学,都说是愚昧。这是第一个方面,科学是有局限的。

  第二点,我想说清楚的是佛学,我现在都不叫佛教,因为我把它当作学问在研究。佛学有它的独到之处,不是像科学那样做实验,也不仅仅依靠逻辑推理,佛学恰好相反,它获取真理的方法是靠提高人的智慧。大家就可以想了,人的智慧还可以提高吗?其实显而易见的,人的智慧能够提高。比如一个人在小孩的时候,他大脑还不成熟,他看见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很好奇,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当这个人成熟长大了,他看到同样的事物就一目了然了。这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人长大了之后,他的智慧高了,所以小孩阶段百思不得一解的东西,大人一下子就理解了。

  我们推而广之,人也有差别,有些人愚钝、有些人聪慧。像爱因斯坦就是绝顶聪慧的人,人类大多数人都不理解时空弯曲的现象,爱因斯坦一看就明白了,所以他的智慧比一般人高。更不要说人类比动物了。

  一旦一个人入定了,大脑就处于高度有秩序的状态,就类似于我们说的超导体。大家知道像铜丝电线都是有电阻的,因为里面的原子分子在不断地振动,一振动就增加了电流的阻力,即电阻。你一旦把导体冷却以后,就会发生突变,一下子电阻全都没有了,这时候电流极其强大、能量场极其强大。佛学的禅定也是这样的,教人怎么样安静下来,安静之后入定,一点杂念、一点噪音都没有,这时候你的智慧最高。

  佛学的办法,科学不是不知道的,科学实际上也在不断地重复这个办法,但是没有归纳出来,没有系统的办法提高人的智慧,只有靠反复练习、靠实践来慢慢地提高人的智慧,没有这种禅定的系统方法。佛学禅定的方法是认识真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个东西确实是宝贝,它可以弥补科学的不足。

  今天我要讲的东西就是科学正在认识、正在接近佛学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阿赖耶识。

  佛学能够认识宇宙真理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方法,通过提高认知能力,来认知常人想不到的更深更高的真理,或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把意识比作电流,人脑就像导体。如果修持到深度禅定,人脑可以进入高度有序化的超导状态,意识可以畅行无阻,意识场可能极其强大,可以感知到常人无法获得的宇宙真谛。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佛学认识到的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在释迦牟尼时期出现过,后来把它发扬光大,就叫做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唯识学中的第八识,识是玄奘法师的翻译,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词了,以前翻译成别的东西,玄奘法师都不满意,后来就翻译成识,识就成了现代我们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词,知识、认识都是从这里演化来的。阿赖耶识是一种特别的识,它是含藏万有,又叫做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也称种子识。

  今天我只讲一点,阿赖耶识在佛学当中把它看作就是宇宙的本体,因此,可以说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由来都是它,我们看到的一切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变来的,阿赖耶识像大海,我们物质世界的一切都是大海表面上的波浪,波涛滚滚就变成我们客观世界周而复始的循环,这就是佛学对阿赖耶识的认识。

  我今天的主题是物理学,刚开始说是实证,后来我想了一下还是接近比较好,因为现在已经不能完全说是实证了,只是接近了阿赖耶识。那么我要说的就是物理学怎么样接近阿赖耶识,就是说物理学怎么样推出了存在一个东西就是跟阿赖耶识的相状大致相同,而且由这个东西变现出整个客观世界来。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

  在讲物理学怎么接近阿赖耶识之前,再说一点,学佛的人都知道,一个人能够实证并转化阿赖耶识就成佛了,历代的许多高僧大德毕生修炼的目标就是想转化阿赖耶识。为什么现在的物理学家不修证也能接近阿赖耶识呢?这是不是违反佛法的根本呢?其实不,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按照广义的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现在我们说的科学也是佛法的一种。如果释迦牟尼活到今天,他今天再转世入世了,他要讲佛法,我相信他就会用一种现代科学技术来讲。如果把科学的道理都搞明白,我觉得对于现代人修炼科学佛法非常有好处,就像你站在科学巨人的肩上,站得高看得远。

  二十世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期,这个时期大家都在享受自然科学创造的一切财富,比如像iPad、激光、我们手机的所有技术,我们现在物质生活的很多新东西都是来自于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但是,大家在享受这些巨大成就的时候都搞不明白这些自然科学的成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人去想。所以,霍金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叫《大设计》,前头就说哲学已死,就是说现在哲学已经死掉了,物理学正在解释整个宇宙。他说的意思就是这个,大家都在享受物理学的成果,但是没有人从哲学的高度去把它说清楚,不理解物理学的成果。那么今天我要讲的就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最新的成果,这个也是持续了一百多年的一个老问题,现在把它解决了。这个成果就有非常深刻的含义,我也希望把它的含义给大家说清楚。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这最初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他当时是批驳量子力学。我们想象有两个小球,从中间爆炸开了之后就迅速地往两边跑,跑得越来越远,你可以想象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如果在它们两个跑很远的时候,其中一个小球遇到了干扰,另一个小球会怎么样?大家都会想,另一个小球没事,它们俩都跑那么远了,彼此没有关系了,你干扰其中一个,另一个当然就没事,大家也许都会这样回答,物理学以前也是这样回答的。但是,现在量子物理的答案就变了。

  最初是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实验,但是一直到一九八二年巴黎大学才做成这个实验。这个实验是让由一个静止粒子衰变产生的两个纠缠态光子分别往相反方向运动,他让两个光子跑了很长一段距离以后,对其中一个光子进行干扰,测量一下它的状态。他就发现不管这两个光子跑得有多远,测量其中一个光子,另一个光子马上感觉到了,它也跟第一个光子一样,做出了自己相应的反应。

  这事就怪了,两个基本粒子发出以后跑得很远,干扰其中一个,两个却是协调一致的反应。这个实验很简单,但是,对于人类思想的影响应该非常大,可以说是震撼。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发现一个事情无法解释了,就是两个基本粒子,它们原来在一起,现在把它分开往不同的方向跑,有一个可能跑到银河系的边上去了,另一个跑到北京来了。我测量一下在北京的这个,干扰一下这个粒子,跑到银河系边上的粒子马上就感觉到了,它也会反应。这不是怪事吗?因为基本粒子是所有物质世界的基础,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物质世界,最后都是由这些基本粒子组成的。基本粒子这个怪事推而广之,就是一层一层思考下去,整个物质世界都会受影响。

  这个事情爱因斯坦最先发现,他推出了量子物理学的现象,他把这个称之为诡异的现象。他就说这个现象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有一种我们未知的信号传递方式,是两个粒子之间一直保留着的。不管它们跑得多远,一个粒子受干扰的时候,这个未知的信息传递方式就把信号传给另一个了,然后另一个就会反应过来,唯一能够想象的就是存在一个未知的信号传递的方式。但是爱因斯坦说,这个未知的信号传递方式是肯定不存在的,为什么呢?因为相对论的基础就是所有信号的传递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你跑得太远了,不论是什么信号传递方式,它的速度一定超过光速了,那就不对。

  所以大家一想,这件事就怪了,为什么两个粒子无论跑多远,干扰其中一个,另一个马上感觉到?难道是存在心灵感应吗?即使有心灵感应,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这就成了一百多年来最诡异的事。

  这个实验在巴黎大学一九八二年做出来之后,在物理学界又开始大讨论,大家觉得爱因斯坦说的是对的。但是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个机制找出来,怎么找到这个机制呢?第一,不可能两个粒子之间有信号传递,因为要有信号传递,信号就超光速了,超光速是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的注释,即光速不变的原理。如果没有信号传递,那么你怎么可能一个粒子受到任何干扰,另一个粒子都马上知道,而且也做相应的变化呢?

  这个时候,出来一个科学家,这个科学家是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波姆,这个人相当聪明,他的书现在还在西单书店卖,可惜很少有人读懂他的书,他的书里就解释了这件事。他就说其实两个粒子无论跑多远,只要一个受到干扰,另一个立刻就反应出来,这件事只有一个办法来解释,什么办法呢?我先拿他的图给大家看,他就用了这个图来解释。

  他就说,我们的世界就像这个大的鱼缸一样,里头有一条金鱼在游,假设最少有两台摄像机,一台从侧面观测这个鱼缸,一台从背后观测鱼缸,另一个房间里头有两台监视器。试想一个人进入到监视器的房间里头,他就能看到鱼缸里头有两条鱼,这两条鱼还不一样,因为一个是从尾巴部分照过去,一个是从侧面照过去的。这两条鱼很怪,无论其中一个做什么动作,另一个马上反应过来,而且都是同时的。

  他说我们观测到的基本粒子就是这种现象,鱼缸是宇宙的深层次的比喻,就是内在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相对于我们的客观世界就是宇宙本体。我们在监视器上看到的两条鱼它不是真的,它是幻影,是这条鱼的投影,这条鱼是三维的,两个投影是二维的,投影变成了两条鱼,那两条鱼无论怎么运动,一条鱼只要有什么感觉、做什么动作,另一条马上就有反应,这个反应不是说这两条鱼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说明这两条鱼都是幻影,真实的东西是在鱼缸里头,鱼缸这个三维的实体是一个真实的东西,监视器看到的都是幻影。

  这样一解释的话,就把这个事情解释通了。其实你看到两个基本粒子是我们通过监视器看到的投影“鱼”。这样的话,不管这个“鱼”受到什么干扰,采取什么动作的时候,另一条“鱼”都跟它采取相应的动作,协调一致,这是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幻影,真实的东西是在更深层次,维数更高的地方。

  再换一种方式,现在的监视器已经很多了,你到一栋大楼去,监视房里摆满了屏幕。一个人进电梯以后,就在好多镜头里出现,如果进去的人是一个乡下人,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监视器的存在,也不知道电梯,他只是看到荧光屏,就会觉得怎么这么多人呢?而且这么多人很怪,动作好像协调一致了一样。人类看到基本粒子就像一个乡下人进入到监视房以后,看到了那么多人影一样,每一个基本粒子就是监视器里头的一个影像,你看到了好几个影像,你认为是好几个粒子,实际上你错了,它在背后的深层次中只有一个,这个东西变现投影出来了这么多影像。

  佛学中间其实也有一个大鱼缸类似的例子。在唐代有一个贤首国师,他讲解法华经时造了一个八角亭,每一面都放一面大镜子,这些镜子互相照,人要站在亭子当中,你就看到,这个人影子重重无尽。如果你未察觉中间的人,就可能误认为这些影子都是人,他们的动作都稍微不同,但互相配合,你可能会做出结论,认为这些人一定是在互相心灵感应,但是显然这并非事实。这跟刚才那个鱼的例子是一回事。

  所以,我今天起的题目叫物理学走近阿赖耶识,实际上物理学走到了这一步,要用金鱼缸的投影来解释基本粒子是虚幻的,而金鱼缸才是本体,这实际上是走到了贤首国师的路上了。贤首国师早在唐代就解释了为什么你们所看到的一切物质都是虚幻的东西。

  现场问答:

  提问:朱老师,刚才按照您的思路走,我理解了,此时此刻如何理解朱老师在上面是幻影呢?实际上这是从近的角度说。

  朱清时:好,这就复杂了,就要到我的下一个问题了。我先把提纲说一下,物理学家发现我们现在的宇宙万事万物实际上都是投影,都像监视器上的投影。你现在上网百度一下宇宙投影,马上就会跳出一大堆文章告诉你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投影。是什么东西的投影?宇宙比金鱼缸要复杂多少倍,它是有一个宇宙的金鱼缸存在,宇宙的金鱼缸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一个很高维的东西。我们所有人、所有事,像我的本体实际上储存在这个宇宙的金鱼缸里头,我的一言一行,我现在做的每件事都储存在这里头,我过去做的事情也储存在这里头。我未来要做的事情也储存在这里头。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东西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他按照事情开始投影,感觉我好像在这里滔滔不绝显现出来了,但其实根源还是在这个地方。如果我讲的话你能够悟到了,我相信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

  提问:朱老师,是不是说我们这个地球只是多重宇宙的一个,就像摄影机的监视屏其中的一个,我们还可以在其他很多世界里有,但是粒子之所以在两个很远的地方有同样的反应,是因为这个本我是在宇宙的核心,或者在某一个地方?就像欧洲有一个小说叫《挪威的森林》里讲的一样。

  朱清时:本质的东西可以说无处在,又无处不在,你说它离得很远,实际上就在我们的身上。这个本质的东西,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所以,我们说很远很远就已经有空间的概念了,本体的东西是没有空间概念的,所以,不是离得很远,就跟我们紧紧贴在一起。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人类能够看到客观世界,下面我的第二部分就是要讲物理的理论,它是讲本体怎么能看到物质世界的。

  提问:在多维深层次的宇宙里,是没有时空的宇宙,所有东西都是投影的话,人是没有思维的,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

  朱清时: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这一点现代物理学已经比较有共识了,就是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运动,这个我也建议你百度一下宇宙、时间,你会看到好多文章的解释,这个时间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感觉,实际上在更深层次的本体上没有时间的,我们觉得有时间是我们感觉出来的一种假象。

  提问:如果说所有东西都是投影的话,那就是说人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

  朱清时:你这就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了,就是意识是什么东西。刚才我在讲客观世界、物质世界,其实应该是客观世界、物质世界再加上意识。这个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波姆的那本书里头最难看懂的也就是这个,如果用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的话,意识也是投影产生的,人的所有意识,如果用佛学的语言表达就是阿赖耶识进入你的身体以后,然后它的投影,它变成一个另一个意识,让你有思想、有感觉,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了。

  提问:网上有一篇文章,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就是说从月球往外看,人类是没有星空的,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说没有时空?

  朱清时: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文章,他说月球上拍的照片背景是黑的。但事实不是,人到月球上去,还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人现在用物理的科学办法是测不出来本体的,目前都是用科学的办法推理,推到现在发现要解决现代物理学中间的这么多矛盾,唯有假设存在一个本体,它变幻出投影出我们所有的现实世界。但是,你要想用科学的方法去测时空有没有,现在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所以,佛学能够做到的是一个人如果能够深入禅定,禅定了之后,可以在他意识深处找到不变的东西,产生万事万物的东西,所以他能实证阿赖耶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物理学       阿赖耶识)(五明学佛网:物理学       阿赖耶识)  

 唐思鹏居士:阿赖耶识的伟大意义 

 胡晓光教授:阿赖耶识刍议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一节 第一 

 陈兵教授: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黄忏华居士:阿赖耶识 

 其它: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清时)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九章 阿赖耶识的能力不灭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八章 阿赖耶识的四分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七章 阿赖耶识的异名 

 严耀中教授:从阿赖耶识之染、熏说生命现象——对中土唯识学 

 韩廷杰教授:阿赖耶识探源 

 池田大作:阿赖耶识—小宇宙第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