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无所求的奉献和精神力量,会让你一生都过得非常快乐


   日期:2015/11/20 19: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许多大家庭,为了争夺父母的遗产,亲戚、兄弟、姐妹各不相让,争得脸红脖子粗,这时如果家庭里有一些学佛、善良的人,便能维持整个家庭的运作。

  如果社会上多一些这样善良的人,遇事能先反省自己,不去责怪国家社会,这样社会就会祥和许多。但是如果自我反省的教育没有扎根,没有确实做好,就需要付出许多社会资源来关怀出问题的家庭。

  所以,我们应该要有每个家庭、每个成员之间都息息相关的概念,先从家庭开始关怀,一直发展到社会上,关怀需要被关怀的人。当付出爱心、行善的人愈来愈多,一个地方的生命层次就会愈来愈高、心灵境界也会愈来愈提升。

  如果心灵上有所提升,能以无所求、奉献的心态来对待周遭的一切,不管对象是你的儿女、家人,甚至是其它与你不相干的众生,你所付出的都是无所求的奉献、为他人着想的话,那么今生当你需要帮助时,就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你;当你需要安慰时,也会有人给你安慰。

  这种无所求的精神力量,会让你一生都过得非常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安定、满足。

  现代功利社会的名利倾向,让很多人养成不负责任的心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愿负责,做错事时不检讨自己,只会将自己的过错怪罪到别人身上。这也许是工商社会的竞争或物质太过发达的文明病吧!

  父母亲如此,小朋友当然也是如此。小朋友功课不好时,他可能会怪父母、老师,因为父母亲就是这样教导他。而有些人在公司不顺心时,则会怪老板、同事;老板不如意时,就怪下属。也有人赌博输了,就怪别人赢走了自己的钱,但是如果自己不贪,别人怎么能把你口袋的钱赢走呢?

  又像有些公司损失庞大钱财、倒闭时,只要你问原因,大部分的人都会说是被别人陷害的,是别人跳了他的票、亏了他的钱、倒了他的公司。

  如果找不到别人可以怪罪,便开始看祖先的牌位、家里的风水、祖坟有没有问题,很少有人会认为是自己的错。祖先往生已经那么久了,家中的牌位也只是为了纪念他们而立的一个象征而已,和你的遭遇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最密切的是自己心中永无止境的贪婪。

  可是人往往不想承担自己的过错,总想找一个人来代罪,如果找不到活人就找已经往生的。这是非常不好、不礼貌的一件事情,也对下一代的教育产生极负面的影响;就佛法上来讲,也是一种非常坏的造业方式。

  人必须透过自己来反观自心,看看是否贪念太多,过于贪恋别人的钱财或是意外之财。你们不是也讲「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吗?想要不劳而获,除非你的福报非常大,否则是不太可能的事。

  另:吃亏是福——嘎玛仁波切

  佛跟众生的差别在哪里呢?佛永远都是为众生而服务,到最后成就了自己;众生则是往往只为自己而服务,到最后却使自己堕落、痛苦终生。不用担心付出后得不到回报,就像诸佛菩萨一样,付出了那么多的慈悲,到最后他们成为佛或菩萨;而众生没有跟随着佛陀的慈悲、智能来修行,所以至今还在轮回当中,继续被烦恼、业障捆绑。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佛法。

  想就是愿力,要多发这样的愿力;但光有愿力仍然不行,还要付诸行动,叫行菩萨道。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要常常反观自己的身语意(即言行举止和心念想法),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去做了,是否真的舍弃了利益自己的心态,所作所为都是为他人着想。

  想想看,你今天有一百元,如果能够将五十元无私地奉献出去,与别人一起分享,却不希求回馈,那种无负担的快乐是无法言语的。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只有这么一点钱,给了别人十元就是一种付出,因而产生希望别人有所回馈的心态,这样就会倍感压力,只会有辛苦的感觉,而不容易有快乐。

  如果能将这一切的努力与付出当成一种快乐的奉献,认为这是众生的福报所应得到的,而自己能够做到这些事情,非常快乐呀!很多人问我会不会烦恼,会不会有压力。我觉得没有压力,能做多久就做多久。有一天我不能做了,双脚一伸,后面还是有人会接续起这个责任。就像我,永远没穷过,原因是我本来就没有任何财物,一生所得的财富,都是从左手进来,很快又从右手出去,却觉得一直都富有、满足,因为我有种“随时可以拥有很多物资,也可能随时变成一无所有”的心理准备。这并非告诉大家我有多伟大,而是期许大家以一种无所求的方式去实践自己的善念,那么大家的福报会愈来愈增长。如果你有这种不执著的心理准备,那就没有任何值得烦恼的事,因为你不预设未来将会拥有多少财产。当然,你们的财产是自己辛苦得来,跟我这种来自大众的供养不一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了“利益众生,到最后被利益的是自己”,我们付出的时候会得到很多快乐。

  不要暂时吃一点小亏,就认为自己被别人占了便宜。佛陀当时说要利益众生,但到最后也利益了他自己并且成佛了,而我们现在还需要靠他来度化。同样的道理,只要将自己的心胸开放,吃点小亏,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到最后过得平安快乐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因为你胸襟开阔,心情舒畅,没有嗔恨、嫉妒和贪念,心能“知足”便能“常乐”,不会造业。今生没有做坏事造恶业,我们就会很快乐,以后会延续今世的福报而更快乐。

  ——来源《了凡脱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奉献       善良)(五明学佛网:奉献       善良)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想成佛就要学会奉献 

 华方田教授: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 

 仁焕法师:愿意往生就等于愿意奉献 

 仁焕法师:奉献和享受 

 雪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奉献 

 传喜法师:奉献生命之歌 

 觉醒法师:广行四摄,利他奉献 

 觉醒法师:发扬佛教奉献精神——以上海玉佛禅寺为例 

 万行法师:有奉献精神的人才配出家为僧 

 贤崇·贤宗法师:快乐人生法则三种:奉献 使命 心量 

 供灯千篇文八十七:保持善良 

 心地善良的人,​上天眷顾,贵人帮助,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