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俗人)?


   日期:2015/11/24 17: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出家人不可以礼敬、供养和宴请白衣(俗人)呢?这绝非是出自于自己有什么特权或等级制度,或者是为了要凸显自己出家人的身份。因为以出家师父的智慧和慈悲,是决不至于如此造作的。

  其真正原因是因为出家的功德之大超出了想象,大家可能不知道,出家人的福德和功德远远大于在家人,故在家人礼敬供养出家人,不仅仅是广种福田,还能够修福积德;反之,不管出于什么想法,让出家人去礼敬白衣,则会折损在家人的福寿。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会很在意,为什么我来了,在这的出家师父不来迎接我、不接待我甚至不请我客,难道这里面有什么规矩吗?是的,原因就是前面所说,庙观之内的神仙菩萨们受的是十方香火,自然要保佑众生;出家师父接受的是十方供养,自然修行会努力精进,为众生传经布道,一生做的都是利益众生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师父用十方供养来宴请你,你是否能够承受得起这份香火,换句话说,你是否也可以和出家师一样,为了众生努力修行,是否已经利益众生了呢?所以,在《顺正理论》中有说:“诸天神众,不敢希求受五戒者礼,亦不求比丘礼,以惧损功德及寿命故。”想想,以天神的福德高于人类,都不敢接受比丘礼,也不敢接受受过五戒的在家居士的礼拜,一般在家凡夫有多大的福德堪受出家众礼拜?

  来看看下面两个出家人的故事:

  故事一

  黄檗禅师五十岁那年,有一次在行脚参访的途中,从故乡路过时,见到了日夜思念的老母亲。

  望着白发稀疏、满脸沧桑的慈母,摸索着为僧人烧水、做饭、洗脚,禅师的热泪夺眶而出。

  但毕竟是开悟的一代高僧,没有哭着扑进母亲的怀里,而是静静地接受了母亲的供养,他知道,这是让母亲修福得度的上上策。

  于是,黄檗禅师一边让母亲洗脚,一边对母亲说法,述说佛陀出家修行的经历,希望母亲能因此闻到佛法,得到安心。禅师为了不让母亲动情,只将右脚给母亲洗,却不把左脚给母亲洗。

  黄檗禅师接连二次返家,虽然觉得难舍难离,但还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脚,继续参访。邻居们忍不住告诉他的母亲说:刚才那个向你讲释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经常盼望的儿子啊。

  母亲听后说:“难怪声音好像我儿!”说后就急忙追出去,一直追到大河边。不巧,这时黄檗禅师已经上船,船也开动了。母亲不顾一切地跳到河里,不幸被淹死了。

  黄檗禅师站在对岸,目睹母亲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从中来,恸哭着说道:“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

  黄檗禅师即刻乘船返回,为母亲殡葬,并说一偈曰:

  “我母多年迷自心,如今华开菩提林。

  当来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就在黄檗禅师说偈的时候,乡人都看见他的母亲在火焰中升空而去。

  赞叹黄檗禅师的大孝大义,却也悲悯一切如母有情的执迷,祈愿众生皆能舍弃有为法,圆满菩提道!

  故事二

  在《四分律》中有记载:

  宾头卢尊者出家前是一个国家的大臣,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位。他的顶头上司——该国国王优填王每次到宾头卢尊者修行的寺院参礼,宾头卢尊者都只是坐着,没有起来迎接国王。有一次,陪同国王前去的诸位臣子看不惯,在回程的路上挑拨国王说:“宾头卢这样对待国王,实在是不礼貌、不尊敬。”说了一堆坏话。国王被激怒了,打算下次来寺时,如果宾头卢再不起身迎接,就杀了他。后来,当国王再去寺时,一到大门口,就看见宾头卢尊者走上前来迎接,一共走了七步。国王生气地说:“以前本王来的时候,你动也不动;今天为什么却下座来迎接呢?”

  宾头卢尊者平静地说:“国王以前来,都是带着善心来,所以我不必起座迎接。可今天却不同,国王是带着恶心来,如果我不起来迎接国王,恐怕会被国王杀害的。”

  优填国王听后,大吃一惊,稍后叹了一口气说:

  “善哉!弟子实在愚痴,不应该相信别人乱说,分不清凡夫与圣者,差点造成过错。”

  宾头卢尊者说:“国王!请你发露忏悔,可以避免堕入地狱受苦。但已经无法避免的是,由于我起来走了七步,你的福德受到了折损,七日后国王必将失去王位,遭受到十多年的痛苦。”

  果然,七天后,邻国率兵来攻打,优填国王被打败活捉,戴上锁链被囚禁十二年。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是否得到了启发或启示呢?

  对于没有信仰的俗人自不必说,即使一些修行多年的在家信士、居士,有时候到了道院或者寺院时,也会很在意师父、法师是否对他好?是否出来迎接了自己?有没有热忱招待?为何不宴请他?

  更有甚者,如果师父有一次表现的不热情的话,就决定以后就不再搭理了,仿佛自己很重要、很尊贵,而所有这些出家师父们只是吃他“头路”的。这是一种很错误的心态,不但不能得到利益,反而会折损自己的福德和寿限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出家人       迎接)(五明学佛网:出家人       迎接)  

 其它法师:七十二条铁证—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贡献( 

 温金玉教授:太虚大师: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出家人 

 道坚法师:出家人有自己的事业吗 

 道坚法师:出家人可以在社会大学里进修学业吗 

 如瑞法师:出家人的根本 

 如瑞法师:作个快乐自在的出家人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供养佛菩萨或出家人的福德较多,而布 

 如悟法师:出家人的生活教育 

 明贤法师:出家人以孝达道、以道全孝 

 月悟法师:出家人为何姓释 

 月悟法师:出家人一心行道,不愁衣食 

 万行法师:怎样做好一个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