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错误的回向,是损减福德和摧毁善根的祸首


   日期:2015/11/26 8: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初学佛者对佛教的道理不太懂,回向善根时希望自己贪执的人多得一点功德,以自私和偏执的想法不舍得把积累的念佛、磕头、放生等福德善根回向给众生,其实这样回向所得反而福德非常小,而且善根很容易就被彻底毁坏。所以,哪怕一个小小的善根,今天布施一毛钱,或者念1遍观音心咒,或者用1分钟的转经轮,若回向给一切众生证得菩提,那么你没有获得佛果之前,此善根永远不会消失。

  作为大乘行者,发愿或者回向必须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且不仅是利益个别众生,应该是利益一切众生。

  以前一个农夫的妻子去世了,他请无相禅师为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后,农夫问:“禅师,我妻子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禅师说:“佛法如慈航普渡,不只你妻子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都能得到利益。”农夫不高兴地说:“我妻子非常娇弱,其它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把善根只回向给她,不要给其它众生?”禅师开导农夫:“如果将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就像阳光普照大地,既能利益无量众生,你妻子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这样何乐而不为呢?”农夫听后勉强答应了,但又提出一个条件:“我的邻居姓赵,这个人经常害我,你在回向一切众生时可不可以把他排除在外?”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既然是一切众生,哪里来的排除在外?”农夫听后一片茫然。很多世间人就是这个农夫的心态,回向善根时希望自己贪执的人多得一点功德,不希望自己讨厌的人得到功德,甚至个别没有真正发起菩提心的大乘行人也是这样的。这种有亲怨分别的回向就是有毒的回向。今后大家在回向善根时最好安住于无缘的境界中,如果做不到这样,也要想到: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怎样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不会将善根只回向给家人亲友,更不会排除损害过自己的人。如果回向时真要排除损害过自己的众生,那一个一个算下来,最后可能剩不下几个人了。以自私或者偏执的想法来回向善根,其实这样回向所得的功德很小。如果能以广大心回向善根,比如自己读诵、思维《普贤行愿品》以后,发愿让所有众生获得这些善根,尤其是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众生获得这些善根,这样回向不仅功德很大,而且自己会很快获得成就。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什么情况会毁坏善业呢?

  在入菩萨行论中索达吉堪布讲述了四种摧毁善根的因:

  有些未发大乘菩提心的人,积累的念佛、磕头等福德善根,基本上没有回向给众生。其实这样不是很好。如果没有回向给众生,善法很容易被毁坏。记得《极乐愿文大疏》有一个偈颂,讲了四种毁灭的因,如云:“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也就是说,积累的善根若没有回向,通过四种因可以摧毁:

  一、颠倒回向:自己闻思、布施等善根,回向让某某众生生病、某某众生痛苦、摧毁某某怨敌……这样的发心叫颠倒回向。

  二、不回向:假如行持善法而没有回向,善根很容易耗尽。当你生嗔恨心或者做一些不如法行为,原来的善根就会毁坏。

  一般而言,藏传佛教对善根回向非常重视,我今天转完塔以后,马上要念一个偈颂回向,没有回向就比较担心,好像出门没上锁,害怕小贼把家里的东西偷走了一样。藏地很多人从小就有这种观念,包括我自己在内,还没有上学时,每天晚上父母和我们几个孩子吃完饭,就开始念一些莲师心咒、观音心咒。有时候还没有念完,我们小孩就睡着了,父母马上把我们叫起来,要求回向善根再去睡。所以长大之后,我不管做什么样的善法,都会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回向。不仅仅是我,我附近很多同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包括一些在家人,每天工作特别忙,但有时到寺院听经闻法、作一些布施,最少也是念一个偈颂作回向。这种传统非常好,如果没有回向,毁坏善根的因比较多,因此一定要回向。

  三、宣扬:到处说自己做了什么功德、积累了什么善根,这样炫耀功德,也容易毁坏善根。但如果回向完了,再怎么宣扬也没事,因为你门锁得紧紧的,就算四处说“我家有好多钱,保险柜里有什么存款单”,别人也只是羡慕而已,想偷也偷不了。

  所以回向的确很重要,毕竟我们凡夫人的习惯是:做一点善法就昭告天下,生怕别人不晓得,而若造了很大恶业,想方设法隐瞒,不让大家知道。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也讲了,很多人哪怕念的咒语多一点,也喜欢告诉大家——我念了10万遍啊!我修了3遍五十万加行!……如此炫耀则会毁坏善根。当然,你回向完了再说,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四、生后悔心:你以前行持过一些善法,但因恶友、恶劣环境的影响,事后产生一种悔心,这也会毁灭善根。

  以上是毁灭善法的四种因,大家一定要注意,若远离了这四种因而回向,功德是很大的。回向的功德,偈颂中是这样说:“回向无尽道,增上并转变。”回向是不可思议的一种方便,依靠回向,就像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不断增长一样,自己的功德将越来越增上。通过回向还可以转变善根,这一点更为重要:回向给今生,就会成熟今生的善根;回向给来世,就会成熟来世的善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虽然理想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想快乐这一点是每个人的愿望。快乐的途径各种各样,有些人想即生快乐,有些人想来世快乐。即生快乐的,有些喜欢钱财;有些喜欢打扮;有些喜欢地位、名声。来世快乐的,有些想再来人间享受快乐;有些想获得天界的快乐;有些觉得这些是束缚,理应超越而获得解脱。而解脱当中,有些只想得到声闻缘觉的解脱;有些则不愿独自解脱,唯一的目标是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

  人人的目标都不相同,但皆可依靠回向来实现。就相当于一块金子,金匠可用它来做不同的东西,它可以做成佛像,也可以做成耳环,甚至可以做成盛不净粪的器皿。若是如此,它的价值是不同的,做佛像的金子,会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做耳环的金子,只是一个装饰品;做盛不净粪器皿的金子,谁见了都非常唾弃。我们回向也是这样,比如念了3万遍观音心咒,有些人回向自己健康,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盛不净粪的器皿;有些人回向自己获得寂灭果位,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装饰品;有些人回向给天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这相当于把金子做成佛像。同是一个善根,通过发心和回向可转变为不同的功德,因此,我们以后做善事时,务必要以大士道的发心来回向。

  回向能满足你的意愿,实现你所求的目标。《文殊刹土功德庄严经》云:“何人发何愿,如是而实现。”故而,发愿和回向很重要。(发愿和回向之间的差别,我在前面也讲过,今天不再赘述。)善根回向给菩提和众生,这个功德永远也不会耗尽,《慧海请问经》中说:“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尔,未获菩提其不尽。”一滴水落入大海里,大海没有干涸之前,这滴水也不会干涸。同样,哪怕一个小小的善根,今天布施一毛钱,或者念1遍观音心咒,或者用1分钟的转经轮,若回向给一切众生证得菩提,那么你没有获得佛果之前,此善根永远不会消失。反之,假如你做了非常大的善法,却没有回向,善根则很容易毁坏。

  因此,以后做大大小小的善法,最后一定要回向。我们藏传佛教的修行人一般都是这样,我不是说藏传佛教如何了不起,但这个传统非常符合佛经。我小时候也不太清楚,放牦牛时跟大人一起转佛塔、转嘛尼堆,转完了以后,大人都会要求:“先回向了再下来。”我回向了才允许去说话、做事。

  有些人恐怕没有这个规矩,念完观音心咒也不回向,就随随便便做其他事情,或者去听课时,没听完就中途走了,即使听完了也不回向,这些行为都说明你对佛教还不不了解。

  当然,你回向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应该完整念一遍《回向品》或《普贤行愿品》,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但若没有这么多时间,我们也可以念诵从“文殊师利勇猛智”至“为得普贤殊胜行”的八句两个偈颂。龙树菩萨说过:这八句两偈是整个《普贤行愿品》的精华。或者如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所说,可以念诵释尊因地时以自己血肉布施罗刹时所诵的回向文,我们每天讲完课都用这个来回向,即: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无垢光尊者还说,回向文应当是一地以上菩萨所说的真实语,不能是凡夫人随随便便造的回向文。以前我们学院就有道友跟我说:“我今天造了一个《回向品》,你以后可不可以天天念这个?”假如他是一地以上的菩萨,那倒没有问题,但如果不是的话,法王以前也讲过,有些人只是一种善心的回向,这不一定能成实。因此,要念的话,就应该念登地圣者的回向文。比如,法王如意宝在印度金刚座造的《愿海精髓》,我们就可以经常念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