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陈大惠: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


   日期:2015/12/13 9: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前一个时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师父身边的时候就向老人家来求教,这个问题是个很原始的问题,你看世间无论是世界各地的宗教还是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包括佛家,它都有一个特点:戒恶从善。可以说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未曾谋面的,你说相差几千年,中国和外国都没见过面的,但是大家异口同声教给天下人就是这件事情---断恶修善。换句话说,把善要增长,把恶要给它断除掉,那么这个问题呀,原始的问题我就想到了,恶和善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恶断掉要去修这个善?那你比如说何出此问呢?

  大家就疑问哪,怎么会想起问这个问题来呢?你看师父老人家常常讲,【三字经】上第一句话「人之初 性本善」,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自性,它无善无恶,所谓纯净的自性,所以这个「人之初 性本善」这个“善”哪,它不是善恶的善,是赞叹的意思,善哉善哉,太好啦!「人之初 性本善」那个“性”是自性的意思,那么现在问题就出来了,佛法也告诉我们,人的自性里边清净无染,你看人家问什么是学佛?四句话,第一句话是什么呢,「诸恶莫作」,恶的先断掉;第二句「众善奉行」,比那个又提高了一级;

  第三个呢,「自净其意」,这句话了不得,师父常常讲,把自己信念里边善的恶的都拿掉,无善无恶,这叫什么呢?把自己的意念、心地给它打扫干净,善的也不好,也把它打扫干净,本来无一物嘛,自性里没有这个东西嘛,所以也要把它拿掉,自净其意呀,你说我恶的不做了,好,拿掉,那做了好多善事也得把它拿掉,这叫自净其意。然后呢,「是诸佛教」,这就是佛教啊。

  我们通过佛教的这个宗旨、这四句话,我们就能够佐证师父老人家、古大德还有【大藏经】上佛陀的教导,说的都是一桩事情,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人的自性本自清净,六祖能大师所讲的,开悟之后他形容我们的自性,佛性,它的特点,本自清净,什么都没有,如果这里边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业障,那就是烦恼,我们就想请教师父一个问题,说自性是本自清净的,它什么都没有,无善无恶,那为什么还要修善,这是为什么?

  它自性里边无善无恶,为什么要偏重这个善呢?为什么要修它呢?话又说回来,这个问题好像有一点愚痴,但是确实是想问,那修恶不行吗?修恶是不是也能成佛呀?成菩萨、阿罗汉,可不可以呀?换句话说,根本的问题就是善和恶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我们学习这么多年来很根本的一个问题。我曾经有幸请教师父,师父就跟我讲,自性确实是无善无恶,但是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要从善上去修,我就没听懂,我这个疑问还一直在心里边,善和恶到底什么关系,既然自性里没有这个东西,好,我就在这儿常常地思维。

  这个【十善业道经】常常讲啊,观察善法,思维善法,想不明白,那么今天我们上午这个研究员班大家在一起,我就提了这个问题,那么这里边讲到了「陀罗尼」,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总持一切法,让善念常常生,让恶念不起,陀罗尼,我又想起这个问题来,这个善和恶为什么要保持这个善,多修善,让大众多修善,不要造恶,这善恶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记得我还曾经请教过师父这个问题,「能生万法」,那是不是说善的也是自性生的、恶的也是自性生的?

  所谓「烦恼即菩提」,菩提和烦恼其实都是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那它们不是一样的嘛,那既然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专修善不修恶呢?修恶不能见性不能成佛吗?这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今天我就请教师父,今天师父回答第一句话,师父先咳嗽了一声,提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在认真听,师父说第一句话,现在的人,大众,世间众生都已经堕落到了最低谷了,然后师父又讲,确实自性里边无善无恶,师父又讲到现在社会很多乱象,杀盗YIN妄已经到了极点。

  师父大概讲了有十多分钟这个问题,讲到最后就讲到传统文化,讲到【弟子规】这些,这个问题就没信儿了,这个师父说完了之后又该其他同学提问题了,我们在那儿就感恩师父,还是没说,不行,这个疑问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了,不吐不快呀,突然之间我就想到啊,好多年前师父说这个协会有好多,让我去取,我也到那儿请了这么一套,当时协会有,师父说你看,三个玻璃片,这是这个小的这个塑料纸片,这是黄色的,它很淡,接近于透明,应该是什么都没有,你看现在咱们之间,在我和摄像机之间什么都没有,这是什么呢,这就是自性,「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它不是精神现象,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自然现象,什么都不是。

  但是呢,它能生万法,它什么都包含,这个需要我们慢慢体会,这是指自性,无始无明,它起了一念无明,起了个妄念,没有开始,突然起来的,它要是白色透明的那就好办了,它现在有点颜色呀,这点颜色,换句话说,本来是没有的,大家看我脸就变了颜色,我看这个世界变成黄的了,变色了,本来不是这样,本来是这样的,这一妄念起来,就迷了一分,大家看到,迷了一分,这个就是什么呢?最轻微的,最轻微的什么,最轻微的恶,它离纯净纯善差这么一层,这就是什么呢?

  妄想,对吧,这就是恶呀,它就不善哪,「人之初 性本善」破坏了,加了一层妄念,然后呢,可怕在哪里呢,人不能在这时候觉悟,他继续迷上加迷,很快,你看这有个蓝色的,这比它呀,比这黄的,又不清楚了一些,又严重了一些,蓝色的,这是什么呢,这是分别,他就把这个世界就开始分开了,这是木头,这是水,这是铁,这是土,这是人,他就开始分别了,在妄念上边又加了一层分别,我看这个世界就看得更不清楚了,对不对,为什么呢?不但有妄心还有分别心,我看什么,看什么都怎么样,看什么都不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三字经       恶和善)(五明学佛网:三字经       恶和善)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附:佛教三字经(全文)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叙述古德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劝学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器世间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界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涅槃四德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四无量心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六度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二因缘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四谛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眼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