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曾国藩的治家方法


   日期:2010/5/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转载)

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讲究伦理道德的国家,中国人一向对「家」的观念非常重视,大学上就有所谓「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说法。治家与治国的范围虽然有大小的分别,事物虽然有繁简的差异,推究到它的原理原则,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今天借着介绍曾国藩的治家方法,希望您能对中国的伦理思想有更真切的了解。进而对于整个中华文化的精神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据说曾文公在二十岁以前,虽然读书为文,但未确立大志,到二十一岁那年,才立志学圣贤,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号「涤生」,这「涤生」二字,便是在这个时候改的,改后他痛下决心道:「涤是涤去旧污的污秽,正如袁了凡所说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他又给自己写一道座右铭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曾公治家,以恪守祖训为要务,他在家书中,时常提醒家中兄弟子侄,应当记着祖父治家的八个大字,就是早、扫、考、宝、书、蔬、鱼、猪。曾公为了使家人不忘记祖训,曾将他祖父星冈公的遗训,编成家规,他说道:「昔吾祖星冈公最讲治家之法:第一要早起,第二要打扫清洁,第三要诚修祭祀,第四要善待亲族邻里。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接,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庆必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吊,此四事之外,于读书种菜等事,尤为刻刻留心。故余近写家信,常常提及早扫考宝书蔬鱼猪者,盖祖父相传之家法也。」

  曾国藩居官三十余年,他治身治家之节俭,也是世所罕见。在杨公达所编的曾公轶事中曾经记载:「公秉性节俭,平时不穿帛制的衣服。当三十岁生日时,曾做了天青缎马褂一件,在家从不轻易穿,只有遇到庆贺及过年时才穿一下。这件衣服藏了三十年,还像新做的一样。曾公还曾经开玩笑地对人说:『古语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但是在我看来,衣服还是旧的好穿』」又相传曾国藩每餐只吃一样荤菜,当时的人尝称他为「一品宰相」。

  曾公治家,虽然以恪遵祖训,编纂家规为先务,对于教训子弟,更是不遗余力。曾公教训子弟之道,大致不外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消极方面以告诫子弟不可骄傲怠惰为主。他说:「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又说:「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贤弟欲戒子侄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为了箴砭骄惰,积极方面,曾公告诫弟子,以谦勤为主。他说:「弟为余照料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曾公先世,半耕半读,曾公虽然闻达,仍然希望家中子弟能继承家风,他说:「我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勿存半点官气。」又说:「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的榜样,一代疏懒,二代YIN佚,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四弟较九弟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惰样子,至要!至要!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曾公教训子弟,无论是积极的训导,或为消极的制止,其目的无非想要使子弟能自树立,所以在曾公的日记上曾记载道:「所贵乎世家者,不在多置良田美宅,亦不在多蓄书籍字画,在乎子孙能自树立,多读书,无骄矜习气。」

  想要教训子弟,必当先正其心,以身作则,曾公说;「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排场,往往轻慢师长,讥弹人短,所谓骄也。由骄而奢、而YIN、而佚,以致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而子弟之骄,又多由于父兄为达官者得运乘时幸致显宦,遂自忘其本领之低,学识之陋,自骄自满,以致子弟效其骄而不觉,吾家子侄辈亦多轻慢师长,讥弹人短之恶习。欲求稍有成立,必先力除此习,力戒其骄。欲禁子弟之骄,先戎吾身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

  男耕女织,乃中国过去农业社会之下常有的现象。曾公为了保持半耕半读之家风,所以恒以耕种事教导他的子弟,以纺织事警戒他的妇女,有一句谚语说:「教妇初来。」曾公当新妇初至其家时,也主张施以教训,但是应当用渐进的办法。他曾说:「新妇始至吾家,教以勤俭。纺织以事缝纫,下厨以议酒食,之二者,妇职之最要者也。孝敬以奉长上,温和以待同辈,此二者,妇道之最要者也。但须教之以渐,渠系富贵子女未习劳苦,由渐而习,则日变月化,而迁善不知,若改之太骤,则难期有恒。」

  曾公对于家庭,最重和睦,曾说:「兄弟姒娣,不可有半点不和之气。」中国不是有一句俗话吗?「家和万事兴」。曾公对于家庭,固尚和睦,对于近邻,也以和睦为主。在他寄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上曾说:「李申夫之母尝有二语云:『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警戒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我家初移富?,不可轻慢近邻,酒饭宜松,礼貌宜恭。除不管闲事,不帮官司外,有可行方便之处,亦无吝也。」

  曾公治家的方法,大抵遵守祖训,他善待邻里的主张,就是其祖星冈公所谓「人待人,无价之宝」也。

  由以上的叙述,大家可以感觉得到曾公对于家事异常关怀,除了与祖训有关外,还有其它的原因。曾公尝说:「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俭,虽一旦罢官,尚不失为兴旺气象。若贪用衙门之热闹,不立家乡之基业,则罢官之后,便觉气象萧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这一段话可以说是曾公久历宦途,饱经世故后的切身感受,有一句话说:「家庭是事业的基础。」我们从小就深受家庭的影响,长大后,说不定也要组织家庭,希望今天介绍的治家方法,对您的现在或未来,有些许的帮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曾国藩       家庭)(五明学佛网:曾国藩       家庭)  

 惟觉法师: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悟光法师:密教思想与生活 密教与家庭生活 

 于凌波居士: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其它法师:如何处理家庭危机(大愿法师) 

 仁焕法师:家庭伦常道德是根本 

 仁焕法师:家庭果报现前 

 仁焕法师:佛法与家庭 

 仁焕法师:家风好家庭才好 

 仁焕法师:关于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