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劝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


   日期:2016/1/6 6: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接手书,不胜欣慰。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不观“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之言乎?

  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观境不明,以躁心浮气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前功。故《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

  《四帖疏》错讹甚多。光二十年前先曾约校。去年南京羊皮巷观音庵妙莲和尚要其本去另刻,明年当可出书,祈为请阅。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崇明黄玉如书”

  念佛一法,当依净土经论为准。末世众生,业重障深,依《观经》修观,尚难成就,是以莲宗诸祖多皆专主持名。以持名易故,相续即生。

  至于摄心方法,种种不一。随其人之根器用之,自得其益。若夫最为切要之法,总不过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字。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丁福保居士书七”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

  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因兹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

  印光大师:“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吴希真居士书二”

  念佛“念”字,万万不可加“口”。许多人皆作“唸”,则失义之至。

  持名念佛一法,普利三根。观像、观想,唯心地法门明白之人则可,否则或致起诸魔事。持名念佛,加以摄耳谛听,最为稳当。任凭上中下根皆有利益,皆无弊病。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唐瑞岩居士书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持名念佛       观想念佛)(五明学佛网:持名念佛       观想念佛)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四章 持名念佛 

 张秉全居士:持名念佛,有事持理持 

 妙境法师:持名念佛与念佛三昧 

 传明法师:形象教育法——观想念佛 

 宽运法师:弥陀本愿与持名念佛 

 月悟法师:持名念佛不能代替一切修法 

 法藏法师: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 

 宏圆法师:为什么作恶多端的人,持名念佛也能生到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持名念佛时,即是心印放光时 

 净土法门法师:持名念佛,叫无上深妙禅,禅就是止观 

 信愿法师:持名念佛,得甘露滋润 

 如何修持“持名念佛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