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法语(九)


   日期:2016/1/7 7: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信愿再继续向大家报告《善导大师法语》。

  上回我们看到第二点信弥陀本愿第五段文,今天我们从第六段文接下去看。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这段文是出自《往生礼赞》,前面几回也有介绍过,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深重的誓愿,以光明名号要摄受教化十方众生,众生要如何受阿弥陀世尊光明名号的摄化呢?但使信心求念。所以这一段文也同样,善导大师教我们信受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救度。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本愿成就,光明名号才成就,四十八条大愿愿愿成就。法藏菩萨成佛了,才有佛的威神光明广度众生,阿弥陀佛的光明不可思议。在《无量寿经》世尊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佛佛道同,为何诸佛的光明不及阿弥陀佛的光明?因为诸佛没有像阿弥陀佛有以名号誓言对十方凡夫绝对救度,没有。阿弥陀佛愿力第一,超世大愿就是超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诸佛的誓愿,所以光明最尊第一。就是因为愿力第一,所以要救度众生的法缘不可思议,我们在教界可以看到很多初入佛门的行者,虽然对世尊经教的道理不是很明白,但也会一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虔诚的称念。尤其是年纪很大的老菩萨,不认识字,道理了解的也很有限,但是念佛却是很认真。由此可见阿弥陀佛的名号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实在很有缘,连三岁的小孩什麽事都不懂,他看到出家人都会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名号要救度众生的誓愿,可以从这里看出,连三岁小孩都会念佛,阿弥陀佛名号要救度众生的殊胜方便真的不可思议。

  「但使信心求念」,信心讲信,求念讲行,同样具足信行,在求念前面先讲信心,就是行是建立在信的基础。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开示,无论在《观经四帖疏》,或是《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只要讲到念佛,一定都会讲到信心。

  讲念佛、讲信心也无非说出修持净土教的所有,因为净土教的修学没有离开这两方面:「信心」、「念佛」,有时候说信心就是包括念佛,以信摄行,有时候说到念佛就包括信心以行摄信,各举一边。这就是祖师在开示佛法的技巧要领。念南无阿弥陀佛,对阿弥陀佛建立真实的信心流露出口称之行,信心求念,信在前行在后,信行一体。为什么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在《般舟赞》、在《观经四帖疏》,要一再彰显信心与念佛?因为这是世尊在《无量寿经》所开示的,善导大师所开示的也没有离开世尊在佛经所开示,佛陀与祖师所说的道理相通。世尊在《无量寿经》解释第十八愿就是在第十八愿的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诸有众生就是十方众生,十方众生闻信阿弥陀佛的名号,内心产生信心欢喜的一念,当下就安住在不退转佛道的阶位。往生在信心欢喜一念就决定,为何闻信名号的心中会起信心欢喜的一念?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果号可以使我称念的当下往生决定,当然内心就欢喜了,欢喜念佛能往生。如果内心怀疑、顾虑,念佛不知道能不能往生?怎么会欢喜?欢喜心一定生不出来。诸位!在你生活中曾经有什么事令你非常的高兴,如果有你回想看看一定是对你有所利益的你才会高兴。

  譬如说与相爱的人结婚,这很高兴,完成终身大事;譬如说考上理想的学校非常的高兴;譬如说中了大乐透二千万非常的高兴,对自己有所利益,才会生出高兴的心。

  「欢喜踊跃」,「踊跃」这两个字是在形容欢喜的心情非常的强烈,「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内心有很欢喜的心情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如果有,又是为什么?如果不知道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会高兴?犹如买大乐透,如果还没开奖不知会中奖,怎么会很高兴?如果开奖了,知道自己中了第一特奖二千万,一定是非常高兴。所以对我们凡夫而言,可以得到往生决定,一定是很高兴念佛。

  我们一生学佛、念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往生成佛,要不然何必那么认真,一天佛号念三千声、五千声,乃至三万声、五万声呢?学佛修行不论修持任何一个法门,难道不是为了要成佛吗?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满足成佛的愿望,在现在当下就决定,怎么会不高兴?一定很高兴。所以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欢喜是信心流露的心情,信心是从听闻名号的本愿妙义所产生,所以信从闻生,闻从名号生,信心是从听闻名号而产生。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要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这样信行才会究竟圆满,修学净土才不会偏失。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使」这个字,有显示他力的意义,因为弥陀世尊在因地,发深重的誓愿,以光明的名号要度化十方的众生,才使十方的众生起信心念佛,所以就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来触动,我们念佛的动机,所以这个信心叫做他力的信心。因为有父母先对我们的生育、教育、养育,所以才使我们生出孝养父母之心。所以站在父母对我们的爱心呵护、真心照顾,我们会生出孝养父母之心,叫做他力。

  阿弥陀佛对我们十方众生发愿修行绝对救度在先,我们闻信名号在后,所以我们的信心是来自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愿行功德的牵动、引导,所以信心建立在阿弥陀佛这方叫做他力信心,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发愿修行成就西方依正庄严,成就六字果号,我们信心要建立在哪里?无从建立起,所以净土教是他力教。

  我们从《观经》看到韦提希夫人她亲眼目睹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非是韦提希夫人她自己之能,是因为佛力的威神加持。所以净土教是他力教一点都没错,《观经》的经文细细研读几遍就可以印证,净土他力绝对的救度是真实不虚的。韦提希夫人是凡夫,凡夫受到逆境的考验苦恼无量,所以仰靠佛的慈悲愿力,使这个苦恼消失。我们从《观经》的经文知道,韦提希夫人在第七观华座观,亲眼目睹西方三圣的真身妙相,当时韦提希夫人的心情,在《观经》得益分的经文说,韦提希夫人看到西方三圣的心情是「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韦提希夫人原本被逆子阿闍世太子苦恼,阿闍世太子拿剑要将母后韦提希夫人杀死,幸好有左右两位大臣月光与耆婆的劝阻,才使韦提希夫人逃过一命。但是阿闍世太子为了要防止韦提希夫人前往七重暗室奉食父王,所以将母后韦提希夫人关在深宫内院,不能外出,用意就是要将父王频婆娑罗王活活饿死在七重暗室之内。阿闍世太子为了要篡夺王位,因此杀害父母。韦提希夫人感受到人情的冷暖,被逆子关在深宫之内非常的伤心,因此遥向灵山顶礼佛足,世尊当时在灵山演讲《妙法莲华经》,说到第二十三品〈药王菩萨本事品〉,世尊有神通,知韦提希夫人心之所念,知道摩竭陀国的王宫之内发生人伦的悲剧,因此离开灵山来到王宫为韦提希夫人开示《观经》一部的教法。

  韦提希夫人聆听释迦世尊的开示,到了第七观,世尊要为韦提希夫人开示观阿弥陀佛莲华座的观法,除苦恼。世尊还没有说莲华座的观法,此时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应声即现,住立空中,令韦提希夫人亲眼目睹,韦提希夫人睹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忧愁苦恼的心就消失了,换了信心欢喜的心情。所以睹见西方三圣,就是消除苦恼最好的方法。

  诸位四众佛子!将来你我在临终阿弥陀佛现前要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我也一定会像韦提希夫人内心非常的高兴,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还会没有正念吗?还会颠倒?还会执着、还会贪恋、还会看不开、还会放不下?不会啊!我们现在是在平生就是因为烦恼障眼不能亲眼目睹西方三圣真身妙相,所以一边念佛一边怀疑,佛珠拿着虔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真的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难免在心中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凡夫要亲眼目睹才肯真实相信,这是凡夫的疑心。经文白纸黑字世尊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了,我们看到《观经》的经文,还不肯老实相信,这不是烦恼很重吗?这不是疑心很深吗?所以有佛现前威神加持,自然凡夫之心就不颠倒、不凌乱。所以《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净业行者在临终阿弥陀佛现前,威神加持,令心不乱。

  所以我们在平生念南无阿弥陀佛,将来在临命终一定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现前接引、往生西方。不是我们千念万念念到没有烦恼、没有妄想、念到入禅定证三昧、念到清净心现前、智慧心现前、禅定心现前才在临命终感召阿弥陀佛现前接引,实在不是如此,是因为我们平生念佛之因,感召在我们临命终佛菩萨现前,因为佛菩萨现前才使我们安住在正念、心不颠倒、意不凌乱,实在是如此。

  诸位看《法然上人全集》的开示,法然上人对刚才信愿所说的这个道理说了很多,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也说了不少。所以我们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有信心,是建立在阿弥陀佛誓愿对我们绝对的救度。但使信心求念,信心是因为信佛的名号对我们绝对的救度,并不是信自己修行的功德力,名号可以利益众生,使众生得到解脱。有时候道理说很多,不容易建立真实的信心,用故事来做佐证或许会令人感觉到别有体悟。所以信愿来讲一个念佛往生的公案,让诸位对六字果号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可以建立真实的信心,佛陀证悟无上的果位之后,很多人跟着佛陀出家修道,在佛陀的教导之下,很多人成就阿罗汉,解脱了生死。

  在很多阿罗汉之中有一位阿罗汉,他发愿要救度过去或现世

  与他有缘的人,不论现在生为人或是畜生,他也要想尽办法运用神通救度他们。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阿罗汉度化了很多人皈依佛陀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唯有今世的母亲还堕落在地狱之中,想不出办法可以救度。因为这位阿罗汉的母亲在生前不尊重长者诽谤三宝,所以死后堕落地狱,受到火海、刀山之苦。由于她的罪业深重,虽然她有罗汉的儿子也无可救拔,可是孝子救母心切,这位阿罗汉他自己没有办法,就想用其他的方法要救度他的母亲出离地狱之苦。阿罗汉入定用他的神通看到有一个小国的国王,年纪轻轻可是生性凶恶,竟然杀死自己的父王而夺得国家与王位.这就与阿闍世王一样,杀害父王频婆娑罗王谋夺国家与王位,杀父弑君的罪业一定受苦无穷。阿罗汉运用神通,知道这个大逆无道的昏君只剩七天的寿命,死后马上堕落地狱,与阿罗汉的母亲刚好是同一处受苦。为了救度自己的母亲跟这一位国王以及在地狱受苦的人,阿罗汉就展现神通,将半个身体悬挂在这位国王的王宫之中,国王看了非常的害怕,拔刀想要将他杀害,可是还没有砍到,刀自然脱手落地了,国王感觉很奇怪,正想要发问的时候,悬挂着半身的阿罗汉先开口说:「你的王位是不是夺来的,杀死父亲篡夺王位,你知道你的罪重如山吗」?如果你还不赶快忏悔,七天后你就会死了,死了以后会堕落地狱,今天我特别来告诉你,要你赶快忏悔,免得堕落地狱受苦。国王听了内心既惭愧又害怕,听说剩七天的生命死在眼前,才知道自己的过错,七天之后他将要入地狱受苦国王哭丧着脸向阿罗汉哀求救济,阿罗汉怜愍他的愚昧,对他说:你的寿命只剩七天的时间,要修诸功德已经来不及了,我告诉你:在七天当中你可以放下一切,诚心诚意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靠着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力,你就能得度。国王听从罗汉的指示,一心一意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果然到了第七天国王死了,他自己很清醒知道堕入地狱,由於他七天念佛的功德,所以他到了地狱的时候,一点畏惧都没有,还是一样称念佛号,当佛号在他的心口发出的时候,地狱一片的清凉,徘徊在两边的刑具不翼而飞。这时候满狱的罪犯跟着国王一同念佛,大家诚恳称念,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契,这位国王与阿罗汉的母亲,跟地狱里面所有的罪犯都解脱超生往生西方。这是佛号令一位杀父篡位的国王不堕地狱而往生西方,藉着这位国王念佛的因缘,使阿罗汉的母亲跟地狱的众生能够听到佛号,异口同声称念,通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诸位四众佛子!从这个公案当中,我们来思惟几个问题。第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位国王或罗汉的母亲或地狱的这些的众生自己修行之能吗?如果是,这个国王才念佛七天而已,这位罗汉的母亲在地狱里面听到佛号跟着念,以及在地狱里受苦所有的罪魂异口同音跟着念六字果号往生西方,如果说往生西方是行者自己修行之能,那么这位罗汉的母亲与地狱的众生,他在地狱里也是只有念佛,这位国王同样也是只有念佛,可见是佛号的威神功德力使行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第二个问题我们来思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行者念佛念到所谓的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才往生的吗?如果是,那么这位国王念佛只有七天,这位罗汉的母亲与地狱所有的罪犯也只不过跟着这位国王一起念佛,才没念多少佛号,就与阿弥陀佛相契相应、往生解脱了,哪有什么念佛的功夫可言?念佛要念到功夫成片、入禅定的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乱,如果没有念个三、五年,或是三十年、五十年,一天三、五千声,乃至三、五万声的称念,怎么有办法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七天的念佛,很多打过佛七的净业行者有证悟念佛三昧?有证悟功夫成片?有证悟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

  信愿在家之时就打过不少佛七,我老实跟大家报告,我既没有念到功夫成片、也没有念到事一心不乱、也没有念到理一心不乱,所以还没有修学阿弥陀佛的本愿法门之前,内心非常的不安。一天念佛六个小时不是没有在用功,但内心很不安,每天佛珠拿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很精进称念,为了要让自己时时可以聆听到这句圣号在八识田中熏习。所以我在家之时穿居士服,一定在居士服前面的口袋里放一台念佛机,时时聆听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在八识田中熏习,以求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甚至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很怕念佛心中有妄想、有烦恼而无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怕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愿、行三资粮不够,这种担心、顾虑一直到修学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后才消失。

  现在信愿还是一样念珠拿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也是一样念佛机随身带着,聆听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但是现在我的心中没有怀疑、没有担心、没有顾虑了。因为我知道每一念的佛号南无阿弥陀佛都带有阿弥陀佛对我绝对不弃的救度。我明白了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第二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决定往生,第三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决定往生,声声的南无阿弥陀佛都决定往生。所以安心称念、放心称念、欢喜称念、感恩称念,心中欢喜的心情很难说出。过去念佛跟现在念佛,所念之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样,能念之心不同。

  「念佛」这两个字,念是机,佛是法,机法一体,能念之心所念之佛,能所不二。是能念之心使我们安心,或是所念之佛使我们安心?诸位净业行者!你细细去思惟,故事中的国王为了篡夺王位,害死父王,以因果定律要堕无间地狱。可是这位国王七天的寿命念佛,虽然堕落在地狱,因为念佛之力故,没有受到任何的刑罚之苦,而使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因为在地狱里念佛,让罗汉的母亲与同地狱的所有罪犯,一同念佛往生西方。这不是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愿力绝对的救度吗?如果不是道理怎么说得通,如果说众生要自己修行,修到断烦恼证菩提才能往生,那么这位国王与罗汉的母亲与地狱里的罪魂他们怎么会有断烦恼证菩提的功夫功德呢?没有啊!没有念佛的功夫可言,也没有修诸功德可言,那么他为什么能往生解脱?所凭藉的是什么?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愿力绝对的救度,也就是善导大师所开示的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往生】。

  九品的往生都是乘佛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使我们安心,阿弥陀佛的接引使我们放心,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六字洪名,阿弥陀佛的接引就在六字洪名。我们要如何与阿弥陀佛机教相应、生佛一体?至诚念佛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能念之心,无论用什么心情念佛,所念之佛都绝对加以救度,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如此。

  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在四十八条的大愿之中,第十八愿法藏菩萨讲得非常清楚明白: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位国王与罗汉的母亲与地狱的所有罪犯,就是乃至十念的修因,阿弥陀佛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誓言绝对的救度。不论是人道的众生,或地狱道的众生,都是在十方众生之中。所以任何一个人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可以契入阿弥陀佛的慈悲愿海之中。因为有往生之因,有愿有行,往生之因就具足。

  诸位四众佛子!你我有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念佛,往生之因愿行具足。名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具足信、具足愿、具足行,后面我们就会讲到善导大师的六字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南无」二字具足归命与发愿回向,「阿弥陀佛」四字具足行,所以归命就是信,发愿回向就是愿,南无成就信与愿,阿弥陀佛成就行。所以「南无」二字,加上「阿弥陀佛」四字,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具足信、愿、行。这在六字释我们会详细探讨,所以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法藏菩萨为十方的众生成就往生三资粮在名号之中。所以众生如实信受本愿、称念名号,就契入阿弥陀佛的愿海,具足了往生信、愿、行三资粮,念佛成佛道理就是如此。

  过去信愿在家之时,非常虔诚念佛,一心求生西方。可是没听闻过阿弥陀佛的本愿,不知道念佛一定往生的道理。所以虽然精进用功念佛,心中的不安经常问自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资粮信、愿、行今天修这么多了,不知道够不够?很怕不够。所以有时候比较没空,可以一天念佛五、六个小时,就会烦恼。烦恼今天要往生的资粮累积得不够,所以信愿在家就发心讲经弘法,四处为人助念、流通法宝,无论经书、录音带、佛像、往生被、金光明沙,到处与有缘的人结缘,经常为人助念,帮忙一切苦难的众生。需要经论、录音带信愿尽量提供他,希望他在菩提道上能够因为我的帮助可以好好修学佛法。我为什么要这麽认真弘法护法?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足够。所以念佛之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到处累积往生的资粮,希望往生信、愿、行三资粮可以具足。

  但是看很多经论想要从经论之中去了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资粮到底要多少才足够,不论看什么的经论都没有这样的记载。如果以六十分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才足够来说明,五十九分就是不够,六十分才足够,可是哪一部经、哪一部论有记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资粮一天佛号要念多少才足够?都没有记载。

  后来信愿得遇阿弥陀佛的本愿,从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才看到原来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资粮,在名号里面,法藏菩萨早就为我们成就了。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归命」就是信。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就是愿。南无成就信与愿。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弥陀佛成就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以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是归命、是发愿回向、是其行。信、愿、行具足的道理,必得往生。

  所以念佛一定往生,因为要往生的三资粮,信、愿、行在六字果号圆满具足了。这时候内心很高兴、很放心了,多年来一直要找往生资粮到底是多少才足够的答案,在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的六字释得到答案。这时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三资粮具足了;二念南无阿弥陀佛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三资粮也具足了;念念的佛号称念都是具足了往生三资粮,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这位国王与罗汉的母亲与地狱所有的罪犯能够解脱超生,就是因为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就是如此。我们对可以往生的道理,分析得很详细,就是要让诸位四众佛子,了解念佛能往生的道理,而内心安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声声的念佛都是相应阿弥陀佛的念佛,都是决定往生的念佛,这样当然心中的顾虑、怀疑、担心就消弭了。本愿的念佛与通途的念佛,所念之佛号同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能念之心境不同而已。诸位有智慧的四众佛子!你要安心念佛或是担心念佛就在于你了,信愿希望你能够一生安安心心、欢欢喜喜念佛。

  时间的关系,今天讲到这里,信愿祝福四众佛子,当生成就,念佛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诸佛光明       成就)(五明学佛网:诸佛光明       成就)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们的心跟佛号一接触,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成观法师:地藏法门系列 四、地藏法门修行自我鉴定及成就次 

 万行法师:成就来自专注力 

 陈兵教授: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开愿法师:信心是成就的基础 

 贤崇法师:成就无上正觉的五心 

 张秉全居士: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梦参法师:世界成就品 

 杨曾文教授:慧思大师成就佛国净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