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最究竟,最正确的知见,缘起的真理


   日期:2016/1/21 11: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在《缘起赞》中说:“由见宣说何等法,智者宣说成无上,胜者见诸缘起法,垂示教诫我敬礼。世间所有诸衰损,其根乃为无明暗,由何观照能还灭,是故宣说缘起法”。

  每每想到缘起甚深的道理,我都会由衷地赞叹。人类只要存在于世间,即便来自不同的国家、归属不同的种族,但每日辛勤地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可现实中的很多人奔波一辈子却并不快乐,会在失望、迷惑、悲哀、伤感等种种痛苦中度过一生。为什么呢?因为无明的缘故啊!

  无明就是不明白真理是什么,因为自己存在错误的知见造恶业,想要快乐非但无法得到,痛苦却如波浪般地遭受,不断地漂浮在苦海之中,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就像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所说的“心欲舍离诸苦海,现于诸苦转趣近,虽欲安乐而愚昧,摧坏已东如仇人”的道理一样。

  这主要是我们颠倒了因果缘起而遭受了痛苦,所以要去除痛苦,得从根本上认清痛苦的来源是什么,找到对我们现实与究竟的损害在哪里。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由于断除烦恼首先要认知烦恼的过患”,我们明白是烦恼夺走了我们的快乐,是烦恼象痛苦的波浪一样袭击、损坏我们的一切的。

  那观察一下烦恼是永恒还是无常?如果烦恼是永恒的,那就真的没有办法,怎么都断除不了,我们会一直烦恼下去,永远得不到快乐。如果不是永恒的,那么烦恼从哪里来?现在,我们观察一下,看看烦恼究竟从哪里产生的。比如说今天有个人说我一句很难听的话,我很不高兴,生气了,这就是一种烦恼,那么烦恼是因为别人说我难听的话吗?如果我们不在意,这会不会没有烦恼呢?那么烦恼在哪里?其实是在我们的心里,我们认为他侮辱了我,所以气愤,然后进一步嗔恨,回他一句更难听的,随后这件事情在我们心里停留了一段时间,少至几分钟多至几天,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生气。想想自己生气的这个过程,在心里反复地思量这件事情,烦恼也相续地出现在心中。因而烦恼不是外在环境的什么人或是事情引起的,是在自己心里产生的。因此要根除烦恼只有在自己内在的心相续中才会找到遣除的方法。

  要遣除无明——即错误的知见必须用光明智慧来对治,光明智慧是什么?是最究竟、最正确的知见,那就是了知缘起的真理。

  什么是缘起呢?“缘”是条件和关系,“起”是生起,缘起就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依、因缘而灭、互相关联、互相依赖、互不离开、和合而生的意思。“此有故彼有,此生帮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说的缘起法则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是无自性、无体性、无自相,无真实性、胜义无自性和无性相,非孤立非偶然,都要依赖种种条件所生灭。因此无常的有为法则依赖因果缘起所生,无为法则依赖自己的法性所生。

  因依赖种种的条件所生之法则无法单独、自立和自主,可以细心留意观察,有哪件事物不是依缘起而生呢?我们看到眼前这张桌子,认为是有形的物体,但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一下,是由无数个原子、中子、电子、夸克等相互链接而成。以前的物理学家认为原子、中子,是最小的物质,是不可分的;后来,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研究到中子是可分的,可由电子组成,电子也还是可分的;现在研究到最小的物质是夸克。那么夸克可不可分?夸克也是可分。最终不会找到不可分的物质。现在物理学中弦论观点说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宇宙就是由各种不同的振动模式相依、相引、相互作用而组成,这就是佛教的“性空缘起”的道理。

  有位很有名望的法师曾说:“宗大师是说单空者”。那是他在发表言论之前没有认真研读过宗大师的《金蔓论》、《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大小胜观》等著作。宗大师在论中说:“智慧离方便则束缚,方便离智慧则束缚,方便摄持智慧者则是解脱,智慧摄持方便则是解脱”,这你如何解释?方便与智慧缺一,能到达究竟金刚持果位吗?不要说智者、初学佛者,就是一个小孩子也知道仅剩有一只翅膀的鸟怎么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呢?

  口出此言的所谓的“知识人”或法师断章取义,没有真正领悟到性空缘起和缘起性空的本义,没有领悟到缘起性空的道理,当然就没有领悟到如来本意,即《三主要道》:“现相缘起真实不虚妄,性空不执远离诸承许,若时见此二理各别现,仍未通达能仁深密意。”

  世界上所有的法聚集诸多直接或间接的条件,或依赖别的事物由缘起相续和合所生灭。第三世贡唐仓丹呗珠美在《胜观难解疏》中言:“由此何者法了知因缘所生的法,则了知无法自相所生而当下了知缘起性空。了知何法依赖别法所生则当下会领悟性空缘起的道理”。因此要了知万物无法自立,无法单独生存。领会“空”者,自会领会“缘起”;领会“缘起”者,自会领会常与无常法或有为法和无为法皆是无自性与无体性。

  如此了知者,亦即体悟如来在《三主要道》中言:“空与缘起同起非更迭,若唯观见缘起不虚妄,即而灭除实执所执境,尔时正见观察乃圆满”的本意,从而消除我执,得到解脱,证得“无我我所”之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究竟       知见)(五明学佛网:究竟       知见)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六章 禅悟 领悟人生的 

 惟觉法师:正知见──九十七年春季学界禅七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感应法门、方便法门与究竟法门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人生的究竟意义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身心双修方为究竟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五节 

 蔡惠明居士:学兼三藏,志在宣法——道安大师的佛教知见和活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