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受益匪浅


   日期:2016/1/22 18: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无疑是自取灭亡。

  ▷“风水无益”,即谓如若为人不善,多行不义,其不仅上愧祖宗,更是下损子孙。

  二、不孝父母,奉神无益

  《论语》有云:“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百行孝当先。一个人无论你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头上戴了多少光环,但是如果对父母不孝,所有的荣誉都将黯然失色。

  ▷“奉神无益”,如果对父母不孝,无论你对神是多么虔诚,多么的敬仰,一切都是假的。

  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诗经》有言:“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一个家庭,父母是根基,兄弟是枝叶。只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家业才得以繁茂。兄弟姐妹倘且不能与之和睦交好,何必言友。

  ▷许多人在外交友彬彬有礼,坦诚相待;在家里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实在是本末倒置之举。

  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意思说古人读书是为了自己,今人读书是为了别人。为了别人而读书,即是要博取别人的认可,行为浅薄媚俗。而为了自己的读书,是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

  ▷简单说,读书是为了修身正行。如若读了满腹圣贤之书,却只为了炫耀自身,行止不端,可谓读书无益。

  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孔子教导弟子正当的行事规范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敬,谨慎而亲仁,泛爱众,学友余力,则志于文”。“

  作事乖张”乃谓为人处事不讲情理,偏执,处处标新立异。

  ▷乐于哗众取宠、居心不良之人,其聪明才智往往被人利用,成为作恶的工具。

  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满招损,谦受益。”

  谦谦君子之道,从来得到世人赞赏。读书博学为何?通古至今,纵横捭阖,修身养性而已。越懂学问的人,越能谦虚做人。

  ▷若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咄咄逼人,则只能说尚未领略古人为学的最高境界了。

  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即是时运不济之时。运气也是一种实力,此时应该注重加强身心修养,提高自身实力,则时机自然送上门来。

  ▷“妄求”即是乱求,孜孜以求本不属于自己的时机,反而忘了反身自求,此时即使得到了机会,也会很快失去。

  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妄取人财,即是不义。无功受禄,中饱私囊,顺手牵羊,都是不义之举。

  ▷妄取人财,拿来布施,美其名曰借花献佛,其实只是伪善。不如凭借自己的双手勤劳奋斗,以善心布施,如此方能心安理得。

  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孟子曰:“吾善养我浩然之气。”

  元气,是精神丰富、正气充盈的内心状态,是人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根源。

  不惜元气的人,行的是匹夫之勇,以为自己力量无穷,却往往被各种外界力量摧折得元气大伤。

  ▷元气大伤之后,寄希望于灵丹妙药救治,治得了标,但治不了本;治得了一时,治不了一世。

  十、YIN恶肆欲,阴骘无益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阴鸷,就是积阴德之意,积小善而成大功德,防小恶以免损功德。

  如若生活放纵奢侈,荒YIN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

  ▷达人先自达,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艰苦朴素开始。

  为人处世,都知道少说话多做事才是正途。可是有时做得过头,大多适得其反。林则徐的“十无益”告诫世人:横冲直撞的做事,反而无益。

  凡事三思而后行,不必急于求成。宁可少做,不可乱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受益匪浅       成就)(五明学佛网:受益匪浅       成就)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们的心跟佛号一接触,念念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成观法师:地藏法门系列 四、地藏法门修行自我鉴定及成就次 

 万行法师:成就来自专注力 

 陈兵教授:如何发真实菩提心?其成就的标准的是什么? 

 开愿法师:信心是成就的基础 

 贤崇法师:成就无上正觉的五心 

 张秉全居士: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梦参法师:世界成就品 

 杨曾文教授:慧思大师成就佛国净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