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行的重要


   日期:2016/1/24 19: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但一个人的气质,格局,是修出来的。很多人把佛学当成一种知识来学,知识是白纸黑字,无法了脱生死的。又把努力做事当成一种修行,其实能力都是练出来的。而一个人,要具足吞天吐地,涵盖乾坤的格局,这就需要修了。

  古代禅师走出来,都是巍巍堂堂的。而且禅师看天地,都是涵盖乾坤,容纳下乾坤的人,心量自然广博。去过丛林寺院里,有句话铁打的寺院,流水的僧。寺院一直都在,僧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丛林是什么?就是树林,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古代出家的,什么样子的都有。有皇帝出家,宰相送儿子出家,也有不识字的出家,甚至杀人放火后去出家,或者造反失败后出家。这些都不足为奇。都能一一包容,这也说明了佛教的容纳百川的气度。我们应该学习祖师大德的包容。

  一个人的成就,就看他的气度和格局。佛所以成佛,佛的心量如虚空,可以包容九法界的众生。六道众生的种种习性,佛都了知,而且包容。在大丛林中,可以允许任何人来挂单,丛林是佛教包容的一种体现。

  人常常会执着自己的东西,而丛林寺院的存在,也是破这个执着。在丛林中,什么都属于你,你可以做任何清规内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个东西属于你。出家人,生归丛林死归塔。死了,就在海会塔埋了。或者像虚云禅师一样,把骨灰和面粉,洒到海里和鱼虾结缘。什么都不带走。这是解脱者的境界。需要修。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的重要       包容)(五明学佛网:修行的重要       包容)  

 圣轮法师:宽恕容忍无怨仇 海阔天空任遨游─「宽恕包容」的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包容的人生 

 明奘法师:尊重包容理解共进 

 沈海燕教授:论一心包容宇宙万法 

 雪漠:用包容的目光看其他宗教 

 达照法师:禅者的包容 

 卢志丹居士: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 

 宽运法师:内地与香港之间应多些包容和理解──北京两会期间 

 悟澹法师:包容,换来一种人生的自在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用佛法的平等和包容心打败私心和劣根性 

 嘎玛仁波切:心量大小,是长期德行的培养,人人都喜欢被包容 

 学习大地的包容之修​习——杭州三天竺法镜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