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大智度论》详论忍辱


   日期:2016/1/25 18: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云何瞋惱人中而得忍辱?當自思惟:一切眾生有罪因緣,更相侵害。我今受惱,亦本行因緣,雖非今世所作,是我先世惡報,我今償之,應當甘受,何可逆也!譬如負債,債主索之,應當歡喜償債,不可瞋也。

  復次,行者常行慈心,雖有惱亂逼身,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修忍行慈。時,迦利王將諸婇女,入林遊戲;飲食既訖,王小睡息。諸婇女輩採華林間,見此仙人,加敬禮拜,在一面立。仙人爾時為諸婇女讚說慈忍,其言美妙,聽者無厭,久而不去。迦利王覺,不見婇女,拔劍追蹤;見在仙人前立,憍妒隆盛,瞋目奮劍而問仙人:汝作何物?仙人答言:我今在此修忍、行慈。王言:我今試汝,當以利劍截汝耳鼻,斬汝手足,若不瞋者知汝修忍!仙人言:任意!王即拔劍截其耳鼻,斬其手足,而問之言:汝心動不?答言:我修慈忍,心不動也。王言:汝一身在此,無有勢力,雖口言不動,誰當信者?是時仙人即作誓言:若我實修慈忍,血當為乳!即時血變為乳。王大驚喜,將諸婇女而去。是時林中龍神,為此仙人,雷電、霹靂,王被毒害,沒不還宮。以是故,言於惱亂中能行忍辱。

  復次,菩薩修行慈心,一切眾生常有眾苦:處胎逼隘,受諸苦痛;生時迫迮,骨肉如破,冷風觸身,甚於劍戟;是故佛言一切苦中,生苦最重。如是老、病、死苦,種種困厄,云何行人復加其苦?是為瘡中復以刀破!

  復次,菩薩自念:我不應如諸餘人,常隨生死水流,我當逆流以求盡源,入泥洹道。一切凡人,侵至則瞋,益至則喜,怖處則畏。我為菩薩,不可如彼,雖未斷結,當自抑制;修行忍辱,惱害不瞋,敬養不喜,眾苦艱難,不應怖畏;當為眾生興大悲心!

  復次,菩薩若見眾生來為惱亂,當自念言:是為我之親厚,亦是我師,益加親愛,敬心待之。何以故?彼若不加眾惱,我則不成忍辱;以是故言是我親厚,亦是我師。

  復次,菩薩心知,如佛所說:眾生無始,世界無際,往來五道,輪轉無量。我亦曾為眾生父母、兄弟,眾生亦皆曾為我父母、兄弟,當來亦爾。以是推之,不應惡心而懷瞋害。


我们自己饮水,现在我们知道,水,乃至于一切万物,都有见闻觉知,都能懂得人的意思,所以你给它善的讯息,它确实会变得很善很美,这是博士给我们做实验的。譬如比如我们平常喝的这杯水,你在水上贴个「感恩」,贴个「爱」字,这个水的质量就特别好,你要是相反的,贴个我「我讨厌你」、「我恨你」,那水的质量就特别不好,甚至于常常喝人会生病。然后你就懂得为什么大悲水能治病,就是这道理。

现在我们晓得水有见闻觉知,我们用大悲咒水晶杯,这就是大悲水。什么时候贴上去,一个小时以后你再喝,它确实就管用,你不会念也没关系,水会看,所以这个方法很好。

结缘 大悲咒水晶杯 敬请加微信18680571807  长期结缘 全年流通


  復次,思惟眾生之中,佛種甚多,若我瞋意向之,則為瞋佛;若我瞋佛,則為已了!如說鴿鳥當得作佛,今雖是鳥,不可輕也。

  復次,諸煩惱中,瞋為最重,不善報中,瞋報最大;餘結無此重罪。如釋提婆那民問佛偈言:

  何物殺安隱?何物殺不悔?何物毒之根,吞滅一切善?

  何物殺而讚?何物殺無憂?

  佛答言:

  殺瞋心安隱,殺瞋心不悔;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

  殺瞋諸佛讚,殺瞋則無憂!

  菩薩思惟:我今行悲,欲令眾生得樂。瞋為吞滅諸善,毒害一切,我當云何行此重罪?若有瞋恚,自失樂利,云何能令眾生得樂?

  復次,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壞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以是之故,應修忍辱。若眾生加諸瞋惱,當念其功德;今此眾生雖有一罪,更自別有諸妙功德,以其功德故,不應瞋之。

  復次,此人若罵若打,是為治我;譬如金師煉金,垢隨火去,真金獨在,此亦如是。若我有罪,是從先世因緣,今當償之,不應瞋也,當修忍辱!

  復次,菩薩慈念眾生,猶如赤子。閻浮提人多諸憂愁,少有歡日;若來罵詈,或加讒賊,心得歡樂,此樂難得,恣汝罵之!何以故?我本發心,欲令眾生得歡喜故。

  復次,世間眾生,常為眾病所惱,又為死賊常隨伺之,譬如怨家恒伺人便;云何善人而不慈愍復欲加苦?苦未及彼,先自受害。如是思惟,不應瞋彼,當修忍辱。

  復次,當觀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觀罪福,不知利害,不自憶念,當墮惡道!善言忘失,不惜名稱,不知他惱,亦不自計身心疲惱;瞋覆慧眼,專行惱他。如一五通仙人,以瞋恚故,雖修淨行,殺害一國,如旃陀羅。

  復次,瞋恚之人,譬如虎狼,難可共止;又如惡瘡,易發、易壞。瞋恚之人,譬如毒蛇,人不喜見。積瞋之人,惡心漸大,至不可至,殺父、殺君,惡意向佛。如拘睒彌國比丘,以小因緣,瞋心轉大,分為二部。若欲斷當,終竟三月,猶不可了。佛來在眾,舉相輪手,遮而告之言:汝諸比丘,勿起鬥諍!惡心相續,苦報甚重!汝求涅槃,棄捨世利,在善法中,云何瞋諍?世人忿諍,是猶可恕,出家之人,何可鬥諍?出家心中,懷毒自害;如冷雲中,火出燒身!諸比丘白佛言:佛為法王,願小默然!是輩侵我,不可不答!佛念是人不可度也,於眾僧中凌虛而去,入林樹間寂然三昧。瞋罪如是,乃至不受佛語。以是之故,應當除瞋,修行忍辱。

  復次,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則至佛道。

  問曰:忍辱法皆好,而有一事不可:小人輕慢,謂為怖畏;以是之故,不應皆忍。答曰:若以小人輕慢,謂為怖畏而欲不忍,不忍之罪甚於此也!何以故?不忍之人,賢聖善人之所輕賤;忍辱之人,為小人所慢;二輕之中,寧為無智所慢,不為賢聖所賤。何以故?無知之人,輕所不輕;賢聖之人,賤所可賤。以是之故,當修忍辱。

  復次,忍辱之人,雖不布施、禪定,而常得微妙功德,生天上、人中,後得佛道。何以故?心柔軟故。

  復次,菩薩思惟:若人今世惱我,毀辱、奪利,輕罵、繫縛,且當含忍。若我不忍,當墮地獄,鐵垣熱地,受無量苦,燒炙[火+(諨-言)]煮,不可具說!以是故,知小人無智,雖輕而貴;不忍用威,雖快而賤;是故菩薩應當忍辱。

  復次,菩薩思惟:我初發心,誓為眾生治其心病。今此眾生為瞋恚結使所病,我當治之,云何而復以之自病?應當忍辱!譬如藥師療治眾病,若鬼狂病,拔刀罵詈,不識好醜,醫知鬼病,但為治之而不瞋恚。菩薩若為眾生瞋惱罵詈,知其為瞋恚煩惱所病,狂心所使,方便治之,無所嫌責,亦復如是。

  復次,菩薩育養一切,愛之如子;若眾生瞋惱菩薩,菩薩愍之,不瞋、不責。譬如慈父撫育子孫,子孫幼稚未有所識,或時罵詈、打擲,不敬、不畏,其父愍其愚小,愛之逾至;雖有過罪,不瞋、不恚。菩薩忍辱,亦復如是。

  復次,菩薩思惟:若眾生瞋惱加我,我當忍辱。若我不忍,今世心悔,後入地獄,受苦無量;若在畜生,作毒龍、惡蛇;師子、虎狼;若為餓鬼,火從口出。譬如人被火燒,燒時痛輕,後痛轉重。

  復次,菩薩思惟:我為菩薩,欲為眾生益利,若我不能忍辱,不名菩薩,名為惡人。

  復次,菩薩思惟:世有二種:一者、眾生數;二者、非眾生數。我初發心,誓為一切眾生。若有非眾生數:山石、樹木,風寒、冷熱,水、雨侵害,但求禦之,初不瞋恚。今此眾生是我所為,加惡於我,我當受之,云何而瞋?

  復次,菩薩知從久遠已來,因緣和合,假名為人,無實人法,誰可瞋者?是中但有骨血、皮肉,譬如壘墼;又如木人,機關動作,有去有來。知其如此,不應有瞋!若我瞋者,是則愚癡,自受罪苦。以是之故,應修忍辱。

  復次,菩薩思惟:過去無量恒河沙等諸佛,本行菩薩道時,皆先行生忍,然後修行法忍。我今求學佛道,當如諸佛法;不應起瞋恚,如魔境界法。以是故,應當忍辱。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故能忍,是名生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忍辱       大智度论)(五明学佛网:忍辱       大智度论)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佛教「学忍辱」的意义 

 惟觉法师:忍辱与忏悔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林国良教授:忍辱行与社会责任 

 其它法师:大智度论提要 

 大安法师:忍辱修福 

 圣凯法师:《大智度论》在南北朝的流传及其影响 

 慧光法师:修道瓶颈、勤修忍辱 

 慧光法师:布施、忍辱成就菩萨行门 

 慧光法师:忍辱是悲智圆满的前方便 

 宽运法师: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