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如何才能离苦得乐?


   日期:2016/1/31 21: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乐与苦原是相互对待而安立的。人们因苦而追求快乐,试问谁不希望离苦得乐?可是世人所追求的乐,以佛法来看其实都是苦。世人所感受的,不外是依于身、心顺益之事。一般人所追求的快乐,大部份离不开财富、名誉、地位、健康、家庭和睦(事业、婚姻、感情、家庭)、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等,就好像上文所说四小王的愿望一样。佛法认为这些快乐都是暂短的、不真实的,况且当一个人沉迷于五欲之乐时,身、口、意三业往往不循正理、正道,一举一动都是起惑造业,如是便种下了未来的苦果。所以,佛法所讲的真正快乐,如经中所说:寂灭为乐或涅槃第一乐。

  但如何才能达到这第一乐的涅槃境界?正如《大庄严论》中云: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无病第一利,利是利益,什么叫真实的利益?没有病。

  知足第一富,世间人追求富贵,什么是富?知足是富。过去佛弟子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所以说第一富是知足。

  善友第一亲,诸佛菩萨就是我们的善友。

  涅槃第一乐,涅槃的意思,根据玄奘大师的翻就是圆寂,也就是功德圆满,清净寂灭,这是第一乐。

  《地藏经》中佛说的,常生人天,受胜妙乐,这个胜妙乐,决不是世间五欲六尘之乐,决不是世间名闻利养之乐;世间种种之乐,在佛法里面称之为坏苦,不是真乐。胜妙乐才是真正之乐。如果我们能够明白其中的真义,果能回头、觉悟、认真的修行、学习,最后定能将一切烦恼灭尽,到达涅槃的妙境,那是一种不被系缚、寂静、清凉、自在的快乐,此时“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就是将苦痛的根本彻底消除,证为涅槃之乐。

  当然了,涅槃之乐,是离欲法、是出世法。然而在世间法里,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怎样才是喜悦的人生?而世间人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又是什么?

  一次,孔子去泰山旅游,在半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自弹自唱,神情十分愉快。

  孔子颇为讶异,便问老先生:你为何这么快乐呢?

  老先生回答:我怎能不快乐呢?人为万物之灵,我幸运能出生为人而不是禽兽,这是我第一件乐事。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地位相差很远,我又能生为男人,这是第二件乐事。人的寿命长短不一,我没夭折,而活到九十岁,这是第三件乐事。

  孔子又问:你有三件乐事,可是我看你衣物简陋,就知道你生活贫困,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忧吗?

  老先生笑着说:哈哈!钱财是身外之物,贫穷也是一件平常的事,只要淡泊明志,身心安泰,消遥自在,贫穷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孔子再说:你年纪这么大了,不怕死之将至吗?

  老先生回答: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死亡只是人生暂时的终点,好像坐车到了终站就要下车,我心无牵挂,有什么事让我害怕呢?

  说完,老先生又继续弹他的琴。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所谓知足常乐,多贪则忧。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心宽必然自在,放下自得安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离苦得乐       知足)(五明学佛网:离苦得乐       知足)  

 惟觉法师:如何过知足常乐的人生?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知足惜福谈衣着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慧门禅师:慧门禅师法语 佛法是离苦得乐的好方法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念佛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为冥阳两界离苦得乐而念佛 

 仁焕法师:如何才能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知足常乐 

 仁焕法师:愿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 

 仁焕法师:断烦恼才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