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对今生和来世,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日期:2016/2/4 16: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也许你正处于人生顺遂的阶段,感到做人真的非常好,对“出离心”也没什么兴趣,也不愿给自己安排更多闻思修佛法的机会。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你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顺利,人道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不欲临,有谁能逃得开呢?知道有“苦”,非常重要,这样遇到“苦”,才不会惊慌失措。对今生和来世,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而,当各种事情纷至沓来之时,人们往往感觉并没有准备好,迷盲、无力,不知道如何从中解脱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是因为之前没有信仰,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追求小我的财富、名利、眷属等等,我们心中,大多只关心和自己有关的家人、爱人、朋友,对财富、名利、亲情、友情、爱情等看得很重。虽然我们觉得这些很重要,但对解开自己的迷茫和疑惑却没什么帮助。如果凡夫俗子所重视的人事物,能够帮助自己远离烦恼和痛苦,悉达多王子也就不用出家了,后来也就不会有释迦牟尼佛,因为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全解决了,不用放弃国王的权力、家庭的财富和妻子家人……事实上,并非如此啊!

  如果你想要更从容地活着,就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从有一个信仰开始,让生命寻找到平衡。一个佛弟子,因为懂得因果,就不会在遇到太多权力、财富的时候昏了头,他会认识到自己眼前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前世积德行善得来的,如果现在不好好珍惜,很快就会消失。

  同理,有了信仰后,即使遇到灾难、困难和烦恼,他也会理解这是前世造业的原因,只要好好忏悔,承受这个业力,恶报过后自然就是善报。无常在那里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善报,也不可能永远都是恶报。学好佛法,心里就会有一杆秤,称量自己的是非对错与善恶,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善的平衡,而不会被恶业压得失去了重心。

  为了避免自己未来遇到事情时,手足无措,心慌意乱,就要事先给心找一个家。无论遇到什么打击、困难,都可以回到心的家去疗伤,让自己好起来。

  红尘中,人们一直为了买房子、车子,为了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衣服、包包、饰品等等,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却从来没想过,这日子过得其实像是行尸走肉一般。灵魂在哪里,从来没有去观察过,心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快乐,也没观察过,却把偶尔的满足感当作快乐的来源。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真是抵挡不了,也无法应对,心没有找到家,灵魂就无处安放,在危机四伏中,到处都有堕落的危险和苦痛。

  假设你为心找到一个家,无论遇到什么事,你有自己的信仰,有佛菩萨,有师兄弟姐妹,很多事情看起来难,却很容易就可以面对了。信仰,不是迷信,不要有所求的时候去求佛菩萨、无所求的时候就把佛菩萨忘了,而要把对佛的信仰转换成佛对我们的教育,真正看透自己心灵的需求,好好净化我们的心。

  有信仰,即使并不富裕或遇到天灾人祸,却可以保持身心积极乐观的态度;没有信仰,看起来富裕,却少有真正的快乐,也不知道自己生存的价值在哪儿,一切对欲望无止境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却不会是真正的快乐。

  在大风到来之前,我们先要把防护墙做好,现在用物质、名利、权力所做的防护墙,就像泡沫一样,很容易就被摧毁了。在泡沫没有被摧毁,在我们的心还没有被惊吓之前,应该先用信仰建立真正的防护墙。有了信仰,什么困难都有能力去面对。

  我对大家的“苦”,有切身的经历,我曾失去最亲的亲人,我曾在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的世界各地流浪,所谓的“苦”经历太多了,但因为有信仰,佛菩萨一直陪伴着我,所以我不会感到孤独、寂寞,不会觉得这个世界遗弃了我,反而能感到充实与幸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出离心       来世)(五明学佛网:出离心       来世)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印广法师:科学验证“是否有来世”?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曹越:出离心与本觉心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