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从颜回吃脏饭说起


   日期:2016/2/15 15: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孔子与颜回、子贡、子路等弟子被困于陈、蔡期间,曾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穷困时会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反问:“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子贡说:“像颜回那样的仁人廉士,也不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的。”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孔子。

  佛门里管这种“观察别人的过失而心生不满的行为”叫观过。故事里,子贡对颜回观过,心生不满,甚至嗔恨,其实受苦的却是他自己。请想一想,如果你是子贡,你会如何平复自己的观过情绪呢?

  办法是很多的:或者你就相信他这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者自己主动去观察了解,找到背后的原因;或者告诉自己,如果我去观过就会自己把自己弄得很苦,我不要观过。

  而故事里,孔子却说:“我相信颜回之仁,已经很久了。你虽如此说,我仍不会怀疑他,这里边必定有缘故。”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说:“日前,我梦到先人,大概是想启发帮助我。你把做好的饭食拿进来,我将祭奠先人。”颜回对孔子说:“刚才有灰尘掉进饭里,留在锅里不干净,丢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不可以用来祭奠了。”

  故事到这里,事情就很清楚了。我们为何而苦恼呢?很多时候是看不清事情背后的原因,拿自己片面的或者惯常的所知所见来衡量人事物。可是,我们往往会被自己欺骗。

  佛法讲,凡夫之人容易陷在“我执”的陷阱里,从“我”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外在的人事物,心里的种种感受也因此而产生。殊不知,“我”是个大骗子,他就像一个哈哈镜,让我们看不清客观与真相,产生种种颠倒。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呢?从“他”出发,如何?

  其实,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他背后的原因,或者是外在的条件、或者是内在的想法观念等。如果能对他施以信任,然后站在他的角度去体会他的行为,就能更多地理解他。孔子就是如此,他在未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没有轻易下是非判断,仍然保持着对颜回的信任;然后,他又能很善巧的了解背后的原因。

  既然“我执”让人颠倒,佛法里就讲“破我执”。如果我们能时时处处从“他”的角度出发,便能破除对自己的执著,更加客观地去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人事物,认识到更多真相。

  往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一旦理解了他,便会很同情他或者赞许他。那些外在看来不正常的现象,便不足为怪了。

  当然,要从“他”出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想到,从“我”出发,则我会被“我”欺骗;从“他”出发,则我最终能得到快乐。还有什么比快乐更诱惑人呢?

  其实很简单,换个角度,乌云上面就是阳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颠倒       心生不满)(五明学佛网:颠倒       心生不满)  

 卢志丹居士:远离颠倒与梦想 

 传喜法师:消弭颠倒见播撒菩提种 

 慧光法师:「执着」,是对生命的实相,有颠倒的认知。 

 印良法师: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道谛 

 印良法师: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灭谛 

 印良法师: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集谛 

 印良法师: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苦谛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四)~D 六十二种颠倒见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四)~C 六十二种颠倒见 

 传喜法师:不颠倒就是念佛 

 德森反复颠倒忏悔启事 

 净土法门法师:迷惑颠倒的人推卸责任,觉悟的人绝不推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