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法事赞》摘要十一


   日期:2016/2/20 7: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晚上我们继续来探讨善导大师的《法事赞摘要》。前面我们已经看完了第一大点《法事赞》概说,底下从第二大点《法事赞摘要》接着看下去。

  既然称为摘要,当然就是从《法事赞》的所有赞文之中摘出比较重要的赞文来探讨,了解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从《法事赞》的赞文明白阿弥陀佛的本愿,对十方众生绝对救度的道理。在《法事赞》的赞文之中师父总共摘出二十二段文来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二十二段文是比较重要,如果有时间的人可以把所有全部赞文读过,融会贯通,那当然是最为理想。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你能够把这二十二段文融会贯通了,那我想《法事赞》的赞文重点都抓住了,对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经教的依止,就《法事赞》而言,已经是没有问题了。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段文:

  [三界火宅难居止,乘佛愿力往西方],这两句话前面我们探讨第一大点《法事赞》概说也有谈到,这两句话虽然很浅白,可是你如果没有真心去做,还是没有用的,所以最主要你要能做到。

  [三界火宅难居止],是讲厌离娑婆,乘佛愿力往西方,是讲欣求极乐。我们学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法门的行者,仍然要做到往生三法信、愿、行,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纵然根据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学习,会有不同的修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也就是第十八愿的行者、第十九愿的行者、第二十愿的行者,要想绝对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要做到往生三法信、愿、行。有人说学习第十八愿的念佛行者,因为过于重视信,所以没有做到愿与行,这是对第十八愿的法门误解。第十八愿因愿文已经告诉我们,往生信、愿、行三法,要完全具足,第十八愿因愿文没有往生三法吗?当然有。第十八愿因愿文大家都很熟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诽谤正法。」

  至心信乐讲信,欲生我国讲愿,乃至十念讲行,不但往生三法信愿行圆满具足,而且往生三法信愿行先信、次愿、后行,这次第信、愿、行是这样子的,讲的很清楚。所以《法事赞》这两句话「三界火宅难居止,乘佛愿力往西方」,就是在讲愿,讲愿当然就是在讲第十八愿因愿文的欲生我国。从法藏菩萨的立场来说,欲生我国就是希望我们十方众生能够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国土。从我们十方众生来说,就是愿生彼国,所以我们第十八愿的行者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当然是为了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是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报土,不是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便化土。所以确实第十八愿的行者,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一心专念,具足信、具足愿、具足行。

  如果再用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开示的六字释,那更可以证明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具足信、具足愿、具足行。

  善导大师《观经疏》我们已经探讨过了六字释,大家都很熟了,善导大师开示说: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回向发愿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所以「南无」这两个字,成就众生往生的信与愿,「阿弥陀佛」四字,成就众生往生的行,所以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法信、愿、行,在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圆满具足。所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强调信是因为信包括愿与行,实在讲信、愿、行三法是一体的,不只信包括愿与行,同样的道理,愿也包括信与行,同样的道理,行也包括信与愿,犹如古代的鼎有三脚缺一不可。古代煮肉的鼎有三只脚,犹如信、愿、行,如果断了其中一只脚,这一口鼎就会倾斜倒下去。所以信、愿、行往生三法是一体不二,因此强调信,并不是忽略愿与行。同样的道理如果强调愿,也不是忽略信与行;强调行也不是忽略信与愿,举一代表三,因为是一体不二的。

  所以如果以《法事赞》的这两句话,「三界火宅难居止,乘佛愿力往西方」,就是第十八愿因愿文的欲生我国,就是做到往生三法的第二愿。愿包括厌离娑婆,包括欣求极乐,厌离娑婆与欣求极乐虽然从两方面来说,其实指的是一件事情。犹如今天你回到我们木栅弘愿念佛会来听经闻法,当你离开你的家里回到木栅弘愿念佛会,离开你的家里回到念佛会,从两方面来说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对不对?对。当你要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从娑婆世界来说你就是厌离娑婆,从西方极乐世界来说你就是欣求极乐。所以你往生三法的第二愿要做好,做好愿那加一个字,你做到了就是做好切愿,切愿就是你的心是一心一意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世间的感情、名利、金钱、财宝、五欲种种会妨碍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没有做到切愿。天底下的人都反对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不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很好。可是很多人只要一考验来,他就不要了,不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他要到上帝的身边,做上帝的仆人了。那请问他有没有做到这两句话,「三界火宅难居止,乘佛愿力往西方」,没有,没有做到,也就是往生三法的愿没有做到。全天下的财富通通给你,只有一个条件,不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不要?不要,很好。如果你的财富通通给我,那百分之百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不要?要。那你的财富要通通给我,事实上问问自己,别人障碍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观想你就是二河白道的那一位行者,当你走在阿弥陀佛本愿大道上二河白道上,南边有火河、北边有水河,二河白道只有四五寸许,非常的狭隘,走在白道上心惊胆跳,心里害怕让北边的水河淹湿,怕南边的火河燃烧,又担心东岸也就是后面的毒蛇猛兽群贼追上来害死自己。所以如果是你,你能回头吗?不能,回头必死。你能站着不往前走吗?不行,站着也必死无疑。因为后面的盗贼,后面的禽兽毒蛇,如果追上了你就会没命。也不能往水河,也不能往火河,那么只有剩下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接受阿弥陀佛的召唤,一心向前,对不对?对,这才会安全。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安稳快乐,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叫做安稳国、或叫安乐国、或叫极乐国。这一国是所有世界最为安全的,比我们人间这一国还要来得安稳的多。

  我们台湾因为地处地震带,经常发生地震,夏天到了也有许多的台风。前几天师父看了新闻的报导,一个夏季大概有十几个台风,陆陆续续的会侵袭而来。如果台风来袭,经常或大或小就会造成许多人畜财产的损失伤亡。所以身处在不安的地方,那当然我们要赶紧移民到安稳的地方。那大家透过电视媒体的报导,如果台风一来狂风暴雨,再加上台风之前如果再有地震,那住在山坡地域的住户就很容易发生危险,尤其曾经整村让土石流掩埋的惨剧发生,所以很不安全,对不对?对。如果是你住在台湾,你要去住在那一种土石流一发生就会掩埋发生灾难的地方吗?你要不要?你一定不要。你一定会住在比较安全的地方,不会淹水的地方。

  但是想一想,什么地方才会真正的安全?三界不论欲界、色界、无色界犹如火宅,三界都有灾难,有水灾、有火灾、有风灾,三界犹如火宅,譬如燃烧的家宅,这是《法华经》譬喻品。世尊所说的一个大富长者,他非常的富有,家财万贯子女很多,有一天大富长者广阔豪华的住宅发生火灾了,大富长者从大门而出回头一看,他的许许多多孩子们还迷恋玩具娱乐,在焚烧的火宅里面,还不晓得危险,不晓得赶紧逃命出来。所以大富长者为了方便让这一些孩子出离火宅,免于遭遇死难,所以就跟孩子讲,我有羊车、有鹿车、有牛车,羊车、鹿车、牛车的车上,有许许多多的玩具非常好玩,你们如果赶紧出来,我会给你们羊车的玩具、鹿车的玩具、牛车的玩具,这些孩子为了有好玩的玩具,所以一一的出来,终于脱离火宅险难之地。大富长者不是给孩子羊车或鹿车或牛车,是给孩子大白牛车。故事中的譬喻,大富长者就是佛,孩子就是十方众生,也就是我们。羊车是譬喻声闻乘、鹿车是譬喻缘觉乘、牛车是譬喻菩萨乘、大白牛车是譬喻一佛乘。所以阿弥陀佛就是这位大富长者,他要给我们的就是最好的摩尼宝珠,不是给我们金银铜铁而已,是要给我们最为名贵、尊贵的钻石。

  所以我们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领受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菩提。所以「三界火宅难居止」,你有没有这样感受,在这娑婆人间你有没有觉得居住在这里,一生过着生老病死的生活,如果你对现在所处的娑婆世界没有厌离之心,那当然你会没有欣求极乐之心,那往生三法的第二切愿你就不会做好。你如果对于这个世间还非常的贪求,世间的一切你很有兴趣,什么你都还要,那表示你不是真的想要西方极乐世界。

  师父五月份十七号到大陆上海、苏州弘法,上海的莲友非常的热情,在我每天讲经七八小时,还无论如何要我抽一天的时间到上海的世博会去看看。其中有一个女众菩萨实在非常的热心,热心到没有接受他们的建议到世博会去看看,真的会感受到好像很对不起他们。所以其中有一个女众菩萨这样跟我说:信愿师父,您从台湾到上海来,您没有到世博会去看一看您会遗憾终身。因为有很多马来西亚、新加坡出家人,他们专程从马来西亚、新加坡到上海来看世博会,他们不是来弘法,他们一心一意的要看看世博会,世博会有很多馆,你要进去看,你要排队排两三个小时、甚至四五个小时,我听这个女众菩萨这样一讲,我说人间没有任何一样事情会让我没有看到,没有拥有到而遗憾,不会,没有。我如果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才是我真正的遗憾,世博会没有看对我而言没有任何一点遗憾。我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每天仰承阿弥陀佛的愿力,以神足通化身千百万亿,供养十方诸佛,很短暂的时间,又回到西方本国吃早餐都还来得及,那我不就是每天可以化身千百万亿游历十方无数诸佛国土吗?对不对?对,世博会算什么。所以看你的心态,人间的什么会诱引你产生兴趣而眷恋不已,感情会吗?金钱会吗?名利会吗?财宝会吗?股票会吗?儿孙会吗?你们有人不敢回答会与不会,那都是你个人自己的心境,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不能代替你去,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去。

  赵州禅师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禅师,赵州禅师活到一百多岁,禅宗的古德当中寿命非常高的赵州禅师,到了八十岁还在行脚,是一个开悟的禅师。有某一个参禅的行者,问赵州禅师:什么是禅?赵州禅师说:我要去小便,我们搞不清楚这样的禅机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禅就字义来解说,禅就是佛心。

  我们心有没有跟佛的心一样?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说:欲生我国,十方众生某某人,来哟来哟,回到我们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欲生我国的意思。那我们有没有愿生彼国?世尊在《阿弥陀经》全文劝我们三次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件事情,是你要自己去做的,如同赵州禅师回答:我要去小便,为什么?连小便这一种事情都要亲自去,别人代替不了,对不对?对。

  师父我很忙,佛七期间我没有办法到讲堂打佛七,师父您很慈悲,念佛回向给我好不好?你现在还活着不念佛,老是要我念佛回向给你,死人那是没有办法,死了我们帮他念佛回向那是应当的,你现在还活着念佛不自己念,那么懈怠放逸,希望师父念佛回向给你,对于这样懈怠放逸的人,通常我都会开玩笑跟他说:好啦,你那么忙有什么办法,那我回向给你,我只好吃一吃饭,然后再把饭菜回向给你,让你肚子饱。他能不能肚子饱?当然不能。如果你在世不念佛,我念佛回向给你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佛,他何必那么辛苦天天讲经说法,他一出生就每天念佛回向给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好了,对不对?对。对于死人为他超度念佛回向那是不得已,因为他已经死了,你现在还没死,而且看起来你那么有福报,至少还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那你要自己念佛、自己用功,要有一份真心切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份心你要自己生出来,别人帮你不得。犹如你连上洗手间都要自己去一样,饭也要自己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自己去,别人没有办法代替你自己去。

  把念佛往生跟感情做一比较,你会把哪一样摆在前面?念佛往生,很好。把念佛往生跟金钱、名利、财宝、亲情世间的种种做一比较,你会不会以念佛往生为第一?会吗?会,那我想全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因为是下劣的凡夫,有业障,所以当我们要修行,有人会障碍我们;当我们要吃素,也有人会障碍我们;当我们要念佛,也有人会障碍我们;当我们要往生,也有人会障碍我们;甚至当我们想要出家,也有人会障碍我们。那问题就是你要不要被人障碍,对不对?对。如果你不要被人障碍,你的修行就没有障碍。因为你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下定百分之一百我就不要继续在这三界火宅居止了,我就要乘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下定这样百分之一百的决心,请问全天下所有人都要阻扰你,阻扰的了吗?阻扰不了的。所以这两句话看起来非常的简单,意思也很明白,哪有什么道理可以讲?有。你做得到那道理就是你的,你做不到,这两句话的道理是善导大师的。那要如何把善导大师的道理变成自己的道理?就是去实践做到了,道理就成为你自己的。如何把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的诸行万善无上功德从阿弥陀佛的变成自己的?很简单,就是念佛。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那这一句佛号使得法藏菩萨成为南无阿弥陀佛,同样这一句佛号能不能使你成为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当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的身相、光明、威神、功德、智慧、神通、道力都跟阿弥陀佛一样,那你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实在慈悲,他用果地名号要救度我们,成为跟他一样南无阿弥陀佛。

  上帝虽然也很慈悲博爱,《圣经》里说神爱世人,但是上帝没有慈悲到说,信我者成为完全跟我一样,成为我,没有。但是阿弥陀佛说,你念我的名号,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跟我一样,不就是成就了跟我完全一样的南无阿弥陀佛吗?对不对?对。所以念佛成佛真实不虚。

  「乘佛愿力往西方」,这一句话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仰仗佛的愿力说出来。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仗自己的力量还是仗佛的力量?仗佛的力量。从这一句话善导大师已经跟我们讲的很明白了,所以「念佛」只有两个字,但是有很多念佛人注重「念」这个字,忽略了「佛」这一个字。念上面一个「今」字,底下一个「心」字,就是今心,今心就是现前当下的起心动念。如果注重在「念」这个字,就会注重在念佛要念到功夫成片,念佛要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念佛要念到清净心现前,念佛要念到禅定心现前,念佛要念到智慧心现前。所以有人做这样的净土开示,如果念佛没有清净心现前不能往生,有人说念佛如果没有做到一心不乱不能往生,也有人说念佛达不到功夫成片不能往生。这一些人这样的开示,我们仔细用阿弥陀佛的愿力来对照,请问阿弥陀佛有订这样的条件吗?没有。如果有,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是古佛的智慧称性发愿,古佛的智慧究竟圆满,要度我们这一种凡夫为先,一定会在因愿文把往生的要件说的一清二楚,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要救度我们,一定会讲清楚说明白。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的条件,如果讲不清楚说不明白,那到底往生需要六十分还是五十九分,还是六十一分?这个标准没说明白,那我们就会修的糊里糊涂、修的迷迷糊糊、修的忐忑不安。佛的智慧不会讲不清楚、说不明白,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有要求十方的众生念佛要念到功夫成片才加以救度吗?没有;有要求十方众生念佛要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才救度吗?没有;有要求十方众生念佛要念到清净心现前、或者禅定心现前、或者智慧心现前才加以救度吗?没有。可是有人怎么这个鸡婆,对于念佛往生,自己加了这个条件又加了那个条件?阿弥陀佛要让我们跨过去的竿子是摆的很低,就放在地上,你只要脚一跨过去就跳过去了。有人就是自作主张,把阿弥陀佛要救度众生的标准提了很高,让众生没能力跨过去,就是把跳竿的这一支竿子摆在两百公分的地方,让我这一种人跳,怎么跳都跳不过去。因为两百公分很高跳不过去,阿赐也是跳不过去。那阿弥陀佛要救度众生,他没有把标准订的那么高,没有说你念我的名号要念到功夫成片我才救你,你念我的名号念到清净心现前我才救度你,你念我的名号要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我才救度你,没有。那没有我们需要担心吗?当然不必。为什么?因为救度我们的不是别人,是阿弥陀佛。所以管谁讲什么开示的话,跟阿弥陀佛不相应,我们一律不听,对不对?对。跟四十八愿不相同,那某某人他再怎么有名、他再怎么有道德、他再怎么有学问,纵然他是当总统,纵然他是当大官也不听,为什么?因为违背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本愿。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只是这样告诉我们: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我这一次去大陆苏州、上海弘法,有太多人问了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问题。竟然还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我真的是吓了一跳。请问信愿师父:我听人家说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念四字阿弥陀佛不能往生,那这样的道理也有人肯相信。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的因愿文说乃至十念,并没有说非得念六字不可,不可以念四字。如果要念佛念六字才能往生,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一定会讲清楚说明白: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可是法藏菩萨有这样发愿吗?没有。那有人在问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就差一点从法王座上掉下去晕倒。他说信愿法师,有人说,念阿(e)弥陀佛不能往生,要念阿(a)弥陀佛才能往生,我听到这样的问题,感触实在很深。我说法藏菩萨的发愿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菩萨也没有说:乃至十念,念阿(a)弥陀佛,如果念(e)阿弥陀佛我不救。法藏菩萨也没有说要念阿(a)弥陀佛才救,念阿(e)弥陀佛不救,这都是人在分,对不对?对。念阿(a)弥陀佛、念阿(e)弥陀佛、念南无阿(a)弥陀佛、念南无阿(e)弥陀佛,阿弥陀佛都救。因为上海人他们讲上海话我听不懂,苏州人他们讲苏州话我也听不懂,如果都讲国语大家都听得懂。六字如果念国语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广东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不是念这样,南无阿弥陀佛他们在佛的字中念佛,那我们如果念闽南话南无阿弥陀佛,你念哪一个音广东音闽南音、国语音,阿弥陀佛听不懂吗?阿弥陀佛当然都听懂了。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十方众生,我们都知道光是中国语言就有好多好多,福建的地方方言不晓得有多少,上海的地方方言上海分为好几区,每一区域的地方方言都不太一样,语言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你念什么音,阿弥陀佛当然都救度,对不对?对。你用唱的、用念的,阿弥陀佛难道不知道吗?当然知道。所以不是在用什么方法念佛,有的人说要用追顶念,有的人主张金刚念,有的人要六字念,有的人要四字念,有的人是要大声念,有的人是要小声念,有的人说小声念,阿弥陀佛听不到。所以他跑到山上用喊的南无阿弥陀佛,不管你怎么念,阿弥陀佛都知道。任何的一切方法念佛,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阿弥陀佛真实的本愿绝对的救度,对不对?当然。有人喜欢念这个调,有人喜欢念那个调,你要怎么念就怎么念。你要站着念、坐着念、躺着念、趴着念,也都无所谓,反正只要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念佛往生西方乘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在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当中。所以你只要念这六个字,用什么方法念都是乘佛愿力。你如果要从金门到厦门,那目的地是厦门,你就搭要往厦门的这一艘船就好。现在你搭上阿弥陀佛的本愿船,这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文字相,如果化成一艘船,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就是本愿船,当你念佛了,你就犹如打了一张船票,登上本愿船,这一艘本愿船就是要开往西方极乐世界,你要不要时时刻刻跟老船长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如果到西方极乐世界,您要告诉我,我要下船,需不需要?不需要。所以你现在下定决心、打定主意,我念佛就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要乘佛愿力往西方,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乘佛愿力,这样讲事实上还不圆满,乘佛愿力要讲的圆满。用四个字来形容「心信口称」,心里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口里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说明就圆满,才是真正的乘佛愿力。

  善导大师没有告诉我们,乘自己念佛的功夫往生西方,善导大师没有在「念」这一个字,教我们好好的注重。所以注重「念」这一个字,就会形成忐忑不安的念佛,就会不乘佛力念佛往生,想要乘自己念佛的功夫往生。事实上我经常讲,我们凡夫哪有什么念佛功夫?我们凡夫通常不是念佛的功夫成片,通常是烦恼妄想成片。你有什么功夫?功夫在哪里呢?你如果真的注重功夫,我很真实的告诉你,功夫在阿弥陀佛那里。阿弥陀佛救度你的十八般武艺功夫,每一功夫都非常了不起。你将来无论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在什么死缘之下死去,阿弥陀佛都有能力救度你。你有什么障碍,只要阿弥陀佛现前,把你的障碍通通排除,所以功夫在阿弥陀佛那一边。我们是在生死大海喊救命的人,阿弥陀佛是在岸上丢下救生圈,用那一条绳子,把我们拉上去的人。请问大家;被救的那一个在海水中的人要有功夫比较重要,还是在岸上丢下救生圈用绳子要救人家起来那一个人有功夫比较重要,哪一个人有功夫比较重要?当然是岸上的人有功夫比较重要。在海中溺水的人需要什么功夫?我们在生死大海的凡夫众生,不就是每天在打妄想,哪有什么功夫?念佛会不会打妄想?会。

  所以善导大师、法然上人这样了不起的古德都告诉我们,念佛注重在「佛」这个字。念佛的「念」是能念之心,念佛的「佛」是所念之佛。能念之心是机,所念之佛是法,机法一体。所以注重念就会产生自力心,注重「佛」这个字,就会产生他力心。注重「念」这一个字,就会忐忑不安的念佛,注重「佛」这一个字,就会产生仗佛愿力安心念佛。注重「念」这一个字,就会偏重于自力心。注重「佛」这一个字,就会偏重于他力心。两个字而已,但是因为注重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对不对?对。如果是你,你要注重「念」这一个字,还是要注重「佛」这一个字?当然注重「佛」这一个字。所以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的本愿船上,那你的烦恼再怎么重,你都安心能渡过生死大海。

  犹如《那先比丘经》那先比丘所譬喻的,一颗石头放在海中会沉下去,一颗石头如果放在船上就能渡过大海到达彼岸。所以不是这一颗石头大或小,重或轻的问题,石头再小再轻也会沉到水中,对不对?对。石头再大放在船上,也会安然渡过。所以不是你的烦恼重或轻的问题,是你的心在念五欲,或是念阿弥陀佛的问题,你的心安住在哪里?如果你是要一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念佛,那你的心就是安住在本愿名号。那犹如你就是登上阿弥陀佛这一艘本愿船,那往生到目的地西方极乐世界是一定的。因为老船长阿弥陀佛绝对把你接往西方极乐世界,不会把你带到地狱。你可以在本愿船上安安心心快快乐乐的游玩,就是如此。

  [三界火宅难居止],所以要厌离娑婆,乘佛愿力往西方,所以要欣求极乐。如何圆满做到往生三法信、愿、行的愿?也就是领受弥陀的慈悲,聆听弥陀的呼唤,仰仗佛力,听阿弥陀佛的招唤,念佛迈向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再让阿弥陀佛继续等我们了,阿弥陀佛已经等我们十大劫了,到今生今世我们遇上阿弥陀佛,我们如果还不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想再流浪三界,那你就是跟阿弥陀佛不同心,也就是不接受阿弥陀佛的呼唤,那你就没有真正归命弥陀,六字洪名的「南无」这两个字你就没有做到,那阿弥陀佛要救度你,你不愿意去,也不能机法相契,对不对?对。

  水有解渴的功能,但是水不喝下去,不能解渴;饭有止饥的功能,但是饭不吃下去不能止饥;药有治病的功能,但是药不服用下去不能治病。佛号有度你往生的功能,但是你不念佛就不能往生。

  时间到了,向大家报告到这里。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善导大师)(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善导大师)  

 净界法师: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 

 其它法师:善导大师的念佛思想(心行法师)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