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老子智慧:平衡的魅力


   日期:2016/3/20 14: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导读】这篇是所有老子文章中,对生活较有帮助,或者对幸福最有帮

  助的一篇文章。老子为什么会说:功成身退?为什么不能追求完美?为

  什么不能走极端?文章有详细解释。老子讲的是平衡,不是中庸。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九章

  参考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保长久。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

  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合乎自然的道理。—-《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老子其实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安全。老子没有什么大理想,也从来不勇敢,他说勇而敢者死。所以很多人看老子的文章,总觉得有点窝囊,不够豪爽,不够勇敢,不够畅快。思考一个问题:是老年人有智慧,还是年轻人有智慧?当然是老年人。豪爽、勇敢、畅快,这些词都是形容年轻人的。有智慧的人,从来不会具有这些特征。因为有智慧的人懂得平衡,懂得适可而止。

  一直倒水,总会满的。满了以后呢?就会溢出来;刀锋太尖锐,放在外面一定难以长久,谁都想过来试试;家里如果太有钱,很难留得住,所有人都盯着你;家里富贵,还很高调的人,完全是自己找的祸事。具体例子就不用细列了吧,看看现在的社会现象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了。

  很多事情不能走极端,一旦走极端肯定会走向反面。一个人笑,笑多了就会笑出眼泪来,如果继续笑,就会哭起来,喜极而泣就是这样的;如果哭多了也会笑,悲伤到了极点,会哈哈大笑。

  为什么穷人跟穷人住在一起、富人和富人住在一起会相安无事,因为这样会比较平衡。如果我们比周围的人都富有,千万不要得意,要么换个地方,要么低调一点,否则非常容易出事情。太有钱,也是罪过。容易挑起其他人犯罪的欲望;如果我们比周围的人都成功,也千万不要得意,要么暴露一下你的其他缺陷,要么低调一点,否则也容易出事情。

  爱情也是如此,不能走极端。我们都希望对方爱自己,越爱越好。但真的越爱越好么?如果我的女朋友24小时看着我,粘着我,估计没过一个星期,我就受不了了。爱也一定要适可而止,否则容易会由爱生恨。最常见是分手以后对前女友或者男友恨之入骨,而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所以啊,如果希望爱情长久,还是需要保持一定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太近了,必然要远离。

  上次有个朋友在微信上给我留言说:为什么我看见前男友过得好,我就很难受,我以前很爱他,但我现在很恨他。我们之所以特别恨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之前爱过他,对他有期望。如果没有爱,不那么容易产生恨?大不了就是漠不关心。

  追求完美,也是在走极端。其实永远没有完美, 你把那些地方做好了,一定还会发现其他地方不完美。永远都不会完美。如果有朋友告诉你他一直追求完美,你小心一点,这个人的负能量一定不少。有一次朋友给领导汇报,讲了两个小时说:领导说我听了这么久,不知道你哪里有问题。如果我们都听不出哪里有问题,那么你的方案一定有问题。我当时不太理解,后来明白了。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不完美属于生命,完美属于死亡。

  之前的走钢丝的例子,想要保持平衡,最完美的位置就是停在正中央。但你看看所有走钢丝的人,他永远不会停在正中央,一定是左一点再右一点,再左一点再右一点。因此,如果希望停在中央,那么一定不能停在中央。典型老子的句式。

  成功也是如此。自古至今,社会上有很多成功、励志的书和故事,我们从小也会被教育要考第一,争头名。考了班级第一,接下来要考全校第一,然后是全县第一,然后是全市第一…….现在回头看,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或许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是与生俱来的,也或许是被社会熏陶出来的。从小就这么教育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这样,而忘记为什么会这样。

  我小时候在农村,很少看见小轿车。我小时候就想,我这辈子有一辆小轿车,我就满足了。后来毕业几年,买了一辆小轿车,但也没什么满足感;以前没有钱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如果我有100万存款这辈子就够了,每年可以有几万的利息啊。等有100万存款的时候,我没有觉得怎么样。

  我们得到一个成功后,最自然的想法是,要获得下一个成功,一个更大的成功。人的大脑就是这样,总让我们再进一步再进一步。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保持不断的成功。还记得走钢丝理论么? 如果你希望停在中央,那么一定不能停在中央。如果你一直保持成功,那么最后一定会失败。 如果你快要成功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急,慢慢来,等一等。成功的背后什么都没有,只有失败。成功越大,再往前走,接下来失败就越大。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

  这句话我自己也想了很久,一开始不明白,老子为什么会这么说。现在我有些明白,成功的后面什么都没有,只有失败。成功达到一定程度,一定是有些事情我们不能掌控的。古代就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他的两位大功臣范蠡和文种采用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最终两人得到两种截然相反的下场。范蠡功成而身退,带着美人西施隐退,成为人人称羡的”陶朱公”,文种没能隐退而落了个赐剑自刎的下场。张良和韩信同样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有人说,你这么讲,岂不是让年轻人不求上进么?如果没有理解透彻确实是不求上进,但事实不是如此。功成身退,只是说成功了,就暂时退下来。身退,没有说就不再进吧?知止而后有进。退就是进,进就是退。这样符合天道!《止学》是李嘉诚先生压箱底的一本书,以后向道友推荐。

  马云是典型的道家智慧。马云在阿里如日中天,在自己也如日中天的时候,才48岁就退休了,这就是退的智慧。以后马云再做出更大的事情,我一点都不奇怪。

  很多企业倒闭,不是因为没有钱,也不是因为机会不好,而是因为前面一段路走的太顺,太成功了,外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然后自己就迷失自己了,疯狂扩张团队,疯狂扩展业务……最后收不住了,等醒悟的时候,才知道已经无法挽回。

  不用担心“功成身退”是劝人不上进。其实,就算“功成身退”没有那么积极,也不用担心。因为人总是贪得无厌,总会希望取得更大的成功。功成身退,只是在身边起个警钟作用,提醒自己保持平衡而已。要想天长地久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平衡。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不要太急,也不要太慢。恰到好处,顺其自然为好!

  看到这里,你以为这篇文章要结束了。但生活还在继续,或许你能明白为什么我们偶尔有个情绪波动很正常,偶尔有个兴奋和沮丧也很正常。对于工作和事业都是如此。一定是来回波动的,只有这样才能平衡,才能不完美。记住一点:一切有生命的,都是不完美的。坦然的接受它,不要勉强,功成以后,要知道身退,这就是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平衡       成功)(五明学佛网:平衡       成功)  

 惟觉法师:如何获得真正的成功 

 净界法师:临命终成功往生的心要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老人能否修炼成功 

 露意丝·海:生命的重建 第十二章 成功 

 陈星桥居士: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佛教 

 万行法师:只有做到才能成功 

 蔡日新居士:对中唐湘赣丛林成功经验的思考 

 万行法师:如是修炼才会成功 

 妙量法师:临终成功助念往生开示 

 仁焕法师:愿力是成功的起点 

 仁焕法师:如何获得事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