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第十集)


   日期:2010/6/1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集)  2005/3/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10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

  【亲所恶。谨为去。】

  坏的习惯要赶快剔除掉,孩子也不要让他形成坏习惯,不然就很难改。有三个犯人同一天被关入监狱当中,这个典狱长很仁慈,就对他们说:你们这三年都要在这里度过,你们有什么愿望,假如我做得到我可以帮你们。第一个是美国人,他马上,连想都没有想,他就说:给我一包烟。第二个是义大利人,义大利人给人的感觉怎么样?很浪漫,讲得这么好听,是很好色;我们要求其实质,不要被这些言语蒙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第三个是犹太人,他已经犯错了,他深深给这个典狱长一鞠躬,他说:我已经错了,不能一错再错,可不可以给我一支通往外面的电话?典狱长也答应他了。

  三年以后,监狱的门打开了,美国人冲了出来,他口里喊著:火柴呢?火柴呢?我的火柴呢?他三年来在想什么?因为他只要了烟,没有要到火柴,所以他三年就在那里发愁,没有火柴怎么办?三年的时光耗掉了。所以诸位同修,一个人的坏习惯会耗掉多少金钱,耗掉多少时光,还有耗掉父母、还有爱我们的人对我们的期许跟爱护,都会浪费掉。第二个是义大利人,门打开了,人还没有走出来,突然听到几个小孩的声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三年他又生了一、二个孩子出来。

  我们就问学生,美国人比较惨,还是义大利人比较惨?诸位同修,谁比较惨?义大利人。学生虽然才小学,他也很清楚,他说义大利人惨,因为义大利人出来之后,除了要照顾自己的生计,还要照顾小孩。请问他有没有能力照顾?因为他在做任何事以前,没有责任心,不知道做了以后的后果。所以我们藉这个机会也跟这些学生讲,你找对象一定要找有责任感的,不能找那个做了不负责任的。我就点了一个男同学起来,这个男同学平常做事不负责,作业也没写,我马上跟他说:你不可以结婚!他就愣在那里。我说:你连自己都负责不了、都照顾不了,你假如再去结婚,又会害了对方,还会害了下一代,所以你一定要能够自己负责任才可以结婚,有没有听到?我这段话他会记多久?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我是讲给他听,事实上讲给谁听?讲给全班,给女同学了解到,找对象第一个要件是什么?要有责任心。其他的男同学一听:对!我也要有责任感。我们确实要抓住一些机会教育点,把这些态度观念引导小孩子。

  第三个犹太人一出来,给典狱长恭恭敬敬鞠了一个躬,跟典狱长说:这三年我透过电话跟外界有很多资讯的流通,也做了些投资,我现在已经有一笔资金,往后我也会好好做人,感谢你对我的恩泽。所以,三个人的抉择不同,三个人的人生也从此大相迳庭。我们看到美国人、义大利人的事例可以了解到,只要养成坏习惯,对一生危害甚大。

  诸位同修,哪些坏习惯不能养成?我们来思考一下。你们都习惯太好,都想不出来。对,「好赌」,这个不得了。还有没有?对,「酗酒」。再来,「色」。怎么是女生讲的?我们男生要有警觉性。还有没有?「毒」,现在这个也很严重,这都危害甚大。好赌不只会毁了自己,还会毁了整个家庭,所以从小不能养成赌博的习惯。当然父母不能演给小孩看,所以能不能打麻将?不能!不然你的小孩可能小学就学会了,那还得了!所以赌要非常谨慎。再来,酒,不可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常常喝醉酒,自己会很危险,你看很多出车祸的都跟喝酒有关系。不只自己危险,还会危及他人的安危,很多酒后驾车,还撞到人家的家庭里面去,造成人家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个很要不得。所以除了立法对酗酒有很严格的惩罚之外,更要紧的要从家庭教育教起,不然等他染上,纵使你罚得再重,他那个瘾还是忍不住。还是要慎於开始,从小不要养成这些习惯。

  再来,好色,所以「少者,戒之在色」。而如何让孩子戒色?《弟子规》也有讲「斗闹场,绝勿近;非圣书,屏勿视」。很多人很怕孩子到青春期之后会看到这些不好的刊物,其实你只要从小让他扎德行的根,他身上有浩然正气,当他接触到这些不好的东西,他马上会觉得不舒服,他就有免疫能力。与其你担心他以后,不如现在要把基础扎好。我曾经在中学演讲,就问学生说:色为什么不好?他们就说,「色字头上一把刀」。这一把刀会伤到谁?伤到自己的身体,伤到一个家庭的安乐,还会伤到一个国家的存亡。

  经营一个企业,假如这个色字没有放下,你的事业迟早也会垮掉,历史上太多的朝代之所以会灭亡,都跟好色有关。我们看到唐朝时候,唐玄宗还没有遇到杨贵妃以前,创造了「开元之治」,政绩非常好;遇到杨贵妃以后,从此君王不早朝,让整个国家陷入非常大的危难,造成「安史之乱」。从开元之治变成安史之乱,差这么大。诸位同修,安史之乱谁要负最大的责任?我们男士说唐玄宗,来掌声鼓励一下;我们有学佛就有理智,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我曾经有一次演讲,很远的地方有位男士说「杨贵妃」。「色不迷人人自迷」,所以安史之乱的因在哪?缘在哪?果在哪?因在唐玄宗没有把色断掉,缘才是杨贵妃,才会结这个恶果。当尧帝、舜帝遇到杨贵妃也会安然无事,因为没有因,恶缘也不会现恶果。我们就要很谨慎对待,绝对不能因为色毁了家,甚至於毁了团体,毁了一国。

  最后我们看到这个毒,现在毒也相当严重,这个一染上都很难戒掉。其实人为什么会去吸毒?找刺激。人为什么想找刺激?为什么?内心空虚。所以人很可怜,从小成长内心就空虚,缺乏家教,缺乏关怀。所以社会的问题要想根本解决,都必须回归到家庭的教育,家庭的成长,这才能根本解决。当然也同时要让孩子能够养成明辨是非、好坏、善恶的理智,所以《弟子规》一定要赶快学才行,不然人生过程这么多诱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来。所以,『亲所恶,谨为去』。

  【亲所好。力为具。】

  父母希望我们身体好,父母希望我们家庭圆满,有种种的希望,我们都应该尽力去做好。而要把这些父母所期望的事做好,还要有一个根本的要素,必须排在人生生涯规画的第一位,就是自我成长,就是要开智慧。因为唯有开智慧,我们才能够去让父母这些期望圆满。假如你没有智慧,没有正确的认知,能不能把身体照顾好?很困难;假如你没有智慧,能不能把孩子教育好?也很困难;没有智慧,也很难事业能够长治久安,能够一直保持兴盛。

  诸位同修,我们从大学,从学校毕业以后,你每天固定学习一个小时的举手?有没有?固定学习一个小时?智慧是最首要的,结果我们的学习可能把它排在后面去,所以要知所先后,才能把人生经营好。诸位同修,你们都没举手,我很了解,因为你们都有中国人的美德,就是很谦虚,做了都没举。所以首要工作一定要赶快开智慧,自利利他。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身体有损伤,父母会担忧。有个孩子,那一天写日记,他就写了:今天我感冒了,我很难过,不是因为感冒很难受,而是因为感冒是不孝,所以我很难过。你看有学经典的孩子思考就不一样,因为他没有做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一句我也做得不好,在这里跟诸位同修道歉,因为有很多的同修都非常关怀我,每次看到我都皱著眉头:蔡老师,你多吃一点!我也要「亲所好,力为具」,这样才对得起诸位同修的关怀。而我在这一年多的讲课过程,记得去年的七月份讲第二场五天的课,讲到第三天已经快不行了,第四天睡了一天,第五天继续讲,那是七月份的状况。结果愈讲身体愈好,本来那五天讲课下来,是差不多讲十多个小时,后来到香港录影是讲四十个小时。所以我们要对佛法有信心,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真实不虚。

  我记得我在七月第一场讲课,刚好有老师是从前年十月份跟我接触过,只听过我一次演讲。后来事隔十个月的时间,刚好我在海口办了五天的培训课程,我就问这些老师,我说我前年讲课跟现在讲课一不一样?这些老师连想都没想说:差很多!我在想,前年不知道讲得有多烂?所以确实,法布施才能提升我们的聪明智慧,愈施愈多。当初我到海口去,杨老师跟我说:你三个、两个都去讲,只有桌椅板凳也照讲。所以杨老师就派给我一个任务:你就先讲三百场,其他啥事都不用管。我就下乡去,一有机会我们就去讲。所以后来很多老师他就说:蔡老师,我怕我讲不好,怎么办?我说很简单,先讲三百场,自然而然在这无形当中就不断提升了。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身有伤,贻亲忧』,要时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德有伤,贻亲羞』。我们的道德有损伤,父母会非常难受,觉得很蒙羞。所以小时候我们最怕听到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这句话一讲,我们马上会立正站好,不敢造次,因为深怕自己的行为有辱父母。当我们有这一分存心的时候,德行就不会偏颇。要时时想著,父母这么不容易把我们拉拔长大,我们应该定位,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这个大孝显亲,绝对不是等父母走了再显亲,只要你尽心尽力,跟你接触的这些亲朋好友都会很感谢你。而这些感谢的声音传到你父母的身旁来的时候,他也会非常安慰。而我们的行为除了不能让父母蒙羞之外,也不能让我们的国家蒙羞,所以「贻亲羞」这个亲我们要再扩大看,不能让国家蒙羞。

  在网路上有三则报导,第一则是在巴黎的圣母殿,巴黎圣母殿它的门口写著一行字,用中国字写的「请勿大声喧哗」。为什么用中国字写?写给中国人看的。我在一个酒店里面讲这个课的时候,底下的总经理就说:对对对,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外国人站在那里看名画,我们马上挤到他面前去,结果那个外国人马上叹口气,就走了。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造成国家的蒙羞,要谨慎!第二件事是在美国珍珠港,垃圾桶上写了一行字,「请把垃圾丢在此」,也是用中国字写的,代表中国人走到哪垃圾就丢到哪。我们有一次到长城去,一路上我们的老师就一边捡垃圾,突然有个外国人拿起相机把这一幕拍下来。为什么他要拍这一幕?他觉得很希有,中国人在捡垃圾。我们把好的做出来,才能够让国家名声愈来愈好,所以不要小看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第三则是在泰国的皇宫,厕所里面写著中国字「便后请冲厕」,上完厕所要冲。这三个习惯应该什么时候教?从小。

  诸位同修,你去过巴黎圣母院吗?你去过泰国皇宫吗?您去过美国珍珠港吗?可能去的人不多,能去的都是什么人?很多留学生。有没有一个农民,每天在那里耕田求三餐温饱的,可以跑到那里去的?没有,都是留学生,都是很有财富、很有地位的人,结果他们却连这些基本的礼仪都不懂,规矩都不懂,所以教育出现大问题,做人做事严重缺乏。孩子听完以后就说,我们把它擦掉,把那些字擦掉。老师接著引导,怎么擦?你做坏事,人家用嘴巴在讲,你能够把他捂住吗?你能够捂多久?所以我们要用德行把这行字擦掉。诸位小朋友,当你在公共场合、在机场里面都很有规矩,不会大声喧哗,人家外国人一看,这些中国的小孩都这么有规矩,你就一点一滴把这些字擦掉了。所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把这个羞耻擦掉。

  我们出外办事也都代表团体,甚至於我们也代表道场,当我们的行为不妥的时候,可能让公司、让我们的道场都蒙羞。当我们有这样的态度,时时刻刻都会谨言慎行。因为一般的人到了一个团体,他对这个团体还没有很深的认知,他是从哪里来认识这个团体?当然是从这个团体里面的一言一行。所以今天我们代表团体接电话也要恭恭敬敬,假如接电话很怠慢,可能把团体的形象都搞砸了,这不只破坏了团体的形象,更严重可能断了众人来闻佛法、来接触善知识的机会,这个就很严重了。所以在团体当中、在道场之中,我们每一分子都是最重要的门面。当我们的言语、行为都得当,都是佛的好学生,相信也透过我们的这种团体气氛,会让更多的人欢喜的来听闻佛法,薰习佛法。所以「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跟我们相处得很融洽,这个时候「孝」难度就不是很高。但是假如父母对我们比较态度不好的时候,你时时刻刻只想著念恩,不念怨,这才是真正的修养、修为,真正的德行,所谓「恩欲报,怨欲忘」。假如今天父母对我们的态度不是很好,我们马上就对父母态度不好,其实就把恩情、把亲情当作交易,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这是世间的利害对待,这不是德行的对待,唯有德行才能转化整个家庭的气氛。

  在古代晋朝的时候,有个孝子叫王祥,我们都听过「王祥剖冰」。因为他母亲比较早去世,父亲娶了个后母,后母视他为眼中钉,因为后母自己也有生了一个孩子,也就是王祥的弟弟王览,所以对王祥百般刁难。对一个孩子来讲,这样的际遇是相当艰辛的,但是他念念并没有抱怨,反而都想著怎么样做才能够让后母欢喜。有一天冰天雪地,后母说想要吃鱼,整个河都已经结冰了,怎么会有鱼可以奉养?所以王祥到了河上,也是无可奈何,自己就喊著母亲,希望能够有奇迹出现。由於他这一分至诚的孝心,冰也裂开了,跳出两条鱼来供养,所以真诚的心会有感应。后母不止是这次的刁难,平常还交代他,果树树上的果实不能掉在地上,掉下来就要处罚你。所以每当下大雨的时候,王祥都冲出去抱著果树痛哭,希望果树的果子不要掉下来,也确实至诚感通,果子也没掉下几颗。

  后母对王祥的虐待不只在小时候,到了成年娶了太太,他的后母对他还有对太太还是一样非常严厉。但是他的兄弟王览对兄长很尊敬,每次母亲在惩罚大哥的时候,弟弟就会走过来,也带著他的太太一起来帮忙,化解了很多的危机。王祥的道德、学问日渐提升,名声也愈来愈好,他的后母起了个不好的念头,因为他的名声愈好,可能往后她的恶名就昭彰了,所以就在酒当中下了毒要给王祥喝。结果他的弟弟发现了,在情急之下,冲过去把毒酒夺过来,当场就要喝下去,要为哥哥去死。他的后母看到这一幕,马上就把这个毒酒打翻,他的后母当场也很忏悔。我这样时时要置他的兄长於死地,而他的弟弟却宁愿为兄长而死,这样的兄弟之情感化了他的后母,当场后母还有两个兄弟抱在一起痛哭。所以唯有德行、唯有真诚才能转人生的恶缘。

  后来王祥跟王览都在朝廷当官,有位大官就送了一把家里的传家之宝,一把宝剑,送给王祥,告诉他,拥有这把宝剑的人,子孙一定会非常的发达荣显。结果王祥接到这把宝剑,回去之后,马上就送给了他的弟弟。所以史书上记载,王祥、王览的后代九世都为公卿,都是当大官,所谓上行下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亲憎我,孝方贤」,我们只要念念能够珍惜因缘,念念能够念对方对我们的付出,相信这一分德行,这一分真诚,一定可以提得起来。

  这个「亲憎我」,不只是父母,我们可以延伸到一切的众生,所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而且「冤家宜解不宜结」,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的恶缘,相信也很快能够化解掉。而恶缘现前,这个面对的定功,在平常的时候就可以练,不要见到他的时候才拼命念阿弥陀佛,这样可能到时候会控制不住。我们可以在家把这些恶缘,这些跟我们比较不融洽的朋友,把他们的照片供起来,每天至诚的祝福他们,至诚的感谢他们,给我们的一些磨练跟考验。当这分至诚心在平常就已经形成,当你遇到他的时候,你也会非常亲切、非常客气。你这样的态度可能过一个月、两个月,他自己会觉得对你很不好意思。甚至可能来跟你道歉,「以前是我做得不好,对你有些失礼」,所以缘我们要尽力去化解。我们接著看下一句: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这个『谏』是劝诫,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去劝诫。这个『亲』我们也可以延伸到五伦关系,所以除了父子关系以外,君臣之间,当领导人有过失,我们也是有本分要去劝诫;夫妻、兄弟、朋友亦如是,这都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孝经》里面有提到「天子有争臣七人」,一个治理天下的天子,只要有进谏他的大臣有七个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虽然他对於治理国家,他并不能够以身作则,很有德行,但是最起码他能接受别人的劝诫,不会把国家治乱。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一个读书人他旁边只要有肯劝诫他的朋友,「则身不离於令名」,他才不会做错事,把一生的名誉都毁掉。所以诸位同修,您身旁假如有肯劝你的朋友,你要把他当宝贝,要常常感谢他对我们的建议。但是容不容易做到?「闻过怒,闻誉乐」,就会造成「损友来」,拍马屁的都来了。所以我们要能够训练到「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我们必须要先有受教的态度,受教的雅量,才能赢得这些正直之士来帮助我们。所以「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父亲有肯劝他的孩子,他才不会做出犯法的事,做出太偏颇的事情出来。所以为人子要时时懂得规劝父母,也是规劝五伦的角色。

  诸位同修,你们劝人的经验,成功率怎么样?高不高?不高!当然,假如你劝一次他就听,他一定不是普通人,是什么?可能是颜渊转世。所以劝人也必须要有好的方法、好的态度。我们不能劝人家不听,自己还气呼呼的,回来的时候还对著别人说:那个人真没有善根,一阐提!这样就不大好,因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家佛陀连十恶不赦的人都可以劝得动,我们也应该要效法、要学习。

  《中庸》里面有一句教诲很有味道,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很像君子之道,「失诸正鹄」,正鹄是指射箭的目标,「反求诸其身」。意思就是说,今天我们射箭,一射没有射中目标,突然就说,这支箭是哪里出产的?怎么做得这么差!然后又说:这支弓是哪里做的?怎么做的这么烂!都把责任推到哪里去了?推到弓箭上去了。所以我们面对很多没有办法成就的事,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态度,反省自己的方法,是否有不得当之处!当我们能时时这样反省,必然会有很好的方法出来,而对方也会被你这一分真诚心所感动。所以劝跟谏,还有像我们教导学生,都应该先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信任的基础上。

  所以《论语》里面说「君子信而后谏」,朋友要相信你之后,你才能够劝诫他;不信,还没有相信,「不信则以为谤己也」。假如信任还不够,你马上就指出他的缺点,他内心会不舒服,他觉得你是不是有意毁谤我?找我麻烦?所以必须建立在信任之上。我们到一个新的公司去上班,能不能工作第一个礼拜,然后到老板的办公室跟他说,「老板,我看出你有十个问题、十大罪状」,马上一一跟他说。然后还跟老板解释,我这个人就是很正直,你要会欣赏我。老板听了以后,脸都绿了,他会说:很感谢你,你下礼拜不用来了。所以到一个新的环境,绝对不是先讲话,要多看、多听、多学习,少说话。到新的公司如此,嫁到夫家去亦如此。媳妇假如嫁了第一个礼拜,就提了一大堆意见,婆婆会说「你比较厉害,你来做」,关系就打不好。应该多看、多听、多了解整个家庭的习惯,好的肯定,不好的,慢慢的善巧方便再来转化,这样才会皆大欢喜。

  对朋友也是这个样子,都一定要先建立信任。如何建立信任?必然我们要懂得多付出,他就会欢喜。很多人他很热心,很喜欢帮别人,很会付出,但是朋友看到他就赶快跑,告诉他,你不要再帮我了,你不要再照顾我了,觉得很受不了。有没有这种情况?有,做得要死的人,很可能被人家嫌得要死,有没有这种现象?因为你做得太多,可能造成他的一些压力,你要给他一些空间,不然他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我们付出,应该要针对他的需要去付出,他就会很高兴。而如何能够了解人家的需要?要善於多观察,多接触、多观察自然能够了解到他的需要。

  诸位同修,现在家庭里面,小孩教育特别重要,所以你只要去拜访朋友,都要拿一本《弟子规》,都会是他们的需要,保证!我们在五伦关系当中,也可以针对需要,当我们对父母很孝顺,那他们最欢喜,父母对你的信任就一直提高。再来君臣关系,你每一份工作都尽心尽力做好,上司对你很放心,那你也满足他的需要,他对你也会很有信心。所以夫妻如是,兄弟朋友亦如是,甚至於我教书,师生关系亦如是。因为学生假如不信任我,我讲得再多道理有没有用?效果不大。

  记得我第一年带导师班,因为他们上一年的老师调走了,上一年的老师跟他们的关系处得不是很好,所以当我站在讲台上,第一天见到他们,他们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有一个女同学就举手,她说:老师,你会不会打人?从这句话听得出来,孩子对老师很有戒心。我们观察到这个现象,就要把这个情况转化掉,要让学生信任我们,所以要满足他们的需要。我就观察到,他们差不多十点多肚子就很容易饿,因为正值发育期。所以我在我的抽屉里面时时都会放著饼干,而且这个饼干还不是十大垃圾食物,都是天然烘烤的胚芽饼。学生只要到十点多,一定会走到我的讲桌旁边,然后对我说:老师。然后我们就听懂了,马上把饼干拿出来,这个时候不能笑,这时候要很严肃「只可以吃两片,吃多了,中午就吃不下饭」。所以学生一点一滴就跟我们愈来愈接近,这叫收买人心,只要我们的动机是为对方好,就对了。

  刚好我就想说多替他们付出一点,所以我就决定每个礼拜煮个点心给他们吃,我去买了个电锅放在学校,每个礼拜五就开始做点心。记得第一次做,做的是芝麻红豆汤圆(肚子都饿了),结果第一次做完,打开来,香气逼人,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出现。很多的孩子很有气节,不被收买,很多孩子一闻到就受不了,就跑过来,差不多只有一半的学生吃。所以我们要赢得别人的信任,还要有耐性,因为日久见人心。但是前面跑过来这些,还要求吃第二碗、吃第三碗的,这些学生很重要,因为你把他找过来以后,问他什么他就讲什么。这些讯息收集来,对於学生的整个家庭状况、学习状况就会有了解,你的了解愈多才能够因材施教。所以要看初发心。

  后来我煮了三个礼拜,我在想,我继续煮下去一定会把我累死,所以我就突然起了个念头,就跟学生说:老师这几个礼拜示范一个人生重要的态度,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要懂得服务别人,老师现在把这很好的机会让给你们。结果学生里面一定会有很热心的人,他马上就举手,就带动其他的人来付出。我就赶快找一个学生:来来来,把这些同学的名字记下来,下个礼拜,这位同学;下下礼拜,那位同学。我把这个工作交出去,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我把这个工作做出去,却是让孩子磨练做事能力的好机会。第一个学生就过来找我,因为要跟我请款,这时候我就马上跟他讲:你去买的任何一个东西一定要留下记录,这样老师才知道你花了多少钱,这件事就让你全权处理,你需要哪些人帮忙,你都自己负责,你需要老师帮什么忙,你也要交代我,老师这件事都不管。

  但是我们也把做事的方法告诉孩子,说你要主办一个活动,一定要从几个角度去思考,你才会知道要备足哪些条件?告诉他们要五个W,两个H;这是西方管理学,我们也要博览众长,他们好的部分也要学习起来。这五个W是指,人(who),地点(where),时间(when),为什么(why),什么事(what)。我们当老师喜欢考试,谢谢大家的帮忙。就告诉他,你要做这件事需要哪些人帮忙,你要把它列出来;再来,要做这个点心需要哪些材料,都把它列好,你都列好了,你就清楚一步一步怎么做。当然做任何事以前,动机很重要,why,为什么要做?今天为什么要煮点心?要让同学吃得欢喜,所以一定要煮同学喜欢吃的,而不是自己喜欢吃的。就像我们在推展读经教育,也要了解为什么要推展读经?目的在哪一定要搞清楚;假如目的不搞清楚,可能走在半路上,走到另外的歧路去了都不知道。

  诸位同修,我们推展读经的目的在哪?这个很重要!很多人推到半路上,都会以为学生可以背那么多经典,真的不简单。背得多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能够依照经典去落实,去学会做人做事。所以增长德行才是推展读经的真正目的。当一个人对目的愈清晰,他就不会走偏。相同的,我们经营家庭,认真努力经营事业、经营财富,目的在哪?在让妻儿、父母有个好的生活品质。但是往往我们走到一半变成在追逐什么?金钱游戏。所以这个why也是特别重要。

  再来,你在什么地点煮这个东西?或者在什么地点去买到你想要的东西?这个when是时间,什么时间开始做。第一次刚好学生就打电话到我们家,我的父亲接的,他说:麻烦通知我的老师,带一个瓦斯炉来,那个很轻便的瓦斯炉。我就背了一个瓦斯炉,因为我已经交给他全权处理,所以他要求我们带我们也要做,背了一个瓦斯炉。结果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所有的人都参与,不会的人也过来学习。

  有一次做蛋饼,拿过来给我:老师,给你吃。学生拿给你吃,你怎么样?你说:好高兴,想到我!不只要这样,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点,我马上跟学生讲,除了想到老师以外,还应该想到谁?学生若有所思,就跑出去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他跑去哪。结果后来我的学生就在全校跑来跑去,然后了解到他们是拿去给隔壁班,还有同一个年级的老师吃,有些学生还拿去给他以前的老师吃。所以我们虽然没有打广告,全校都知道我们在干什么。然后隔壁班有个女老师就走过来,她说:这个蛋饼是谁做的?做得这么好吃,来来来,把他叫过来,我问他一下。有个胖胖的小男生抬头挺胸走过来:老师,我做的!你看他在做事当中,自信心慢慢提起来。

  我们当初让孩子来做这件事,却没想到孩子在这当中训练了做事能力,也训练了做人的态度。而因为常常都送食物去给这些老师吃,所以跟隔壁班,跟很多学校的老师走得特别近。本来我们班的学生对老师是比较冷漠,后来这个活动办下去以后,学生远远看到这些老师,手就举起来:老师好!让他们对於老师、对於长者都变得有礼貌,懂得恭敬。这边要补充一下,两个H是how to do(如何做),要去规划;还有一个也很重要,叫how much(要多少钱),从小训练他们财务规划,怎么样去评估预算。好,我们这节课就先讲到这边,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净土法门法师:《弟子规》怎么补救?最好是在无线电广播电台 

 大安法师:《弟子规》与往生之间的关系 

 这个孩子说: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孝顺父母 

 净土法门法师:学习《弟子规》与往生西方有什么关系?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七(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六(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五(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四(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二(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