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日期:2016/4/4 22: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一点力气也不花,也过来了。苍蝇讥笑说:“骆驼,谢谢你辛苦把我驼过来。再见!”骆驼看了一眼苍蝇说:“你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你也没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没有什么重量,你别把自己看太重,你以为你是谁?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一日闲着无事,同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玩耍谈天。黄昏来临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说是萧伯纳先生和你玩了一下午。没想到小女孩子马上就回敬了一句: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玛丽和你玩了一下午。后来,萧伯纳对他人讲:“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过重。”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曾讲过一个故事。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中一起吃。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内一个不被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寻不着时再跳出来。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才蔫蔫地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从那以后,他就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就会大失所望。”

  如何看待自己,如何估价自己,以及如何对待别人,这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谦卑之心的关键。只有 “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看别人比自己强”,才能做到谦卑,才能甘心谦卑。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被一个贵妇人当作搬运工搬箱子,托尔斯泰十分愉快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并且得到了一卢布的报酬。当贵妇人得知这个搬运工是托尔斯泰时,羞得满脸通红,想要索回那一卢布,托尔斯泰却高兴地说:“不,这是我劳动所得,和稿费同样重要。”

  总统里根,虽贵为总统,却能够把自己“看轻”。一个叫比利的男孩,身患重病,不久于人世,听说这个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做总统,于是里根把他请到白宫,让他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亲自给这个孩子做助手,帮他处理公务,直到这一天结束。

  大学开学的日子,一个新生拦住了一个看门的大爷,让他照顾一下箱子。第二天才发现,这个看门的大爷,竟然是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这位学贯中西的学者,竟然能够如此看轻自己,也许,这正是他成为当代学人榜样的原因之一。

  马俑坑至今已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惟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兵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陶俑如是,人何不然?

  有人认为低头哈腰、细声慢语是谦卑,也有人用苦待己身的办法表明如何的谦卑,其实这些想法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事实上,一个人的轻与重,贵与贱,决不是自己能定下标准的。平静谦和,不事张扬,才是最重的分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分量       谦卑)(五明学佛网:分量       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谦卑 

 济群法师: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 

 常善法师:师徒关系中的修行-恭敬心、谦卑心成就自己 

 不讲是非、不撒谎的人,言语方面的威力就大,说话很有分量。 

 嘎玛仁波切:谦卑自省跪拜顶礼,亦如成熟的麦穗弯腰低头 

 道证法师:要练习修谦卑、称赞随喜的美德,我们时常在这种地 

 道证法师:凡夫散乱妄想心作决定,未必明智,不如谦卑恭敬一 

 净土法门法师:我处处处谦卑,可是很多人笑话我,说我好欺负 

 嘎玛仁波切:发自内心的谦卑很重要 学佛越久,就越要谦卑, 

 蔡礼旭:“满招损,谦受益” 一定要长养孩子谦卑的态度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心里越是充满了善意和慈悲,他的言语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