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应对烦恼的十个方法


   日期:2010/6/1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应对烦恼的十个方法­

 

1,心内收 ­

       第一点,心内收:我们的烦恼都因为心外放,所以孟老夫子说:读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又说:有鸡犬放而知求,有心放而不知求,哀哉!各位,我们人都把心外放,读书的目的在把心收回来,所以心越外放越可怜。老子也说过: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各位,你为什么有烦恼呢?你心外放,心外放,看到东西都喜欢,但都不是你的,烦恼就来了,例如你经常逛百货公司,我保证你烦恼很多,看到这些东西都非常可爱,怎么办呢?所以你心越外放,烦恼就越多,心越往内收,就越没有烦恼,所以,凡事多问你们能,为什么我不能?不要问我能,为什么你们不能?你问说我能,为什么你们不能?只有恨,若倒过来问你们能,为什么我不能?只有悔,悔无妨,恨无益,上天不杀悔过之人,滔天大罪也抵不过一个字,放下屠刀都可立地成佛,所以悔没有什么关系,像我学校教职员工一共有九十五位,一个规定下去,九十三人做了,有一两个人做不到,怎么办?我就想一想,一定是我的表达能力太差,他们不能了解我的用心良苦,第二个可能我的修养不够,他把我当作他的长官,我没有办法让他心服口服,我这样一想错在我,而不在他,我就心平气和了。所以凡事先从自己想起,不要从别人处看,瞪着眼睛看别人非常痛苦。想一想自己会很洒脱,所以反省非常重要。孔夫子的忠恕,忠就是凡事都从自己做起,恕就是凡事多替别人想想。孔夫子的忠恕之道就是这么简单,忠就是尽己之力,凡事都从自己做起,像刚刚的扫黑扫黄,凡事都从自己做起,恕就是凡事多替别人想想就够了,要是我们中国人把这两个字做到,那这个世界一定不一样,真的可以达到世界大同。所以第一点就是心往内收,各位当你有烦恼时,你要想一想,你的心已外放,你要赶紧反省,心越往内收,越没有烦恼,心越往外放,就越有烦恼。 ­

­

  2,起正见 ­

  第二点,起正见:很多烦恼,都是因为你的念头不对,当你有烦恼时,你要想一想,这个念头可能不对,所以六祖坛经有一句话: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馀。所以当我有烦恼时,我都一直在想,我这想法可能不对。我跟各位讲个实例,以前我在师大,到了大四的时候,他们选我当了班代表,大四的班代表很忙,我没有机会回到新竹的老家一趟,后来到了毕业的前夕,有人建议要不要办一次郊游,我非常赞同,但是我的私心起来了,我很想利用这次的机会回新竹老家一趟,於是私底下拜托大家,等一下表决时一定要选择青草湖。这个就是私心呀!等一下表决时,若是青草湖,你会非常感谢他,若不是的话,你的恨就来了,对不对?所以你有烦恼的话,多半是由私心来的。当下突破,烦恼即菩提,烦恼就是觉悟了。所以第二个起正见,就是当你有烦恼时,你要仔细想一想,你这个念头可能不太对。 ­

­

  3,视为因果 ­

第三点,视为因果:当我听到一句不该听的话,马上就联想到我以前也一定讲过一名砂讲进的话,以前造因,现在结果,很安全的摆平了!不是吗?我这样想心中舒坦多了,所以当你听到一句不该听的话,你马上要联想到你以前一定也讲过一句不该讲的话,以前造因,现在结果就好了。有时候我们讲话,让别人心都碎了,自己都还没感觉到,有没有这种现象?有,对不对?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言者藐藐,听者谆谆。

所以,有因必然结果,世界上两样最不公平的事,一个是劳而不获,一个是不劳而获,对不对?劳而不获,有因无果,不劳而获,有果无因。我跟各位举个例子:假如说考试快到了,有两个学生,有一个学生晓得考前不用功,考后就不堪想像,所以就加倍努力,不眠不休。另一个学生,管他的,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照样玩,考试的时候,他用了两个方法,一个叫旁观法,另一个叫集大成法,这两个方法一用之后,他的成绩还超过另外一个,请问另外一个作何感想?他会感慨公理何在?我劳而不获,他不劳而获,所以这个非常不公平。 ­

因果是一种自然律,就好像是一加一等於二,好像作用力愈大,反作用力也愈大,各位这里三杯下肚,第一就要往另外一个地方跑,对不对?这里造因,那里结果,所为因果是一种自然律,有因必然结果是非常自然的。各位再看看,很多的成语都是因果,你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自作自受,自作孽不可活……等等好多哪!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都是因果,我曾经把它列了一张表,一大堆哟!敢作敢当,也是因果,问题是你造因,你就要有勇气接受果报,我已经有十年,不敢发牢骚,不是我不敢,只是我没有勇气去接受那个果报。各位,发牢骚捅个漏子太简单了!问题是不好补,就好像你把西装用剪刀挖了一个洞,太简单了!请问你怎么补它?你要补它,第一个用的那一块布,必须大过这个洞,否则不能补它,对不对?事后的弥补太费心了,就算你的技术再好,请问有没有裂痕?有。所以我都不敢发牢骚,我想到这个就不敢发。因为挖个洞很简单哪!但不好补哇!  

所以我发牢骚的机会不大,因为你一造因,就要结果,所以很多人造因必招果报,因果是一种自然律,各位,当我听到一句不该听的话,我马上就联想到我以前也讲过一句不该讲的话,你就很洒脱了。我想非常重要,因果是一种自然律。 ­

­

  4,批评别人即造口过 ­

  第四点,批评别人即造口过。被批评是消罪业,表面上你批评别人好像占了便宜,其实错了,你在造罪,你自己都还不知道在造口过。表面上人家被你批评,好像他吃亏,其实错了,你在帮他消罪。所以,吃亏跟占便宜很难说,看从那个角度去看,天下事非常奇怪!有得就有失,你到国外去拿一个博士,坦白说,你已失去青春了!对不对?有得必然就有失,你不当这个官,你就落得清闲,对不对?失得都是一样,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一个人到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但是人非常可怜,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我们的心,就像钟摆一样,得失、得失,就这么样摆,非常痛苦。最高的层次,应该是无得无失,因为失就是得,得就是失,塞翁失马,你怎晓得是福还是祸呢?所以,我总觉得在得失之间,不要把它看得太重。 ­

­

  5,提升自己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

第五点,提升自己,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各位,你想不想成名?有人说想成名非常简单,只要找一些有名的人来骂一骂,他一回骂,你就跟他一样有名了,人家会说你们两个一般见识呢!差不多吧!以前有一个人,什么人他都骂,有一次骂到了东海大学的徐复观教授,徐教授请教我就读研究所时的一位教授、赵雅博博士,我该不该回骂?赵教授说:不要回骂,你一回骂,表面上你是贬低了他,其实你是提升了他,人家会说你们两个一般见识。

在教学法中有一种最新的教学法,叫问思教学法,人家在问的时候,你要想一想,等一下马上反问,其实我觉得两个人相骂,就是最好的问思教学法。人家骂你的时候,你一定全神贯注,唯恐听漏一个字,对不对?因为马上要反驳回去的哪!我们假若做任何事情,就像听人骂你那么聚精会神,任何事都一定成功!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提升自己,我经常这么认为,我既是读书人,就要学圣法贤,不与俗人争,要跟往圣比,不要争一时,但要争千秋。我想我都用这样来勉励自己。 ­

­

  6,识透真假 ­

  第六点,识透真假:在这个世界上那样是真的,那一样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一样是真的,就是三达德:立德、立功、立言。我经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人生的价值,不在他学问的好坏,不在他名位的高低,不在财富的多少,而在他贡献的大小。你拥有了这些,而不晓得奉献出去的话,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馀。世界上一切都是工具,就像石头,你若善用它,就像一块垫脚石,你不善用它,就是一块绊脚石,对不对?你看这一张嘴巴!讲道德说仁义是它,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也是它。你看这一双手,扶人的是它,推人的也是它;你看这一双脚,为人家奔波办事的是它,到不应该去的地方还是它。我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工具,只看你会不会用,你会用,都是垫脚石,你不会用,都是绊脚石,不过要使它变成垫脚石,或绊脚石,主权在我,所以一切都是假的,不用再去争哪! ­

  以前有一个人去拜访他的朋友,这个人非常的穷,朋友非常富有,就给了他很多的金银财宝,这个人一出来之后,因为太累了,就请他朋友拿他的金银财宝放在身上,就这样睡着了,他朋友出来看了之后,给吓了一跳,就把他叫醒来,说:你这么穷,我给你这许多金银财宝,你怎么都把它放在身边睡着了,万一被抢了或被偷了,怎么办?他被朋友叫醒了之后,就讲了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说:我们人哪,眼睛一开的时候,什么都是你的,眼睛一闭上了,请问那一样东西是你的?有时连太太都不一定是你的呀!所以,各位,争什么?明天都不一定是我们的呢!有人讲:死人没有今天,活人没有明天。我们活的当下都是今天,对不对?以前有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小孩,他是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一天回家需写很多作业,他妈妈又哄幼儿已先去睡觉了,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妈妈醒来看见孩子还在赶作业,心有不忍,就对他说:小毛!不用写了,明天再写吧!这时她身边更小的儿子也醒来了就问:妈妈,什么叫明天?他妈妈很绝,就对幼儿说:你现在把眼睛闭上,等天一亮再打开,那就是明天了。后来这个孩子隔天起来,就一直吼著现在是明天了!现在是明天了!其实现在仍是今天。所以,各位,明天是什么?明天只不过是一个希望而已,只是一个希望,没有人敢说我可以活到明天,你活的都是今天,连明天都保不住,你还争什么?人生如梦,何必当真呢!假如有人骂我,我就把他当成做梦,就好了,有没有人昨晚做梦,有人骂你,今天醒来还说,我真的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不用了,对不对?人生如梦,何必当真呢!各位,确实如此,所以很多东西把它看开一点,看开了,识透了,放下了,也就洒脱了,我想这样的话,就会非常的舒畅。 ­

­

  7,不要跟自己扯在一起而徒增烦恼 ­

  第七点,不要跟自己扯在一起,而徒增烦恼;佛家有四圣谛法……苦、集、灭、道。为什么会苦、集、灭、道?各位,很多东西跟自己扯在一起,痛苦就来了。我可以跟各位举一个实例,以前我读省立新竹中学,到初三的时候,有一次开班会。因为我的个子很矮,总是坐在第一排,有一次导师一进来就讲了这么一句话:不要这么用功了,把作业都收起来吧!我们要开班会了。因为我坐在第一排。不晓得在我后面有多少人在赶作业,但是听到导师这一句话,我很恨呀!我想导师为什么讲这样的话,非常的不舒服,因此我痛下决心,那一周的周记要好好发挥一下,就回去把所有的字典全部找来,把不好的字眼全部搜罗起来,整整写了三张,把导师骂得一文不值,最后还加上了一句话:我读书整整读了有九年,还没有碰到这样的导师呢!有一天,礼拜六的下午,细雨霏霏,导师把我请去了,导师说:你不写我都忘了,那一天,有那么多人在赶作业,教师能够不讲吗?导师不讲,请问班会怎么开?导师是因事而发,不是因人而发,没想到我把他骂得那么惨!他很难过,最后老师也加上一句:我教书了三十九年,也没有碰过这样的学生!我觉得很公平,各位,这个都是因集而苦啦!本来也不只是说我,我为甚么一定要跟自己扯在一起,徒增痛苦。 ­

  我再给各位举个实例,假如说今天要开会,有一百个人应该到,其中有一两个人不到,主席不会觉察到也不会讲话,对不对?假如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到,请问主席该不该讲话了、主席再不讲话,我想明天就不到一半了,有人会说,今天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到,主席都不讲话,我们明天不去也罢,怎么办呢?所以主席就应该讲话。主席讲话传到每天都到,唯独今天开会不到那个人的耳中,他作何感想?他一定非常的感慨,他会觉得我难得今天不到,主席就对我讲这样的话,这也是因集而苦,硬跟自己扯在一起,痛苦就来了。我有一个朋友,在中央级当官,不简单呢!我发现他很洒脱,有一次,他就坐在这里,有人就在他旁边叫著他的名字一直骂,骂得很惨!我这个朋友很难得,谈笑自若,一点都不在乎,除非你指着他的鼻子,叫着他的名字一直骂,他才会说:啊!你在说我啊。我想这个人就非常洒脱。所以,我们人啊!甚么都跟自己扯在一起,非常的痛苦,比方说,有人把我郑某某三字写在一起,写好后在旁边打三个叉,我就会觉得难过,其实我这三个字,也是我们中国字几千万个字中的三个字呀,这也并不稀罕,只是我用它用了四十几年觉得很亲切而已!对不对?其实,它并不是我的专利,别人照样也可以用它的,所以这个也是因集而苦,各位,甚至东西跟自己扯在一起,痛苦就来了,这点非常重要。 ­

­

  8,不要奢求别人样样都跟自己一样 ­

  第八点,不要奢求别人样样都跟自己一样:人之不同,各如其面,这个世界才会多彩多姿。自然景观为什么会这样美呢?因为它什么都有,有高山,有草原,有深谷,有平原,有溪漳,有河流,什么都有,世界才会这么美,人也是一样,要有上智、中才、下愚,有刚强,有柔弱,这个世界才会多彩多姿,假若这个世界人人都是智商一百八,我看这个世界就很乱了,谁也不服谁。所以一定要各如其面,什么都有,不要奢求别人样样都跟自己一样。各位(看十元钱币),请问这是什么形状的?圆的,假如我说是一直线,你会跟我争得非常厉害,其实,你从正面看是圆的,我从侧面看却是一直线,对不对?角度不同而已!你为什么要求别人一定跟你一样的角度?一个会照像的人也只是角度取得好,一个到处都有的白色房子,他只要角度取得好,照下来挺显眼的,乍看这下还以为是美国的白宫呢!对不对?就是因为角度取得好,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别人采取一个最好的角度,有人从正面看很美,有的从侧面看很美,有的从反面看很美,你知道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别人采取一个最好的角度看人。再看这个(指茶杯),你这样看还是圆的(放在眼的正下方),这样看是椭圆的(放在眼的前下方),你这样看是圆的,人家会说你没有审美感呀!就是因角度不同,所以人人都有不同的角度,不一定奢求别人跟你一样的角度,我想非常重要。人之不同,各如其面,这个世界才会多彩多姿,我们要采取最好的角度来看人,看人生,看天下万物,这样你会觉得很洒脱。 ­

­

  9,不要太重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

第九点,不要太重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会重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来肯定自己,那是对的,太重视了,也是烦恼的根源。比方说,以前我喜欢看华视周二剧场包青天,里面有一位庞太师,就是太重视自己的名位,总以为我是当朝太师,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开封府尹,算什么?所以经常跟包公作对,搞到最后自己穷途潦倒。

所以一个人假如太重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那就非常的痛苦,比方说,你问大学教授说:甚么最重要?他会跟你说学问,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不对?不过现在被不喜欢读书的人给改了,说,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糟!唉!被改得一蹋糊涂。那么,你问企业家说:甚么最重要?他会把手上的钞票对你扬一扬,说:这个哪!他还会问你学问一斤值多少钱?所以每一个人都会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来肯定自己,本来是对的,不过太重视了,也是烦恼的根源。像我在学校里边,我就经常对自己讲:我只不过比老师多读两年书,比工友多读三年书而已!我把这两三年的书看淡一点,何事不可为?何事不能为?各位,我想非常重要,你把它看淡,就会觉得很洒脱的! ­

­

  10,天鼎地炉,人居其中,本来就是受磨练 ­

  最后一点,天鼎地炉,人居其中,本来就要受磨练:各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金不炼不值钱。那个香也要把它点燃了才有香气,人也要受一点磨练,所谓人不学不知义,当我们接受磨练的时候,你不要觉得很难过,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上天有意要成全你,要把大责任交给你,但是要看我们有没有忍人所不能忍的气,吃人所不能吃的苦,所以上天故意给你一点磨练,比方说,我们的火候不够,故意叫某一个人连说三句不堪入耳的话,看我们能不能经得起,可以了才PASS过去,所以有时候是上天给我们考验,这就是孟老夫子的说过的那一段话: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因我有很多不能,所以上天才把这一切加在我身上,这是上天的慈怀,要感谢上天的那种悲天悯人的胸怀。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