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慈成加参仁波切:生命的旅程


   日期:2016/5/13 14: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正如我们熟知的那样,能得到珍宝人身非常稀有。如果仔细观察生老病死的过程,会敦促我们精进寻求解脱,为了脱离一切痛苦的修行也会充满动力。今天就为大家详细地讲讲人生的生老病死。

  在中阴境界中,亡者的中阴身就像羽毛般被狂风所吹,被前世的业风席卷而进入后世。入胎的方向由过去所积累的善恶业所决定。如果前世没有积累足够的善根和福报,中阴身将会孤独无助地漂泊,始终找不到归处,甚至成百上千年。

  很多众生由于造了恶业和缺少福报,会转生到三恶道受苦。如果前生积德行善,福报具足,就会转生到三种善界中。但是,无论哪里都离不开生老病死的艰辛。唯有人类可以寻找解脱的方法,超越生命的痛苦。

  其实,灵魂能找到投生人身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华智仁波切说:“暇满人身依靠积累福报而得,不是靠勇气和胆量而获。”这是因果不欺的事实。如果认识到行善对下半生与来世都有利益,而作恶会殃及未来,就会立即对恶业产生畏惧而舍弃。

  转生为人的中阴身,依靠父母的精血为缘起而投生,就好比种子依靠水、温度和养分才能成熟为果实。灵魂入胎后,会感觉进入狭窄、充满恶臭、湿漉漉的、漆黑的地方,先经历十个月的牢狱之灾。入胎后,母亲吃热的饮食时,胎儿会感到烈火烧身;母亲吃冰冷的食物时,胎儿像被放进冰箱里;母亲熟睡时,胎儿好像被压在大山下面;母亲饥饿时,胎儿好似堕入深谷里;母亲饱腹时,胎儿好像被夹在山崖缝隙中;母亲行住活动时,胎儿会感受到被狂风席卷的痛苦;如果母亲走动稍快,胎儿就如受到地震的撞击一般;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行房,胎儿会感受如万箭穿心般的痛苦。

  足月出生时,胎儿身体经过狭窄的产门就像从机器的金属孔中钻出来,不幸的会母子双亡,或者其中一个人死亡,即使母子二人都幸运地活下来,也要经历一次濒临死亡的恐惧与痛苦。有的胎儿因难产而惨死腹中,有的胎儿因母亲服药被毒死等等,死缘很多。能顺利降生到世间的实属稀有。然而,降生的啼哭换来的却是亲人高兴无比的笑声。

  刚刚降生的胎儿被放在柔软的垫子上时,会觉得落入荆棘丛里一样;当护士剥落身上的胎膜时,会感受被活活剥皮一样的痛苦;当婴儿被母亲抱在怀里时,像被老鹰叼着的小鸡。不管感受到多少痛苦,婴儿只会“啊啊”地哭泣。看上去,新生儿在万般呵护下茁壮成长,非常幸福。但是他内心的痛苦只有遍知的菩萨才会了知。

  顺利出生后,便拉开轮回的序幕。红尘事无穷无尽,痛苦也是如此。从幼儿园到最后完成所有的学业已经快三十岁了,紧接着就要开始工作。这期间,我们会把全部精力逐次放在学习、感情、逛街打扮、事业发展上,就像沉溺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嫉妒、傲慢、攀比、耍心机,各种各样的烦恼和痛苦,俘虏了我们。

  三十岁之后,正当我们享受吃喝玩乐的生活时,衰老的苦却渐渐逼近。直至人到垂暮,体力衰退、老眼昏花、食不知味、听力下降、意识模糊、记忆力下降。由于体温失调,穿厚衣服也不觉得暖和;对想做的事感到力不从心,欲望和计划无法实现;还会经常遭到别人的厌恶和嫌弃,悲苦难言(因此,尊敬、慈爱老人的功德和利益是无法衡量的)。

  老人的心与小孩子非常相似,如果在感受老苦的基础上再受到歧视,得不到善待,他们会倍感愁苦。临终时,他们会因为自己的遭遇,心量变小,委屈、痛苦、嗔怒会形成拖累他们的恶业,并深深地影响着来世。

  接着,再说说病苦。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和而成,灵魂所依的这个有漏身体内,有风、胆、涎等404种疾病的逼恼。如果四大失调,就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各类疾病。即使平时看似健壮无比的人,遭遇病苦时也会像被石头击中的小鸟一样软弱无力。面对别人的问询无力回答,只能小声喃喃着:“我没事,没关系。”整日寝食难安,夜里翻来覆去,黑夜显得格外漫长,只能依靠各种药物维持生命,还要感受面对死亡的恐惧。

  有些人遇到附体等各种奇怪的病,身心得不到自由,经受痛苦中的痛苦,迷惑中的迷惑。想自杀却没有勇气,只能默默地承受。长期处在病苦中,没有人愿意长期照顾自己,病人可能还要忍受照顾者的怨言,病、护双方都很辛劳和痛苦。

  病苦中隐藏着死亡的苦和对恶趣的畏惧。当生的迹象渐渐衰退时,死亡的气息会慢慢笼罩。无论生前的生活多么美满,临终的时候,自己都要独自经历死亡的痛苦,亲人也只能围在自己身边哭泣。这时,所有人对死亡都无计可施。一想到今生的一切都带不走、不得不放下的时候,会更加痛苦不堪。一些人在父母、亲人身上造下的恶业比山高、比海深,想起恶趣的痛苦就犹如已经堕落一般。

  死亡是突然的,也是必然的,死后必将走向来世与中阴的大道。趁现在年轻、有自由、遇到具德上师、有法可修的机会,不要荒废这个难得的人身。如果今生造作了如大山一般的恶业,也没有修持正法,临终时只有双手捶胸,痛悔莫及地离开人世。就像从酥油里抽出的毛,光溜溜地漂泊在中阴界。

  

  生命变化无常,人生无处不是苦。而人们想方设法、一味地希望消除苦难本身,却忽略了苦难的“因”。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衰弱,都有痛苦。看似恒久的快乐,就是无常到来时感受痛苦的因。苦与乐源自内心,心苦是因为追求错误的东西,总追求梦想中的生活,就会活得很累。这不仅是对福报的奢侈期求,也是让我们的心情时刻处在紧张不安里的直接原因。

  只有认真体会这些生命中的苦涩,才懂得思考人生。一旦了解世界变化无常的规律,我们会越来越慈悲,越来越有智慧,能巧妙地化解痛苦,轻松地面对生活。人生的所有痛苦不是一场恶梦,它是我们认识真理的引导者,也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只有心变得强大,所向披靡,才能真正超越生死的苦海,享受人生的快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成加参仁波切       出离心)(五明学佛网:慈成加参仁波切       出离心)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闻思次第、出离心、菩提心、禅修篇 

 梦参法师:出离心--菩提心的第一步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曹越:出离心与本觉心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 

 怡僧法师:怎样理解出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