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家应该是温暖的地方,不分彼此、无尽支持的地方


   日期:2016/5/15 17: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至要莫若教子」,人生最重要的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好。人的中晚年要有幸福美满,一定要孩子有出息,孩子德行好;不然我们有地位、有财富,每天提心吊胆,孩子今天又不知道要出什么状况,那这有富贵也享不了。所以我们看到人生的这些抉择,刚刚讲到的健康要择食;而经营好夫妻的关系要择言,言语不谨慎很容易起冲突。所以《弟子规》才说「言语忍,忿自泯」。而且我们老祖宗常说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个择偶也要有智慧才行。大家想想,现在人有没有智慧择偶?看离婚率就知道没有,年轻人不要觉得我受的都是新的教育,新的不一定有智慧,新的思想它还没有经过时空的验证,它很可能是错误的见解。所以人生抉择看的书也很重要。我们曾经听到朋友讲到,在很多知名的大学,管理学系、经济学系里面的教科书,有个理论提到企业唯一目的「赚取利润」。诸位朋友这句话对不对?企业唯一一个目的赚取利润,大家都是教书的,一谈到做生意好像没什么反应。马来西亚太有前途了,很多地方的老师都在炒股票,我们的老师都很奉公守法,尽忠职守,所以一谈到做生意都没什么反应。这一个思想是错误的,企业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那还得了,那他怎么去想到股东的利益?他怎么去想到消费者的利益?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那都做很多黑心食品,他只顾他的赚钱,谁吃了身体怎么样,他不管,见利忘了义。而这个理论却在教科书里面很长的时间,甚至于这个理论还得过诺贝尔奖。所以大家要很冷静,新的东西不见得是正确的想法。

  说实在的,就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辨别就知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刚刚一开始提到,人的心态正确,学一句话都有很大的受用,甚至于是一生的利益。在《论语》里面常常都会看到,君子、小人的句子,比方「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以前读《论语》的时候,态度很错误,一听到君子,君子、君子;一念到小人,小人、小人。所以念了老半天都不得利益,因为态度不对。所以以后念要这么念,君子,君子、君子;一念到小人,小人、小人。都能够把自己的问题都找到,然后都欣赏别人的优点,这个心态「德日近,过日少」。而任何的道理只要跟道义相应的它才是正确的,所以企业家的目的就是赚取利润,跟义相不相应?不相应,跟利相应。小人的心都错误了,怎么可能还去利益别人?

  曾经有本书,它就鼓励让孩子小时候做家务,就给他很多钱,这样子孩子就很快的变得很勤劳。有个妈妈看了以后就马上去做实验,这个年头小孩子都变实验品,俄国的不错,德国的不错,法国的不错,小孩子就是这样被试验过来。她看到她女儿比较懒惰,她就开始试,「女儿,从今天开始拖地给你两块钱,洗衣服给你两块钱」。这个女儿马上从懒惰变得很勤劳,诸位朋友,有没有效果?我们刚刚讲都在强调很快,欲速则不达。大家看感冒吃药下去,马上就煺烧,有没有效?很有效,可是愈有效可能副作用就会产生,因为道法自然。今天这个孩子行为偏颇,他又不是叁天、二天,哪有一个特效药下去,他一天就变了。可是人往往都希望很快速达到目的,这个想法就跟真理不相应。现在的人最严重的就是急躁,急于求成,到最后适得其反,闽南有句话「吃紧弄破碗」,吃得太快连碗都给摔破,确实是这个样子。所以大家在接触很多书籍,都要有冷静去观察,任何事情它都是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结果她的女儿因为妈妈定出来这些价目表,所以她干得很欢喜。后来妈妈还说,我女儿马上就变得很勤劳。后来过了一个礼拜,她的母亲愁眉苦脸对我们说,「出状况,昨天我很累就跟我女儿讲,女儿,妈妈今天很累,你去帮忙把洗好的衣服,把它晒起来,妈妈给你一块钱。」结果她女儿刚好在看电视,连站都没有站起来,把脖子这么一转,看着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也很累,我不赚了。」大家要冷静,教育是长善救失,教育最重要的启发他的善心。

  当我们跟孩子讲,你拖个地给你两块钱,请问增长孩子的什么心?功利心。什么都要谈条件,连对父母都要谈条件,可能他干了一个月,还会绑起白布条上面写着加薪。他甚至于还会走上街头,那还得了!所以我们必须很冷静,不能人家什么方法拿来就用,拿来就用,很可能当方法错误以后,要再把孩子导引回来,都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夫子这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的做法长养了孩子的道义,还是长养了他自私自利的心?而这个家应该是谈责任的地方,谈付出的地方,谈感恩的地方,怎么家变成谈利害的地方?难怪现在这么多人有忧郁症,连跟家里的人都要尔虞我诈,都要计较来计较去的,那人生活起来就很累。家应该是温暖的地方,家应该是不分彼此、无尽支持的地方。所以我们从这里就深刻反思,纵使是看书也要抉择,一定是跟真理相应的书才可以看。

  摘自:二00八年马来西亚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营—家和万事兴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家庭)(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家庭)  

 惟觉法师: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悟光法师:密教思想与生活 密教与家庭生活 

 于凌波居士: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其它法师:如何处理家庭危机(大愿法师) 

 仁焕法师:家庭伦常道德是根本 

 仁焕法师:家庭果报现前 

 仁焕法师:佛法与家庭 

 仁焕法师:家风好家庭才好 

 仁焕法师:关于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