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太上感应篇浅释:为官十一种恶(四)


   日期:2016/5/17 9: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官第八恶: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弃法,就是将法律与规章制度抛弃在一边;受赂,就是接受别人的贿赂;弃法受赂,就是不按法律与规章制度办事,而是按照他人给予自己贿赂的多少来行事。直,是指没有犯罪的人、正直的人,或者指正确的事情;曲,是指犯罪之人、邪恶之人,或者是错误的事情;以直为曲,是指将正直无罪之人判定为有罪,或者将正确的事情判定为错误;以曲为直,是指将有罪邪恶之人判定为无罪,或将错误的事情判定为正确。

  法是公正无私、曲直分明的,如果一个人依法办事,就会“直是直,曲是曲”;而如果将法抛弃在一边,只是以个人收受贿赂的多少来行事,就自然免不了“以直为曲,以曲为直”。所以,“弃法受赂”是因,“以直为曲,以曲为直”是果。

  “以直为曲”的后果是什么呢?是善良无辜的人受到冤枉,极大地挫败社会的正面力量,使知道这件事的善良人心生恐慌,不愿意再做善良的人。“以曲为直”的后果是什么呢?是极大地助长社会的邪恶势力,使得犯罪之人以为只要有钱就可以任意地伤害他人。所以,官员因“弃法受赂”而导致的曲直颠倒,会严重恶化社会风气,降低整个社会民众的幸福指数。

  官员为什么会“弃法受赂”呢?就是因为将自己的物质享受看得很重,超越了他人的安乐,也超越了整个社会民众的安乐。也就是说,为了得到他人的贿赂,得到享用这些贿赂的安乐,不惜牺牲诸多民众的安乐。

  实际上,因果是丝毫不爽的,万法唯心所现的真理永远都不会改变,损害他人本质上就是损害自己,一个人将多少痛苦加在别人身上,这些痛苦就会加倍地回到自己身上。收受贿赂所得到的安乐,与将来回到自己身上的大苦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

  樊光,是交趾郡的佐僚。一天在办公室办公时,忽然风雷大作,将樊光、边上的侍者以及一只狗,一起震死。樊光的妻子在雷电击中庭院的时候,看见一个道士,抓住她将她放在了别处,所以才得以幸免。人们向她询问事情的原委,樊光的妻子说:“曾有二人打官司,一起被关在狱中。那个无理的人,贿赂了樊光,樊光就将他放了出去。而那个有理的人,戴着手铐脚镣,被关在狱中严刑拷打,责令认罪。这个有理者家里所送的饮食,樊光全部夺下来,给身边的侍者以及那条狗食用,这个被囚禁的有理者眼看就要被饿死,于是在狱中声嘶力竭、披头散发地仰望苍天述说此事。过了没有几天,就发生了这件事。”

  侯鉴,是江夏的县令,与一僧人交情甚好,每到有空的时候,必去参访。侯鉴每次参访那位僧人时,那位僧人必定已经准备好接待他的所有用具。但有一天来参访,那位僧人却没有准备任何用具,侯鉴于是询问缘由,那位僧人说:“您每次来之前,土地神必定事先来通报,此次您来,土地神没有来通报,所以没有准备。”侯鉴很惊讶,令僧人询问土地神此次不来报告的原因。当晚僧人在梦中,得到土地神的解释说:“侯鉴本来是要做宰相的,最近他接受了胡氏贿赂的六十两银子,妄断了一桩案子,天曹已经削掉了他的宰相位置,他以后只能做监司了,而监司就不是我帮助的对象了,所以我就没有来汇报。”侯鉴以六十两银子换掉了自己的宰相之位,到底是聪明还是愚昧呢?

  张某,曾在四川做官,常以虐待他人的方法满足自己对财富的贪欲。大凡受理民众的诉讼时,不管是非,只要能得到贿赂的,即便有罪也判为无罪;若是不能得到贿赂,即使无罪也判为有罪。百姓对他都恨得咬牙切齿。后来被撤职罢官,他的儿子非常不肖,将他贪污的所有财产竟然全部败光,他自己后来也得怪病而死。

  刘安民,是一个县吏,内心公平正直,为人所尊敬。民众若有诉讼,不立即到县衙打官司,一定先咨询刘安民,让他判断对错,决定可否,然后才去实行。刘安民对此很负责,每次总是耐心接受他人的咨询而不推辞,若对方有理就告诉他说:“你是有理的,可以提起诉讼。”如果对方无理,就会委婉地说:“你理亏,提起诉讼是不恰当的。”因为他的缘故,整个县的诉讼顿时减少很多。后来他的两个二子都中了科举,他家成了当地的望族。

  秀水的贺灿然,是刑官的幕僚,为人廉洁不贪,处理刑事案件公正而宽恕,情与法之间处理得当。对于那些不得已而犯罪的人,常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刑官给予豁免。当时正值山东河南两省闹饥荒,贺灿然又提起建议,劝姚思仁向皇上请求下拨救灾粮款。因为这项请求,活下来的人多到千万。后来贺灿然四十岁中了进士,官位一直做到至吏部尚书。

  为官第九恶:入轻为重,见杀加怒。

  入轻为重,意思是对于那些因犯了轻罪而被诉讼拘捕的犯人,将他们当作重罪犯人处理对待;见杀加怒,意思是,对于那些犯了死罪的犯人,在处决时用愤怒残酷的方式对待他们。

  众生都是处在不得自在之中,犯错误时都是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因而是值得怜悯之处。现在将犯了轻罪的人当做重罪处理,对于即将失去生命的犯人,不但不体恤他们即将失去生命时的恐惧与悲伤,反而愤怒地虐待他们,这都是内心残酷刻薄所致。

  王藻,是刑吏,每天都带钱回家。他的妻子怀疑他带回的钱是拷打犯人所得。因此就派一个婢女,送十只猪蹄给他。等到王藻回家时,故意说送了十三只。王藻听说后,对婢女“偷”了三只猪蹄很愤怒,狠狠地拷打婢女,婢女最终被屈打成招了。王藻的妻子对他说:“你每天带着钱回来,我怀疑那是拷打别人、冤枉别人所得,所以就用婢女送猪蹄之事试探你。婢女之事足以证明,严刑拷打之下,没有什么事不能屈打成招的。希望你从今以后,不要携带一钱回来。不义之物,死后必招罪咎。”王藻听了之后,内心非常惊恐,汗流浃背,幡然悔悟,题诗说:“枷拷追来只为金,转增怨业几何深,从今不愿顾刀笔,放下归来游竹林。”于是散去所有家产,弃家学道,后来位证“保和真人”。

  春秋时卫高这个地方有个人叫子羔,一次按照法律负责废掉一个犯人的一只脚,临刑时,子羔神情悲伤不忍。后来,子羔被仇人追杀,逃至一城,这个被废一只脚的人刚好负责守城门。这个守门人问子羔:“你欠他钱?”子羔回答:“君子不欠他人钱。”又问:“你毁坏过他的名声?”子羔回答:“君子不毁他人。”又问:“你欠他人情?”子羔回答:“君子从不亏欠他人。”这个守门人于是就开门将子羔放了进来,追杀子羔的人只得返回了。子羔问:“我亲自废掉了你的一只脚,你却三问而帮我逃脱,为什么呢?”这个守门人说:“废掉一只脚,是我自己的错误所致。您临刑时的悲悯,并非因为我是您的亲眷,由此可见,您是天生的君子,仁义是您所奉行的道。所以,我今天愿意帮助您逃脱。”

  张庆,是一个狱吏,平时有悲悯心而且做事小心谨慎。监狱中的所有用具,必定清洗干净。到了夏天,打扫得更加勤快,并且经常安慰犯人说:“一个人犯了法,也并非没有前途了。”狱中饮食卧具,被安排得精致干净。张庆平素信奉佛法,每当有囚犯被处决,一定为他受持八关斋戒,虔诚诵经念佛,愿犯人脱苦超生。张庆在其它方面积累的阴善也很多,他活到了八十三岁,最后无病而终。他的子孙后来都是显贵的官员。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明如居士)(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明如居士)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读懂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